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震袭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55:10

假如地震袭来

2009-05-12 13:15:50 来源: 网易探索(广州) 跟贴 81 条 手机看新闻

地震的破坏力很可怕,然而比地震更可怕的,是我们在地震面前的无知和惊慌失措。 时间:0时0分

地震发生了,你正在房子里,感觉到房子在晃,一两件小东西掉到地上。过了一小会,晃动加剧,从上下晃动变成左右摇摆,房子如同怒海中的一叶扁舟,似乎随时都要解体。这时候,是抓住你最重要的东西往外冲?还是找一个桌子钻到下面去?

应对措施:

如果只是感到房子在晃,大物件们都安安静静的,那就是烈度为4~5度的地震,不用担心,一般的房子都能经受得住。而如果你感觉连站都站不住,那便是5度以上烈度的大地震,需要赶紧采取措施自保。

首先,你要赶紧蹲下,降低重心,防止摔倒,用双臂或者柔软的东西(比如枕头)保护好头部。如果身边有如暖气片一类固定的东西,紧紧抓住它,这可以起到一个类似安全带的作用,以防止在晃动中受伤。如果没有,那就靠住墙壁,用手遮挡住头部和脖子。而你选定的位置,一定要远离窗户、悬空物件、镜子、高大家具、家电和装有重物的橱柜。总而言之,远离那些有可能砸下或者倒下把你压住的物品。

钻桌子也是可行的,但是一定要确保这张桌子足够坚实,记得抓住桌子腿,防止桌子移动。

另外,千万不要试图离开房间,因为在楼房晃动的时候,两个房间之间的那一小段路,就像电影里充满机关的古堡暗道一样,会砸下或者抛出各种各样的“暗器”。但是,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时候,试着把门或者窗子打开一点对后面的逃生非常重要。

预防措施:

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人都会不自觉地感到恐惧。这种恐惧会让人做出一些傻事,比如遇到地震就直接从窗口跳出去。在地震多发的国家如日本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政府和公益组织会组织一些活动,让人们体验一下虚拟的地震,以便在真正地震来临的时候作出正确的反应。

地震体验车就是这样的一种工具。日本的地震体验车模拟了一个正常的房间,房间里有各种常见的小家电和家具。人们进入其中,可以体验到6级以下地震所带来的震感,并学习应当如何反应。

而与地震体验车相比,大规模的紧急疏散演习更能帮助人们逃避灾难。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自紧邻重灾区北川的安县桑枣中学,在“5·12”地震发生时,2000多名学生和老师按照平时的训练,快速疏散,无一伤亡。

再者,既然地震的时候很容易被花瓶砸到,被家具压住而受伤,那么把花瓶和家具固定住,就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日本就有这样的一些小商品,可以把电视桌、电视和显示器等容易倾倒的东西固定在地上,或者用铁杠子把高的家具顶部撑在天花板上。另外安全头盔也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安全保障。

时间:0时2分

现在,大地停止了它的摇滚。你已经度过了最恐怖的几分钟,但是最危险的阶段还没有过去。这个时候电已经停了,周围一片漆黑。你推门,推不动,才发现在强烈的晃动之下,门框已经变形。于是砸开窗,想要跳窗而逃,但不幸的是,你住在五楼,跳还是不跳?

应对措施:

当地震停止的时候,首先要检查周边环境,切记在第一时间关闭燃气阀,并且绝对不要使用明火。阪神大地震中,导致伤亡最多的并不是地震,而是火灾。因为在地震之后,日本电网立刻供电,遭遇到已经泄漏的煤气管道,引发了大火。

接下来,准备逃离所需的物品:水、食物、手电筒、保暖衣物等等。如果无法走出房间,可以呼救,请周围的人帮助。这时候一扇打开的门或者窗(即使只打开一个缝隙)就是一个逃生的机会。打电话给亲人朋友的时候,请尽可能简短,防止网络阻塞,给别人留下机会就是给自己留下机会。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幸运地离开。如果被埋在废墟里面,尽量只作小范围的移动,同时用手帕或者衣服掩住口鼻,因为大举动容易带起尘土,引起不必要的呼吸障碍。用敲打管道或者墙壁的方式来吸引营救人员的注意。呼救只能作为最后的求助方法,因为大喊大叫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

预防措施:

针对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准备很多东西,就像是准备一场至少三天的野外生存。不同的是,你需要的是一个极端精简版。日本有一种地震应急包,里面的东西可以满足幸存人员的最低需求,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一个简单的应急包包括以下几个物品:1.棉线手套;2.应急的食物和水,都是罐头装,方便安全地长时间保存;3.用于照明的蜡烛、火柴或者应急灯;4.超薄保温雨衣,这种银色的雨衣可以有效保暖,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来盛水;5.用来装所有应急物品的高强度尼龙袋。其他可以选配的物品,还包括尼龙绳、高频哨子、防灾头巾、口罩、水壶、药品和收音机等等。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

假如地震袭来

2009-05-12 13:15:50 来源: 网易探索(广州) 跟贴 81 条 手机看新闻

地震的破坏力很可怕,然而比地震更可怕的,是我们在地震面前的无知和惊慌失措。

时间:8时0分

大地震已经过去,你成功地逃生,但还不时会有余震。家里似乎并不安全,你应该呆在哪里?亲人和朋友们会在哪里?在哪里能找到“组织”?

应对措施:

通常来说,城市越发达,也就越脆弱。高耸的建筑,随处可见的广告牌,用作装饰的灯管、玻璃,还有悬在空中的电线,在地震中都成为可怕的杀手。这个时候,空旷的公园、广场、学校操场和体育馆,就成为避难的最佳选择。

预防措施:

抗灾的工作已经超出了个人的能力,需要国家、地方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抢救生命,保证让活下来的人继续存活,这些问题丝毫不比逃生轻松。越充足的准备工作,越能增加生存下来的可能。

对此,地震多发地区的经验是在城市里建立应急避难所。应急避难所往往建立在上述空旷场地,并备有一定的应急物资,以便在危急时刻,可以给灾民,尤其是伤员提供救助。

早在1973年,日本就把占地1公顷以上的公园都建成为防灾应急避难所。这些应急避难所除了为受灾群众提供庇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分割越来越拥挤的城市,用空地把可能连成一片的市区分开,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在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中,神户市1250处大小公园对阻隔火势蔓延、安置灾民避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再详细的准备工作,都不如一场演习来得实在。美国加州是地震频繁的地区。或许是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2008年11月13日,美国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地震演习,所模拟的震级为里氏7.8级。而在日本,政府吸取了阪神大地震后因交通瘫痪,传统的陆地消防车无法阻止城市大火的教训,通过地方自治体和军队的多次空中消防试验,成功地把原先只能用于森林火灾的直升机灭火方式搬到了城市,提高了救援速度。

室内怎样避震

2008-05-18 20:13:26 来源: 新华网(北京) 网友评论 4 条 点击查看

  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地震时室内避震原则: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保护好头部,地震发生时可用事先准备好的枕头和坐垫保护头部,如果没有也可用双手抱住头部躲避。一旦震动停止,就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的再度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挥疏散。

  ——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平房避震:尽量保护头部,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机转移。

  ——楼房避震:遵循就近躲避原则。保护头部,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跳楼,待强震过后有序撤离。

  ——高楼撤离: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坐电梯。

  ——教室内避震: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体育馆、影剧院避震: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悬挂物。

  

(本文来源:新华网 )

 

 

室外如何避震

2008-05-18 20:15:05 来源: 新华网(北京) 网友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如果发生地震时身处室外,应当远离室外危险物和危险场所。室外危险物包括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一旦震动停止,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再度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挥疏散。

  ——操场避震: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街道上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过街桥等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开阔地避震:躲开人流,就地卧倒或蹲下。

  ——野外避震: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沿着与岩石滚动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海边避震: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高处转移,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行驶的电(汽)车内避震:司机应及时停车。要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遇到火灾时逃生: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遇到燃气毒气泄漏: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