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想象力创造力被谁葬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01:04

中国青少年想象力创造力被谁葬送?

刘义忠

 据长江日报报道,“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昨日,刘道玉在武汉如是说。刘道玉认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陷入忧虑。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此外,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比排第二的印度多出1倍。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大大缺乏。

 那么,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谁葬送了呢?

 首先是家庭教育。中国和以色列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让小狮子离开母亲,自己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为保姆式,分数第一,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被传统教育扼杀了”。

 其次是学校应试教育。武汉一所学校应届毕业生75名毕业生全部被国外大学录取,20余人获得奖学金。而这75名学生中,绝大部分曾经在“体制内”受教育,成绩并不突出,有的孩子甚至被认定为“没前途、没希望”,可见国外大学选才标准不一样。而我们的状元就是分数挂帅,死记硬背的考试机器,没有活力。

 第三教学和考试制度。国外在另一种教育体系里,学生每天下午3时30分就放学,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我,可以获得学分;主动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完成研究性报告或论文,也可以积攒学分;而达到一定学分,就能申请理想的大学。学生因此有了目标和求知欲。而中国的教学就是灌输旧知识,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就是课堂、课本、资料。

 刘道玉说,中国“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埋没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他提出,教育改革应首先从高考制度下手。如果现阶段无法取消高考,至少可以采取“一年多考”的形式,同时将考试与录取分开。只有高考“指挥棒”变了,孩子的好奇心才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