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我都可以更聪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29:34
假如有一个人对你说: 智力不全取决于遗传,后天培养更重要
好的教育能够促进智商发育
好学校对你的智力发展更重要
好老师对小孩教育很重要
小班教学效果更好
家庭环境对教育水平影响很大 你猜测这个人最可能是? A、你妈     B、你的小学班主任    C、一名美国专家 估计你会有些意外,这不是中国人的观点,是一名美国人的观点。对于美国教育的认识,其实我觉得中国人是有很多误区的。比如美国父母也会考虑选择一个好街区买房,这就意味着你的小孩子会读更好街区的好学校,遇到更有素质的邻居,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平等,也不允许存在这样的人类组织。 不过美国人很多认为人是由内因决定的,而内因很难改变,所以当一个人犯了罪,美国式思维往往是这个人有问题,而中国人更多认为一个人犯罪和环境有很大关系,同样在教育上,不少美国人是相信智力决定,而智力和遗传关系更大。 而尼斯贝特认为智商并不能决定未来,而且智力和环境关系很大。 比如你有没有觉得,你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更聪明? 是的,尼斯贝特告诉你,统计数据表明教育和信息量的增加让小孩子的平均智力在不断提升,人类文明在智力方面的进化速度是越来越快,不过教育可以提高部分智力测试的分数,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推理任务的能力提高还无法简单通过教育获得,那个还得靠实践的反馈。从尼斯贝特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一个不好的趋势是,在贫富分化的社会,智力的成长和家庭的关系越来越大。在美国一个中产知识阶层的父母和孩子沟通会使用2000个词汇,而一个蓝领工人阶级的家庭父母和孩子沟通只有1300个词汇,为什么出身中产阶级的孩子学习成绩表现比蓝领阶层的小孩更出色,家庭环境和父母有余力投入是很重要的因素。 我可以列举在中国的一个例子,一般而言,中国人喜欢说:“寒门出学子”,而我近距离观察过大量的贫困生,事实是他们的平均成绩比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差很多,而不是更优秀。 甚至,在那些沉湎网络,走上街头的孩子中,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远远大于所谓富二代,你甚至可以夸张一点说“寒门更容易出败类”,这不是一个无欲则刚的时代,想想那些走向卖淫的女孩子们,我说她们更多是来自富裕家庭,你信吗? 道理很简单,在中国很多贫困生的父母忙于打工,无暇管教孩子或者远离孩子,而孩子也只能就读最差的学校,这样的孩子在人生发展道路上更容易走偏。有财力的父母也有意愿培养自己的富二代,这种家庭的孩子不容易走偏。 富二代的问题我觉得应该中国学者应该做一个客观的统计,不管哪个阶层孩子都有出色的都有让人失望的,但总体而言,我猜测统计的结果应该是贫困生是问题最多的阶层。 说句心里话,我愿意帮助这些孩子,但我不是很喜欢贫困生,因为贫困生很容易把自己的未来归结为命运的无奈,归结为社会的不公平,他们更容易妒忌,愤怒和消沉,总之他们的心态整体上更不容易客观看待世界,假如不做到这一点,他们的未来不会更乐观。 尼斯贝特介绍美国人意识到白人和黑人智力上差异是个错觉,更多是和黑人文化传统,教育水平有关,于是他们投入大量精力帮助黑人小孩幼时教育水平提高,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实验的确让黑人和白人测试结果相当或者明显提升,但中学以后又拉开差距,原因很简单,到中学后这些援助项目都终止了,家庭环境又主导了孩子的成长。 想想中国的教育,所有的资源都向优势学校集中,这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家长拼命想办法让孩子进入好学校,在《牛奶可乐经济学》中认为假如一半学校是好学校的话,家长的这种努力本质上还是只有一半孩子能进好学校,不会改变大局,但是可以改变的是,家长的这种博弈让进入好学校的成本越来越高,让每个家庭都不堪重负。 所以一个有责任的政府应该持续不断考虑如何让教育经费可以提升穷人的教育水平,他们和我们的智商相同,只是需要平等的成长环境,那么一个国家如果更多让教育服务穷人,这个社会会减少很多暴戾的无望青年,而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这个国家更容易走向和谐。教育要服务穷人,而不是服务于统治。 中国的危险并不是仅仅在教育,而在于所有的资源都服务特定行业,特定阶层,比如有的经济学家讲:“为富人办事,为穷人讲话”,这种说法企业可以,作为知识分子或者政策制定单位,应该认识到,帝国的灭亡都源自社会不平等造成的财富分化,所以,政府要做的事情是:“为穷人办事,为富人讲话”,让穷人有机会变富,让富人合法拥有财富,这才是走向和谐社会的道路。 当然你可以笑我天真,宜黄市委给新华社说明说拆迁全程没有出现违法违规行为,这样造成合法死人的合法程序才是现象。现实是:要为富人办事,不让穷人讲话。 其实尼斯贝特是一个对东方思维有深入研究的严肃学者,他写的《思维版图》我大力推荐,这本《开启智慧》我也推荐一读,欢迎尼斯贝特来到中国开展研究,就讲讲美国人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力量的。也许无法开启智慧,但多少让你我有可以变得更聪明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