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部队 水下雷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41:32
在人民海军序列里,有一支专门从事水中兵器科研试验的神秘部队——海军某试验基地水中兵器试验研究所。他们的任务既艰巨又充满挑战。
创新面前不止步——
让“十八般水中兵器”列阵海疆
2007年8月,北方某海域,我国首次舰艇抗冲击试验拉开帷幕。

美海军DDG-1000驱逐舰抗水下爆炸物冲击试验
这是一项“国”字号工程。参与试验的军地单位多达几十家,而且,大都是国家级的科研专业机构。作为此次试验的组织实施单位,海军某试验基地水中兵器试验研究所的科技干部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起爆!”随着指挥员的口令,战雷轰然爆炸,刹那间,上千吨重的扫雷舰被强烈的冲击波挟着海水掀起近1米高,四周的海水也“沸腾”了起来,瞬间化为无数气泡,剧烈地翻腾着,托起海水像井喷一样,冲出海面10多米高……
伴随着这声水下惊雷,安放在周边海域和扫雷舰上的各种精密测量仪器,源源不断地记录下了水爆试验的宝贵数据。“我国首次舰艇抗冲击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研究所所长宁永成兴奋地说。
参加试验的科技干部谈起这项“国”字号使命任务,其中的艰辛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舰艇抗冲击试验,战雷引爆控制是一项关键性技术。在试验项目论证阶段,上级有关领导一直对爆源准备及海上引爆能力存有疑虑,几次找到项目负责人、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董忠臣,向他讨一个确切的“说法”——战雷实爆能不能有效规避风险、实现零失误?
董忠臣,这位与水下爆炸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高工,更愿意用事实作答。他带领4名科技干部,向我国水爆试验高技术领域发起了冲锋。500多个日日夜夜攻关,战雷起爆控制系统终于研制成功。
与此同时,研究所还先后研制成功了某型水雷实爆威力测量系统、水下爆炸电测系统以及水下爆炸试验仿真与评估系统等六大系统,全部填补该领域的国内空白。
质量面前不让步——
为了战斗力甘当“黑脸判官”  我军驱逐舰发射火箭助推反潜深弹[资料图片]
质量面前不让步——
为了战斗力甘当“黑脸判官”
这是一次紧张激烈的试验分析会。
2005年11月,在某型猎雷舰系统试验中,猎雷舰成功灭掉被锁定的水雷,试验几乎完美“收兵”。
返航后,工程师许海昀连夜对试验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当处理结果摆在面前时,许海昀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猎雷舰的悬停控位精度与战技指标要求相差20米。
20米距离,在茫茫大海上似乎微不足道,但对猎雷舰来说却是安全底线——超过底线意味着猎雷舰进入了触雷的危险区!
试验分析会上,工业部门与该所展开激烈争论。“如果是测量系统有问题,我们当然会很‘掉价’,但面子事小,家国事大。如果舰载导航设备精度不可靠,明天损失的可能就是猎雷舰,丢掉的可能就是官兵的生命……”
面对对方的强硬态度,试验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季新据理力争。
最终,为了建设强大海军的共同目标,双方一致决定:重新试验。
某型鱼雷空投附件,是一型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在进行定型试验时,却发生了因降落伞打不开导致鱼雷摔坏的意外。研究所某技术室主任姜培林带领课题组研究发现,鱼雷空投附件的电熔开锁装置不可靠、不稳定,导致降落伞不解锁、打不开。
原因找到了,但面对“洋玩艺儿”,如何解决问题,各路专家却一筹莫展。为此,姜培林专程到国内相关设备生产厂家进行考察调研。通过比对发现,引进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和质量问题。
“一定要让工业部门了解真实情况。”姜培林连夜起草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建议取消该型空投附件进口。很快,工业部门进行专题研究,采纳了他的建议,及时中止了该型设备的进口。
死神面前不却步——
笑对生死彰显军人本色
我军潜艇吊装新型鱼雷[资料图片]
死神面前不却步——
笑对生死彰显军人本色
2007年10月,某型舰艇水下抗冲击爆炸试验第二航次紧张展开。
随着起爆命令下达,起爆控制项目总师董忠臣用力按下起爆按钮。然而,时间一秒一秒地滑过,海面上平静依然,战雷没有爆炸!
现场气氛紧张而凝重——他们遇上了几十年未曾发生过的哑雷。
这枚战雷,足以将庞然的舰船摧毁。试验现场指挥员陷入了两难境地:丢弃战雷,可以确保参试人员和装备安全,但无异于在海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过往船只随时会有安全隐患;打捞战雷,无疑会使参试官兵生命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
面对险情,所长宁永成和董忠臣对起爆系统进行仔细检测,初步断定战雷内有一道保险没有解除,起爆能源无法加到电雷管上,因而未能成功引爆。
“风险再大,也不能把隐患留在海里,启动未爆战雷打捞预案!”经过科学分析后,宁所长果断做出决定。
这的确是一次生死考验。电磁干扰的不确定性,风浪中的不规则晃动,都有可能引起战雷爆炸。打捞组成员、试验员刘建友小心翼翼地解下电缆接头,接上短路保险接头,完成了断开电缆的第一步。随后,战雷被一点点拖出水面……
一系列动作完成后,官兵们凝重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人民日报)(肖德伦 于贵民)
相关阅读:何为抗冲击技术?为何要加强抗爆炸冲击实验?
驱逐舰发射巡航导弹[资料图片]
相关解读:何为抗冲击技术?为何要加强抗爆炸冲击实验?
舰艇抗爆炸冲击研究脱胎于硝烟战火之中。1942年9月,日本乙型潜艇伊19号在所罗门海域进行战斗巡逻中,遭遇美军“黄蜂”号航母编队,日海军向美军发起攻击,造成“黄蜂”号航母编队1艘航母和1艘驱逐舰沉没、1艘战列舰受伤的惨重损失。
1982年5月4日,马岛海战中,阿根廷“超级军旗”式战斗机用法国“飞鱼”导弹击沉了英“谢菲尔德”号驱逐舰,首创空舰导弹击沉大型战舰的战例。1988年4月,美军当时最先进的导弹护卫舰“罗伯茨”号在前往海湾地区执行护航任务途中被一枚苏制老式M08水雷击中炸开8米的破口并引起大火,险些沉没。
一系列海战的惨痛教训,使得各国海军充分认识到战舰如在抗冲击方面存在薄弱,就如同泥丸入海,朝不保夕。实际上,美国海军早在1860年就进行了船体抗爆试验。二战后,美海军更是不惜耗费巨资进行舰艇抗冲击技术研究,以提高战舰的海上生存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前不久,美国最新研制的耗资6100万美元的“海狼”级核潜艇进行实艇水下爆炸考核试验,爆炸的药量高达1万磅(4536公斤),就是为了充分考核潜艇抗冲击能力。
我军潜水员创造模拟饱和潜水深度亚洲纪录

潜水员在实验舱内打出国旗和标语。戴 璐摄
“潜水员出舱!”9月6日15时,随着一声令下,深潜实验项目总负责人肖卫兵轻轻推开压力舱盖,又一个载入中国深潜史册的特殊时刻到了:李刚、倪磊、叶永利、孙志江4名海军潜水员,像4条跃出深海的潜龙,精神抖擞地依次钻出舱门,顺利结束在高压舱内19天的“龙宫”生活。
潜水员脸上轻松的笑容,印证了监控台上密密麻麻的监测结果:4名潜水员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完全正常!这标志着我国模拟480米饱和潜水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8月18日上午,4名潜水员进入实验舱。
专家介绍,潜水深度超过400米后,人和设备要承受40多个大气压,那是10多厘米厚的精制钢板才能承受的压力。此次实验首次采用了我国自行制定的加压方案。
21日上午8时,舱内压力增加到450米水深——这是2008年日本潜水员创造的目前饱和潜水亚洲纪录。此时,各种监测显示,4名潜水员生理心理正常,设备仪器运行良好。
8月21日19时23分,加压表指向480米!创造了饱和潜水新的亚洲纪录。4名潜水员感觉良好,他们激动地挥动国旗向舱外致意,将壮举镌刻在我国深海潜水史的丰碑上
潜水员回顾模拟饱和载人潜水实验:不眠的19个日夜
核心阅读
在执行我国模拟饱和潜水载人实验中,4名潜水员忍受种种不适反应,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挑战生理极限,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也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9月6日,是我国在模拟氦氧饱和潜水载人实验探索中永远难忘的日子。李刚、倪磊、叶永利、孙志江4名潜水员在饱和潜水高压实验舱内结束为期19天的模拟水下生活,安全顺利地走出舱门,创下了我国模拟480米氦氧饱和潜水载人实验新纪录,同时也刷新了该项目的亚洲纪录。
翌日,记者走近他们,对话潜水员,倾听着他们的讲述。

李刚
李 刚:不寻常的选拔
潜水员的选拔与航天员一样,有一套特殊的医学标准和要求。牙齿的咬合度、高气压下心肺功能、咽鼓管通气功能、整体身体素质都要执行最高标准。
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潜水员是破茧成蝶的艰辛历程。新兵训练结束后,要进行5个月的《潜水医学》、《高气压生理学》、《潜水技术》、《防救打捞技术》等潜水专业理论学习。
掌握初步的潜水知识技能后,我们就被分配到海军防险救生部队,按照军事训练大纲要求,进行魔鬼般的强化训练。每天2至3次五公里越野跑,游泳和蹼泳各1000米以上的训练,用专用组合器械进行肌肉力量训练,用浪桥、滚轮、旋梯、软梯、单双杠等进行身体协调及适应性训练,进行舢板、组合攀登等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训练。
参加此次深潜实验的潜水员都是从海军三个舰队精选出来的尖子。其中有曾创造快速上浮脱险153米亚洲纪录的何晓明,曾创造单人120米氦氧常规深潜纪录的周永生……
此次潜水员选拔,在生理方面:先经过各舰队指定医院进行初检,再经复检,最后在临进舱前进行全面体检。最终选拔出10名潜水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饱和潜水专业知识学习和针对性潜水训练。
海军某医学研究所针对大深度饱和潜水要求,加大专用组合器械、长跑、负重深蹲、折返跑、功率自行车、蹼泳等训练强度,进行耐力训练;佩戴专用可调呼吸阻力的潜水面罩进行呼吸肌和肺功能训练;对巡潜装具、水下测量、水下录像、水下绑扎、法兰对接等内容提出比实际环境高出几倍乃至十几倍标准要求潜水员去完成,不断提高贴紧援潜救生要求的作业能力。
经过严格甚至残酷的选拔,8月16日,光荣的任务落在了我和倪磊、叶永利、孙志江等4名潜水员身上。

倪磊
倪磊:不眠的19个日夜
8月18日,模拟480米氦氧饱和潜水载人实验拉开了序幕。
当舱内加压至80米时,出现了加压性关节疼痛的症状,使行动受限。我深知,加压性关节疼痛是一种适应性症状,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步适应,因此我们只能咬紧牙关挺过去。
270米时,由于受高压神经综合征的影响,我出现头晕和恶心现象,连水都喝不下去,人的情绪也变得异常烦躁,像晕船一样地难以忍受。
在这个时候我主要从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如果在这个时候退却的话,将会使整个实验半途而废。
外部也给予了密切配合。通过舱外课题组营养师的分析,共同调节菜谱,制定个性化的饮水方案,根据个人口味和饮食习惯,尽可能让每个人多吃饭,满足营养要求。多吃水果,改善味觉,增加食欲。
此时还有另种症状,那就是呼吸频率降低,阻力增加,均感到呼吸困难,尿液增多,小便次数增多,尤其是睡眠时,很难熟睡,稍有动静就能惊醒。有时候只能用嘴呼吸。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想办法将吊床改为半躺式,克服舱内噪音环境和温湿度的影响,这才勉强入睡。
舱内高温高湿,身体会出现不良反应,如体癣、脚癣、外耳道感染,影响了身体正常功能。
加压至480米后,我们按计划穿好潜水衣,逐个出舱,进行水中巡回潜水作业。刚出舱时,觉得水温热乎乎的,也没有别样的感觉,只是记忆力有些消退。刚量过的尺寸一会儿就记不准确了,为了使数据不差毫厘,只好再重复做一次。

孙志江
孙志江:不断的心理干预
这次实验,我觉得心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心理辅导,我们的状态是不会这么好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最难忘的是心理咨询师马海鹰。
马老师对我们采用了娱乐疗法(看电影,听音乐);激励法(表扬,鼓励增强自信心);宣泄法(写日记, 做天气预报);催眠法(帮助我们很好地休息,增强自我的能量和信心);心理自我调节法(使我们能够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等等,这些方法对我们圆满完成这次任务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使我们的定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心情也比较放松和愉快。
加压到一定程度,氦气中出现的氦语音现象明显阻碍了潜水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特别是在400米以上压力的时候,潜水员面对面说话就像孩童哇哇的啼叫,叽里咕噜的一点都听不懂,只能依靠写纸条交流。更多的还是依靠相互之间的手势和默契。
因为是在氦氧混合气环境下作业,嗅觉基本丧失,味觉明显下降。我就按照心理老师在舱外进行的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从心理工具箱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法,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整合,把吃饭也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
尽管在实验时遇到种种困难,我们4人都能互相鼓励,互相关心,团结协作,认真细致地完成每项任务。

叶永利
叶永利:不竭的精神动力
通过视频,各级领导还经常看望我们,把家人的消息和鼓励,以及外面工作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告诉我们,使我们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
舱内就是战场。当我们在舱内需要鼓励时,能够得到家人的消息和鼓励,能够通过“亲情连线”听到亲人的声音和问候,使我们力量倍增。我们也可以写写家书,及时地转交给家里,让家里人能够放心。相互间的鼓励和沟通对任务的圆满完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验期间,我们非常喜欢内外互动开展的小节目,也乐于参与。这些都是经过马老师精心策划准备的,内容很丰富,我们玩得也很尽兴很开心。比如蒙眼作画,变脸6连拍,官兵捉贼等小游戏,对我们的心理都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还有赞美自己的家乡,从而激发我们的自信心,也增强了我们为家乡争光的自豪感。
任务完成后,我们第一件想做的事情,就是洗个澡,呼吸下新鲜空气,然后美美地睡一觉。本报记者 苏银成(人民日报)
人类的水下极限词典——饱和潜水实验相关名词解释

心理服务工作者与舱内潜水员互动
潜水作业的减压——潜水员呼吸的压缩空气都含有惰性气体(如氮气N2或氦气He)。一旦潜水深度超过10米或在加压达2个绝对大气压的室内工作超过50分钟,于潜水完毕后都要进行减压。停留时间越长,呼吸气中惰性气体在潜水员体内的溶解量越多,所需减压时间也相应增加。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减压,潜水员在高压下溶解的惰性气体残留在关节或身体组织中,造成严重的减压病,甚至会危及生命。
饱和潜水——由于水下工作时间越长,减压时间也越长,因此潜水员如果在几百米下工作2-3个小时,而整个作业长达几天,则减压的时间将严重影响潜水作业的效率。因此美国海军潜水生理学家Bond于1957年提出“饱和潜水”的观点,就是创造出一种环境和条件,使潜水员在高气压下长时间暴露,体内各组织体液中所溶解的惰性气体达到完全饱和的程度,使潜水员可以长期停留在高气压下几天乃至几十天,待预定作业任务完成后,一次减压出水。以中国500米饱和潜水系统为例,在实际使用中潜水员可在舱内通过加压使体内惰性气体完全饱和,舱体则可以设置在救援舰上,食物通过专用递物筒提供,潜水员则可以乘坐潜水钟下至水下500米进行作业,完成后返回舱内即可。由于压力没有变化,水下作业可以分批分组连续进行,最后在舱内一次减压,效率极大提高。
巡回潜水——从饱和潜水的实践中,科学家逐渐发现,从饱和潜水深度继续向更大深度下潜,在一定深度时程范围内返回原深度,可不经过减压的程序,这就是巡回潜水的概念。以中国模拟饱和潜水实验为例,480米为模拟饱和潜水深度,493.00米则是巡回潜水的深度,由于概念的接近,两个数字很容易混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随着饱和潜水深度增大,巡回潜水的时间和深度增加的越多。也就是700米饱和后的巡回潜水范围远超过400米饱和后的巡回潜水范围。
相关链接:饱和潜水的几个第一
1957年,美海军专家BOND第一次提出“饱和潜水”概念。
1962年,美军组织代号“人在海中”系列试验,这是世界第一次海上饱和潜水试验。
1988年,法国进行了一次饱和-巡回潜水实潜试验,潜水员在地中海水下534米海底完成有效作业任务,这是人类真正到达的最深水下深度。
1989年,中国海军医学研究所在500米饱和潜水系统进行了模拟350米氦氧饱和-376米巡回潜水人体实验,创造当时亚洲纪录。
1992年,法国又进行了人体氢氦氧混合气模拟饱和潜水实验,深度达到了701米,压力为71.1个绝对大气压。这是当前人类承受的最高压力世界记录。
1994年,俄罗斯进行动物饱和潜水试验,发现生物可以承受120~190个绝对大气压。也就是说,人类有通过饱和潜水下潜到近水下2000米的可能性。
2008年日本海上自卫队完成450米饱和-巡回潜水实潜试验,潜水员巡潜深度达450米,为当时亚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