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植物五分一濒临灭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34:42

全球逾五分之一種植物有滅絕危險

 2010-09-29 21:41

(英國?倫敦29日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等機構昨日在英國皇家植物園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根據最新編撰的“植物抽樣紅名單指數”,全球超過五分之一的植物物種有滅絕危險,其中滅絕危險最大的是蘇鐵等裸子植物。

這份報告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英國皇家植物園、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其中一個重要成果就是推算出了“植物抽樣紅名單指數”。據估計,現在全球約有38萬種植物,要進行全面調查非常困難,因此研究人員選取了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單子葉植物、裸子植物、豆類植物這五個不同的類別,在每個類別中隨機抽取1500種植物,評估其生存狀況。過去對鳥類和兩棲動物的評估經驗說明,這種抽樣方式可以反映出整體情況。

結果顯示,有22%的植物物種現在可歸入“有滅絕危險”的行列。從植物種類來看,面臨滅絕危險最大的是裸子植物,超過75%的蘇鐵科植物有滅絕危險。從植物生長地域來看,滅絕危險最大的是熱帶雨林植物。研究者將這些植物面臨滅絕危險的原因歸咎於人類活動,比如因農業或畜牧業而破壞天然的植物生長環境。

英國皇家植物園負責人史蒂芬?霍珀說,“植物抽樣紅名單指數”提供了一個有用的工具,使人們可以首次較全面地評估植物生存狀況,超過五分之一的植物物種都有滅絕危險的結論提醒人們要加強對植物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據介紹,該組織過去編撰的一些瀕危物種“紅名單”只包括生存受威脅的物種,相比之下,“植物抽樣紅名單指數”可以更好地體現整個植物界的情況。研究人員今後將定期更新這一指數,從而反映全球植物生存狀況的變化趨勢。

總部位於瑞士格朗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成立於1948年,是一個以保護自然環境為宗旨的國際組織,官方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均可成為該組織成員。(新華社)

星洲互動?2010.09.29
全球植物五分一濒临灭绝

(2010-09-30)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东西方行善方式不同
[中日关系] 钓鱼岛事件对中日经贸影响甚微
[中国政情] 中国再出狠招调控房市
[台海局势] 水淹高雄陈菊"休息"被嘘"下台谢罪"
[中美关系] 美中高层军事对话下月恢复
.c1{font-size:9pt; font-family:Arial,宋体; line-height:15pt;color:#333333;}A:link {TEXT-DECORATION:none;color:#333333;}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333333;}A:hover {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lor:#990000;} 伟哥〓让少妇1夜3次满足
增大延时━让女人1夜3次
糖尿病—化糖清血新突破
★增大增粗━女人销魂!
天南地北

  (伦敦路透电)全球调查发现,全球现存的38万种植物,有五分之一濒临灭绝,而人类活动造成的危害最大。

  英国皇家植物园、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科学家发现,有超过22%的物种处于濒危、极度濒危或极其脆弱的境况。这份报告说:“最大的一项威胁是,为了开拓农业而改变自然习性,直接影响着33%的受威胁物种。”

  英国皇家植物园主任霍珀说:“我们不能坐视植物物种的消失——植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础,它们提供干净的空气、水、食物和燃料。所有的动物和鸟类依靠植物生存,我们人类也是。”

  这是人类第一次进行世界植物受威胁状况的全球分析,包括了从五大植物群抽取的7000种植物。研究人员从每一群落随机抽样大约1500种植物,来评估它们的生存现状。

  调查还发现,农业、开发、伐木和牲畜用地是造成植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  联合国计划10月中在日本召开峰会,设立保护全球植物和动物的新目标。你们能说出我国和世界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的动植物吗?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4-10 19:36

 
提问者: fengchuiguode - 二级最佳答案
我国的藏羚羊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英国生态学和水文学研究中心的杰里米·托马斯领导的一支科研团队在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英国野生动物调查报告称,在过去40年中,英国本土的鸟类种类减少了54%,本土的野生植物种类减少了28%,而本土蝴蝶的种类更是惊人地减少了71%。一直被认为种类和数量众多,有很强恢复能力的昆虫也开始面临灭绝的命运。科学家们据此推断,地球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蒋志刚博士也认为,从自然保护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自工业革命开始,地球就已经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把调查到的英国蝴蝶情况推及英国其他昆虫,及整个地球上的无脊椎动物,那我们显然正在遭遇一场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危机。物种是指个体间能相互交配而产生可育后代的自然群体。已经灭绝的物种是指在过去的50年里在野外没有被肯定地发现的物种。“大灭绝不单是一个物种灭绝,而是很多物种在相对比较短的地质历史时期,即几十万年,或者是几百万年里灭绝了。”蒋志刚博士说。托马斯说:“昆虫物种量占全球物种量的50%以上,因此它们的大规模灭绝对地球生物多样性来说是个噩耗。”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上已有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南非斑驴、印尼巴厘虎、澳洲袋狼、直隶猕猴、高鼻羚羊、普氏野马、台湾云豹等物种不复存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表明,目前,世界上还有1/4的哺乳动物、1200多种鸟类以及3万多种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前5次灭绝自然而为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物种大灭绝现象已经发生过5次。地球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约有85%的物种灭绝。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发生了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海洋生物遭到重创。而发生在距今约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地球史上最大最严重的一次,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第四次发生在1.85亿年前,80%的爬行动物灭绝了。第五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也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一次,统治地球达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前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主要是由于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例如,第一次物种大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发生在白垩纪末期的那次则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第6次灭绝人是祸首现在进行之中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人类成为罪魁祸首。专家认为,人类是否会列入其中也很难说。蒋志刚博士也不否认,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物种灭绝本是自然规律,比如大熊猫种群目前就处于一种衰退的状态。但是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人口不断地增加,需要的生活资料越来越多,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多。如此这般,大批的森林、草原、河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公路、农田、水库……生物的自然栖息地被人类活动的痕迹割裂得支离破碎。“每一条道路对于动物来说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就连分布在道路两边的蝴蝶种群都产生了隔离,不再像以前那样飞来飞去进行基因交流。”蒋志刚博士痛心地说:“更不用说藏羚羊、狮子、老虎等这样的大型动物了。”有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但是因为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倍到1000倍。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认为,如果物种以这样的速度减少下去,到2050年,目前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新物种难以产生现有的物种在不断走向衰亡,新的物种却很难产生。根据化石记录,每次物种大灭绝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全新的高级类群。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迅速繁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但蒋志刚博士认为,生物总是在不断地进化之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生物都是经过漫长年代进化而来的。所以,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是现在到处都在人的管理下,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物种在不断地自然死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产生。就像虎一样,如果给它足够的生存空间,让它自由地捕猎,它可能还会进化,产生一种类似虎的新物种,但是现在活动的空间有限,它要生存下来都很难了,就不用说进化了。地球表层,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有有生命的物种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组成的一个巨大的生物圈,人类也是其中一员。大量生物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消失,却很难像前五次那样产生新的物种,地球生态系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当它损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如果人类由于自身的行为而造成灭顶之灾最终时刻的来临,人类会成为幸存者吗?2050年地球百万物种灭绝来自欧洲、澳大利亚、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科学家们在对占地球表面面积20%的全球6个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初步结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在未来50年中,地球陆地上四分之一的动物和植物将遭到灭顶之灾。他们预计,在2050年地球上将有100万个物种灭绝。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由于气候变暖已经是既成事实,因此在将要灭绝的物种中,有十分之一的物种的灭绝将是不可逆转的。但是从现在起各国控制全球有害气体排放量的努力将能够拯救更多的物种免遭同样的命运。高山生物幸存机会大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那些生活在高山地区的生物物种幸存下来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地区的大一些,因为这一地区的物种在全球气候变暖时,可以向更高也更凉爽的地区转移。那些生活在地势平缓地区的生物,比如在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的生物,它们未来的生存环境将非常脆弱。这些地区的生物要想适应变化了的气候和环境,只能向千里以外的地区转移,而这几乎就是不可能实现的。鸟类最有希望生存而鸟类靠着强有力的迁徙能力在理论上是最有希望幸存下来的物种之一。为了找到更适于生存的地区,鸟类可以长途飞行,但是由于森林和其他自然条件的恶化,它们并不一定能够找到真正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其结果就是只能面对死亡。上述科学研究小组成员之一的、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的生物保护学专家托马斯教授表示:“当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他们都希望能最终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我真的希望我们没有得出我们已经得出的这一结论。事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我们得出的结论很可能过低估计了生物物种面临的残酷生存环境。”澳12种蝴蝶要消失科学家们的另一些惊人的发现是,在澳大利亚被纳入研究的24种蝴蝶中,有一半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消失。而在南非主要生物保护区内,受保护的60%的生物物种有灭绝的危险。在占巴西总面积五分之一的巴西中西部热带草原地区,研究显示,在该地区的163种树木中将有70%以上的树种灭绝。其中很多植物是该地区特有的稀有品种。欧洲受影响最小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几率要大于世界其大地区的动植物。但即便如此,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欧洲地区四分之一的鸟类和11%到17%的植物也将在未来逐渐灭绝。在墨西哥的研究表明,平原和干旱地区的动植物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在该地区接受研究的1870种动植物种,三分之一将在未来出现生存危机。新闻链接 科学家提出“性别失衡论”新华社华盛顿4月21日电 按照科学界流行的看法,恐龙灭绝是外来天体撞击地球所致。但外来天体撞击究竟引发了何种后果直接加速了恐龙灭亡,却众说纷纭。比如,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新提出的一种观点则认为,外来天体撞击引发的气候变冷,有可能造成恐龙后代雄多雌少,恐龙最终因“性别失衡”而走上绝路。英国利兹大学戴维·米勒教授和同事在新一期美国《生育与不孕》杂志上指出,哺乳动物、鸟类、蛇、绝大多数蜥蜴和一些鱼类,其后代性别是受染色体或基因决定的。以哺乳动物为例,后代遗传了两个X染色体的为雌性,遗传了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的将是雄性。但目前在地球上生活的一些爬行动物,如鳄鱼和乌龟等,它们下的蛋在孵化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温度将影响到后代性别。研究人员说,恐龙等一些早已灭绝的物种,后代性别很可能也受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米勒等人认为,距今约6500万年前外来天体撞击地球,很可能使大量尘埃进入地球大气层,全球气候因此变冷,结果导致恐龙的后代中雄性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性别比例的失衡可能是造成恐龙灭绝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人员推测,哺乳动物雄性中的Y染色体,可能主要是为了预防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物种灭绝而进化出来的。这种通过遗传决定性别的机制,可以保障后代中两性比例的平衡。他们认为,目前全球正在经历的变暖趋势,有可能给现存一些靠环境温度决定后代性别的物种生存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