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汽车制造厂与第一台解放牌汽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54:49
 
1956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披红挂彩地开出一汽总装配线,欢快的喇叭声饱含着民族的骄傲,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从此结束。
当解放牌汽车驰骋于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曲“五十岁的老司机我笑脸扬……”的歌声,如同翻身道情般地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歌中赞颂的国产汽车发祥地就座落于长春西南部——第一汽车制造厂。

第一台“解放”牌汽车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道路上行驶着五花八门的外国车,曾有“万国汽车博览会”之称。1949年12月,在新中国成立的礼炮余音未消,毛泽东主席在访苏期间,就与斯大林共同筹划了一幅宏伟的工业蓝图,中国将尽快建设一个像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制造厂那样综合性载重汽车厂。于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在北京灯市口工程师学会会址成立了汽车工业筹备组。以郭力为主任,苏联专家斯莫林为组长,开始了厂址选择、勘探、设计等紧张的筹备工作。
当时,曾在北京、沈阳、武汉、包头四个地区考虑建厂,最后,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政务院财委审批,厂址定在地质、水文、气候、交通等条件都比较适宜的长春孟家屯西北侧的荒原地带。
1952年7月,中央决定正式成立汽车工业工厂,代号为652厂。同年末,中央任命饶斌为厂长,郭力、孟少农为副厂长。也正是这一年,国家也批准了一汽年产3万辆4吨卡车的设计书。在长春这块曾是日本侵略者101部队细菌工厂废墟上,一场化灾难为福祉,变荒凉为繁荣的历史碰撞便在这里轰然爆发。
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并为一汽奠基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历史的基石上镌刻下了永远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日子。7月15日,一汽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在阳光照耀的黑土地上,一万多名建设者在一匹红绸上签名,向党表决心,由六名年青的共产党员抬着刻有毛主席题词的汉白玉基石进入会场,伴随轰鸣的推土机马达声,中国工业史上开始了一场空前规模宏大的建设工程。
一汽被列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国家重点工程,得到全国20多个省、市的大力支援,工程整体规划当年木工厂、辅助工场和热电站相继动工兴建,1954年进入土建高峰。来自祖国各地建设大军,为实现三年建厂忙碌着、奋斗着。满载各类物资的列车和浩浩荡荡的劳动队伍在工地上沸腾,他们坚持寒暑两季施工,在历史的空白处,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

“一汽”奠基典礼大会
1955年,土建工程基本竣工后,安装工程也齐头并进,创业者用汗水浇灌出一串闪光数字:三年完成建筑面积702480平方米,铺设各种管道86290米,安装设备7554台。
长春市党政军民对汽车城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援。1951年至1956年,连续二年把市政建设投资的94%和84%用于汽车厂服务基础设施上,开辟了贯通厂区的创业大街、锦程大街、东风大街3条平行主干道,修筑了跨越长沈铁路与联接市内和厂区的宽平大桥。施工紧张时,长春有3万多人都曾义务献工,包揽全部临时用工,为长春建设新兴工业城做出巨大贡献。
1956年7月15日,一汽正式建成投产,当12辆4吨解放牌汽车徐徐开下生产线,中国人终于迎来用不到6年的时间,改写了中国无汽车的历史,缩小了与世界汽车历史相差50年的距离,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从此,解放牌汽车带着一汽人的光荣与骄傲,开往祖国各地,驶入国际外援舞台。
今天,一汽制造厂的奠基石,在人们心中,不仅是一块汉白玉厂碑纪念,更是一座创业者的历史丰碑。
(张祥顺选自《回望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