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51:56

李双江

百科名片

李双江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在他的艺术实践中,坚持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在刻苦钻研欧洲传统美声唱法的同时,他又大量地从民族声乐艺术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保持民族风格。其代表作《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等。

中文名: 李双江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黑龙江哈尔滨 出生日期: 1939年 职业: 中尉,歌唱家 毕业院校: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 代表作品: 《红星照我去战斗》、《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主要成就: 李双江也因此被称为“一代歌王”
中国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红星照我去战斗发行量达300万张 爱好: 唱歌

目录

人物简介
成长历程
个人经历
人物年表
艺术生涯
代表作品
获奖情况
婚姻生活
  • 明星孝语
  • 春晚回忆
  • 艺术评价
  • 家庭故事
    1. 妻子简述
    2. 梦鸽述婚姻
  • 个人影响
  • 个人评价
  • 贴吧相册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李双江(1939年-),中国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红星照我去战斗》 、《北京颂歌》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 《再见吧,妈妈》 、《打靶归来》等歌曲曾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广泛流行,几乎家喻户晓。李双江也因此被称为“一代歌王”。  李双江,男,汉族,1939年生于哈尔滨。中共党员,研究生导师。一级专业技术文职干部,正军级,享受正军级待遇。19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曾在新疆军区文工团、总政歌舞团任独唱演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和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声乐协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全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在北京举行过独唱音乐会,并为影片《闪闪的红星》等配唱插曲。演唱热情奔放,富有乐感,吐字清晰,声音流畅,高音稳定、透明,辉煌而华丽。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尤金·奥曼迪曾赞扬他有“金子一般的高音,烈火一样的热情”。    

在中国歌坛上,李双江堪称一代歌王。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李双江的歌声几乎占领了各种广播媒介。

编辑本段成长历程

  在三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中,李双江坚持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在刻苦钻研欧洲传统美声唱法的同时,他又大量地从民族声乐艺术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保持民族风格。特别是在新疆的十年中,李双江长期生活在部队战士和少数民族群众中间,深受十几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哺育和熏陶,对他后来的个人演唱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他的歌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其代表作《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 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等被专家们称为“声乐艺术中西结合的典范作品”。

编辑本段个人经历

  李双江,幼年家庭贫困,但李双江从小热爱艺术,特别是唱歌。少年时的李双江经常在文艺会演中为学校和班级赢得荣誉。小学五年级时曾为哈尔滨市人民广播电台录音。1959年9月李双江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读本科,师从喻宜萱、蒋英、沈湘、郭淑珍等等学习声乐。1963年毕业后,李双江被分配到新疆军区文工团工作。同年李双江随新疆歌舞团赴越南访问演出,凭借《解放南方》这首歌获得优秀歌手奖,并且由中国唱片社和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唱片《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春风吹遍黎明的家乡》在中国广为流行,李双江也被提前授予中尉军衔。  文化大革命时期,李双江经历了他歌唱事业中的低潮。他遭到批斗,腰部受伤,曾赴北京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结识了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二人成为挚友。文革结束后,李双江重新回到歌坛继续演出。1971年李双江调入总政歌舞团。1972年他演唱的《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党的阳光照耀祖国》、《拉着骆驼送军粮》等歌曲开始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流行。1973年李双江录制了唱片《红星照我去战斗》,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这张唱片的发行量达到了300万张,创下了当时中国大陆歌手唱片发行量的记录。  1979年中越战争期间,李双江赴广西、云南等地慰问演出,这期间他演唱的《再见吧,妈妈》和《怀念战友》成为中国大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歌曲。1981年1月,李双江在北京举办了文革以后中国军队当中独唱演员举办的第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受到中国各界广泛关注。  除此之外,李双江撰写的《我是怎样唱高音的》声乐讲座广播稿曾在中央电台和全国多个省市电台播出,在中国文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李双江演唱歌曲选》成为当年的音乐畅销书。

编辑本段人物年表

  1939年出生于哈尔滨;    

195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承喻宜萱教授学习声乐;  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新疆军区文工团参军任独唱演员;  1969年冬,西哈努克访问西北,李双江参加了“文革”以来的首次演出,受到欢迎并得到理解和正确的评价;  1970年,他参加全军兰州片调演,所唱《北京颂歌》和《拉着骆驼送军粮》受到注意;  1971年李双江调入总政歌舞团;  1972年调总政歌舞团任独唱演员;  1973年,李双江录制了《红星照我去战斗》的唱片,发行量达300万张,这个数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他演唱的中国声乐作品乐于接受并给予承认的验证;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李双江分别到广西、云南去慰问演出,一曲《再见吧 妈妈》和《怀念战友》掀动亿万军民的心潮,成为举国上下家喻户晓老幼皆能唱的时代歌曲;  1981年元月,李双江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1994年被任命为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编辑本段艺术生涯

  1963年,李双江毕业分配在新疆军区文工团,开始了军旅艺术生涯。  1969年冬,西哈努克访问西北,李双江参加了“文革”以来的首次演出,受到欢迎并得到理解和正确的评价。  1970年,他参加全军兰州片调演,所唱《北京颂歌》和《拉着骆驼送军粮》受到注意。  1971年李双江调入总政歌舞团,从此,他的艺术生命有了一个新的天地,新的开始。  1972年他应邀到北京录音,其中《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党的阳光照耀祖国》、《拉着骆驼送军粮》等歌曲在全国流行一时。  1973年,李双江录制了《红星照我去战斗》的唱片,发行量达300万张,这个数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他演唱的中国声乐作品乐于接受并给予承认的验证。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李双江分别到广西、云南去慰问演出。他深深地为年轻战士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一曲《再见吧,妈妈》和《怀念战友》掀动亿万军民的心潮,成为举国上下家喻户晓老幼皆能唱的时代歌曲。  1981年元月,李双江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受到音乐界和各界朋友的关注,这是“文革”以后我军独唱演员第一次举行的个人音乐会。  1994年被任命为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是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演唱曲目有:新疆民歌《阿拉尔汗》《达坂城的姑娘》《都达尔和玛利亚》、四    

川民歌《黄杨扁担》及《北京颂歌》《延安颂》《八十书怀》《船工号子》《草原之夜》。并创作歌曲《我爱五指山 我爱万泉河》《再见吧 妈妈》等。曾为《闪闪的红星》《枫》《梅花巾》《旋涡里的歌》三十余部故事片和《飞向太平洋》《漫游柴达木》等二十余部纪录片配唱。曾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和第二届中国音乐电视金奖。录有《歌魂——记李双江和他的妈妈》《美好的赞歌》《士兵情怀》等3部李双江专题片。出版发行了《中国男高音李双江的歌》(4集)和镭射唱盘(两张)。还多次为电视台举办独唱音乐会。出版有专辑《李双江演唱歌曲集锦》。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由于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贡献突出,2007年8月22日,李    

双江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多年在舞台上担任独唱工作,为中国军旅声乐学派的建立和发展而不懈努力。197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军旅音乐的演唱、教学和研究工作,四次荣立三等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率领全系师生创建的“红星音乐坛”声乐表演教学模式,荣获1997年全军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筹建了第一个军旅音乐研究机会——军旅音乐研究所。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文艺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等多家报刊和杂志发表论文40    

余篇,其中论文《我是怎样唱高音的》被译成四种文字发表。曾在北京、天津、上海分别举行过个人独唱音乐会。主编《李双江歌曲选》《军歌大全》《军旅音乐文献库》《解放军音乐史》,担任《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中国人民解放军歌曲博览》艺术顾问、《中外流行音乐歌曲1000首》顾问。首唱《红星照我去战斗》《我爱五指山 我爱万泉河》《打个胜仗笑哈哈》《北京颂歌》《船工号子》等歌曲,并在全国广为传诵,激励了几代人的情怀  曾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音乐电视《我爱五指山 我爱万泉河》获首届中国音乐电视金奖,唱片《红星照我去战斗》发行380万张,《李双江歌曲集锦》全球发行120万套,CD《李双江全集》发行40万套,荣获1999年国际音乐盛典“终身成就奖”,2005年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

编辑本段婚姻生活

  1988年,梦鸽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一天,李双江的学生介绍她去听他的课,说他讲得很好。一进    

去,满满一屋子的人,李双江正在听学生唱歌。他们唱完了,她走上前去,充满崇敬地对李双江说:李老师,我唱一支歌给你听听。双江略略一惊,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嘉许的神情。于是她唱了起来。刚唱完,李双江就带头鼓起掌来。就这样,我们相识了。他开始对梦鸽挺关心的,上完课经常去看看她,还邀她一块吃饭。后来他的同事就开始撮合。  1989年他们去了青岛,那儿有个歌咏比赛,他们去当评委。有一次,大家一起爬崂山,其他人都在前面走,他俩在后面爬。爬到山顶上的时候,他突然停下来了,伸出双手,冲这蓝天高喊:老天爷作证,我要娶梦鸽!从青岛回来以后,到九寨沟去玩。下雨而导致了泥石流塌方,他们被拦在山路上,情况特别危险,紧急关头大家一起手拉手往山下走,李双江紧紧地牵着她的手,生怕摔了。她们慢慢地走,他的手牵着她的手,一刻都没松开。整整两天都被困在山上。慢慢地,大家看出了她们的好,大家都很理解。等大家死里逃生下了山的时候,大家都默认了他们的关系。  1990年梦鸽毕业的时候,二人都觉得可以结婚了。在这以前李双江经常向她表达爱意,他的表达很简单实在,却击中了梦鸽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从此她可以在北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不会去流浪了。李双江唱《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发行几百万张唱片,也没有版费的,就给了他几张唱片。那时候演出一场才几毛钱,最多一场十块钱。但是她觉得即使他不是很有钱也没关系,对梦鸽来说,他的存在就是财富。1990年10月20日,他们在友谊宾馆举行了婚礼。

编辑本段明星孝语

  2008年第二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候选人:李双江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从孝敬老人开始。只有孝敬老人内心才是和谐的,平和的,温馨的。

编辑本段春晚回忆

  歌曲《我爱五指山 我爱万泉河》李双江 1987年    

歌曲《中国龙》李双江 1988年  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李双江等 1997年  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李双江 1998年

编辑本段艺术评价

  李双江是上世纪中国最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他以成名曲目众多,演唱技巧高超,情感表达准确,而在中国歌坛独树一帜。  翻开《李双江演唱歌曲选》,有一百二十首歌曲入选。如果再加上其他一些歌曲选,选录的双江演唱的歌曲,至少有160支歌曲指名道姓地表明由双江演唱,这在他同时代的歌唱家中绝无仅有。(据他自己说,他演唱过的歌曲有千首)  1985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了1949-1984年群众歌曲200首,李双江有《牧马之歌》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再见吧妈妈》、《想起周总理纺线线》、《船工号子》、 《人家的船儿桨成双》 、《红星照我去战斗》等七首歌曲入选,为男歌唱家之最。在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的《世纪经典》唱片集中,李双江的《船工号子》、《再见吧妈妈》、《达坂城的姑娘》、《都达尔和玛丽亚》(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草原之夜》、《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北京颂歌》、《红星照我去战斗》、 《毛主席的话儿记在心坎里》等十首歌曲入选,远远超过排行第二的蒋大为的6首。由此可见,双江演唱的歌曲不仅数量多,而且得到了市场和权威部门的认可。 从双江演唱的歌曲,曲调和音域来看,F调最多,通常的音域为低音5--高音3。也就是C调中的1--高音6,也有用同音域唱到G调、降A调、A调和降B调。换句话说,双江的歌大部分都能唱到A2,也有部分唱到B2甚至C3以上的。双江演唱的歌曲最常用的音域在12度,有些作品唱到了两个八度音,如《彭总千秋留英名》。这和同时代的男高音歌唱家演唱歌曲十度音域和高音大都落在F2-G2相比明显技高一筹。虽然有些人认为唱到B2甚至C3并不难,但是要把B2、C3唱到作品中,唱到成名代表作,这需要何等高超的技巧和魄力!  有时双江为了达到演出效果,经常把歌曲原调提升1-3度、其中最典型的是他的代表作《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这首歌的原唱是游国屏用F调,但双江用降A调演唱后,使其最高音落在HighC上,大大提升了歌曲内涵。还有《北京颂歌》原调是F调,双江用降A调演唱后,使其最高音落在了C3上,使整首歌顿时亮了起来。此外双江演唱的《延安颂》,原调是C调,双江却用F调演唱。《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原调是F调,双江却用降B调演唱,这样,大大提升了歌曲的表现力和演唱难度。  据《李双江演唱歌曲选》及其他一些歌选和声像资料显示,在统计的130首歌曲中,双江唱到C3及以上的歌曲至少有:《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北京颂歌》、《冰凉的小手》、《船工号子》、《人家的船儿桨成双》、《槐花几时开》、《柴堆上火焰熊熊》、《祖国永远是春天》、《我爱这小小的工棚》、《牧马之歌》、《打虎上山》等十余首,你去看看一般的歌唱家成名作,最高者能落在A2已不错了。此外双江还有大量的歌曲唱到B2,如《美好的赞歌》、《战士歌唱毛主席》、《八十书怀》、《延安颂》、《理想是不灭的火光》、《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嘉陵江上》、《歌唱白云山》、《边疆战士心里甜》、《做个战士多么荣光》、《我从台湾来》、《我的歌飞过太平洋》、《彩霞映山河》、《美丽的果子沟》、《重归苏莲托》、《我的太阳》、《八一大天亮》、《可爱的延安》、《军帽上的红星哪里来》、《家乡的红叶》等二十几首。当然双江演唱到的A2的歌更多了。其中最著名的几首歌是《红星照我去战斗》 、 《再见吧妈妈》 、 《草原之夜》、 《骑马挎枪走天下》 、《党的心战士的心》、《怀念战友》、《拉着骆驼送军粮》、《我爱公社新一代》、《森林之歌》、《姊妹花》、《这里是我的故乡》、《青春青春你飘向哪里》等。  作为一名抒情男高音,双江在对作品的再度创作有着独特的见解,何时用滑音,何时用气声,何时通过美声唱法使高音出现金子般的闪亮,何时利用民歌唱法表达歌曲的情趣,何时通过眼神、手势、姿态表达作品的内涵是双江演唱艺术的又一个特点。这一点在中国歌坛除郭兰英、李谷一以外,男声部无人可及。

编辑本段家庭故事

妻子简述

  梦鸽,1966年出生于湖北沙市,四岁时受母亲启蒙学习唱歌,8岁首次登台演出,1979年考入沙市歌舞团,1984年到北京,曾先后毕业于中央社会音乐学院歌剧系、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分别师从于金铁霖和邹文琴教授,1992年进入总政歌舞团。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梦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断成熟进步,并在1995年实现了个人艺术生涯一次重要飞跃,成为中国音乐学院一名民族声乐的硕士研究生,并于就学期间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听众最喜爱的优秀歌手第一名。《祖国,永远祝福你》,收入了梦鸽最具代表性的十四首歌曲,《摇篮曲》、《沂蒙颂》、《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永远的妈妈》。

梦鸽述婚姻

  1988年,我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一天,李双江的学生介绍我去听他的课,说他讲得很好。我去了。一进去,满满一屋子的人,双江正在听学生唱歌。他们唱完了,我走上前去,充满崇敬地对双江说:李老师,我唱一支歌给你听听。双江略略一惊,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嘉许的神情。于是我唱了起来。刚唱完,李双江就带头鼓起掌来。就这样,我们相识了。  或许是那天唱歌让双江对我有了特别的印象,他开始对我挺关心的,上完课经常去看看我,还邀我一块吃歌饭。后来他的同事就开始给我们撮合,他们总跟我说双江挺好的,挺不容易的。开始我觉得对我来说跟他在一起是特别天方夜谭的事。因为他那么有名,而且又是一个年尊的人。可以说那时候我对他的感情里更躲的是敬重。  1989年我和双江去了青岛,那儿有个歌咏比赛,我们去当评委。有一次,大家一起爬崂山,其他人都在前面走,我们俩在后面爬。爬到山顶上的时候,他突然停下来了,伸出双手,冲这蓝天高喊:老天爷作证,我要娶梦鸽!他当时那个样子特可爱,像小孩似的。我也没当真,觉得他在闹这玩吧。但我一直都记得这一幕,那是他第一次跟我这么说。从青岛回来以后,获奖歌手和我们到九寨沟去玩。不幸的是,下雨而导致了泥石流塌方,我们被拦在山路上,情况特别危险,我们的车一过去,啪,泥石流就落到车的后面了,如果晚一点,我们的车就被埋在里头了。紧急关头大家一起手拉手往山下走,双江紧紧地牵着我的手,生怕我摔了,掉到山下面去。我们慢慢地走,他的手牵着我的手,一刻都没松开。我们整整两天都被困在山上。慢慢地,大家看出了双江对我的好,大家都很理解我们。等我们死里逃生下了山的时候,大家都默认了我们的关系,跟我们一起度过这场劫难的朋友都特别羡慕我们,说我们是患难之交,有着生死之缘。  我第一次去他家,一看,吃了一惊。他的家比他说的我想象的还要糟糕,脏极了。房间里什么值钱的都没有。两把藤椅,一架钢琴,一个书柜还是木工自己做的那种,就是简单地钉了几个格子。窗帘一半的环子都掉下来,床上是东北人用的那种格子被单,都是他妈妈给他打了补丁的,床底下满是鞋,脏东西到处都是。他妈妈跟他住在一起,但毕竟岁数大了,快80岁了,也顾不上他。  我进去了以后就赶紧收拾。我买了好多粉色的纱布,然后到隔壁家借了台缝纫机,我将纱布缝成一片一片的长的形状,然后我在墙顶上挂了一圈铁丝,上面有环子,就像窗帘似的,纱布一拉上,整个房间就弥漫在一片粉红色的氛围里,特温馨。桌子也铺上粉色的布,窗帘也是粉色的。哪个时候都是合成革的,铺上一层,就很漂亮了。后来,我又找了几个朋友,把他家全部重新粉刷一新,卧室还是用粉色的纱布包着,那时候才刚时兴涂料,我就用浅绿色的涂料,把客厅刷成浅绿色的。双江演出回来以后,看到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说:这是我家吗?他妈妈也特别高兴。  1990年毕业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可以结婚了。在这以前他经常向我表达要我嫁给他,他会让我幸福,会让我很稳定,会照顾我。他的表达很简单实在,却击中了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从此我可以在北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不会去流浪了。  人家往往误会我,觉得我图他的荣华富贵。其实恰恰相反,哪个时候他唱《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发行几百万张唱片,也没有版费的,就给了他几张唱片。那时候演出一场才几毛钱,最多一场十块钱。但是我觉得即使他不是很有钱也没关系,对我来说,他的存在就是财富,我就有饭吃。  1990年10月20日,我们在友谊宾馆举行了婚礼,婚后,我一边安心工作,一边照料着家庭。我想,既然结了婚,就要给他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让他过上好日子。

编辑本段个人影响

  李双江教授一直说自己是一名“战士歌手”,这也的确是他歌唱生涯的真实写照。1963年他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军区文工团,1973年调入总政歌舞团,1994年又来到解放军艺术学院,其间还曾当过骑兵、运输兵、炊事兵,从来没有离开过军队。他人在军队,心也在兵营,情更系战士。在新疆,他每天与战士生活在一起;在总政歌舞团,他坚持年年进哨所,下海防,走边关,最多时达到一年为兵演出300场的记录;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虽然年事已高,但他每年在繁重的教学之余仍坚持为兵演出60多场。2002年,他率领学员登上帕米尔高原慰问红其拉甫哨所的战士;2007年,又带领弟子在新疆边陲军营举办8场音乐会。看着他欢快的身影,听着那动人的歌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官兵无不为之动容,“老李”、“大哥”、“双江”,是官兵们对他的亲切称呼。  1946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李双江教授的家乡黑龙江哈尔滨,由那时起,他就对人民这个神圣的字眼充满感情。因为他从文艺战士那里学会了第一首歌曲《放羊山歌》,唱出的是人民的心声,这首歌还在哈尔滨电台播出,也是他第一次为人民演唱,在人民助学金的资助下,他这个穷孩子最后又读完了中央音乐学院,直至成长为一名解放军的文艺战士。他不但用50年优美动听的歌喉回报人民,而且还以各种方式报答人民的养育之情。将近10年,他年年拿出六七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2007年又向新疆捐资20万元修建“希望小学”;去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他是最早捐助善款的艺术家之一,一次就捐出60万元。  “一手伸向西洋,一手伸向民族民间”,这是李双江教授50年艺术实践的理论结晶。他对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训练把握娴熟,修养深厚,他在民族民间艺术的海洋中沉浸已久,出神入化,而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演唱方法,则是他对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特贡献。他的演唱风格鲜明,柔中见刚,情随声起,疾徐有致,余音绕梁,不愧是民族声乐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每次他登台高歌,总能获得最热烈的掌声;每次与他同行,我也总能看到老中青几代观众将他团团围住,与他交谈,请他签名,而他永远都是热情相待,报之以亲切的问候。1994年,他来到解放军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至今,15年中将自己的艺术实践转化为教学实践,创建了“红星音乐坛”教学模式,训练、演唱、素养培育,台上台下,合为一体,相互促动,一大批优秀的表演人才从此脱颖而出,在国内外声乐大赛中屡获殊荣,成为文艺舞台的中坚力量。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军旅音乐研究所,编纂出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等巨著,为军旅音乐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编辑本段个人评价

  在三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中,李双江坚持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在刻苦钻研欧洲传统美声唱法的同时,他又大量地从民族声乐艺术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保持民族风格。特别是在新疆的十年中,李双江长期生活在部队战士和少数民族群众中间,深受十几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哺育和熏陶,对他后来的个人演唱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他的歌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李双江在中国歌坛上,堪称一代歌王。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李双江的歌声几乎占领了各种广播媒介。李双江演唱的歌曲清新、明亮、抒情,一扫“样板”之风,一经传播,很快流行。李双江的男高音是国内外闻名的,尤其是他的高音C,明亮、清澈、浑厚,到今天仍然没有人能超越。有国外媒体称李双江“是严谨的技巧的表现,是炽热情感的交流,风格高雅,多彩多姿,其高音像海浪涛涛,低音的叙述又像花间潺潺流水,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