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饭费收据”是廉政文化的“风向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17:56
  
一张“饭费收据”是廉政文化的“风向标”
2010年9月28日 星期 二 沈阳日报
□毕晓哲
9月27日,370多件反映中国廉政文化的文物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并向公众限额免费开放。参展文物包括:胡锦涛于2002年考察西柏坡期间自付饭费的收据、朱德的扁担等。此次展览由中纪委、监察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
370件与廉政文件有关的文物展品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央层面倡导和发起的第一次廉政展览,也正因为其“首次”,这次廉政文件展览所辐射出来的正面效应必将不同于以往。收集大量与廉政和官员廉洁教育有关的展品,公开向社会公众展出,这理应看出中央有关方面更加注重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预防、教育的一个重要信号。这或将是一个廉政文化正逐步深入社会现实和社会公众心间的一个标志。
廉政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从来不是“一两个”生硬的说教就能达到效果的,刚性的规定或“红头文件”可以收效于一时,但其长期性的教化功能或远远比不上一起形象而又生动的展出。无论是上述展览中所涉及的胡锦涛于2002年考察西柏坡期间自付饭费的收据、朱德的扁担、方志敏的《清贫》手稿、警卫员为周恩来补袜子用的袜板,还是古往今来的与廉政有关的古籍、书法、绘画、青铜器、瓷器等,无疑是一个个历史符号和廉政节点,但这一“历史符号”的背后却生动地讲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令今人思来依然感到震撼、反思或触及灵魂的故事。正因其实物的形象性、生动性、潜在的教育示范性,本次展览的效果就值得公众期待。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并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这充分反映了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日益深入,党对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即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思路。而一场“软性”的廉政展览,虽然无法完全承载起上述预期,但廉政展览和廉政文化本身是密不可分的同一平台和载体。一场展览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却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和弘扬廉政文化以预防腐败的契机。
众所周知,遏制或消除腐败光靠法律和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当前,最需要的、治理问题的根本的,依然还是用先进和优秀的廉政文化去感染人、鼓舞人和教育人。也只有让主流的廉政文化牢牢占据这一块阵地,让各级官员入心入脑,方能真正克制腐败文化并以正压邪,激浊扬清。中央有关方面联合主办的廉政展览,无疑是预示着廉政文化的深入人心,以及未来如何真正对腐败现象标本兼治的“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