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0题的专题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37:49

关于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0题的专题讨论

字数:2940    字号:大 中 小

  征文·说明
  
  本刊就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0题组织讨论,征集文稿。原题如下:
  40.(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境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问,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1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位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
  《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1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分)答案:
  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4分)
  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
  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12分)
  3.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说明:命题者没有提供第3问的参考答案,只是提供了一个sOL0式的评分标准,由使用该卷的各省自行掌握。
  征稿要求:
  一、使用该卷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陕西、湖南各省,参加制定该题第3问答案的教师,请撰文说明:你们是怎样制定答案的?怎样赋分?理由是什么?在判卷中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以实例说明最佳。
  二、上述使用该卷的各省高三历史教师,请撰文说明:当你们看到此题的第一反应怎样?结合该题和使用的教科书,谈谈教学中你们怎样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考后学生有何反应?你们有何认识?
  三、有兴趣参与讨论请撰文:分析该题考查的着眼点,对教学有何启示?举一反三,有哪些类似问题今后教学需要注意?如果让你制定答案,你怎样设计答案?理由是什么?
  编辑部认为,这是一道优秀的试题,极具讨论价值。通过讨论可以理解高考的方向,促进各自主命题省市提高命题水平;可以推动高中新课程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各地的高考判卷工作。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必修2中明确规定“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但是,各版本教科书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处理。在目前大多数教师仍然依据教材教学的情况下,这道试题实际检验了新课程的教学。回答或者解释这道试题,必须了解学术研究。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结束多年了,但中学教师知之甚少。本刊一直致力于沟通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而类似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在高中教学中还有很多。编辑部希望讨论最终解决的问题是:1.怎样理解这样的高考试题?这样考查是不是方向?2.高中教学怎样处理诸如此类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在哪里?
  编辑部希望掌握判卷的高校教师参与讨论,结合实例说明问题;更希望各地高中骨干教师重视研究,促进教学改革。来搞请注意每期刊载的文章,讨论要逐渐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文字数量不限(不必抄录试题)。
  
  第一轮讨论的导读和小结
  
  从8月初开始,本刊通过“历史教学中学版博客”发出“关于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0题的专题讨论”的征文启事,并直接向东三省、湖南、陕西、宁夏的有关高校教师和中学教师约稿,同时将“征文启事”直接发到部分作者邮箱。截至本期送厂印刷前(8月25日),我们收到三十多篇文章。编辑部非常感谢大家对本刊的支持。由于版面有限,并考虑到代表性,本期我们选用了7篇。这7篇中有三篇出自大学教师,他们参加了判卷工作,其中东北师大的周巩固教授还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组的成员。周教授认为第40题虽然很优秀,但不适用于考查高中学生,南通三中的杨志冲副校长也持此种观点。他们分别从判卷环节遇到的问题,和高中教学的现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湖南师大的余柏青副教授和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苏继红副教授,都是教教学法、研究中学教学的老师,他们介绍了湖南省和黑龙江省对此题的判卷控制,结合周巩固教授的文章,读者基本可以窥视判卷环节的把握和问题。余柏青老师还谈了自己对此题的看法,他偏向于肯定,但也指出这样命题与实际存在着的差距。其他中学教师的来稿基本从理解的角度认识第40题。浙江绍兴鲁迅中学的祝旭东副校长,结合人民版教科书和学术研究谈了此题的合理性,其中对人民版课文附件的解读旨在说明此题有充分的教学依据。他通过阅读学术著作理解第40题,这正是我们组织讨论所希望的。江苏徐州青年教师王建宁对第40题的思考重在教学启示,希望中学教师关注学术研究也是本刊办刊的导向。北京郭秀平老师对经典著作的解读也是一种看法。为了方便理解,这7篇文章中的黑体字均为编者所为。
  仔细阅读可以发现,这7篇文章不仅观点对立,对试题的理解也有差异。反对的角度不一样。赞同的理解也未必正确,因此这个讨论仍将继续。8月17日,本刊主编、编辑室主任在西安与陕西省著名特级教师郭富斌以及叶小军、闫晓娟三位老师座谈了两个多小时。下期本刊将发表座谈纪要,相信他们的真知灼见一定会使读者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另外还有浙江、广东、湖南、天津、辽宁等地的中学特级教师和年轻教师的文章,本刊编辑也撰文参与讨论。欢迎阅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