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北京兴衰的城市风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1:10:21
   中国有许多优秀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但是北京作为国都,它的地位自然不同寻常。“京城果然是帝州,三面山,一面南,虎视万里海尽头”。的确,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城,背倚山川,俯视平原,坐拥殿宇,起看楼堂,有着不同凡响的气象。假若是中龙和南龙成就了黄河流域以南的众多都郡府治,北龙则以天下无比的王气,构筑了举世嘱目的真正帝都。

    中国的北干龙自青海承接昆仑山北支,在黄河以北结为大穴并最具王气的,只有现在的首都北京,其它只能称得上是中聚或小聚。由于北龙山多而水少,得水不如中龙和南龙,所以自古带有较旺的杀气。

    北京之所以能够成帝都、为兴王之地,在外围的地理形势上,中干龙的脊脉秦岭,在黄河南岸一直延伸到河南中部,成为北京的朝山;黄河以界水的形式蜿蜒东去成为朱雀;北京南开一面,广阔的平原为明堂。而内蒙的阴山山脉、河北的大马群山和北部的燕山山脉为送山和主山;太行山、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均以东北、西南走向气发京城,成为众山朝拱;怀来、延庆间的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为东西两大水口。这样,鸭绿江在它的最后边,黄河在前牵着它的头,朝向迎千山万水,被拥护环抱、重叠往复,使其形成天然的巨大龙穴,北龙所有的气脉均结京都。

    近案格局更为奇胜。它雄距在华北大平原的北端,北面和西面为连绵不断的山岭所环绕,仅东南一面开向平原,东距渤海只有150公里。后背所囊括的军都山、西山的燕山山脉,在南口附近与西南奔来的太行山山脉相交会,形成了一个弧形的山弯,犹如一把太师椅拱卫着北京。而太行山山脉,历史上被看作是“神京右臂,”八条通道被视为“太行八径”,止于居庸关,成为西北的门户。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洵河等海河水系都从西北涌来,纵横交错流贯北京,加上燕山山脉至渤海,天津海河聚止渤海湾,南有黄河牵首,依山面海,得水藏风,是中南两干龙结穴所没有的。

    由于太行山山脉在南口附近与燕山山脉相交,犹如二龙戏珠朝拱了北京,所以在地理气势上,尽管燕山东去所生各支龙在沿途各县市也有较好的表现,但自古地理大局是遵化不如蓟县,蓟县不如平谷,平谷不如密云,密云难抵怀柔,怀柔难抵昌平,昌平难抵海淀。而海淀的地理最佳处则在西山。西山是京城的龙脉,昆仑之精、太行之势落在西山,脉气由此进入紫禁城。当年,光绪皇帝的祖坟营造在玉泉山上,慈禧听从白云观道士的进言,掘断了光绪皇帝祖坟边的两棵白果树,蛇爬满地,最后光绪家族再也没有出过皇帝。

    天造神就的地理条件,特殊重要的战略位置,成就了北京古都。  

    城以山安,山以城贵。提起北京就不能不说说居庸关。

    居庸关处在两山夹峙中,一水旁流,艰难曲折,车马根本无法通过。

    八达岭上筑有东西两座关城,东为“居庸外镇”城门,西为“北门锁钥”城门。“居庸外镇”一词,是指此处为居庸关的前哨阵地;“北门锁钥”的说法,出自宋朝的宰相寇准。

    “居庸关”的风水玄机

    其实居庸关的众多玄谜都在这两座城门上,这里暗含了许多玄机。

    在“居庸外镇”门前路旁,有一块长7米、高2米的巨石。当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这块石头上,视线顺关沟方向,可遥望到百里以外北京城中的北海白塔等许多建筑,因而人们称这块巨石为“望京石”。

    从风水意义上说,“居庸外镇”是京城的一扇门。这是一扇兴衰门,要靠近北京,就躲不开这扇门。门面向东方,最先迎来朝阳,“望京石”就是大门的镇石。当光线照来的时候,如果石头光芒四射,则象征国运昌盛,只有顺应天意的人,才能稳稳当当踏过大门,并一路好运,国泰民安;如果石头暗淡无光,则国运低落,政权不稳,逆天之人不能越过此门,否则就会有血光之灾,厄运缠身,轻则亡家,重则亡国。

    而“北门锁钥”是京城的另一扇大门。这是一扇生死之门。现在来看居庸关城示意图,两座城门遥相呼应,中间有京张公路相连,犹如一个大院的两个门户,“居庸外镇”是前院,北门锁钥则是后院。我们常说“后院起火”,那是很难扑救的,现在你知道它的厉害了吧!大家看好了,大院中间的公路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门闩,它牢牢别住两扇大门,坚不可破。

    其实北京城的建设布局是按照八卦方位展开的。北京城以故宫为太极点,按照八卦方位设八门,太极位设前门,各门向外延伸。以前门延伸点为北京门户,南方属离门,是非常吉利的方向。因为太极中点五行属土,南方为火,火生土。所以北京处于大吉之生位。而居庸关在北京乾位(西北角),五行属金,土生金,太极位受损。此门千万不可打开,一旦打开则国家必然败亡。

    可以说每个朝代的少数民族都是从这里进入统治汉族的。例如金灭宋是从居庸关进来的,李自成灭明也是从这里进来的。山海关是北京的东大门,震门,五行属木。木克土,此门也是宜闭不宜开,清军灭明入关就是从此门进来。所以从西到东这个北京的屏障或者叫靠山绝不能破开,否则灾祸即到。

  

    北京北部山险虽然有屏障和防护作用,但过于阴冷凄凉,加之常年征战,尸骨遍野,孤魂游荡,更显阴森,寒气逼人。北龙之上,还建有一条人工长龙,这就是中国著名的长城,蜿蜒曲折,气势磅薄,长城对于北京有着特殊重要的含义。

    想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阻挡和防卫胡人犯边,下令修一座坚固的长城,就这样万里长城开始修建了。其实万里长城的修建,并不是秦始皇个人的意愿,它是九天玄女授命秦始皇修建的,并且它的作用也不是人们通常所认识的。

    九天仙女由于掌管天下王朝兴替的机密,她深知秦王朝不会长久,所以化做凡人,并借卢生之手将信息传递给秦始皇。“灭秦者,胡也”,意思是告诫始皇要实施仁政,爱护百姓,以江山社稷为重,否则就会被灭。谁知却被秦始皇误解了。

    九天玄女为什么让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修长城并不是为保始皇天下,而仅是借用其手,修成之后归汉。

    九天玄女料知,中华后代最大弱点是一盘散沙,极易遭受入侵,授命秦始皇筑长城,以阻挡外来邪气、凝聚中华之心,就是想让中华人、中华各族在情感上要连结成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中华。另一含意是,长城之头在山海之关的老龙口,尾在群山大地之心,这表示中华地龙与中华海龙应心连心。只有如此,中华方可长存。既可保中华,又可续中华,这就是她的目的。而长城也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东方的缩影,成为文明古国的象征。所以,长城是什么?可以说是中国最大一个风水建筑。

    山海关民间传说

    我们知道长城是一条卧龙,龙头就在山海关。头是人的指挥部,指挥人的一切行动。那么龙头呢?我们常说龙头老大,那自然是没得说了,它的地位谁都无法替代。龙头山海关,肯定是不同寻常的了。

    在距今六百年以前,山海关叫山海卫。后来怎么叫山海关了呢?这得从明朝洪武年间中山王徐达建城说起。

    朱洪武坐了大明朝的皇帝以后,为了加强京城防务,派中山王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到山海卫建城设防,限期一年完工。

    徐、刘二人领了圣旨出京,飞马来到山海卫。为了找块风水宝地,二人朝东走出来四十里,也没看出哪块是宝地。

    刘伯温勒住马头说:“咱就在这儿建城吧。”一声令下,插上一杆大旗,就要在这儿修城墙。这时由东边飞来一只金翅大凤凰,叼起大旗一直往西飞。徐达大吃一惊,立刻派兵去追,一直追到现在“天下第一关”这儿,只见大旗已牢牢地插在山丘上了。

    刘伯温急忙来到大旗周围一看,脚下正是一块宝地,离山不远,离海亦近,如果在此修起长城一道,往南伸入海里,往北直上角山,中间留下一个关口,就是东往西来的咽喉,内可屯兵百万,外可出兵征战,岂不是京城的一把铁锁?

    一年后,这座城池完工了,东门箭楼上高悬“天下第一关”巨匾,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朱洪武降旨称为山海关,从此山海卫改称山海关。

    长城风水解读

    一个和谐的都城,少不了城墙的护卫。城墙是中国所独有的东西,从风水意义上看,城墙是隔气的--阻挡浊气。而城墙上的各式门是用来换气的,引进好的气。但从大环境看,城墙只是对都城起到了隔气的作用,还不足以对整个国家起到这样的作用,所以说,要想实现国家的和谐,必定要一个更大墙。长城就是这个墙。特别是古代中国的威胁都来自北方。阴气从北方来,墙就要筑在北方。几千年来,中国的老百姓很注重城墙给他们带来的安全感。在他们眼里,城墙在,就意味着安全;城墙不在,就意味着国亡了,家也没有了。这都成了定势了,就像其他中国文化一样,已经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了。这种定势一旦没有了,人的心理就变了,思想就乱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中国的北方有了这道巨大的墙,人们就感觉安全了,国家就和谐了。长城的出现就是这样。它的阳刚之美,来源于它外部的巨大的体积所形成的磅礴气势。并且由于建在山脊上,云对长城的崇高形象有奇特的烘托作用。特别是春天的云,常有奇峰出现,使长城更显出升腾的节奏。高山本身便具有升腾的特性,长城建在山脊之上,是升腾山势的延续。而白云又在长城之上,使长城的气势与宇宙相通。长城成为连接天地的界线,具有了上接天界下联大地的奇妙作用,长城吸天地精华,使天地的神脉与人脉沟通,形成了天地人的结合,成为北京人造的护神。  

    风水学称"山环水抱必有气"。

    北京城之所以是理想都城,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均属昆仑山系。两山脉在北京的南口(南口是兵家要地)会合形成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抱的是北京平原。

    北京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风水,是因为:北京被山脉环抱的层数最多。风水的第一条标准就是山环,山环抱的层数越多,标示拥护的人越多(中国历来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从中国地图上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发源于昆仑山脉的左右两侧山脉都是环抱北京的,从世界的范围内看,北京左边从里到外被朝鲜、日本、美洲大陆环抱,右边从里到外被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群岛和非洲大陆环抱,而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像北京一样被如此众多的山脉环抱着。

    北京被永定河、黄河、长江、珠江环抱。水环抱的重要作用就是产生冲积平原,从北京往南,分别是北京小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肥沃的冲积平原养育着中国庞大的人口。从世界范围看,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前面有如此广阔的平原。北京的南面有泰山、秦岭和南岭作为朝山与北京遥相呼应,从世界范围看,遥远的澳大利亚与北京相呼应。好风水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朝案有情,而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被如此众多的朝山。

    北京的水质特别好。玉泉山的泉水被称为天下第一泉,是特别信奉风水的乾隆皇帝所最爱喝的水。

    北京历来是北方重镇,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早在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公元前1045年成为蓟、燕诸侯国的都城。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公元937年,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和地方政权的都城。公元938年,统治中国北方的辽以北京(时称燕京)为陪都;以后,金、元、明、清各代都以此地为首都,前后达650多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国内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内局中最有价值的当数紫禁城(故宫)。

    明朝燕王朱棣选定北京为都城。当时的风水师便采用将宫殿中轴东移,使元大都宫殿原中轴落西,处于风水上的"白虎"位置,加以克煞前朝残余王气;凿掉原中轴线上的御道盘龙石,废掉周桥,建设人工景山。这样,主山(景山)---宫穴(紫禁城)---朝案山(永定门外的大台山"燕墩")的风水格局又重新形成了。

    北京风水格局的内局严格按照星宿布局,成为"星辰之都"。

    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微、紫微、天帝三垣。紫微垣为中央之中,是天帝所居处。明朝皇帝将皇宫定名为"紫微宫"(紫禁城之名由此而来)。当时的建筑师把紫禁城中最大的奉天殿(后名太和殿)布置在中央,供皇帝所用。奉天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象征天阙三垣。三大殿下设三层台阶,象征太微垣下的"三台"星。以上是"前廷",属阳。以偶阴奇阳的数理,阳区有"前三殿"、"三朝五门"之制,阴区有"六宫六寝"格局。

    "后寝"部分属阴,全按紫微垣布局。中央是乾清、坤宁、交泰三宫,左右是东西六宫,总计是十五宫,合于紫微恒十五星之数。而乾清门至丹阶之间,两侧盘龙六个列柱,象征天上河神星至紫微宫之间的阁道六星。午门在前,上置五城楼又称"五凤楼",为"阳中之阴"。内庭的乾清宫为皇帝寝宫,与皇后坤宁宫相对,在寝区中的乾阳,为"阴中之阳"。太和殿与乾清宫,虽同属阳,但地理有别。太和殿以三层汉白玉高台托起,前广场内明堂壮阔。而乾清宫的前庭院,台基别致,前半为白石勾栏须弥座,后半为青砖台基,形成独特的"阴阳合德"的和合。北京城凸字形平面,外城为阳,设七个城门,为少阳之数。内城为阴,设九个城门,为老阳之数,内老外少,形成内主外从。按八卦易理,老阳、老阴可形成变卦,而少阳、少阴不变,内用九数为"阴中之阳"。内城南墙属乾阳,城门设三个,取象于天。北门则设二,属坤阴,取象于地。皇城中央序列中布置五个门,取象于人。天、地、人三才齐备。全城宛如宇宙缩影。城市形数匹配,形同涵盖天地的八卦巨阵。

    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有永定门、箭楼、正阳门、端门、午门、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天一门、银安殿、承光门、顺贞门、神武门、景山门、万春亭、寿皇门、寿皇殿、地安门桥、鼓楼和钟楼。建筑轴线十五里,是世界之最,也体现洛书的方位常数十五之数。

    在色彩应用上,也完全反映"五行"思想。宫墙,殿柱用红色,红属火,属光明正大。屋顶用黄色,黄属土、属中央,皇帝必居中。皇宫东部屋顶用绿色,属东方木绿,属春,用于皇子居住。皇城北部的天一门,墙色用黑,北方属水,为黑。所有单体建筑,也因性质不同而选用了不同的颜色,藏书的文渊阁,用黑瓦、黑墙,黑为水,可克火,利于藏书。二层的文渊阁室内,上层为通间一大间,下层分隔为六间,体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易经》思想。天安门至端门不栽树,意为南方属火。

    建筑风水布局,还表现在名称上合于《易经》之理。南端的丽正门,合于离卦的卦词"日月丽乎天"。顺承门、安贞门在北部后宫,合于坤卦"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安贞之地,应地无疆"。皇帝的乾清宫,皇后的坤宁宫,合于乾坤之义。不宜加木,木生火,在此不利于森林结构的防灾。

    此外,在数理上,也合于易理。易卦阳为九,又以第五爻为"飞龙在天"称得位。皇帝称为"九五之尊"(而尚未即位的称为"潜龙")。在中轴线上的皇帝用房,都是阔九间,深五间,含九五之数。九龙壁、九龙椅、八十一个门钉(纵九,横九)、大屋顶五条脊、檐角兽饰九个。九龙壁面由270块组成(含九),故宫角楼结构九梁十八柱。为此,明代洪武三十五年又明文规定军民不许九五间数。"九五"为皇帝专用,成为一种规定。故宫内总共房间数为9999.5间,亦隐喻"九五"之意。甚至在建筑细部装饰上,都处处含有风水布局,宫廷古建筑,高低错落,勾心斗角,为化解风水上的煞气,多取太极化解法(而很少用镇压法、反射法的暴逆制法)。如梁、柱之间的雀替,梁枋上的彩画,多以S形曲线表现,此形是太极的阴阳分界线,是太极图形象的抽象简化,是风水学中常用的化煞法,符合"曲生吉,直生煞"的风水观念。故宫广用红色,红主火、主明,符合"光明正大"的寓意,也符合易理和风水原理。  

    提起中关村,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那可是鼎鼎大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成为中国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进步的代名词。它是北京乃至中国最耀眼的科技明星,代表了中国最新最强的科技水平。

    看到中关村的今天,我们不能不感叹时势的神奇变化,感叹冥冥世界中的无形力量在主导着万物的转化。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我们凡人是无法预料的,所谓盛极而衰,至阴则会达到至阳,我们常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都是这个意思。但是,中关村位于京北阴地,它为什么会在今天焕发出此等光芒?

    中关村的“前世”

    中关村最初的位置是在中关村街道办事处辖区的西北部,东南临保福寺,西南为海淀镇,东北临三才堂,西北接成府,起初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村庄。历史上,中关村的所在地海淀镇是北京西北郊最大的集镇。

    关于“中关村”这一地名的由来,与太监有很大的联系。

    相传清代的时候有一位总管大太监,在这里购置了几十亩地,打算以后作为养老和葬身之地。没过几年他就死了,还真被安葬在了这里,得名“中官坟”。“中官”二字在过去有太监的意思。以后又死了太监也往这里埋,时间长了,这一带成了专门埋葬太监的墓地。形成村落后,人们因忌讳“坟”而改称,并讹为“中官村”,以后又谐音为“中关村”。

    据几位在中关村居住过的八九十岁老人证实,这一带过去确实有许多太监的墓地,他们曾亲眼看见过一些墙上和个别的门框上写着“中官”二字,并以“中官屯”作为这一地区的称谓。目前在中关村大街已矗立起一块高达八米的“中关村纪念碑”,对中关村以新的“定位”。

    今天,走在中关村熙攘的大街上,谁也想不到这尖端科技与电脑软件并行的硅街圣城,几十年前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太监的坟墓,几乎都在中关村、海淀一带,这有历史的渊源。太监也和普通人一样重视着死后的生存环境,但太监是没有后代的,所以没有亲人来祭奠和保护他们的坟墓。古代欺负人的说法怎样讲?“踢寡妇门,挖绝户坟”,太监就是“绝户”,想到死后的不安,血脉无继,即便是地位尊荣的大太监,恐怕也难免忧心。

    怎么办呢?不知道哪位太监想出来的好办法,古代的说法大概是“求佛不如求己”。所以,从明朝开始,太监们就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加上历代皇帝的赏赐,这一带逐渐修起了一些寺院,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别看太监在别的事情上贪婪虚伪,唯独在此处捐钱的和烧香的都诚心实意,因为他们深信自己的归宿也在这里。不修今生,还不修个来世么?

    棺材也称寿棺,是盛载死尸的匣子,通常在葬礼中使用。很多人以死后能得一副好棺木为最大幸事。

    人们可以厌恶、恐惧死人,但是很少有人对棺材说三道四,因为这是所有人最后必然的去处。相反对于棺材,人们还赋予“升官发财”的含义,所以大量的棺材积聚在一起,不但不是晦气的事情,反而会大吉大利。这里汇集的气一旦发泄出来,必将带来繁荣。中关村也许正是因为其中有棺材,所以才有现在的名气吧!  

    回龙观如何从皇家禁地演变成平民乐园呢?这其中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来看看它的发展路程。

      “回龙观”缘何得名

    在八达岭高速路东侧,离沙河镇不远的地方,曾有一座玄福宫,也是明代帝后祭拜陵墓时驻足歇息的地方,后来又被称为“回龙观”,现在北京“回龙观”的地名就是因为这座观而得。

    明清的时候,巩华城内曾有大小庙宇20余座。当初明孝宗朱祐樘18岁即位时,还能临朝视事,可没过多久,他就懒于朝政了。因为他迷恋上道教,每日里与几位道士谈经论道,有时十多天也不上一次朝。这使满朝文武大臣极为不满,皇太后更是大发雷霆:长此下去,怎能治理好国家?

    可朱祐樘还是执迷不悟,既然你们不让我在宫里谈经论道,我另找地方。于是他以谒陵驻守为由,传下一道御旨,仿照永乐皇帝在沙河东边修建的行宫(巩华城),也在沙河南边修了一座,赐名“玄福宫”。从此他就借谒陵的名义,经常到宫里谈经论道,再也不理朝政了。

    这是必然的结果。何出此言?沙河是京北阴阳分界地,北为阴渐,南为阳极。“玄福宫”中“玄福”之义很明确,是要积德积善而求福祉。这样的行为属于阴性,这样的建筑当在沙河以北,可它被建在了沙河之南,正好相反,所以本来就对朝政不上心的皇帝,干脆就不理朝政了。

    另外,玄也是玄冥的意思,是一个阴的概念。皇帝在这样的宫里住久了,阳气就被消磨了,对于国家的统治是不利的。

    明武宗即位后,每次谒陵时也在此驻留。但为了告诫自己早点回朝理政,别像先王那样痴迷道教,误国误民,便把“玄福宫”改为“回龙宫”,因道教的关系,又被称为“回龙观”。一个“回”字,点破玄机,也把这里的能量场给做了阴阳调节。所以,历史上的回龙观,除了皇家每年几次的遏陵祭拜,其余时间还是比较肃静的。

    这样一个宝地,因为皇家的禁忌,常人乃至平民百姓是望而兴叹的。本是龙兴之地,却显得凄凉冷清,一片阴肃之象。

    不过这回龙观当时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作用不为人注意。因为这里有许多道观,是道人聚会论道的好地方。而真武大帝乃是道教最尊崇的神灵,所以这里也是真武大帝常落脚的地方。真武大帝龟蛇合体,是阴物的集合,即使真龙到了这里,也会收敛野性,变得温顺起来。这样回龙观实际上也充当了北京“避风港”的作用,狂风恶雨到了这里就减弱了。龙在这里都不敢撒野,何况其他东西呢!

      “回龙观”变身平民乐园

    但历史并没有忘记这个宝地,它最终还是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有谁会想到当年的皇家禁地,在今天却能成为北京乃至中国最大的经济实用住房区,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民?这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阳兴之地,当为阳宅。

    北京市政府实施经济适用房建设后,天鸿集团看中了回龙观这块风水宝地,从那时起此地就变成了北京最大的建筑工地。经过几年的建设,这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农田现在已是高楼林立,四面八方的人汇聚此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其实回龙观还有另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它作为一个地域,还有一个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我看可以考虑把这个地方打造成“中国硅谷后花园”的概念,这样它的身价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如果有了“中国硅谷后花园”的定位,那么回龙观的发展就不是仅靠开发商来支撑的,而是整个北京市政府、昌平区的政府都在支持回龙观的发展变化,所以“中国硅谷后花园”应该成为一个定局,不是趋势。

    得尽地利的回龙观在古时为帝王专用,是不能随便居住的。而今天的回龙观已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风水宝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  

    京北的水,除了沙河之外,还有地下水。但不管什么水,因为处在阴地,所以就具备了阴性的能量。小汤山温泉就是这样。很多人知道这个温泉,也知道它是北京著名的疗养之处,却没有人知道小汤山温泉藏下的玄机。

    我们已经知道,军都山是北京北方的护神,著名的小汤山地热资源区域就主要集中在军都山脉南部一侧。小汤山镇位于北京城的正北龙脉上,位置十分重要。而小汤山最神奇之处在于它正好处在故宫、天安门中轴线上,就注定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在北京众多温泉里,小汤山牢牢霸占了温泉的“龙头”地位。小汤山的“汤”指温泉热水,而“山”是否确有其山呢?镇上的居民说,山自然是有的,而且确实很“小”。

    小汤山的山位于镇子的北边,海拔只有50米,要不是因为附近有些房屋拆掉了,还真不容易看到它的模样。在京北开阔平坦的平原上,突然冒出这么一座光秃秃的小石头山,真是一件怪事!

      关于“小汤山”传说

    关于小汤山,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北方大旱,神通广大的二郎神用扁担挑了两座大山,要把太阳压在山下,帮助老百姓解决干旱。当他走到昌平时,扁担断了,他只得坐下来休息,顺手把脚上的鞋脱下来,抖落硌脚的土坷垃。结果,二郎爷鞋上的土坷垃成了小汤山,他的汗水成了温泉,而他挑的那两座山就成了附近的九里山和大汤山。

      慈禧与“小汤山”

    小汤山温泉就是滋润龙体的神奇之泉。满族龙本来在白山黑水之间游弋,它有彪悍野蛮性格,习惯了大漠的风沙雨雪,炼就浑厚之气。但这种习性是难以长久的,它与中原的文化有冲突。小汤山就是安抚野龙的温水,它慢慢洗涤着土龙身躯,洗去它的野蛮和粗鲁,治疗它因征战而受伤的躯体,安慰它浮躁疲惫的心灵。让它褪尽粗俗脱胎换骨,能一统山河,驾驭整个中华民族。

    清朝入关后就把这里作为禁地,专供皇家使用,严禁百姓进入。因为皇帝要在此与天庭对话,而皇帝是龙的化身,就必须裸体进入泉中而后化作龙身腾空上天,所以此地气势很旺,阳刚气充足。这个地方是龙安身立命的场所,是不能见阴的。也就是说,温泉只能承载龙体而不能让女性涉足,否则容易泄露真气,对江山社稷是大不利的。

    在经历康熙、雍正、乾隆盛世之后,清朝统治就进入衰退期。这时皇室糜烂之风兴起,不少皇后王妃都想一试温泉神奇,竟纷纷进入泉中沐浴净身,阴邪污秽之气便逐渐侵入,高贵纯净的真龙失去精灵之水的浸泡,再也不能源源不断地补充能量,导致王气分散,朝刚不振,政权飘摇不定。

    特别是后来慈禧太后完全占据了温泉后,清朝的阳寿也就到头了。说起慈禧与清朝及小汤山的关系,还真是要引出一段故事呢!

    慈禧原本只是宫中的一名秀女,要想有出头之日那是太难了。但偏巧有这么一天,一只凤凰落在小汤山上。可能是被这里的仙水所吸引,凤凰低头饮水感觉神清气爽,又见泉水清澈索性跳入水中畅游。浴后的凤凰展翅一飞就到了皇家后花园,见眼前景色美丽,不禁展开歌喉。恰巧咸丰皇帝游园路过,闻声而来。凤凰受惊飞走,咸丰帝只见到立于此处的兰儿,也就是后来的慈禧,以为是她所唱,就收为妃子,后来步步受宠,最后一手遮天。

    慈禧深知温泉妙用,后来干脆就建了浴池。

    被慈禧占据的温泉水从此阳气减弱,阴气上升,其作为皇室尊贵的征兆也慢慢消失了。温泉的气脉受到破坏,清庭的统治也就气若游丝了。我们看咸丰、同治、光绪帝都是萎靡不振,百病缠身,因为曾经的神水已经被污染,再也不能给他们带来好运了。

(编辑:妖窈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