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荀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44:27
为什么要读《荀子》? 作者:武艺 发布时间:2009-12-18 10:42:00

 

为什么要读《荀子》?

 

(代  序)

 

《荀子》一书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两千多年来,没有人能说清楚。当然,自唐朝杨倞,直到清中叶,所有的学者们都认为这是一本充满儒家思想的书,今人承认,他是战国时期一个唯物主义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认识论、自然观、历史观、伦理思想、逻辑思想等都得到现代人的承认。但是一般人却很少来关心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很少来关心荀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为什么呢?是《荀子》这本书不值得一看吗?还是因为看不懂而懒得看?当然是后者!很多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感兴趣的人都想看或看过,但都没有看懂,所以至使《荀子》一书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而使荀子的思想至今没有得到传承。

当我看完《荀子》,我被深深打动了,联系到我所看过的几十本《管理学》、《行为学》、《组织行为学》《领导论》、《决策学》等现代著作,荀子的管理思想、领导思想、执政思想比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精微细致得多,只不过《荀子》一书没有按现代方法把管理学分门别类地罗列出来而已。

《荀子》一开篇就把《劝学》放在首位,劝学,劝谁学?除了劝一般“士”,也就是读书人以外,最重要的是劝执政者学、劝领导人学、劝管理者学。在《荀子》一书中,他对领导人的身份有好几种称呼,如“君”、“君人者”、“君主”、“主”、“用国者”等,这些称呼并不专指封建贵族统治者,而是对不同地位的领导人的不同称呼。荀子充分认识到,统治者、领导人和管理者是不同的,有着不同的职责,因此他从若干事例中论证了这之间的不同,并探讨了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道路和规律。这是一本即使是现代管理学也无法比拟的管理学、执政学专著。

在《劝学》中,荀子强调人要全面发展,尤其是想成为一个领导人或管理者的人,更要全面发展,也就是“仁、义、礼、智、信”的全面发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的领导人或管理者,也才能真正起到领导和管理人民的作用。因为,如果自己不学无术,什么都不懂,怎么能指望别人能听你的呢?一个社会,是由无数的,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因此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各种各样的需要,而只有懂得这一切,才具备做一个领导人或管理者的条件,所以,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篇《修身》,也是针对领导人和管理者而言的,荀子并没有讲要吃什么,怎样吃才是修身,荀子所说的修身,究其实,也就是修掉一些私心,培养出更多的公心,为他人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公心!只有“我为人人”时,人人才能为我,这就是人际之间的对等原则。所以,荀子的修身,实际上就是修心、修性,修正自身的行为方式,只有把心、性、行为方式修养好了,身体自然也是好的。

下一篇《不苟》紧接着《修身》而来,讲的是君子与小人的行为标准,但所谓的君子与小人的行为有标准吗?有!除了“仁义礼智信”外,君子的行为、言论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不随便不轻率,“不苟”!古人对于“立言、立德”是非常慎重的,不到充盈旺盛的程度不会发表意见,不到欲望快要喷发出来也不会发表意见。后来有句话:“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意思,不到愤怒到极点的时候,这个诗是写不出来的。也就是说,心中的思想满盈了,想要喷发出来,才谨言慎行地发表意见。因为不慎重的言行会影响、遗误别人,或者是误人误己、误人子弟。所以,当领导,做一个管理者,都要谨言慎行,否则,上行下效,整个管理体系就会出现混乱,从而不可收拾。

而在《荣辱》篇里,荀子所说的“荣辱”,其实就是人们的价值观。荀子溯源追根,探究到人的本性,认为人们从出从起都是一样的,并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圣贤,也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坏人,人人都一样!那么,为什么人们一旦成年,就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呢?这就是学与不学的问题了!经过学习的人,能知道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能知道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所以就能成为君子,就能成为圣贤!能成为好的领导人或是管理者。而不经过学习的人,就永远是个小人,也就是说,他的智力、智商永远是儿童似的,不成熟的。所以,坏人们并不是生下来就坏,人都是好人,但由于没有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没有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所以就导致事物发展的结果变成很坏,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好人也就变成了坏人。在这个人类的世界上,究其根本,可以说没有什么坏人坏事,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做事,思维打不开,行为不对头,于是他们做的事便成了其他大部分人所认为的坏事,他们于是乎也就成了坏人。其实,从他们的内心来说,并不想干坏事,当坏人。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某些人是走投无路而真正想干坏事的。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生道路的规律。所以,学而时常调节自己,就会少干坏事、蠢事。也就不会犯法犯罪了。所以,荀子专写了这一篇,所强调人的本性都一样,而成人后各自的荣辱观、价值观不一样,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后天的学习。跟着什么人就学什么样的东西,处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也就学成什么样的人。所以环境能影响人,能左右人。而只有经过良师教育的人,虽然能受环境的影响,但不会被环境所左右。这也就说明,人只要有了自己的思想,才不会被环境所左右。

在《非相》中,荀子继续分析了观察人们言论的重要性,并详细分析了圣人、士君子、小人以及枭雄的各种言谈表现,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光看人的外形相貌不可能得知其吉凶祸福,只有观察人的言谈举止才能知道一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的能言善辩有很多种,关键是要看自己的辨别能力,辨别能力强则分得清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辨别能力弱,往往就会受骗上当。

从批评十二子开始,荀子就用各种事例揭露出某些人欺名盗世的行为,为什么要揭露这些人呢?因为这些人的言谈举止很能欺骗人,说得出根据,说起来又很有道理,似是而非,足以欺骗迷惑愚弄大众,人们很容易就会上当受骗。人的一生的道路很长,如果学习的基础不够,不会识别、辨别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就容易上当受骗,走错人生的道路。所以,从《劝学》篇开始,都应看作是人们青少年时期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也是领导人和管理者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也就是学会识别、辨别人生、社会的一种教育。人们也只有学会识别、辨别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才能少走弯路,少上当受骗,才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应付裕如,游刃有余。才能真正地做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也就是树立起自己的思想,不再迷惑于五彩缤纷的社会环境。一个普通人,没有自己的思想,似乎不大重要,而作为“为政者”,就必须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思考。也就是说,坚定了前进的目标,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努力地奋斗下去。这就是人生经验的积累。领导、管理,领什么?导什么?管什么?理什么?其实都是对!一个领导人、管理者不可能去领导机器、管理机器,管理机器的是工人、工匠,管理田地的是农民,而所谓的管理,就是管人!这其实就是描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一个很好的道德修养,一个很好的心态。只有拥有了这样好的心态,才可以去“为政”。这也就是荀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之论述领导与管理的道路和规律之意。

在《非十二子》中,荀子批判了六种学说和十二种人之后,尤其是批评了孟子的思想和行为之后,荀子紧接着在《仲尼》中提出了孔子,是很有意义的。本篇虽然很少提到孔子,可是,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看到孔子的思想和行为。这些赞美之辞实际上说的就是孔子。而孔子就曾经是一个管理者。之所以在批判孟子后赞美孔子,是因为孔子和孟子思想上虽然很相同,但所走的道路却很不一样。孔子之周游列国,一是为了收集编纂《诗经》等古籍,二是为了广收弟子以普及平民教育,这一点在《论语》中表现得很明显。而孟子却是把游说诸侯君主作为首要任务,把教育放在了第二位,这就与孔子有了天壤之别。

在《儒效》中,荀子提出效法大儒,效法大儒的什么呢?仅仅效法他的衣着打扮呢?还是效法大儒的思想行为?荀子最后给出了答案,这就是君子对道路和规律、思想和志向的追求。没有这些追求,任凭外表上再象儒、君子,巧言令色,能言善辩,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正因为有了这些追求,君子的言论才能方正而有界限,行为才能有堤防而有表记。而且能在各种社会环境中都能遵守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这种人就是君子,就是大儒!荀子所说的就是这种人,孔子实际上也是这种人!其实这种人从外表来看,与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没有什么英雄豪杰的模样,也没有什么英雄事迹,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这种人实际上是最伟大的人!而也只有这种人才堪称是一个真正的领导人或是管理者。所以我们要把大儒的思想行为作为我们人生道路两旁的防护栏,走在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而不逾越。

《王制》,顾名思义,就是讲王者的制度,王者的管理办法。而王者的管理办法的核心就是一个,即管理自己,只有把自己管理好了,才能管理别人,才能管理更多的人。这就是领导与管理的道路和规律。

《富国》,是讲富裕国家的管理制度问题,而管理制度的关键就在于人才的认识和使用。而人才的认识和使用,关键就在于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才。而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才的关键,就在于自己的学习。学识渊博,才能最好地认识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从而知道孰是孰非。所以,管理、统治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企业也好,管理、统治的不是机器,而是人!然而人是最复杂多变的,所以只有依靠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定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使人们的社会行为趋同,价值观念趋同,才能达到真正的管理和统治。

《王霸》所论述的是,用最佳行为方式树立起来就是王,用诚信树立起来就是霸,用权谋树立起来就会灭亡。这三种情况是明白的君主所要谨慎选择的,仁爱的人所以要弄明白的。所以作为一个人民的君主、或领导人、或管理者,最关键的一个原则就是“义”——即最佳行为方式。

领导人有领导人的道路和规律,被领导人有被领导的道路和规律,管理者有管理者的道路和规律,被管理者有被管理的道路和规律;每一个国家、集团、组织或家庭,都有各自的道路和规律,要弄懂和认清各种不同的道路和规律,才能是一个好的领导人和管理者,才能是一个好的被领导和被管理的人。如果不弄懂和认清楚这些,就不能调节自己去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就会造成混乱,就会使自己失败。这就是荀子《君道》和《臣道》所探讨和阐述的。既论述了作为下级所必须选择的道路和最佳行为方式外,还为领导人选拔推举下级人员列举出若干标准。

在《致士》中,荀子论述说,士读了书后,不论是当领导、当老师,都要面临赏赐和刑罚的问题。所谓赏赐不能超越,是指对学生的赏赐不能超越于社会上、工作单位上的那种赏赐;在家庭里对子女也是这样;在工作单位上,对下级的赏赐也不能超过他的级别,以及不能象赏赐学生那样给予奖赏。这是荀子在论述领导与管理的道路和规律中所探讨的激励机制问题,以及惩罚问题。激励要有度,既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惩罚亦是如此。所以,这是领导与管理工作中的道路和规律的根本问题,也是领导人、管理者、老师的行为方式问题。采用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生活中,一定要用智慧,诚信地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议兵》,是关于领导人与管理者怎样对待战争问题的论述。而所谓如何用兵的问题,即是资本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需要得到扩张的问题,这就是兼并!兼并是使自己的力量得到壮大的另一方法,不能兼并别人,必然就是死守着自己原有的狭小的地盘,从而不能强大;而不能强大,则意味着自己没有力量来对付强大的敌人和强大的大自然。如果没有强大的力量来对付强大的敌人和强大的大自然,那就意味着自己必然灭亡的结局。这其实也是一种规律!与《富国》、《强国》篇强调自身发展不一样的是,本篇着重探讨的是如何用兵及兼并的问题,荀子提倡全民皆兵,即民心的凝聚,能得到人民的拥护,那就会无敌于天下。而武器装备则处在第二位,有了人民的拥护和舍生忘死,再加上优良的武器装备,才能称王天下。这其实就是现代的“管理心理学”!只有懂得了这种“管理心理学”,才能进行原始资本的积累,才能进行原始资本的扩张,才能进行兼并活动,才能最后做大做强而百世不衰,否则,便是短命的强大。

讲《强国》,就是做强做大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而做强做大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最关键的并不是靠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而是要有爱心!只有真正的爱心,日积月累地爱护人民,为人民着想,人民才能真心诚意地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才能真正拥护这个国家,这个企业,这个组织,这些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才能真正地起作用。否则,再完善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再严峻的严刑峻罚,都不能使人害怕,只是形同虚设。“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头掉了不过是碗大个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些豪言壮语,难道不是对严刑峻罚的挑战吗?

《天论》之所以谈天,是因为人之富裕强大并不是天给予的,人们仅依赖天是不可以富裕强大的。天的运行是有常规的,天本来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运行的,它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存在,亦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消亡。所以人类社会的统治与管理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遵循天的道路的道路。

《正论》,就是纠正若干不正确的言论,以澄清事实,理顺思想,把握好领导与管理的道路和规律。这是一些每一个统治者、领导人和管理者都必须要懂得的道理。

在《礼论》中,荀子强调,之所以形成许多规范行为,那是因为必须要遵守天地运行变化的规则,天有四季,循环反复,人们要生存要饮食,要避暑要御寒,必然就会形成许多规范行为,这些行为规范就是天地造成的,所以天地是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根本。而很多很多的行为规范其实就是古人的生活、生产经验,有了这些经验,人类才逐渐走向成熟,所以重视历史的经验,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乐论》,并不是专门讨论音乐问题,而是探讨人们的快乐问题。音乐,是使人们快乐的一种方式,所以人们听到雅乐、颂乐,心胸就会变得宽广;拿起盾牌与长斧,调节舞蹈中俯仰屈伸的各种动作,体态容貌就会显得庄重;舞蹈的队伍连接着各方面,约好一个共同的节奏,因而舞蹈的行列就会整齐,进退之间就会平等。

从《天论》、《正论》、《礼论》、《乐论》而下来,荀子一直在论述什么是正确的对天的认识,什么是正确的言论和道路,什么是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什么是正确的快乐,为什么要论述这些呢?就是因为有很多人蔽塞于一个局部,而不能看到全局。所谓蔽塞,就是被蒙蔽和闭塞:就是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局限和片面,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学识都不可能全面,所以难免都有片面的地方。《解蔽》,就是要打开我们的思路,扩大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能站得更高,看得更多,才能真正认识人类的道路和规律。

人们为什么蔽塞和被蔽塞?就是因为名与实太混乱了,名称与实际不相符合,所以被名称蔽塞,被实际蔽塞,还有就是因为不思虑而蔽塞。蔽塞和被蔽塞就会使本性受到损伤。所以荀子提出《正名》,就是要使本来如此的就本来如此,不要用一些奇谈怪论把本来如此的变成本来不如此了。只有让本来如此的依然还是本来如此,不凭借奇谈怪论来扰乱正确的名称,人们才不会蔽塞和被蔽塞。

在《性恶》篇中,荀子虽然在说人的本性恶,但他所举的例子基本上是人的行为恶,本性和行为是两回事,即使很坏的人,我们也会看到他有同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他之所以恶,乃是因为他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乃是因为他没有智慧。而没有智慧,也就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也就不能诚信,也就不能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也就不能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道路,这样一种规律。

《成相》,成什么相?就是完成、成就辅佐与扶助,这是荀子的历史局限性,因为在他思想深处,君主是天定的,是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其他的人只能进行辅佐与扶助,而不能代替君主。所以他用很多篇幅劝说君主要明明白白,做一个明白的君主。

《赋》,是寓言式的,也是散文式的,荀子在这里对孔子的“仁义礼智信”作了充分的说明,他希望人们能象针一样连结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也希望人们象蚕一样有条理地使用诚信,然后象云一样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使用智慧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最终获得快乐的人生。也就是说,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使用智慧,象云一样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象蚕一样有条理地使用诚信,而后象针一样连结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从而获得人生的快乐。

从《赋》以后,便是荀子所作的笔记摘录,后由他的学生们附在正文后编入本书,从这些笔记摘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荀子学识的广博,他确实是博览群书,博采众家之长的。可以说,他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是儒家学说的直接继承人。只有他,才真正读懂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如果说,《论语》是“人际关系学”,《中庸》是“生活方式学”,《孟子》是“行为学”、“行为心理学”的话,那么《荀子》一书就可以说是“执政学”、“领导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

只可惜荀子的著作在经过战国后期、秦汉战乱后,尤其是从董仲舒开始,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所谓的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后,孔孟思想成了董氏的儒家思想。《荀子》便被董仲舒排除在外了。表面上看,“独尊儒术”是定孔子思想为至尊,以儒家文化为根本,但实际上,儒家思想已经是名存实亡,它们自身所存在的丰富发展的可能性和活力也在这一思想文化政策下被扼杀了。儒学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在被统治者们抬到吓人的高度后被歪曲成为封建专制政治的工具和武器。虽然董仲舒举起了儒学的大旗,但却没有真正继承儒家的思想,因而致使儒家思想被束之高阁,埋之深层,两千多年无法见到天日。

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荀子有过记载,但过为简略,没有引起后人的重视。后来唐朝的杨倞对《荀子》一书作注,但由于“文化断层”的原因,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今天重翻《荀子》,有没有现实意义呢?回答是,当然有!虽然现代出版了许多的《管理学》等关于领导、执政、决策、管理的著作,但我认为都没有《荀子》说得全面,说得透彻。

每一个执政者、领导者、管理者如果不看《荀子》,思想便不会清晰,行为便不会最佳,因此而最后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学习历史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少撞钉子,少碰南墙,少犯错误。

 

 

 

 

 

武    艺

 

二〇〇五年五月二日

于贵州·贵阳·观风台下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修改于贵州·贵阳·花香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