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天年 国学堂系列讲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34:53
《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 01   讲座--徐文兵',1)">
《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 02',2)">
《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 03',3)">
《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 04',4)">
《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 05',5)">
《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 06',6)">
《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 07',7)">
《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 08',8)">
《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 09',9)">
《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 10',10)">
《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 11',11)">
《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 12
黄帝内经在线观看——养生系列专辑
《黄帝内经》教学
',12)">
更多黄帝内经教学片(1-80全集)点击这里收看
本专辑由我国著名内经研究大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洪图教授主讲,他是国家二十一世纪中医基础课程系列之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教程—内经讲义的主编者,被列为精品课程。适用于五七制本硕后期提高学习,是目前国内中医基础教学广泛采用的视频教程,颇有反响。

 高 血 压 心 脏 病
 肺 结 核 月 经 病
 妊 娠 病 宫 颈 病
 性 低 下 男子不育
 不 孕 症 脱    发
 抗 衰 老 贫    血
 早    泄 糖 尿 病
 咳    嗽 胆 囊 炎
 湿    疹 痤    疮
 口    疮 呕    吐
 肺    癌 胃    癌
 肝    癌 食 管 癌
 鼻 咽 癌 白 血 病
 解    毒 健    胃
 益 精 方 产 后 病
 乳 腺 癌 阳    痿
 黄 褐 斑 失    眠
 感    冒 便    秘
 遗    精 抗 衰 老
 补    气 滋    阴
 壮    阳 健    体
 安    神 蛔    虫
 中    暑 白    发
 活    血 夜    啼
 雀    斑 斑    秃
 厌    食 百 日 咳
 阴 茎 癌 健    脑
 遗    尿 养    血
 补    肾 哮    喘
(点此获取代码)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序 重广补注

第一篇 上古天真论
第一篇 九针十二原
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
第二篇 本输
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第三篇 小针解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第四篇 邪气藏府病形
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
第五篇 根结
第六篇 阴阳离合论
第六篇 寿夭刚柔
第七篇 阴阳别论
第七篇 官针
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
第八篇 本神
第九篇 六节藏象论
第九篇 终始
第十篇 五藏生成
第十篇 经脉
第十一篇 五藏别论
第十一篇 经别
第十二篇 异法方宜论
第十二篇 经水
第十三篇 移精变气论
第十三篇 经筋
第十四篇 汤液醪醴论
第十四篇 骨度
第十五篇 玉版论要
第十五篇 五十营
第十六篇 诊要经终论
第十六篇 营气
第十七篇 脉要精微论
第十七篇 脉度
第十八篇 平人气象论
第十八篇 营卫生会
第十九篇 玉机真藏论
第十九篇 四时气
第二十篇 三部九候论
第二十篇 五邪
第二十一篇 经脉别论
第二十一篇 寒热病
第二十二篇 藏气法时论
第二十二篇 癞狂病
第二十三篇 宣明五气
第二十三篇 热病
第二十四篇 血气形志
第二十四篇 厥病
第二十五篇 宝命全形论
第二十五篇 病本
第二十六篇 八正神明论
第二十六篇 杂病
第二十七篇 离合真邪论
第二十七篇 周痹
第二十八篇 通评虚实论
第二十八篇 口问
第二十九篇 太阴阳明论
第二十九篇 师传
第三十篇 阳明脉解
第三十篇 决气
第三十一篇 热论
第三十一篇 肠胃
第三十二篇 刺热
第三十二篇 平人绝谷
第三十三篇 评热病论
第三十三篇 海论
第三十四篇 逆调论
第三十四篇 五乱
第三十五篇 疟论
第三十五篇 胀论
第三十六篇 刺疟
第三十六篇 五癃津液别
第三十七篇 气厥论
第三十七篇 五阅五使
第三十八篇 欬论
第三十八篇 逆顺肥瘦
第三十九篇 举痛论
第三十九篇 血络论
第四十篇 腹中论
第四十篇 阴阳清浊
第四十一篇 刺腰痛
第四十一篇 阴阳系日月
第四十二篇 风论
第四十二篇 病传
第四十三篇 痹论
第四十三篇 淫邪发梦
第四十四篇 痿论
第四十四篇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第四十五篇 厥论
第四十五篇 外揣
第四十六篇 病能论
第四十六篇 五变
第四十七篇 奇病论
第四十七篇 本藏
第四十八篇 大奇论
第四十八篇 禁服
第四十九篇 脉解
第四十九篇 五色
第五十篇 刺要论
第五十篇 论勇
第五十一篇 刺齐论
第五十一篇 背腧
第五十二篇 刺禁论
第五十二篇 卫气
第五十三篇 刺志论
第五十三篇 论痛
第五十四篇 针解
第五十四篇 天年
第五十五篇 长刺节论
第五十五篇 逆顺
第五十六篇 皮部论
第五十六篇 五味
第五十七篇 经络论
第五十七篇 水胀
第五十八篇 气穴论
第五十八篇 贼风
第五十九篇 气府论
第五十九篇 卫气失常
第六十篇 骨空论
第六十篇 玉版
第六十一篇 水热穴论
第六十一篇 五禁
第六十二篇 调经论
第六十二篇 动输
第六十三篇 缪刺论
第六十三篇 五味论
第六十四篇 四时刺逆从论
第六十四篇 阴阳二十五人
第六十五篇 标本病传论
第六十五篇 五音五味
第六十六篇 天元纪大论
第六十六篇 百病始生
第六十七篇 五运行大论
第六十七篇 行针
第六十八篇 六微旨大论
第六十八篇 上膈
第六十九篇 气交变大论
第六十九篇 忧恚无言
第七十篇 五常致大论
第七十篇 寒热
第七十一篇 六元正纪大论
第七十一篇 邪客
第七十二篇 刺法论
第七十二篇 通天
第七十三篇 本病论
第七十三篇 官能
第七十四篇 至真要大论
第七十四篇 论疾诊尺
第七十五篇 着至教论
第七十五篇 刺节真邪
第七十六篇 示从容论
第七十六篇 卫气行
第七十七篇 疏五过论
第七十七篇 九宫八风
第七十八篇 征四失论
第七十八篇 九针论
第七十九篇 阴阳类论
第七十九篇 岁露论
第八十篇 方盛衰论
第八十篇 大惑论
第八十一篇 解精微论
第八十一篇 痈疽



★影响中国★系列丛书★《黄帝内经》视频
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国之瑰宝 精品收藏
第一部 医史篇
第1集:神奇的秘笈(《黄帝内经》是部什么书)
第2集:赫赫始祖(上)(黄帝、炎帝)
第3集:赫赫始祖(下)(远古的发明创造及医学状况)
第4集:遥远的生命呼唤(伏羲、神农)
第5集:走出洪荒的岁月(上)(伊尹的汤药、周朝的医政及医考制)
第6集:走出洪荒的岁月(下)(巫医一体的分离)
第7集:石破天荒(《黄帝内经》的诞生)
第8集:千秋圣典(上)(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第9集:千秋圣典(中)(中医外科与华佗)
第10集:千秋圣典(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第11集:闲云野鹤(中国道教医学)
第12集:仙风道骨(上)(葛洪、陶弘景)
第13集:仙风道骨(下)(孙思邈与“太医精诚”)
第14集:妙手回春(当代中医名家医案)
第15集:杏林魂(中医的传承)
第16集:灵丹妙药(中草药的起源及影响)
第二部 医理篇
《黄帝内经》气学说
第1集:撩开气的盖头(上)(盘古、女娲)
第2集:撩开气的盖头(下)(管子与人体之气)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
第3集:忧患的乾坤(伏羲与八卦、周文王与六十四卦)
第4集:大智者的玄思(孔子、老子)
第5集:阴阳流变(阴阳与“量子论之父”波尔的阴阳徽章)
第6集:绝妙的辩证(上)(阴阳的偏盛与平衡)
第7集:绝妙的辩证(中)(阴阳的对立与转化)
第8集:绝妙的辩证(下)(调理阴阳以平为期)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
第9集:五行大法(金木水火土的形成与邹衍)
第10集:天才的表述(五行的相生相克)
第11集:五行循环天地人(五行的中医医案)
《黄帝内经》脏腑学说
第12集:五脏的奥秘(上)(五脏的功能)
第13集:五脏的奥秘(下)(五脏的功能在体表的表现)
第14集:情绪与生命(上)(娥皇、女英与七情致病)
第15集:情绪与生命(下)(情绪太过对五脏的伤害)
神奇的经络
第16集:神妙的经络(上)
第17集:神妙的经络(下)
《黄帝内经》时间医学
第18集:阴晴圆缺(疾病、治疗与时间的关系)
《黄帝内经》气象医学
第19集:风调雨顺(气候、疾病与治疗原则)
《黄帝内经》医学地理学
第20集;生存的空间(君、中国原始第一村及古代民居)
《黄帝内经》诊法学说
第21集:望闻问切
《黄帝内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22集:秋山红叶
第三部 养生篇
第1集:孤帆远影(彭祖、不死之药与秦始皇)
第2集:风雨潇潇说君王(服丹求寿:汉武帝、隋炀帝杨广、唐代诸帝)
第3集:仁者寿(上)(苏武、101岁的幼师翁德芳)
第4集:仁者寿(下)(北京双桥老太太、116岁的老中医罗明山)
第5集:但愿人长久(夏代以来人口普查中的百岁老人,122岁的罗万)
第6集:生命水(水与养生)
第7集:万世清香(茶与养生)
第8集:对酒当歌(酒与养生)
第9集:曲水流觞(沐浴与养生)
第10集:不治已病治未病(养生防病)
第11集:天若有情(上)(情绪与养生)
第12集:天若有情(下)(情绪与养生)
第13集:精神治疗有秘方(上)(情绪与养生)
第14集:精神治疗有秘方(下)(情绪与养生)
第15集:魂断广陵散(情绪与养生)
第16集:生命的强者(情绪与养生)
第17集:长寿之道(精神与养生)
第18集:谨和五味(饮食与养生)
第19集:生存的空间(上)(环境与养生)
第20集:生存的空间(下)(环境与养生)
第21集;起居有常(起居与养生)
第22集:蓬蓬远春(运动与养生)
专辑:黄帝内经——养生篇

如何学习《内经》
《内经》是祖国医学现存文献中一部重要的书籍。几千年来,祖国医学无论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虽然不断地在丰富,惟其中许多带有根本性质的医学观点,基本上都是渊源于《内经》的。因此学习《内经》,是学习祖国医学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步骤。但是究竟应该怎样学习才较好呢?我既没有很好的成熟经验,只得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来谈谈,供大家参考。
(一)内容提要
《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个部分。《素问》二十四卷,自“上古天真论”起,至“解精微论”止,凡八十一篇(其中第七十二篇刺法论、七十三篇本病沦原缺,至宋才发现这两篇遗文补足,但多数人认为不甚可靠,故坊刻本仍缺)。《灵枢》十二卷,自“九针十二原篇”起,至“痈疽篇”止,仍为八十一篇。两部分共一百六十二篇,分析其中所叙述的内容,约而言之,不外十五个方面。曰阴阳五行,曰五运六气、曰人与自然、曰脏象、曰经络、曰预防、曰病因、曰疾病、曰诊法、曰辨证、曰论治、曰针灸、日药食、曰方剂、曰护理。其中尤以阴阳五行、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病因、辨证、论治、针灸、药食等九个方面最关紧要。所以如滑伯仁、李念莪、汪昂、薛生白等对《内经》的分类,都未能越此范围。“阴阳五行”是《内经》的理论基础,它一方面贯彻了朴素的唯物观点,一方面也体现了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明确地指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根源是原始物质的气,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阴阳二气对抗的矛盾斗争中发展变化的。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因而《内经》里所有十五个方面的内容,无不贯通了这一“阴阳五行”学说。《内经》里还有一个较突出的整体观念,它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受着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影响,因而无论言生理、病理,治疗、摄生种种问题,都不能离开“人与自然”这一整体观念而言。尤其在摄生防病方面它更起着主导作用。脏象经络,是《内经》对生活着的人体进行观察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的特殊学说。它虽与现代解剖生理学有近似之处,却不能完全用现代的解剖生理知识来说明它,因为它更重要的是在整体观念下,抽象地阐述五脏六腑、经脉气血等不同机能相互间的'生制”关系,而为临床辨证施治最不可缺少的理论。病因学说,主要包括六淫、七情、饮食劳伤三个部分,它是了解病变本质及发病规律的主要知识。辨证论治部分,辨证则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如《灵枢·真邪篇》说:'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虽寥寥数语,已深刻地表达出八纲辨证的奥义。自张仲景著《伤寒论》据此以发挥其大义后,一直到现在都是中医临床辨证的唯一论据。施治诸理,突出地揭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至真要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诸篇。凡有关施治的气味性能、辨证立法、配伍方药、制约适宜、饮食宜忌诸端,无不阔发尽致,而为临证运用的准绳。关于针灸,《内经》里特别丰富,尤其是《灵枢》还有“针经”之称,可以想见。单以刺法言,便有刺营、刺卫、输刺、分刺、推引、解结等三十九种之多。讨论诸病刺法,竟达六十二种,其论刺热性病五十九穴,水气病五十七穴,理论和经验均称卓绝,其中实有丰富的宝藏可以发掘。《内经》里记载的药物虽不多,而于辨识药物性味的阴阳、喜恶、宜忌诸问题,则櫽栝无遗,故诸家论本草的,无不以此为渊薮。于此不难看出《内经》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总结了先秦以前的医疗经验,而在于它善于运用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并以自发的辩证法观点给祖国医学奠定了朴实有用的理论基础。从来就被人们尊之为“经”,是很有道理的。
(二)阅读方法
《内经》的内容已如上述,而其整个内容之中又都是贯穿着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因而阅读《内经》就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病理现象的,它认为人体的生命变化是按照阴阳的对立,五行生制的原则进行的。而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变化,都是息息相关的,因而《内经》的整体观念非常强。它认为人体脏腑的内在联系,以及和外界的联系,都是有机的统一整体。这是阅读《内经》最基本的关键问题。
《内经》是秦汉以前的文字,应具有辨音读、明训诂的知识,才能对《内经》的文字作出较正确的理解,因经中文字,同此一字,平仄不同,意义悬殊,同此一句,句读离合,词义迥别。如阴阳别论篇云;“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易”应读为“施”,施即驰字。《毛诗·何人斯篇》:“我心易也”,释文云:“易,韩诗作施”。《尔雅释诂》:“驰,易也”。释文,驰本作施,是易、施、驰三字,古通用。王冰注为变易,便失经义。又如痹论篇云:“逢寒则虫”,虫,即痋字,音义均与“疼”字同。王冰注云:“虫谓皮中如虫行”,都由不辨音读,而望文生义耳。所谓训诂,即是正确地以今语解释古语,如诊要经终论篇云:“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复,与“腹”字通,作厚字解。《礼记·月令篇季冬》云:“冰方盛,水泽腹坚”,郑注:“腹厚也”。又云:“中心者,环死”。环与还通,还死,犹言顷刻即死。王注;“气行如环之一周则死”,不通之至。凡此之类,不胜枚举,以此说明不辨音读,不明训诂,要想正确地理解《内经》文字,是有不少困难的。
《内经》虽是谈理论的书,但绝非空洞浮泛的理论,而多半都是有指导临床实践的现实意义的。因而理解《内经》文字,一应以符合临床实践为准则。如玉机真脏论云:“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出白,犹言出汗,因剧烈的疼痛而致大汗也。白、魄、古通用,这里的“出白”,和生气通天论的“魄汗”,意同一义。故《淮南子》亦有“白汗交流”的话。疝证痛而汗出,这是临床习见的事,而旧注谓“便出色白淫浊之类”,便非习见的事实了。又如生气通天论云:“膏粱之变,足生大丁”。王注谓:“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这也不是临床事实,这个“足”字,只是义同“乃”字的虚字而已。所以说,我们要吸收《内经》的理论,统以能够指导临床为标准。否则,不能强作解人,而侈谈臆说。
《内经》共一百六十二篇,每篇各有其命题的中心思想,而一篇又由若干段、若干节来组成。每一段每一节,无不有其重点的旨意,均须一一渗透,得其旨意所在,才算是有了心得。如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主要在阐发如何保养真精,来延长人类寿命的问题。全篇由四大段组成,第一段说明人类生命的修短,完全决定于自己如何讲求卫生之道,绝非幸邀可致的。第二段指出卫生之道,是可以通过教育,使人人都能掌握。第三段言先天禀赋不完全可恃,最可恃的还是在注意讲求卫生之道。第四段指出不同程度的讲求卫生之道,都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较高的寿命。其他各篇,均应如此会悟贯通,才能逐次地窥其全貌。
既领悟其各篇的全貌后,还要更深入的、系统的、分类的撷取其资料,使我们能够充分地掌握它。如前所述,《内经》的主要内容,不外乎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十五大类,便将各篇里有关各类的内容,分别摘录成为资料卡,各以类从,分别归档,而每一大类中,又要分做若干分目、子目,使其既细致又系统,如阴阳五行是一大类了。凡《内经》中有关阴阳五行的文字,都应归于这一类,类里分做阴阳、五行两个分目,每一分目里又据其不同内容建立若干子目,这样便能把《内经》的全部内容具体掌握了。掌握了以后,无论于治疗、于科研,都有绝大裨益,这实为研究《内经》最不可少的工作。如杨上善、李东垣、罗天益、滑伯仁,张景岳等,都下过这种工夫,只是他们都限于历史条件,不可能充分运用科学方法来分析归纳就是了。
(三)选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能得善本,对于做学问是很有帮助的。什么叫做善本呢?张之桐曾说:“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椠,不殊不阙之本也。故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阙卷,未删削,二精本,精校精注,三旧本、旧刻旧钞”(见《輶轩语》)。因此,我们谓之善本,主要是指经过通人的精校细勘本而言。从版本的历史价值来讲,无论《素问》、《灵枢》,现在都还可以得到较古老的刻本。如《素问》有宋嘉祐刊本,绍定重刊本,金、元、明各种刊本。《灵枢》亦还可以看到元代至元庚辰刊本,明成化、嘉靖等刊本。但据我看来,都不十分高明,残阙的地方还是不少。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素问》,是根据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戍武陵顾从德翻宋刊本影印的,《灵枢》是据明赵府居敬堂刊本影印的。商务印书馆1954年出版的《素问》,是据四部丛刊影印顾本复加校刊而排印的,《灵枢》亦是据赵本排的。两者比较,后者排印本的校勘工作,略优于前者影印本。因而顾刻本《素问》,赵刻本《灵枢》,较为一般所熟悉。若以善本的标准衡量,顾赵两刊本仍嫌其不足,我介绍几个善本的刻本如下:
摹刻宋本《素问》,光绪甲申京口文华堂刊本。这是丹徒赵云生据蒋宝素医家所藏宋椠本而摹刻的,不仅字体端整,粗看一过,确较顾本为优。如卷十一举痛论“脉寒则缩绻,缩绻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顾本缺末句“绌急”二字,而摹刻本则补足完好。六元正纪大论“天气反时,则可依时”句,顾本误“依则”,而摹刻本不误。标本病传论“先病而后生中满者”句,顾本误“后先”,而摹刻本不误。虽然摹刻本与顾本同样存在错误的也有,但确要少得多。(按:浙江有此复刊本,较劣。)
黄校《内经鍼刺》光绪甲申黄以周校刊本,即《灵枢》。书末附《素问遗编》。字划最为端正,全书胍不作脉,痹不作瘁,决不作决,飧不做殓,医籍中校刻如此其精者,实少见。钱校《黄帝素问二十四卷附校记》守山阁单刻本咸丰二年刊、钱校《灵枢经二十四卷附校记》守山阁单刻本咸丰二年刊。两书均为金山钱熙祚校刻,钱校多据《难经》、《甲乙经》以及两书相互校勘,《灵枢》的残缺甚于《素问》,而钱氏于《灵枢》的校勘,独多,尤为难得。两书的校勘记,当顾尚之作,于王冰注及新校正语,都有所补苴纠正。无论其为或引旧说,或出己见,均极精当。因此这两部校刻本,对于治《内经》的帮助;很大。原刻本已不易得,惟中医学会戊辰影印本还有流通的,在古旧书店里时或可购。
《内经评文》光绪戊戌皖南建德周氏刊本。全书仍照《素问》、《灵枢》原本分卷,为周学海澂之氏所评。这个刻本的优点有二:首先是把每篇文字,按其内容分做若干段节,读起来易于理解,这工作姚复庵也做过,但有删削不如周氏的完整,其次是校刊较好,基本上错误很少,断句亦较正确。过去商务印书馆排印本的断句坏,不可从。至于他用乡学究评点文章的方法,架空臆说,那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我们选用这个刻本的优点,不取其缺点,对我们读《内经》仍有帮助。惟这刻本单独发行较少(我曾得一部,印制极精),一般都在《周氏医学丛书》里,而《周氏医学丛书》既有原刊本,亦有影印本,时而可以买到。
以上这四种刊本,都是《内经》较好的读本。从这几部刻本入门阅读,必然会获得与阅读一般坊刻本不同的另一境界。
(四)选注
《内经》的注本并不太多,除去名存实亡的外,兹将能见到的书开列于下,以供大家的选读。
(1)《素问》、《灵枢》全注本计有:隋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明马玄台的《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明张景岳的《类经》;清张志聪的《素问集注》、《灵枢集注节解》、清姚复庵的《素问经注节解》、《灵枢经注节解》;清黄元御的《素问悬解》、《灵枢悬解》等六种。
(2)《素问》单注本计有:唐王冰的《素问释文》;明吴鹤皋的《吴注素问》;清高士宗的《素问直解》;清张琦的《素问释义》等四种。
(3)节注本计有;元朱震亨的《素问纠略》;元滑伯仁的《素问钞》;明汪机的《续素问钞》;明丁瓒的《素问钞补正》;明胡文焕的《素问心得》;明李念莪的《内经知要》;明徐春圃的《内经要旨》和《内经正脉》;明王九达的《内经合类》,清章合节的《素问缺疑》;清汪昂的《素灵汇纂约注》;清薛生白的《医经原旨》,清徐大椿的《内经要略》和《内经诠释》;清陈修园的《灵素提要浅注》等十五种。
他如《灵枢略》(不著姓氏)、沈又彭的《医经读》、余正燮的《持素脉篇》,都节文而无注,刘河间的《素问玄机原病式》;刘温舒的《素问运气论奥》;罗美的《内经博议》;黄元御的《素灵微蕴》;程扶生的《医经理解》;方本恭的《内经述》等,都是据经而各自发挥议论者。胡树的《内经校义》;俞樾的《读书录》内经部,孙诒让的《扎迻素问》;廖平的《内经平脉考》、《诊络篇补正》、《营卫运行考》、《三部九候篇补正》、《人寸诊补正》、《诊骨篇补正》、《诊筋篇补正》;陆九芝的《内经难字音义》等,都属于训诂、校雠、考据一类的书,对于阅读《内经》都有帮助。读者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阅读就行了。
至于上开的二十五种注本,究读那几家注本较好,各家各有其优缺点,都能阅读一遍最好了。如不可能,可以尽先选择几家来精读,这是非常必要的。如杨上善的《太素注》,最该精读。因杨注实为诸家注之所本,对杨注有较深的体会后,便有了权衡诸家注的基础。如杨注刺禁论“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一段云:“五脏之气所在,须知针之为害至要,故欲察而识之”。只此“五脏之气所在”一句,便把全段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都揭示无遗了。而后世的王冰注、马莳注、吴昆注。景岳注、志聪注等,都没有揭示出这个精神,惟高士宗据《太素》略有体会,而曰“五脏之气,从内达外,由经隧而出于孙络皮肤,有紧要为害之处,不可不察”云云。的确,这段文字如不从脏气方面来体会,是要发生种种误解的。除精读《太素注》而外,他如王冰注于五运六气的发挥,马莳注于针灸经穴的详解,吴昆注于篇章大义的阐述,景岳注于五行生化的究诘,志聪注于就经解经的深切,士宗注于字句文义的参订,无不各有专长,能各取其所长而融会贯通之,进而参阅诸节注本,便是非判然,明辨诸掌矣。
附:任应秋简介
任应秋 (1914~1984)医学家。字鸿宾。重庆江津市人。1932年从师刘有余学习中医。1936年就读于重庆中医学院,获名医丁仲英、谢利恒等人指教。1937年7月回江津执医,并担任中学卫生、语文课教师。1944年任《华西医药杂志》主编,是年完成第一部著作《仲景脉法学案》,翌年又编写《任氏传染病学》。1952年到西南卫生部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执教,任教务主任。1953~1957年,先后编写出《脉学研究十讲》、《中医病理学》、《中国医学史略》、《中国医学通俗讲话》、《中医药理学》、《伤寒论语释》、《金匮要略释》、《内经十二讲》等论著。1957年调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从医50余年,培养中医人才数千人,著书37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历任北京中医学院科研办公室主任和古文、医史、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评议组成员等职。
黄帝内经白话文(全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