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逾九成的人有安全感”因何而生(南方都市报 2005-12-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52:24
“逾九成的人有安全感”因何而生
2006-01-21 09:27:59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刘洪波(《长江日报》评论员)
 一项关于社会治安的抽样统计新鲜出炉,于是“逾九成的人有安全感”的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看到这个消息,我立即想到,把社会治安的安全或基本安全,等同于“安全感”是不是妥当。没有看到这项调查问卷,从报道来看,在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因素中,列出了刑事犯罪、公共秩序混乱、交通事故和火灾各占百分之几。回头看了以往三次调查的相关报道,所列影响安全感的各因素所占比例,也是上述几项,好像这就是问卷设计对安全感的认识。
仿照外交语言来说,我觉得这个认识很令人遗憾。社会治安不良,固然严重有损安全感,但食品卫生、环境污染、消费品质量、传染病、生产事故,举凡一切可以对人的身体及心理造成不安的因素,都足以影响人的安全感。调查只得出了社会治安方面的结果,怎能径直宣告“逾九成的人有安全感”呢?
当然,哪怕仅就社会治安而言,逾九成的人表示安全或基本安全,也是相当令人满意的一个结果。但我又不能肯定这到底是标志着治安秩序的良好,还是更多地代表着一种中国特有的“乐观精神”。
1月14日下午,京沈高速公路因大雾发生60车连环相撞的大祸,致2死29伤,当人们问大雾天为何不关闭公路时,辽宁省公安厅交管局答复,别的高速路早上就封了,“京沈高速的车流量很大,我们在考虑安全因素的同时,也要考虑经济因素”。假如在别的国家,这种话定会让人“安全感”大受打击,我们这里车流越大越要安全置于后却是管理原则。
再如火灾防范,中国每有大火灾,几乎都是因为“早有重大消防隐患,多次拒不整改”。但拒不整改也就罢了,商场照样开门,娱乐城照样人来人往,好像也不太影响人们的“安全感”,直到大祸临头,几十人上百人死掉。
1月16日新华社报道,江西吉安市有一栋楼,耗资千万,未用已成危楼,承建方说,“不使用就没有安全问题”。这真是妙趣横生的解释。这栋楼是为盘活资产而被拍卖的,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建筑专家介绍,其实早已发现问题,但受到外来压力影响,建设部门还是出具了合格证明。可见“盘活资产”比起房屋安全来要重要得多。
不安全的东西太多了,风险太多了,人们需要大无畏气概,也练出了大无畏气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讲“眼不见为净”,讲“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一个人没有这种处险不惊、临危不乱的精神,没有降低各种期望值的自觉性,忧思会比屈原和杞人还要多。
在社会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你都应当以“满意”为基本态度。去年此时,江苏的“万人评议省级机关”,提出的意见近7千条,集中于思想不解放、缺乏责任意识、与民争利、官僚主义、廉政建设不到位、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等,然而满意率还是达到99.3%。大概机关嘛,原本应该毛病更多,所以有这些毛病也够满意了。
曾经在《读书》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谈到中国人和韩国人怎样确定自己的社会位置。例如一个普通的企业管理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或者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在韩国习惯于认定自己是底层,而在中国则习惯于觉得自己是“中间阶层”、“中产阶级”。这就是一种文化习惯或心理状态上的差异,中国人更易于对自己感到“满意”。
生活现实确实要求你具备苦中作乐、险中得安的精神,否则你将何其烦躁和郁闷。在我们这里,满意,非常满意,至少基本满意,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又是公民的素质和“觉悟”;是应尽的义务,往往也等于“应有的权利”,惟其如此,你既成全了你自己,也成全了社会的稳定。“我满意”是如此完美地结合了个人和社会、权利和义务,因此这也差不多是你所拥有的“最高境界的自由”。
刘洪波:“逾九成的人有安全感”因何而生(南方都市报 2005-12-17) 刘洪波:造座宫殿又有何难!(南方都市报 2007-12-3) 刘洪波:不可摧毁的纪念碑(南方都市报 2006-12-9) 刘洪波:不可摧毁的纪念碑(南方都市报 2006-12-9) “任仲平”为改革而生,“郑青原”因何而生 刘洪波:黄金周为何而存,为谁而废?(南方都市报 2007-10-9) 苦命因何而来? 刘洪波:高楼为爆破而建?(南方都市报 2007-1-15) 刘洪波:政策不是用来感谢的(南方都市报 2007-1-12) 刘洪波:“文化标志城”标志的不是文化(南方都市报 2008-3-12) 刘洪波:松原的两张面孔(南方都市报 2009-6-12) 刘洪波:“文化标志城”标志的不是文化(南方都市报 2008-3-12) 刘洪波:“职业扫黄人”和被举报的“黄”(南方都市报 2010-1-19) 刘洪波:桥垮墙塌的时代细节(南方都市报 2007-8-16) 刘洪波:桥垮墙塌的时代细节(南方都市报 2007-8-16) 黄万盛:重建公共性,重建一个有安全感的社会(南方都市报 2010-1-24) 刘洪波:“悬赏出殡”何以言善后(南方都市报 2005-12-1) 刘洪波:何以单对低价门诊“依法办事”(南方都市报 2005-12-16) 刘洪波:破除潜规则,保护张洪钧们( 2005-10-27 南方都市报) 刘洪波:为什么我们总是“典型”?(南方都市报 2006-12-18) 南方周末 - “任仲平”为改革而生,“郑青原”因何而生 探秘人民日报评论台前幕后 刘洪波:为何会有这么多官员蹊跷自杀?(南方都市报 2008-4-23) 谭伯牛:邵飘萍因何而死 中国通货膨胀究竟因何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