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权力的转移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21:30:04
自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在中国社会内部,正在经历一场不可逆转的“权力分裂”过程,逐步发育出一个相对自治的社会空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是中国数千年悠长历史中未曾有过的现象,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次社会变革。
三元结构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由政治、经济和社会三大领域组成。当我们用这种“三分法”来观察中国近20年来的社会变迁时,就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权力多极化”过程,伴随着政治领域的权力的减弱,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权力正在逐渐成长,原先的那种政治领域垄断一切权力的“单极结构”正在向三个领域分享权力的“多极结构”转变。这是1978-1998年之间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基本脉络。
本文将通过考察三个领域之间的权力分布格局的变化过程来认识20年来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变革。所谓“权力”是指某个主体或领域影响其他主体或领域的能力和自主行动的能力。领域的权力决定了它的对外支配能力和内部自治能力。所谓“权力格局”是指权力在三个领域之间的分配状况。社会的权力格局决定了三个社会领域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单极结构的实质就在于权力高度集中于政府部门手中,而1978年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的实质则在于发生了权力从政府向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重大转移 一、三元分析模式
 
 
现代社会可以划分为三个“领域”,即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它们各自有不同的活动主体、不同的组织目标、不同的社会功能、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的激励机制、不同的运作逻辑。“政治领域”的活动主体就是政府或政府组织,“经济领域”的活动主体包括营利组织、作为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家庭和个人,而“社会领域”的活动主体则包括了非营利组织、家庭和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经济领域的主要职能是提供“私人物品”,如苹果、衣服、计算机、汽车等等;政治领域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垄断性公共物品”,如立法、司法、国防、外交等等;而社会领域的主要职能是提供“非垄断性公共物品”,如环境保护、同乡联谊、人际交往、公共卫生、文化传承、价值确立等等 二、权力要素的变化
 
 
1、经济领域
1978-1998年期间,在中国发生了经济权力(即支配经济领域的权力)从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的大规模转移,经济领域从政治领域那里瓜分了一部分经济权力,形成了两个领域共同分割经济权力的局面。
在微观层面上,“改革”是沿着两条主线同时推进的。一是狭义的“改革”,即在传统的计划部门内逐步引入市场机制,赋予国有企业越来越大的经营自主权,并使其逐步走向“政企分开”。二是狭义的“开放”,更确切地说是“开禁”,即在传统的计划部门之外,开放传统的“禁区”,允许非国有企业发展,使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市场主导部门。在宏观层面上,“改革”通过不断引进和发展市场机制,改变计划机制“一统天下”的传统格局。这主要表现为逐步建立市场定价机制和竞争机制,发展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中介组织,改革政府宏观管理体制。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与“市场主导部门”两个经济部门并存,“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两种经济运转机制并存的复杂局面
微观层面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造就了2亿个农业家庭企业,并且使它们从政府的控制中解放了出来,变成了市场的经济权力要素。就这样,容纳了全国人口80%的2亿农户,作为重要的经济权力要素,从政府转移到市场手中。
20年的城市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经营自主权,市场对国有企业的支配作用也越来越大。过去,国有企业只需面向政府,如今企业至少要同时面向政府和市场。尽管政府还可以决定企业领导人的升降去留,但它不能决定企业的盈亏。当企业的股东和员工的利益与企业业绩的联系日益紧密时,他们就会越来越坚决地抵制来自政府的不合理干预,越来越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活动,越来越听从市场的指挥。20年的改革虽然没有使国有企业获得真正的独立,没有使它们完全成为市场的权力要素,但却有力地推进了“政企分开”,大大削弱了政府对企业的控制能力。可以说,今天的国有企业是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控制的权力要素,既不完全属于政府,也不完全属于市场。但是,总的演变趋势却是非常明朗的——政府的控制力将进一步减弱,而市场的控制力将进一步增强。
改革的过程也就是市场不断地侵蚀、蚕食、瓜分政府的势力范围的过程。有四种趋势在持续地削弱政府的经济权力:第一,原来由政府控制的那类企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政府的势力范围在相对收缩;第二,政府对自己势力范围的实际控制越来越弱;第三,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市场的势力范围不但在“绝对”意义上持续扩大,而且在“相对”意义上也在持续扩大,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经济领域微观层面的权力格局。
 
宏观层面
从目前来看,在价格的形成、产品和要素的流通与分配方面市场机制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而计划机制基本上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市场机制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支撑。在宏观管理体制方面,政府已经开始自觉地放弃计划机制,而且把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管理体制确立为指导自己进行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在这些方面,可以说市场机制已经基本上取得了全面胜利,剩下的任务仅仅是“打扫战场”和进一步发展完善自身的问题。
市场还没有能力把它所拥有的企业这类权力要素组织起来,还不能赋予它们良好的组织结构并使之成为真正的权力。因而如何组织这些权力要素并使之发挥潜在的力量,是市场面临的最紧迫的权力发展问题。可以说,企业的结社自由是政府与市场争夺的最后对象,是市场还未攻克的由政府固守的最后一个“制高点”。当中国的企业获得了自由结社权利的时候,市场也就获得了对经济领域的完整的控制权,即获得了完整意义上的经济权力。这意味着市场不但能在经济领域的微观层面上发挥支配作用,还能在宏观层面上发挥支配作用。这也意味着作为整体的企业能够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环境中的“人为环境”,经济领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治”。
 
2、社会领域
 
但是社会领域与经济领域的最大区别在于,20年改革在经济领域摧毁了计划管理体制,相反,在社会领域却建立了一种计划管理体制,即社团的双重管理体制
 
私域
20年的改革使中国人的个人权利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可以选择居住地,可以迁往他乡甚至出国,可以自由择业,买东西不必再用政府配给的票证,人们也不会再因为说错话而蹲监狱乃至丢掉性命,领导和老师也不敢像过去那样未经允许公然拆开你的信件……这种发展的直接后果,就是作为个人的中国人不再是政府的俯首贴耳的“臣民”,而是从政府的控制之下解放出来,变成了有较大自主选择能力的“准公民”。很显然,“臣民”是政府的权力要素,他服从的是政府的意志;而“准公民”基本上是社会领域的权力要素,他服从的是自己的意志。由于个人是社会权力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所以中国人从“臣民”到“准公民”的转变,意味着作为个人的中国人从政府的权力要素转变为社会领域的权力要素,标志着20年来社会权力的要素在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转移。
 
公域
目前,中国的第三部门主要由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管理型组织构成,其中的社会团体与公民的集体行动特别是结社活动直接相关,是社会领域中最具有“公共性”的组织形式 与个人权利状态相比,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的性质更能体现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这是因为,分散、孤立的个人必然势单力薄而无法与政府对抗,只有组织起来,他们才能获得与政府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而使公民组织起来的具体形式就是结社,而广泛的组织和动员又离不开广泛的宣传。因此,公民是否具有自由结社的权利和大众传媒是否具有自主活动的权利,是判断社会领域是否具有自治能力的最敏感的指标。
目前,中国的社团还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或自治性,一方面,受到党政机构的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又严重依附于党政部门。尽管现实不尽如人意,但是回顾近20年来中国社团的发展历程,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些带有趋势性的令人振奋的东西:社团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规模和实力越来越大;管理水平和自治程度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刻。这种趋势是由三种力量造就的:社会发展、法律框架和社团的内在发展逻辑。社会发展为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日益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社团施加了巨大的牵引力和推动力。现行的法律框架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造成了社团对政府的依附;另一方面,这种依附也为社团提供了必要的支撑。虽然还有待完善,但与过去相比,它毕竟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社团的内在发展逻辑驱使社团逐渐走向成熟和自治。
在现阶段的中国,西方理想型的“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是无法存在的,西方式的“非政府组织”概念也是一个作用有限的分析工具。如果仅仅把目光局限在社团的“官方性”和“民间性”的二元对立之中,那就等于忘记了社会之所以需要社团的初始动因。如果因为社团带有官方性从而否认社团发展的重大意义,那就更是错上加错。社团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自主而灵活的研究、交流、探索、尝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良好的环境;代表、综合、表达、捍卫特殊集团的利益;关注共同的或长期的社会问题;为公民提供参与社会发展的渠道;在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架设桥梁。尽管中国的社团不都是“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公民自治组织”,但是它们确实是在发挥着上述的某项职能,而且在铁板一块的初始状态中逐渐开发出一个越来越大的全新的活动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认为这才是最为可贵的!
1976年之前,在中国大陆,社团就等于人民团体,支配社团行为的基本机制也是唯一的行政机制,因此整个社团都是政府的权力要素。1976年以来,社会团体从复活到繁荣的迅猛发展导致了社会领域的权力的急剧膨胀。社会领域的权力的膨胀,不仅表现为大量的非正式社团的出现,还表现为自治机制对所有社团的支配作用日益强化。当然,政府通过控制正式社团,也从社团的发展中扩大了自己的权力要素,但是相对而言社会领域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政府的收益。
尽管在社团持续扩张的过程中,权力的天平不断向社会领域倾斜,社会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力要素,但是政府依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政府的绝对主导地位,不仅表现为依法管理,不仅表现为主管官员对法规的随心所欲的解释,也不仅表现为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社团进行随时随地的清理整顿,还表现为对立法权的垄断。“什么样的社团可以存在”、“社团可以进行什么活动”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问题的决策权,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社会领域根本没有发言权。如所周知,社团是市民社会的核心要素,从社团的性质可以判断市民社会的发育程度。可以肯定地说,时至今日,中国还不存在一个“标准”的市民社会,但是中国已经呈现出走向市民社会的趋势,或者说正在进行一个有利于市民社会发育的演变过程。
 
公众阅读与出版[14]
政治气氛的日趋宽松和出版业的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大众阅读和图书出版的巨大变化,政府对出版和公众阅读活动的控制能力在逐渐下降,而社会领域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
1978年之前,中国政府的管理范围覆盖了出版业和大众阅读活动的所有方面,政府不但规定出版业必须“出版什么”和“不准出版什么”,也规定公民必须“读什么”和“不准读什么”。1978年以来,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公民读书生活的直接管理,而是通过控制出版业来间接控制公民的读书生活,即通过限定公民在图书市场上的选择空间来管理社会的读书生活。对出版业的管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政府不再要求或强制出版业“必须出版什么”,而只是要求或强制出版业“不准出版什么”。
大体说来,两大力量支配着出版业的行为,一是政府或政治领域,二是读者或社会领域。
3、政治领域
1978年启动的改革是一场范围空前广泛的改革。中国的这场改革并不像许多人所认定的那样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也不像那些自认为略高一筹的人所指出的那样在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捎带着触及了社会领域,实际上改革也涉及到了政治领域。从逻辑上来说,对于一个“单极权力格局”的国家来说,没有来自政治领域的相应变革,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正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全面改革,才导致了中国的权力格局的深刻变迁。
率先启动的政治领域的变革为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变革开辟了通道,而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变革又反过来推动了政治领域的进一步变革。尽管政治领域的变革滞后于经济领域的变革,但是变革确实是发生了,而且变革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许多人的想象。从整体来看,形式上的选举已经成为例行公事,而以村民自治为代表的“草根民主”正在逐步形成。 三、权力格局演变的结果
 
 
综上所述,1978年以来的改革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更确切地说是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权力格局。
1978年之前,政治领域是绝对自治的,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没有任何“说三道四”的可能,而且它们都处于政治领域的严厉控制之下,没有丝毫的自主性。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之间也没有相互作用关系,双方的联系是通过政治领域进行的。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社会权力全都集中于政治领域,政治领域垄断全部权力。整个社会高度政治化,政治的强制原则贯穿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之中,政治逻辑统治一切领域,直至家庭生活和个人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典型的“单极权力格局”。
经过20年的改革,在今日中国,政治领域仍然是“绝对”自治的,没有谁可以对它指手画脚。当然,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大众传媒的限制,允许它们在经过特许的情况下揭露自己的问题,最近又开始在农村地区小心谨慎地实施村民自治 经济领域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尽管仍然受到政府的控制,但经济权力的重心已经向经济领域大幅度倾斜。社会领域的自主性也赢得了有限的发展,但政府仍然控制了大部分的社会权力,而且经济领域也开始了向社会领域渗透,这尤其表现在大众传媒的商业化方面。目前,中国社会的权力格局的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公域”的控制权力的分配方面。政府通过建立社团的“双重管理体制”,控制了一切带有“公共性”的社会活动。如果用柯亨和阿拉托的“制度化”标准来衡量,那么无论是经济领域的“公域”,还是社会领域的“公域”,都掌握在政府手中。经济领域之中的行业协会和商会,社会领域之中的社会团体,全都处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至于“公共权力领域”就更不用说了,那完全是政府独霸的领域。
公民还无法形成与政府进行讨价还价或是制约政府的能力,所以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对称性”相互影响还不存在。在发达世界,三个领域都拥有较高的自主性或自治能力,而且彼此之间具有“对称的”影响,即柯亨和阿拉托所强调的三个领域之间的“不断增加的自主与互赖 ]关系。而在今日中国大陆,我们还看不到这种“对称关系”。在这里,存在的是严重的“不对称”。政治领域可能安分守己,但只要能力允许它就要去控制经济权力或社会权力,或是同时控制这两种权力。经济领域可能拥有经济权力,也有可能瓜分一部分社会权力,也有可能一无所有,但它很少有机会控制政治权力。社会领域可能拥有社会权力,或是遭受政治领域或经济领域的 “双重殖民统治”,但社会领域一般不会夺取政治权力或经济权力。从支配与被支配的角度来看,政治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经济领域次之,社会领域处于最不利的境地。在这类情形中,政治领域基本上是独立自主的,经济领域则会受到来自政治领域的威胁,而社会领域则同时面临着来自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双重威胁。
 
 
四、权力格局演变的模式
 
1、权力格局演变的动力
权力格局的演变是制度变迁的结果。这是因为,不同的制度对应着不同的权力格局,因此制度变迁必然导致权力格局的变化。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制度变迁的动力主要来自制度自身的内在发展逻辑;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来说,制度变迁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但是,对于所有国家来说,制度变迁的最根本的也是最持久的动力,还是人们的一些与生俱来的天性。正是人类的天性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才导致了制度的变迁。
 
来自内部的“人性的需要”
推动中国的权力格局发生演变的深层动力蕴藏在人类的本性之中。每个人都渴望过富裕、悠闲、文明的生活,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敬。正是因为市场经济制度能够比计划经济制度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富裕的渴望,它才能战胜计划经济制度,并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张。也正是因为民主政治制度能够比专制政治制度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承认、自尊、平等、自由的需要,它才能战胜专制政治制度,在一个又一个国家得到确立。人类永无止境地追求物欲和追求承认的内在冲动,是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无往而不胜的最根本的保障
来自外部竞争的“示范压力”
 
全球规模的信息流动和交往,使人们可以对不同的制度和文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人们得以鉴别出能够最有效地满足人们的物欲和自尊需求的制度和文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制度和文明的重新选择,其结果就是制度和文明的变迁。这是全球范围内的制度和文明竞争的必然结果
制度选择、制度变迁与权力格局演变
人类的天性决定了,一旦发现有更好的制度和文明可以利用,那么他就要抛弃自己现有的制度和文明,选择那种能够最有效地满足自己的物欲和自尊需求的制度和文明。来自外部的竞争就是这样通过“示范”激发起社会成员的变革要求,引起社会内部的不稳定,并或早或晚但肯定是不可避免地导致制度的变迁。由于不同的制度对应着不同的权力格局,因此制度变迁必然引起权力格局的变迁。
随着市场的扩张,随着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因特网的发展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封闭”并不能挽救被淘汰的结局,它只能推迟被淘汰的日期,但是代价却是加倍的落后和更加沉重的“赶超”任务。
 
2、“政府主导型”权力格局演变模式
关于政府的基本假设
首先,“政府”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政府”是由一群活生生的人组成的,而且还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政府的成员或国家公务员并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而是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的经济人”。其次,一个国家的制度总是与当前的统治集团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制度变迁必然会损害统治集团的利益,所以必然引起他们本能地反对和阻挠,不到万不得已,统治集团或政府是绝对不会主动实施改革的。
 
政府应付制度变迁压力的基本策略
当社会对变革制度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时,社会和政府都会作出自己的反应。如果社会的力量比较强大,而政府的力量相对弱小,那么社会将采取直接摧毁旧制度的方式完成制度变迁。在这种情况下,新制度完整地、一次性地取代了旧制度,而维护旧制度的现政府和统治集团将随着旧制度“同归于尽”。这就是所谓的“社会革命”。
但是,当现政府的力量相当强大,社会暂时还无力迫使统治集团彻底地“弃旧图新”的时候,“社会革命”就不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只能以消极反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要求,其结果就是加大政府的统治成本、降低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率、并不断积累政治不稳定因素。此时,政府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顽固不化”,二是“以变图存”。
 
 
“政府主导型改革”的基本特征
当社会对变革制度的要求已经出现,而且相当强烈时,如果力量强大的政府选择了“以变图存”策略,那么此时的制度变迁就属于“政府主导型改革”。
“政府主导型改革”必然是“渐进式改革”。这是因为,政府相对于社会是“强大的”,因而它有实力决定改革或不改革。既然改革的主动权掌握在政府手中,那么改革当然就是“政府主导的”改革。其次,既然政府掌握了改革的主动权,而改革又必然要损害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因此它当然不会采取“革命方式”,自己“革”自己的“命”,而只能“从长计议”实施“渐进式的”改革。这是一个“明智的”政府所能作出的最负责任的选择,它体现了“识时务者”的“深谋远虑”,它满足了“以牺牲眼前的局部的利益来换取长期的整体利益”的博弈原则。
“政府主导型改革”必然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改革。一般说来,这种改革始终是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而且当改革与“稳定”发生矛盾时,为了“稳定”可以“放慢”改革,甚至“牺牲”改革。由于“不稳定”意味着现政府和现制度的彻底崩溃,意味着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的彻底丧失,因此政府的切身利益决定了,只要有可能,它就决不会允许出现“不稳定”。而“政府主导型改革”的前提条件就是政府是“强大的”,它有能力控制改革,因而也有能力使改革不危及“稳定”。
 
政府改革决策模型
从长期来看,“历史潮流”是支配制度变迁的根本力量。如果我们把制度变迁比作一出“戏剧”的话,那么“导演”是“历史潮流”或“发展规律”,而政府只不过是一个“被动地”接受“导演”指挥的“演员”而已。但是,从短期来看,在“政府主导型改革”模式中,政府却是“主动的”,它所作出的每一项改革决策基本上都是“自主的”。
所谓“自主的”是指,改革决策是政府制定的,而不是社会制定的。政府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根据内外环境条件,制定并实施改革方案。政府之所以要改革,是因为现实条件决定了,尽管改革会使统治集团的利益受到损失,但是与不改革相比这种损失要小得多。也就是说,只有当改革方案是所有可行方案之中使政府损失最小的那种方案时,政府才会实施改革。
但是,改革的逻辑决定了,改革不会“适可而止”或“半途而废”。政府的有限让步不会永久性地满足社会的变革要求,相反,每一次改革都将引发社会更强烈的改革要求。同时,改革导致了政府决策环境的变化,变化了的环境又迫使政府实施进一步的改革,因为如果政府拒绝实施进一步的改革,那么它就要付出比实施改革更大的代价,于是“明智的”政府为了在新的条件下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只好决定实施进一步的改革。改革就在这种“循环”中持续地进行下去,直到达到新的稳定状态为止。而这一连串的“阶段性”改革也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制度变迁”。
 
3、权力格局演变的逻辑
在渐进式制度变迁过程中,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是“不同步”的。“政府主导型改革”将沿着“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的顺序向纵深发展。如果这一逻辑过程得以顺利完成,那么将产生一个稳定、和谐、高效的现代社会。
社会变迁的“不同步性”及其成因
尽管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但它并不是“铁板一块”,它是由许多可以辨别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部分”组成的。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不会“同步”地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各个部分不会像纪律严明的仪仗队那样迈着整齐的步伐以相同的速度“向前齐步走”,而是有先有后地发生变化,有的部分会先行一步,有的部分则要滞后一段时间才会发生变化。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这种“不同步性”,有着深刻的根源。
首先,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有着不同的“成长期”。对于自然发育出来的社会来说,或者是对于先进国家来说,社会的组成部分的“成长期”是指完成“进化”所需要的时间。而对于进行“现代化”的社会来说,或者是对于落后国家来说,社会的组成部分的“成长期”是指完成“学习”、“引进”、“移植”或“改造”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例如,相对而言,一个社会的生产技术的“成长期”是最短的,而它的经济管理方式的“成长期”就比较长了,它的成文的法律制度[19]的“成长期”就更长了,然而“成长期”最长的社会组成部分,还是那些不成文的、无形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其次,社会成员的利益与社会的制度安排密切相关,而且不同的社会组成部分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有着不同的联系方式和相关程度。有的组成部分与社会成员的利益有着直接的、紧密的关联,它们的变化会立即引起利益分配格局的重大变化,其中有些人的收益大于损失,他们是变化的受益者,而有些人的损失大于收益,他们是变化的受害者。因此,这类组成部分的变化往往阻力重重,必须克服来自受害者群体的坚决抵抗,否则就无法顺利进行。而有的组成部分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只有间接的、微弱的联系,它们的变化不会立即导致显著的社会利益的再分配。这类变化往往容易发生,也容易顺利完成。
我们把那些与利益分配格局关系不大的变革称之为“中性变迁”,反之则称为“非中性变迁”。 例如,生产技术与利益分配格局的关系就非常间接,而政治制度就与利益分配格局直接相关。因此,生产技术的变迁属于典型的“中性变迁”,而政治制度的变迁则属于典型的“非中性变迁”。
改革的逻辑次序
与所有的渐进式制度变迁一样,在中国,最先进行的改革是那种“中性改革”,而且发生在“成长期较短”的领域之中。作为“政府主导型改革”的特殊要求,率先进行的改革还必须既能给政府带来最大的利益,又能使政府受到最小的损失。中国的改革正是率先在经济领域中发生的,而且是从引进国外的生产技术开始的。这是因为,经济改革可以加快经济增长,从而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合法性,而生产技术则属于“成长期较短”的领域,技术变化也是典型的“中性改革”。
然而改革一旦启动,就要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下去,就不能再停顿下来。要想使新的生产技术发挥效率,就必须改变旧的企业管理方式,于是紧接着又开始引进国外的企业管理方式。伴随国外企业管理方式一齐进入中国的是新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价值观念。同时,微观层面的改革也对宏观层面的改革提出了日益强烈的要求,价格机制、所有制、政府管理体制都变成了改革的对象。此时,改革就进入了“成长期较长”的领域,而且改革的“非中性”也越来越突出。
尽管改革的“非中性”给改革带来了重重阻力,但是只要政府或统治集团的切身利益没有受到严重损害,政府仍然可以或快或慢地推进改革。因此,虽然国有企业改革举步唯艰,但是始终没有停止。然而一旦改革会严重危及政府自身的根本利益时,“政府主导型改革”就面临“动力疲软”的严峻考验了。所以,20年来,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公域”中,改革基本上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而政治权力的分配格局更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
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新的动力。新的动力来自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而且新的动力的强化也有赖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自治性的逐步提高。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必须首先致力于自己的“公域”的改革,然后再去推动“公共权力领域”的变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关于“政府主导型改革”的逻辑次序的“猜测”:大体说来,改革将循着“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的顺序向纵深发展;而且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将率先完成,社会领域的“自治化”紧随其后,而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将最后实现;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将导致社会领域的“自治化”,而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和社会领域的“自治化”将导致政治领域的“民主化”。
需要特别声明的是:第一,“改革的逻辑次序”并不意味着三个领域的变革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只是说它们“完成”的时间有先有后。实际上,在现实的改革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且彼此促进、互为因果。第二,“改革的逻辑次序”也就是“制度变迁的逻辑次序”,也就是“权力格局演变的逻辑次序”。
五、国家与社团关系的可能模式[20]
 
持续20年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各自的“私域”,留给未来的改革任务,一是解决“公域”的控制权的归属问题,二是解决“公共权力领域”的控制权的归属问题。前一项任务需要通过“落实”公民的“结社权利”予以解决,后一项任务需要通过“落实”公民的“选举权利”予以解决。
本文所关注的是“公域”的控制权的归属问题。由于“公域”是公民进行集体活动的领域,而社团是公民进行集体活动的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因此社团的状态或政府与社团的关系是反映“公域”控制权分配格局的重要指标。既然“私域”已经摆脱了国家的控制,因此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中国来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也就归结为“国家与社团的关系问题”。
 
1、现代政治、政党政治、利益集团政治
现代政治必然是政党政治,而政党的代表性危机又导致利益集团政治的崛起。现代的利益集团政治表现为两种典型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多元主义模式,另一种是以奥地利为代表的合作主义模式。
基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及相关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立场,多元主义主张,各个利益集团应通过在立法机关之中的充分竞争,影响政府决策,并据此决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分配,而国家则是重要的支配性利益集团的意见的执行者,同时它还要为各个利益集团提供平等竞争的权利和规则。基于群体主义意识形态和制度主义的方法论立场,合作主义提出了另一种政治框架,以解决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化界由于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而产生的破坏性后果。它主张国家应承担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责任,并在政府与利益集团之间建立一系列常规的联系渠道,使双方能够通过“协商”与“合作”共同管理社会事物,实现社会整合。[21]
 
 
2、合作主义[22]
 
合作主义的理念
合作主义理论家施密特认为,“'合作主义’取向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制度主义’的一个分支,它的核心观点——现在仍然是,认为经济、社会、政治行为不能仅仅根据个体选择和偏好、或者仅仅根据公共机构的习惯和指令来理解。在市场和国家之间的某个地方,存在着许多自我组织的、半公共性质的团体,个体和公司或多或少地依赖这些团体确定彼此行为的预期,并依赖它们为彼此之间经常的冲突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从一个抽象的、外部的观点来看,合作主义不够灵活,其效能亦非最佳,但它确实节约了时间和信息费用,并给那些工作其间的人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确定感和熟悉感。从理论上看,这可能只是'次优’解,但从实际操作方面看,为了避免未来的不确定阴影,参与者似乎更情愿承担某种体制的不灵活和效率的不足,至少,在某个确定的最佳方案出现以前是如此”。[23]
 
国家合作主义
国家合作主义始终与法西斯主义和寡头统治联系在一起。这一概念的外延涵盖了拉丁美洲的若干政体,包括1964年后的巴西、墨西哥和秘鲁,以及墨索里尼、萨拉查和佛郎哥统治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时期的法西斯专政。这些体制的共同特征是:有限程度的自由主义民主和人民参与,统治精英对社会的全面控制,相对不发达的工业经济。在实行国家合作主义的国家里,因政府特许而得以存在的利益组织发挥着政府和经济生产者之间的媒介、渠道或桥梁的作用,而政府则通过这些组织限制或控制生产者团体的独立活动。国家合作主义可以加强劳动纪律和管理,同时使相对低效和落后的工业利益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国际竞争的损害。
 
社会合作主义
社会合作主义是与议会、政党和选举等正式民主制度并存的一种政治过程和制度。它的基础是职能代表制,即代表社会经济利益的垄断组织被政府允许在商讨政府政策的过程中拥有特权地位,这种商讨过程通常是在正式的民主决策程序之外,作为对政府给予的这种特权地位的回报,利益组织则保证其成员服从利益组织与政府共同制定的政策条款。与国家合作主义不同,社会合作主义产生于某些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国家中,利益集团对社会代表性的垄断程度获得了高度发展。这些利益组织不但高度集中,而且有能力对那些违反集体协议条款的成员实行有效的制裁。
社会合作主义的典型是奥地利,其次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尤其是瑞典。奥地利在商会、工会、农会和各种职业委员会中都实行义务会员制,每个劳动公民至少是其中一个组织的成员,而每个社团都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利益组织。例如,最高工会组织可以操纵工人代表,全国的各个工会都是它的下属单位,而且在财政上依赖最高工会组织。国家在商议价格控制和经济计划中保证代表的平等性,集体的社会经济协商则是在非常不正式的非官僚机构(平等委员会)中进行的,各个利益组织负责帮助政府贯彻共同制定的政策。利用这些组织,政府对部门和地区保持着最大限度的有效控制。奥地利的例子表明了社会合作主义有效制度化的前提:垄断的和集中的利益组织,阶级代表的平等,非正式的调整过程。所有这些过程都已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尽管没有一个前提是奥地利特有的,然而它们的联合存在则肯定是奥地利所特有的。
 
另一种合作主义体制:墨西哥模式
与欧洲不同,墨西哥的合作主义体制,不是通过政府的行政部门与垄断性职能团体进行协商来建立合作关系,而是通过在官方政党的组织系统之内建立垄断性职能团体来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结合。
墨西哥的“革命制度党”与一般的政党不同,它不是为赢得政权而建立的,而是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建立的,所以被称之为“官方党”。[24]尽管墨西哥也是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但是政府组建的“官方党”,在历次选举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因此许多人把墨西哥恰当地称为“一党制国家”或“党政合一国家”,或是干脆把“革命制度党”称为“执政党”。
创建初期,“革命制度党”由四个职团系统组成,即工人部、农民部、人民部和军人部。[25]1940年以后撤消了军人部。[26]每个部都由为数不一的全国性行业团体组成,每个行业团体都有从基层到中央的垂直组织系统。这样一来,全国民众就被按照行业组织起来,并被纳入革命制度党的组织体系之中,从而通过政党建立了一种垂直的垄断性的利益代表机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职团结构也不断发展和扩大,以满足那些日益增多的利益集团的参政要求。[27]“党政合一”体制使墨西哥的职团主义政党体制,发挥了与欧洲的合作主义体制相同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墨西哥政治的民主性,不是体现在政党之间的竞选上,而是表现在执政党内部的竞争上。工人部、农民部和人民部都要为政府和党内的各种职位展开竞争,各个部内的行业团体也要进行同样的竞争。职位的分配依据的是各个部或各个行业团体的实力,而反映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就是其成员的数量,因此它们都力图吸引更多的新成员加盟。为了召纳新成员,它们必须竭力了解召纳对象有什么需要,并千方百计提高自己在满足这些需要方面的声望。这样一来,民众的需要和愿望就有可能得到实际的满足。[28]这也许就是墨西哥式的民主政治。
 
合作主义与多元主义的比较
现代合作主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量有限的、代表种种职能利益的垄断组织与国家机构就公共政策的产出进行讨价还价。为换取有利的政策,利益组织的领导人应允通过提供其成员的合作来实施政策。”[29]合作主义的现代用法突出了介于国家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利益集团的作用。多数研究者追随施密特的观点,强调合作主义与多元主义的差别。在多元主义制度下,许多自愿组成的利益集团在人员、资源和与政府的关系方面彼此竞争,以便影响公共政策的取向。在合作主义制度下,拥有强制性和半强制性成员资格的非竞争利益集团的数量是有限的。这些利益集团均享有某种特权,与政府共同制定政策,并训导其成员接受经过讨价还价达成的协议,对政策的实施负责。
合作主义强调正式的私人组织执行公共任务。构成社团系统的各个组织,由于与国家建立了相互依赖关系,从而使它们可以发动其成员,并影响他们的选票,以换取有利的公共政策。实际上,合作主义是作为利益集团的垄断权力与日俱增的结果而发展起来的。合作主义政治在三个方面与多元主义政治相区别:首先是合作主义的团体所起的垄断作用;其次是代表作用和执行作用的融合;第三是有一个允许垄断代表权和参与共同制定政策的国家的存在。依照多元主义理论,各种利益是先于组织和政治动员而存在的;而根据合作主义理论,国家却是利益形成和影响集团活动结果的一支决定性力量。
 
3、未来可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不同职业、地域、部门、种族、宗教的人们将在各个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利益、要求和愿望。为了最有效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要求,他们将选择“组织起来”的方式,其结果就是纷纷组建利益集团或社会团体。而且这些组织或社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所追求的目标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这些社团组织日益分化和多元化。这些组织的大量出现使社会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多元组织时代。
 
目标模式的选择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实质,主要体现在政府与公民组织或社会团体的关系上。从中国的长期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国家主导型的色彩将逐渐淡化,而社会主导型的色彩将逐渐加重。那么中国是选择多元主义政治体制,还是选择合作主义政治体制呢?观察与我们有着相似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日本和新加坡的政治发展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历程,分析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环境,我认为中国选择合作主义政治体制比较合理也比较现实。
这一结论的根据何在?第一,前提性的判断是中国的多元社会秩序必将形成。第二,中国的传统和现实共同确立了国家或政府的主导地位,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是根深蒂固的社会存在。而且作为一个“后现代化国家”,未来的中国也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获取赶超过程中的“后发优势”。政府对社会团体的全面控制是未来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的初始发展条件。由于“路径依赖”效应的存在,在没有巨大的外来干涉的前提下,在近中期内建立一种具有高度竞争性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三,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具有高度垄断性的职能性社会团体结构,如共青团、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等。如果能让这些职能组织逐渐发展和提高它们的代表性,并保持现有的垄断性地位,那么这些社团就有能力代表自己的成员参与政府决策,并确保集团成员接受职能组织与政府机构共同协商制定的公共政策,真正发挥“第二行政系统”的作用。第四,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已经为行政机构与社团的联系建立了制度上的保证。第五,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度不平衡、语言、文化、宗教和民族构成相当复杂的国家来说,高度竞争性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高度竞争性的多元政治体制,也许不会发挥有效的利益集中作用,相反,倒很有可能因无法达成政治共识而导致社会分裂。
 
4、中国社会自治的道路
那么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很可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国家对社会实行绝对的全面的控制。1980年以前应当属于这一阶段。第二阶段,国家与社会进行合作,但国家处于主导地位或支配地位,社会团体发挥“第二行政系统”的职能。目前大致属于这一阶段。第三阶段,社会获得充分的自治和独立,第三部门获得高度发展,同时社会团体与政府积极合作,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合作主义制度。
 

总结全球范围内国家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发达世界与欠发达世界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之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
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完成了不断的制度创新过程。整个过程充满了国家对社会的让步,制度创新大多来自社会。从世界历史来看,发展越迟的国家,政府在现代化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也就越是处于主动地位。从第二批发达国家开始,这种趋势就表现出来了。例如,相对而言,欧洲大陆国家多以国家为中心,而英美国家则多以社会为中心。发达国家大多数属于世界市场体系形成之前就成功地实现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国家,而欠发达国家则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这就迫使这些国家以政治变革引导经济变革,国家全力以赴投入追赶型现代化、强制型工业化。因此,欠发达国家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显著特征就是,国家的地位和作用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社会力量处于国家行政力量的全面控制之下,社会缺乏对国家的有效的制度化制约。
 
 
 
”。
 
发表意见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