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的女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28:21

鼓浪屿的女儿

刘芳《 人民日报 》( 2010年09月29日   20 版)

  每逢傍晚,我总要到厦门鼓浪屿的码头堤岸上徘徊。此时的鼓浪屿似乎也要沉睡了,岛上的绿树、沙滩,以及琳琅满目,彰显着世界各地最美的风格建筑。此时,小岛多么像一只巨大的天鹅,漂浮在海面上正在游弋寻觅啊……

  那隐隐约约的“白天鹅”,忽然使我想起白天参观过的毓园和林巧稚大夫纪念馆,在那片万绿丛中,有一尊汉白玉雕成的白衣天使,冉冉地升起,与夜幕下幻化成的白天鹅何其相似,莫非林巧稚就是鼓浪屿么?她是名副其实的鼓浪屿的女儿,她是中国最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在她从医近半个多世纪中,由她亲手接生的婴儿就有5万多个,当代著名文学家冰心的三个儿女全部由她接生。虽然她终生未嫁,孑然一身,但总共有5万多个孩子都是由她亲手领进这个世界的,她是“万婴之母”,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好妈妈,好母亲。许多孩子都起名叫“念林”、“感林”、“敬林”、“爱林”。在她的身后,有两株由邓颖超亲自为其栽下的南洋云杉树,翠绿葱茏,高耸入云,这种木秀于林的形象,更衬托出这位女医学家高洁、淡雅和不朽的人生形象。

  林巧稚出生在鼓浪屿晃岩路47号一座白色的欧式建筑里。当我们寻访她住过的那座宅院时,一道铁门虚掩着,有一位渔家女正摆着水果摊。我们问她可以进去看看吗?她扭过头朝虚掩的门点点头,示意我们可以进去。小院只有几百平方米大小,一棵粗大的葡萄树,裸露着虬须狠狠地抓住地面,盘根错节,枝杈横生,像帐篷一样遮住了半个小院,其余就是枇杷树了。金黄金黄的果子,像小星星般在闪耀。这时,见一位老妇人向我们走来,她端了一小筐如黄杏般大小的果实叫我们品尝。她是北京人,从福建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就分配到鼓浪屿一所小学任教,一直到退休。过去她也曾住过林巧稚的小白楼,现在政府有指示,楼上不让住人,她就搬到过去佣人住过的小偏房里暂住,顺便看管下小院。这座楼地下有隔潮层,二楼单独设一尖形拱门,门楣上有飞翔的白鸽,屋顶呈八角形,又称“小八卦楼”或“八角楼”,四面通风,既适合居住又很雅致。那位老妇人指着二楼一间向阳的房间说:“林巧稚就出生在这里。”可是,就在林巧稚只有5岁时,就在她刚会呼喊妈妈的时候,年轻的母亲却得了子宫颈癌而病逝,这对她的幼小心灵,简直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和创伤。也许,这就是她一生从事妇产科事业的缘故吧?

  林巧稚每逢出诊时,除了随身带的医疗器具外,一定要带上一个小钱包,一旦遇到交不起医药费的人,她总要偷偷地付上,这是她坚持数十年的老习惯。她不让老百姓挂专家号,只挂有林巧稚出诊的普通号就行了,她会一视同仁,认真看病救人。她说:“我是个大夫,大夫要有大夫的道德,我怎能见死不救,能治不治呢?”她一生清苦,从不多收一分钱,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献给医疗事业。早在1959年她就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唯一的一位女学部委员。她是中国妇产科事业的一位奠基人,在治愈妇科癌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人们称她为治病救人的“活菩萨”。为表彰她为中国的妇产事业作出的功绩,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90年专门颁发了“林巧稚纪念邮票和首日封”一枚。在她83年的人生经历中,在她即将离开人世时,她掏出那个小钱包,里边只有三万元存款,并立下遗嘱:“要把我这一生积攒的三万元献给首都医院幼儿园、托儿所;把自己的遗体献给医院作研究之用。”

  我在小院中漫步,久久不愿离去。想着林巧稚的生平,心如潮涌。她是多么的清贫,而在学术研究和造福人类上又是多么的富有。远处的琴声又响了,这是我到鼓浪屿后经常听到的琴声,因为这里汇集了全世界太多的钢琴,很多钢琴大师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的。这里早已被命名为“琴岛”,也许,林巧稚也受“琴岛”钢琴的声音所感染和熏陶吧?她也喜欢音乐,不过,她却说,“我最爱听的声音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那是一首绝妙的生命进行曲,胜过人间一切最悦耳的音乐。”

  我的两眼开始模糊了,这位中国的女性,她的胸怀是多么的宽广;她的博爱是多么的伟大。她在一首如诗般的日记中写道:“我是鼓浪屿的女儿,我常常在梦中回到故乡的大海边,那海面真辽阔,那海水真蓝,真美……”

  人淡如菊的林巧稚,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在鼓浪屿的大海上,真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不留任何痕迹。

  此时,码头的上空飘来一片乌云,忽然滴答滴答地下起了雨,我用手一摸,脸上已缀满了许多水珠,或许苍天也在为鼓浪屿的女儿流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