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灶王爷是最不受待见的男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42:00

为什么灶王爷是最不受待见的男神?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人的小年,这一天也叫祭灶节,祭祀“一家之主”灶王爷。
作为一个节日,这一天要干些什么呢?是要吃饺子,除了吃饺子。时至今日相当一部分人还在做的是吃糖和打扫屋子。吃糖主要是给灶王爷吃,你吃是沾了他的光。
这两项任务都是为了讨好在年末要升天汇报一年来一家老小善恶功过的灶王爷,让他高高兴兴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嘴甜甜的,少打小报告。
民间信仰的诸多神仙中,灶王爷应该是跟人关系最密切的了,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待在人家里,坐在炉灶之间窥探人的一举一动,就算年尾要升天一次暂时离开,禀报完毕立马下界再回人家里蹲着,尽职尽守。所以人们对于这位神的敬畏感与其他神仙不太一样,换句话说,你家里天天有人在旁边监视你,除了怕他你是不是还有其它一些复杂微妙的情感?今天,就来说说这位神仙自古是怎么被劳动人民拉黑的。
爱打小报告让男神地位遭遇滑铁卢
要说这位神仙在最初的最初是很招人待见的,一个字,那叫一个崇拜。
最初的灶神其实是火神。灶是人们生火炊作的地方,正是有了火才大大改善了人们的饮食水平。因此从很早开始,人们因灶神“有功德于民”祭祀他以报答,这时的灶神形象非常高大上。
随着灶神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他的职能有所改变,变成了玉皇大帝驻各家各户的代表,平时啥也不干,就盯着这家人的言行,拿小本本记录好,年底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作述职报告,禀报一家大小功与过。
关键是灶王爷早期的职责是专门报“过”,没有功,报了过让玉皇大帝好施加惩罚,活脱一个“驻家特务神”。汉代郑玄注《礼记》中“立灶”说:“小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遣告者尔。”也是在汉代人们祭灶的心态开始改变,心里有点叽叽歪歪,反感又不得不敷衍应付,好吃好喝供着他不能得罪,谁让他一张嘴掌管一家祸福。 
本来灶神就与人日日相处,关系密切,和其他神相比,在距离产生美这一点上已经输了。再加上他打小报告的职能,导致关于灶王爷的民间传说贬多于褒,也因为如此灶神的地位也一点点往下降。
百姓惩罚馋嘴官员:滚回二次元当灶王!
这第一类民间传说可以归结为一个词:打灶王。你以为灶王是自己来到家里的?才不是,他是作死作过头了被老百姓一巴掌打扁在墙上粘住了出不来……这是要混到什么样子才被人这样YY啊。
广西毛难族地区流行的《灶王的故事》中,皇帝派一个臣子到毛难人住的地方当官,可这人只知道挨家挨户大吃大喝。有个叫“宋大巴掌”的农民气愤不过,请他到家里来扬起手“啪”一巴掌把他打在灶房墙壁上贴住了,老百姓都叫好,纷纷把他的丑相画下来贴在灶房里,叫你不遵循八项规定,让这个好吃佬瞪着眼睛看我们吃好东西吧!皇帝听说了也无可奈何,只好说这个官员其实是个厨师,伺候皇上有功,追封他为灶王爷。
这个传说在别的地界上有不同的版本,被打的人换了,但大意都是不得民心的人被打得贴在灶上直接自动降低一个次元,然后让这嘴馋的恶人只能看别人天天吃好吃的而自己吃不得。
打小报告真是得罪人的差事,被剥夺在三次元生存的权利不说,还不能吃不能喝,当了“墙上王爷”也是苟延残喘。
浪子被封灶王,老百姓:这人能靠谱吗?
然而即便是无法享用美食也不能平息劳动人民的憋屈情绪,遂将灶王爷变陈世美。
这类传说同样版本很多,流传在广泛,但主人公的名字出奇地一致,叫张郞和郭丁香,是一对夫妻。张郞这个人游手好闲,还荒淫无度,家里有妻子又在外面勾搭了一个小女子并娶之。这个小女子有手腕,无事生非最后逼着张郎把原配郭丁香休了。
郭丁香出走后自立门户,过得很好。关于她通过什么方式让自己过得很好的有不同说法,有说她另嫁他人再创业,有说她念了几句咒语金银财宝都随她来了,总之郭丁香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而这个张郎因为是个败家子没几年家里就揭不开锅,只得乞讨,讨到郭丁香这儿,认出自己曾抛弃的妻子,悔恨交加,无地自容,恨不得地上有个缝让他钻进去,于是就选择钻进了灶门,憋死加烧死在里头了。
张郎死后玉皇大帝封他为灶王,有说是因为张郎与玉帝同姓所以稀里糊涂封了他,也有说玉帝有感于张郎能悔悟,还因郭丁香生前为人善良封了她做灶婆,后世说的灶王奶奶其实就是她。
虽然张郎被封了灶王,但是老百姓心里什么都清楚,这人品行这么渣,说不定在玉帝面前搬弄是非,又怕他又信不过他,也不敢怠慢,还得按时节给他上供磕头,嘴里塞糖。
人缘这么差的神仙真是少见。不说别的,就说同为离老百姓最近的神——土地公,民间传说里的土地爷大多有求必应,啥事儿都管,生活作风良好,上天做神仙了还惦记着老伴儿只得下界当土地爷,不像这位灶王喜新厌旧。壹读君就不明白了,同为走群众路线的神仙,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总算翻一回身,灶王无辜变好人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因为这些神离人近,所以传说中也赋予他们复杂的人性,土地爷也有犯糊涂得罪人的故事,而灶王爷因其“上天白人功过”的特质,也被人们寄予了青天大老爷的厚望。
在《穷秀才赶灶王爷》中,一位穷秀才没考好,家里也没钱,只得在街头卖字,也赚不了几个铜板,到腊月二十三日那天连祭灶的东西也筹备不起,怒从中来,写下一首诗:“一匹黑马一支鞭, 我赶灶王早升天。玉皇若间人间事, 为何文章不值钱。”
这位没吃东西的灶王就这样饥肠辘辘地被赶上天了,玉帝看了这首诗以后,感动,惩罚了那些嘴上抹了糖报喜不报忧的灶王,并给了秀才回话:“灶王受贿把我骗, 唯有秀才敢直言。玉皇问了人间事, 从此文章应值钱。” 后来秀才获得富贵,大家都说他不给灶王爷拍马溜须, 赶灶王爷赶出了好报应。
湖南祁东县流行的《灶王爷背帐》中,穷人翻箱倒柜找出几张黄纸来给灶王爷做了一身新衣服, 送灶王爷上天见玉皇。
灶王乐呵呵地穿着新衣服上路了,正当各路神仙向玉帝歌功颂德之际,,那位灶王却觉得背上似乎搁着一个大包袱,压得驼背弯腰。大家围拢来一看, 原来灶王的黄袍是用帐单做的, 难怪他越背越觉得沉重了。爱作诗的玉帝又提笔写了这几句话: “好话冲得我脑发昏, 世上贫困是实情。灶王帐单当锦衣,提醒天上众神仙。” 以后灶主爷出入天上人间,也只得一五一十地讲真话了。
这些故事里的灶王和之前劣迹斑斑的不堪形象相比,给人感觉相对正面了,但说实在的这两位灶王也没干什么,是非常无辜和被动地做了好事,所以也谈不上是老百姓想夸他,唉。
今天是灶神的节日,大家还是给他点面子,多吃点糖吧。========================================================================
别笑,灶王爷其实是只“小强”
“二十三,糖瓜粘”,话说一到旧历年末,大家就该想起灶王爷来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他老人家要去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作为玉帝派到下界深入群众的最基层干部,作为人间亿万个家庭的一家之主,灶王爷他老人家是个什么来历呢?
先说个不那么高大上的故事吧。
古时候有个青年姓张,大概叫张单之类的,不学好,辜负了心上人郭丁香(怎么个辜负法您自由想象)。后来张单穷困潦倒,又再次遇到郭丁香。没想到,本该对负心汉落井下石的郭姑娘居然原谅了他!这一来,张单的浪子心灵受到极度震撼,羞愧难当,就一头跳进灶里殉了道德感,成为灶王爷了。郭丁香呢,就成了灶王奶奶。
好吧,这个故事真是没头没尾,难道对国人日常生活那么重要的一个神,居然可以随便拉个回头的浪子来当吗?那么要不要给陈世美封个铡刀神呢?玉皇大帝太不靠谱了。
不如我们找找靠谱些的来源吧。
其实,祭灶是个非常古老而重要的仪式,周代“七祀”里就有祭灶。《礼记·祭法》说:“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灶……;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看吧,王公贵族必须祭灶不用说了,就算普通人,只“一祀”,也有灶王爷一半的份儿。民以食为天嘛,饭碗太重要了。
那么,祭灶到底祭的是谁?
主要有两类说法:一类说来自炎帝系,一类说来自颛顼系。都很高大上。
关于炎帝系来源说。《淮南子·泛论训》说,“炎帝作火,而死为灶”。炎帝是火帝嘛,死了之后继续温暖亿万家庭,说得通。许慎又曾提到灶神为祝融。祝融是火神,是炎帝后裔(一说黄帝后裔),死后继续发挥余热,主抓生火做饭,也说得通。《太平御览》引古本《淮南子》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可能是炎帝版的讹变,不必深究了。
有趣的是颛顼系来源说。
据《庄子·达生》说,“灶有髻”,司马彪注释道:“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这就稀奇了,灶神是个穿红衣的疑似美女!袁珂进一步解释:髻,可不是什么时髦的发型,而是蛣的通假字。蛣就是蝉。蝉是什么呢?在这里它可不是知了,而是灶头常见的、长得像蝉的、有着红甲壳的——蟑!螂!
哎妈呀,灶王爷的原形竟然是小强!谁能告诉我小强哪点看着像美女了?
且慢,小强怎么就成灶神了呢?就算它是解放前的动物,这成精-提干的跨度也未免太大了吧。
因为,它是古天神颛顼帝的儿子。
《大戴礼·帝系》说,“颛顼产穷蝉”,索隐交代:穷蝉,“《世本》作穷系”。俞正燮在《癸巳存稿》里引《许慎异义》说,“颛顼有子曰犁,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系、犁、髻(蛣),袁珂考据这几字音韵,认为它们古音相近,可以视为一音之转,所以都是指同一个人。而穷系等于穷蝉。所以,颛顼的儿子穷蝉等于灶神蛣。
从“蝉”字又衍生出了别的姓名。《杂五行书》说“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只说了他的名和字,没说他姓什么,而且红衣变成了黄衣,疑似美女变成了男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补充了他的姓:“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
抛开普罗大姓“张”不谈,这几个名的转换关系很清楚:蝉-禅-单。所以,张蝉等于张单。现在,我们终于知道本文开篇那个不靠谱的灶王爷的来路了。
从“蛣”字也衍生出了别的姓名。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里说灶神叫“苏吉利”,《三国志·管辂传》说他叫“宋无忌”。“吉”、“忌”,发音都来自“蛣”。
灶王爷归天的日子,原本说是“晦日”,也就是月底,后来有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之说。宋代的范成大有诗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从中可以看到:第一,祭灶是古老传统,流传久远;第二,祭灶很隆重,且家家户户都要祭;第三,祭灶是男人的事,女人要回避。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两性在祭祀习俗上,还各有各的忌讳。
为什么女人要回避祭灶呢?唉,这又得回到开篇那个浪子传说里来了。原来,灶王爷是个色鬼!家里的年轻姑娘可得藏好了,别让他看见。当然,据说在某些地方,女人也是可以跟在男子后面祭灶的,但得戴个斗笠、帽子什么的遮住脸。
唉,张单先生不是已经改悔了吗,而且旁边还有郭丁香女士看着呢,你们这么严防死守,让人家两口子情何以堪啊!(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严优)

春节扫除窍门大公开,懒人必备!2016-02-02 19:15生命时报【导读】 俗语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年终大扫除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尘与陈谐音,因此“扫尘”还有辞旧迎新、去除晦气、迎接喜气的寓意。然而,在短短的几天里,既要上班、置办各种年货,又要忙着打扫房间,时间怎么也不够用。其实,大扫除有很多诀窍,要想扫得得心应手,还是来看看生命君请专家为你总结的实用小窍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