让李白杜甫做宰相会有什么后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09:25

 

当有人为李白杜甫仕途蹭蹬、政治理想无从实现的命运鸣不平的时候,总会另有一些人站出来说:李白杜甫有文学才华,但不一定有政治才华,让他们做官,他们未必做得好。前日我写了一篇《杜甫为什么不能在唐朝做大官》的文字,果然就有多位网友发表了这一类的高论。例如,一位叫“一江玻璃”的网友就发表了如下的高论:“杜甫和李白都是诗人也就是文人,文人未必有治国理政的才能,比如李后主,一代词人,宋徽宗,一代画家书法家,都是文艺行里的人,不是政治家。但是,文人总喜欢写点诗词歌赋,开口闭口就是怀才不遇之类的词语,其实真的让他们干宰相的职务,真是害了他们,也耽误了国家!!”

我不能不感慨一下:这叫哪儿跟哪儿,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按照封建统统治者制定的诗赋取士制度,爽快地给李白杜甫这样既有满腔热情又有杰出文学才华的人一个稍微像点样子的职位,难道不是一件合乎情理的事情?让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耗费大半生时间精力孜孜以求,结果却一无所获,难道不是人才资源的浪费?至于给了他们之后,他们能不能真正做出成绩,那是后话,是另外一问题。事实上是,统治者根本就没有给他们像样的施展其政治才干的机会。这好比,把婴儿扼杀在摇篮里,而扼杀的理由是:这些婴儿长大之后未必能够成为于社会家国有用之人。这是什么混蛋逻辑嘛!

可悲的是,这种混蛋逻辑,在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广阔市场的,并非今天才有,只有市井之徒如此。宋祁、欧阳修等人,对于杜甫,曾有如下评论:“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事,高而不切。”(《新唐书·文艺上》)《唐才子传》作者辛文房亦有“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的议论(《唐才子传·杜甫》)。这几位前辈,不是自身于文学上作出过不小的成绩,便是对于文学家抱有深厚的同情。连他们都不能理解,那不过是杜甫失志之际的愤激之语;连他们都不懂得,倘若杜甫仕途一帆风顺、位登要路,他也是做得到优雅得体、从容不迫的。欧阳修们尚且如此,一般市井之徒就更不必说了。

冷静思之,我发现,人们对于文学家的态度,像极了古罗马斗兽场四壁上观众的对待场中奴隶角斗士:角斗士们跟猛兽的搏斗越是惨烈,观众便越兴奋快乐;最后角斗士壮烈死去,人们的兴奋快乐便达到顶点。倘若角斗士一上场,三两下就把猛兽给灭了,或者被猛兽三两下给灭了,我敢肯定,四壁上的观众一定是极不满意的。文学家之不同于角斗士,只是他们的搏斗对手不是猛兽,而是命运。相比之下,命运这个对手比猛兽更难对付。请看古往今来那些深受人们欢迎的文学家,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孟浩然、李商隐、苏轼、陆游、李清照、关汉卿、曹雪芹、蒲松龄,哪一个的身上不是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可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是人间美学的一条铁律。

不错,杜甫有“文章憎命达”的说法,欧阳修有“诗穷而后工”的论断,他们都揭示了文学与命运的反比例关系,揭示了一种人间规律。但是,他们话语的背后,无不蕴含着沉痛和愤怒,不同于吃完国宴大餐之后,站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所作的总结发言。李白杜甫是取得了光照千秋的文学成就,身后享受着万众推崇的殊荣。难道因此,他们生前就活该遭受坎坷失志的无尽悲伤,活该遭受天涯漂泊、饥寒交迫、妻离子散的种种苦楚,活该遭受炎凉世态、冷嘲热讽的落寞吗?

也许有人会引用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来反驳我的观点。但是,请别忘记了两点:其一,孟子话中的“先”字,用今天的说法就是先苦后甜,这是对年轻人的励志教育。而李白杜甫等人,却是终生落魄,而且愈到晚年愈落魄;其二,孟子所说的,也不过是“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而已,李白杜甫一生遭受的苦楚落寞,比这些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我以为:倘若因为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成了流芳百世的人物,由衷地替李白杜甫辈感到欣慰,为自己能够享受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感到幸运,这是正常人的思维;而因为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成了流芳百世的人物,便断言他们除了写写诗文别无才能,言之凿凿称他们生前遭受的种种苦楚落寞都是理所当付的代价,则是心灵扭曲的一种症状!

写到这里,有离题之嫌。言归正传,让李白杜甫做宰相究竟会有什么后果,历史这“轱辘”不能掐了重演,因此谁也不知道。我在回复网友“一江玻璃”的高论时有这样一句话:“让李白杜甫做宰相,也许比不上姚崇宋璟,总不会比李林甫杨国忠差吧。”这个观点,尽管无从检验,但我愿意坚信到底。

                                                        20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