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内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20:41
战争 国共内战
日期 第一阶段:1927年四月-1937年十二月。全面战争状态:1946年六月-1949年十二月
地点 中国
结果 中国共产党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中国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政府撤退至台澎金马
作战各方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指挥官
毛泽东 蒋中正
兵力
2,800,000
1948年6月 3,600,000
1948年6月
伤亡
国共内战是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在中国境内爆发的战争。自1927年到1949年间,国、共之间有多次内战,其间由于日本入侵中国,内战暂停,但仍摩擦不断。
国共内战之所以难以避免,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国、共两党的目标完全不同。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参仿西方法国大革命以后,关于民主、自由等的思潮和理念,其政治制度理想以美国、英国等为蓝图,孙中山也参仿了马克思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思想。孙中山病逝之后,中国国民党由蒋中正接任党主席,因为与共产党的权力争夺及理念不同,决定进行“清党”以及“剿共”。继而产生许多冲突和战事,对日抗战结束后,国共双方因为对沦陷区的“受降”、“接收”问题有相当多的冲突和龃龉。加上双方皆以外国势力为靠山(国民党—美国,共产党—苏联),不断的扩张版图,终至再度发生冲突。就在冲突日益扩大时,美国的马歇尔奉命前来进行调停工作,虽曾达成国共双方共组政府的协议,但在国民党不愿分享权力,共产党不愿放弃武力的情况下,短暂的合作再度破裂,内战再次爆发。1946年6月,共产党军队易名为“人民解放军”,并以“乡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搭配蜂拥而起的学潮,开始进行全面的国共斗争;而国民党方面则由蒋中正带领国民革命军,与共产党展开大规模的内战。在三年半的战役中,历经了辽沈、平津、徐蚌(淮海)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实力快速缩减,节节败退。到了1949年,蒋中正宣布下野,代总统李宗仁试图求和,但其后遭到蒋中正拒绝。共产党军队渡过长江后,国民政府经广州、重庆、成都直至迁往台北,情势岌岌可危,但1950年的韩战爆发,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并积极维持海峡中立化之战略政策,中华民国政府得以稳定维持。从此,两岸分裂的局面就此形成。
目录 [隐藏]
1 内战根源
2 第一阶段
3 第二阶段
3.1 起因
3.2 第一阶段(1946年6月—1947年3月)
3.3 第二阶段(1947年3月—1948年9月)
3.4 第三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2月)
4 参见
内战根源
国共两党领袖蒋中正与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于重庆举杯致意,但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半之时间即已兵戎相见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分分合合的历史。传统的王朝更迭模式进行到1840年-1910年的时候,因为西方势力的入侵而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帝制直接在西方民主的呼唤中灭亡,但是旧势力旧思想在中国却远没有灭亡。孙文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并不彻底。以袁世凯为首的一大批清朝旧官僚投机革命,建立了北洋军政府。虽然革命党人想通过和平的方式对这个政府进行西方民主化改革的尝试,但是并没有成功。尽管如此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依然坚持着他们西方式的民主理想:政府民选,军队国家化。而过于理想的革命党人无法使用选票等和平手段来说服手握兵权的军阀首脑。这一切让革命党人认识到,没有军事力量就不能达到目的。孙文在广州组建国民政府,创建国民革命军,于1924年发动北伐战争,讨伐北洋军阀政府。与共产党和苏联的合作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的。同时孙文从苏联引进的党掌握军队的模式。这样中国就出现了党控制的军队。孙文对于中国民主进程的本意是,党临时掌握军队-控制了全国局面-训政-宪政-把军队归还给国家-最终实现政治民主,军队国家化。可是孙文没有想到的是在党掌握了军队之后,党发生了分裂,国民党和共产党原本牢固的政治同盟发生了互相攻击的情形。
国共的分裂,是革命路线的分裂,而不是对革命的背叛。尽管国共双方都指责对方叛变革命,因为从双方的政治纲领上看,双方的最终目标是存在冲突的。孙文的国民党要在中国建设资本主义,而共产党要实现共产主义。双方的分裂是必然的结果。之所以两党能够组成同盟,是因为两者在当时拥有共同的敌人 ——北洋军阀。另外国共的合作方式也是双方分裂的原因之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与国民党进行合作。这种方式在各自党内都存在分歧。共产党在加入国民党后迅速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右派的不安。1927年马日事变和四一二政变之后。大量共产党人被拘捕或屠杀,共产党人的活动也转为地下。共产党为了反抗国民党的镇压,利用手中控制的少量的国民革命军武装反抗。1927年,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国民党称之为“南昌暴动”),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中国工农红军”,而原本的国民革命军,大多数被国民党控制,继续北伐统一全国。从此,军队为党的事业而战,国共两党都有了开战的资本。内战爆发了。
国共内战是国共两党因为政见上的分争,而引发的战争。和以往不同的是双方的军队都是党控制的军队。军队成了党的政治工具,为党的理想互相厮杀。党能够有控制军队的行为或职能,起源就在于苏联的十月革命模式和孙文的引进。如果没有党对军队的控制,就不会有国共内战;然而,如果没有党对军队的控制,也不太可能会出现北伐的胜利。不管怎么说国共内战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无论结局如何双方的都对战争负有责任。
第一阶段
1927年至1937年间的第一阶段国共内战,共产党称之为土地革命、十年内战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而国民党则称之为剿匪。共产党自认为进行革命的目的是通过将没收的地主资产分发给农村的贫雇农,从而改变农村贫富极度悬殊的经济状况而产生的战争。
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先后动用优势兵力对共产党的根据地实行五次“围剿”,前四次遭到失败,但在最后一次“围剿”中步步为营,迫使中央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之为“流窜”),从江西瑞金战略转移至陕西延安,损失惨重。
第二阶段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第二阶段内战,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解放战争,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国民党称这段时期为戡乱。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共产党宣称共计歼灭国民革命军约807万,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在中国大陆战败后撤往台湾。
起因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的势力扩大。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主张要在中国建立“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主张以武装割据斗争的路线夺取政权。而领导国民政府、以蒋中正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则以共产主义是一种专政政体,国民的私有财产和经营权应受到保护,并要求毛泽东放弃军权,实现国家统一。而以民盟为首的民主党派主张双方都交出军队,军队归国家所有,建立多党制的民主国家。而苏联、美国等大国也试图将本国立场贯彻于中国,使得国、共双方的矛盾愈发激化且难以调和。
1945年8月,蒋中正在日军投降前后三次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际、国内重要问题”。毛泽东同月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同意避免内战,但未能就共产党政权及军队的合法性达成共识。
第一阶段(1946年6月—1947年3月)
1946年6月下旬,国、共两党的军队在中原地区(湖北、河南交界)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长达三年多的全国内战就此开始。国民党军队仍称国民革命军,共产党的军队则自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时期被共产党称为战略防御时期。期间,国民党依靠优势兵力对共产党统治区域(共产党称为解放区) 展开了全面进攻,但被共产党挫败。
共产党方面并没有摆出主力决战的样子,采用边打边撤的方针将军队转移到山区以保存实力,包括张家口在内的华北重镇最多有105座城市被国民党方面占领。其中国民革命军在刘峙、程潜的统率下,以20万优势兵力攻打共产党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宣化店,共产党被迫开始全线撤退,将主力调往延安地区。史称“中原突围”。
同时潜入山区的共产党军队再度使用了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运动战战略,利用国民革命军分散搜索的契机,集中2~6倍的兵力展开包围进攻。这种方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首要作战策略。经过8个月的作战,国民党方面战斗减员约71万人,可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由1946年6月的117个旅,下降至85个旅。
第二阶段(1947年3月—1948年9月)
这一时期被共产党称为战略相持时期。
8个月的全面进攻并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效果,共产党方面主力依然存在。这样国民政府便做出新的战略方案: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共产党根据地。
面对20余万国民革命军,共产党方面将中共中央主动从延安撤退,胡宗南占入空城,谎报大胜。同时解放军开始在陕北高原进行游击战,运动战,分别取得了在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等地的胜利,国民党方面经过3个多月的“蘑菇战”,即游动作战,军力、士气下降严重,最终放弃了陕北高原的战斗。
同时,山东的共产党占领区遭到逾60万国民革命军的围攻。由于国民革命军采用了齐头并进的战术,将军队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导致解放军的游击战术无法奏效。但粟裕提出以山东解放军主力决战的方式粉碎围攻的方式最终被采用。在孟良崮战役中,号称“王牌部队”的国民革命军整编74师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阵亡,国民革命军全线撤退。这样一来,人民解放军军力上升至280万人,装备了重炮兵与工兵,基本具备了同国民革命军决战的实力。
另外,由于国民政府集中兵力进攻延安及山东解放区,导致后方兵力空虚,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军进攻共产党统治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中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第三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2月)
此时期被共产党称为战略进攻时期;台湾历史教科书称作“大陆变色”。期间,共产党发起了三大战役:辽沈战役(辽西会战)、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和平津战役(平津会战),击溃、消灭、收编了国民革命军的主力近150万人。1949年4月,国共举行了北平和谈并达成协议(但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张治中会谈后留在了北平,之后公开宣布脱离国民政府),国民政府拒绝在和谈协议上签字。随后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强渡长江,占领首都南京并进占了杭州、南昌、上海等都市。国民政府先迁广州。10月解放军占领广州,国府再迁重庆、成都,终于同年12月10日全面撤退台湾,台北则成为临时首都。此后,中共方面多次试图“解放台湾”。国府方面亦多次“反攻大陆”。二者均以失败而告终。
开放分类:
战争、历史、国民党、中华民国
参考资料: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中国近代史(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