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深处见友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14:24
崔 寅《 人民日报 》( 2010年09月17日   23 版)

曹禺和日本剧作家合影

《雷雨》在东京公演剧照
真没想到,曹禺先生与日本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当我在早稻田大学戏剧博物馆参观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来日举办的“中国戏剧家曹禺诞生100周年纪念展”后,这一感受更加强烈。
位于日本百年名校早稻田大学校园内的这家博物馆是日本唯一的戏剧博物馆。在这座有着80多年历史、外观模仿英国伊丽莎白时期伦敦吉星剧院的设计的博物馆里,前来参加展览活动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崔宁向我谈起在日本举办曹禺展的缘由。
曹禺的父亲万德尊在1904年考取清朝官费留学生,在日本振武学堂和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了5年。曹禺本人曾分别于1933年、1956年、1982年三次赴日,与秋田雨雀、久保荣、千田是也、杉村春子、内山鹑等多位日本戏剧界同行有着广泛和深入的交流。更值得一提的是,曹禺的成名作《雷雨》的首次公演就在日本,曹禺在日本深受欢迎。
曹禺曾满怀深情回忆他与日本的情缘。“我曾到过日本三次。我在大学就要毕业放春假时,来到这里。那时我才23岁,一句日语也不会讲,但是像我一样年轻的日本大学生们,跟我用笔,用半通不通的文字,开怀畅谈,交谈得十分热烈。我想起那满目浓艳的樱花,好像一片片彩云,真不知那些脚踏木屐、穿着裙子式的学生装的同学们,现在在哪儿?在做什么工作?他们会不会还记得我?当然,我们都老了,可是我的脑海里,他们永远那么年轻。”
展览开幕前,冒着酷暑赶来的中日“曹禺迷”们在著名的大隈纪念讲堂观看了《雷雨》片段,中央大学文学部教授饭塚容作为特邀嘉宾为大家诠释曹禺其人、其作品、其影响。而回首30年前,曹禺在东京都立大学会见日本曹禺研究专家时,饭塚容还是一个刚刚完成毕业论文《曹禺论》的年轻学者。这就是曹禺及其作品跨越时空的魅力吧。
1933年曹禺参加清华大学毕业生赴日旅行团,第一次来到日本。他游览了东京、神户、横滨、大阪、京都、奈良等地,在东京筑地小剧场观看了话剧《好望号》,并欣赏了尾上菊五郎的歌舞伎演出。正是这场演出,使他看到了中日艺术之间的相通之处。
1935年4月27日,《雷雨》由中国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好会在日本东京神田一桥讲堂演出,这是《雷雨》剧本1934年7月发表后的首次演出。饭塚容说,“事实上,1934年12月和1935年1月,浙江春晖中学的学生以及济南女子师范学院‘六一剧社’都曾小规模演出过,而《雷雨》首次公演却是在日本。”1936年2月,《雷雨》日译本由日本汽笛社出版,书中有曹禺为此写的序,还有秋田雨雀、郭沫若的序言。1937年3月,曹禺的《日出》由中华留东剧人协会在神田一桥讲堂演出。
曹禺的剧作日译本很多,据说《日出》、《北京人》有三种译本,展览中我看到了《原野》、《蜕变》、《胆剑篇》等多部作品的日文版。尽管这些书都已经微微泛黄,封面也有些破损,但仍然能够透过这些小册子感受到曹禺在日本受到的关注与尊重。当年,日译本《雷雨》的译者影山三郎对曹禺的戏剧倾注了巨大热情。曹禺曾写道:“一位读者,为了同新中国来的作家会面,从横滨一直追到长崎,又返回大阪,还未能相见,最后才在东京同我相见。他兴奋地对我说,……我来回跑这么远的路,是为了和您见面,表达祝愿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长久友好下去的心情。”
展厅内有许多珍贵的手稿。在1990年曹禺从事戏剧65周年之际,日本著名表演艺术家、剧作家纷纷写来亲笔贺信。剧作家木下顺二致信曹禺,深情回忆两人间的交往,赋诗一首“地动山移松柏青,风雨深处见友情”。看着这些写给曹禺、饱含情意的日文亲笔信,想象一下跨越国界、语言、乃至战争的友谊,令人感慨万千。
“在日本邂逅曹禺诞辰百年纪念展,真的太意外了!没想到曹禺与日本有这么深的渊源,如此受欢迎。”看完展览后,早稻田大学的留学生赵倩倩说。专程赶来的东京外国语大学的武文告诉记者,学校的日本学生曾演出过话剧《雷雨》,如果问起曹禺,她的日本同学都会说:“当然知道!”
在留言册上,很多日本朋友抒发着内心的感受:“戏剧博物馆与精彩的《雷雨》再合适不过了,参观这个展览,我感觉仿佛在观看演出。”“我希望中日两国的戏剧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中国戏剧的历史,文化和热情,真的很棒。”“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中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伟大及其才华,我被曹禺与日本剧作家、演员之间的友好情谊所深深感动!”
而我,则为曹禺先生在日本受到欢迎而感到惊喜,被日本朋友对曹禺的钟爱所深深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