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看看这些中华老字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44:54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这就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同仁堂品牌誉满海内外,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其品牌优势得天独厚。目前,同仁堂商标已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同时,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并在台湾进行了第一个大陆商标的注册。显而易见,同仁堂的著名商标和优秀品牌已成为同仁堂集团不断发展的特有优势。

    都一处烧麦馆坐落在繁华的前门大街36号,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距今已有250年的历史,是北京有名的百年老店之一。

    乾隆17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乾隆皇帝从通州微服私访回京途经前门,当时所有的店铺都已关门,只有这家“王记酒铺”亮灯营业,便进店用膳,由于招待周到,酒味浓香,小菜可口,所以对小店产生了兴趣,便和店主闲谈起来,询问酒店叫什么名,店主回答:“小店没名”。乾隆听后说:此时京城开门的就你一家“就叫都一处吧!”乾隆回宫后亲笔题写了“都一处”店名,将其刻在匾上,几天后宫中派人送来这块虎头匾。从此“都一处”代替了“王记酒铺”,从此以后生意十分红火。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都一处”经历了多次装修翻建,1964年扩建后的新楼为两层,营业面积达170平方米。同年秋天,郭沫若到店观赏乾隆御赐的虎头匾后又为“都一处”写了匾。

    “都一处”自乾隆赐匾开始出名,再加上北京小吃一烧麦,不仅在北京,在全国也很有名气。并已流传到国外,该店面点师曾数次去日本传艺和表演,深受日本朋友的欢迎。

    老字号张一元茶庄紧邻于同仁堂药店的东面路南。张一元茶庄由安徽歙县定潭村人张文卿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所建。定名“张一元”,取“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开市大吉,不断创新发展。张文卿于1925年亲自在福建办茶场,不仅可以熏制特味的茶叶,而且要比在北京从茶叶批发商手中买货价码便宜得多。所以,同等级的茶叶,张一元茶庄比别的字号茶庄要卖得便宜。

    据说,在当时北京的商店,张一元茶庄是第一个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戏剧等来招徕顾客的。每次播放时,门前总是围着一群人。解放后,张一元发扬老字号的优良经营传统,在确保茶叶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改造、调整、增加茶叶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1990年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亚奥理事会官员和各国运动员慕名来买茶叶的络绎不绝。

    1992年,以张一元茶庄为主成立了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公司成立后,在弘扬张一元老字号传统的同时,适应市场,多方努力,使张一元一些失传断档的传统风格的品种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现在的张一元既有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名茶,又有深受京城及北方人喜欢的各种档次的花茶、紧压茶、红茶、保健茶等;同时还相继推出张一元包装系列礼品茶。其茶叶品种多达200余种。

    大栅栏的老字号鳞次栉比,一个挨着一个。从张一元茶庄往东路北为瑞蚨祥绸布店,即瑞蚨祥东号本店。瑞蚨祥对面则是老字号步瀛斋、马聚源鞋帽店。同其它老字号相比,这老两家老店的门面变化很大,充满了现代气息。

    清末,光绪十九年(1893年),山东省章邱县人孟洛川,继于济南、青岛和天津之后,投资8万两白银,委派已在北京前门外布巷子经营山东"寨子布"多年的孟侯,在大栅栏开设了这家绸布店。参照《淮南子》、《搜神记》中"青蚨还钱"的典故,取名"瑞蚨祥"。开业后,生意兴隆,名声大作;仅七年时光已拥有资金40万两白银,居"八大祥"之首。现在,瑞蚨祥带有天井的两层楼房是大栅栏唯一保持老字号原貌的店堂,已列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丝绸文化渊远流传,《诗经》中已出现“贝锦”一词,瑞蚨祥宏扬国粹,集全国各地丝绸精品和各民族呢绒俏货于北京,为了保证质量,很多丝绸产品由专人到苏杭一带寻找可靠厂家订货。同时销售经过"闷色"的各种色布,被顾客传为佳话。

    瑞蚨祥的皮货也以质地优良品种齐全闻名京都,我国北方各省乃至亚洲北部的皮货精品,如海龙、水獭、猞猁、紫貂、滩羊皮等都有进货。严把进货关是瑞蚨祥经营的一大特色。瑞蚨祥在经营上坚持"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从不迎合降价风,随波逐流;店员热情待客,服务周到;注重店容卫生和职业着装,讲究语言文明,为顾客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购物环境。

    1949年,历经沧桑的瑞蚨祥和大栅栏的许多老字号一样迎来了民主的曙光、北平的解放。开国大典徐徐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用瑞蚨祥提供的红绸子制做的。1954年底率先实现公私合营,后发展为深受首都人民和中外游人喜爱的国营绸布店。

    老北京人讲究“脚踩内联升”—穿内联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布鞋。这家老字号,至今有将近150年的历史了。

    清咸丰三年(1853年)冬天,内联升鞋店在东江米巷(今台基厂)建成了。店主名叫赵廷,他早年在一家鞋作坊当徒工,学得一手好技术,又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后来,京城一位达官丁大将军出资数千两白银入股,帮助赵廷开办鞋店。

    赵廷分析北京当时制鞋业现状,认为制作朝靴的专业鞋店很少,于是决定办个朝靴店。经过一番苦心思索推敲,取店名为“内联升”。内联升的名儿就表明它的服务对象:皇宫贵戚和天天盼着“连升三级”、“平步青云”的官场。示意顾客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可以在官运亨通。

    内联升老板对来店购鞋的名贵,留意记录其所需尺码,爱好,积久汇集成册,取名《履中备载》。一则可免去再买时往返之路;二则可为外任官晋谒上司,想奉献靴鞋做为礼品者提供便利。

    内联升制作的朝靴底厚达32层,但厚而不重;黑缎鞋面质地厚实,色泽黑亮,久穿不起毛。如果沾了尘土,用大绒鞋擦轻轻刷打,就又干净又闪亮。这样的朝靴穿着舒适、轻巧、走路无声,显得既稳重又气派。

    内联升既要赚帝王将相的钱,又不冷落普通顾客。店主懂得:要伺候好坐轿子的,就得想到抬轿子的。而且它制作的“轿夫鞋”很实惠。既跟脚又不易绽裂,柔软吸汗,走路无声。习武的人也喜爱穿它,称得上是中国式运动鞋。内联升制鞋的面料很显讲究。

    制鞋加工工艺也与众不同。仅千层底布鞋鞋底的制作,就要经过七道工序。纳底,要求每平方寸用麻绳纳81针以上,针孔细,针码分布均匀。锤底,将纳好的鞋底经热水浸泡及热闷后,用铁锤锤平,不能走样。这样的鞋底坚固耐用,柔软舒适、不起层、不变形,即便有汗脚毛病的人穿用,鞋底也不会湿。绱鞋的技术则更要细致严格,在鞋模子造型上下功夫,造型美观,大方。手工绱鞋时,紧绷模型,平整服贴,绱鞋的针码更得间距齐整,鞋帮与鞋底严合饱满,吃帮均匀。

    内联升开业初时店址在南城东江米巷,后又三易其址,解放后迁至大栅栏,店、厂规模随之扩大。

    近日,他们在店内设摊制作传统布鞋。您要是去逛大栅栏,一定别忘了去看看内联升,不光可以欣赏一下那些布鞋,还可以参观一下传统制鞋的工艺——纳底、绱帮……肯定也是一种享受哩。

    “狗不理”的包子,据说有 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做出名的,并不是原来的店主,而是下个学徒,学习到基本功夫以后,精益求精,做出声誉来的,“狗不理”便是这个学徒的乳名。在旧中国民间的习惯,婴儿出生,父母为了顾虑孩子娇弱,所谓多灾多难在旧社会缺乏医疗,崇尚迷信的情况下,便取一个粗贱的乳名,什么狗患丫头之类 (男孩子有时也取丫头的名字,是一种重男轻女的恶习) ,认为这样妖魔鬼怪就不会注意了?(年代长久,真名字已无人过问了) ,为人厚道,学艺勤恳,三年出师以后,学到一身好手艺,成为做包子的高手,给师傅赚了不少钱。后来师傅死了,他使单独自己经营,本钱小,不能设大字号,便在运河码头开一家小铺,做包子专门卖给一些码头船夫,往来商贩,大多数都是家乡人,既无字号招牌,同乡们仍旧叫他的小名,于是“狗不理”便和包子联系起来了。加之他做事老诚,手艺又好,做出来的包子,货真价实,味道鲜美。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狗不理”的包子成了名产,顾客也从劳动群众,小市民慢慢发展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

    后来据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那时他是清朝的直隶总督),为了奉承慈槽太后,买了专程进贡到北京,得到太后的赏识,狗不理的包子,身价便更高了。从此生意兴隆,钱赚多了,才正式在天津市内开了“德聚号”,然而知道的仍旧不多,一般都还是叫“狗不理”。1949年的老板,已经是“狗不理”的第三代,大家才晓得“狗不理”原来姓高。公私合营,收归国营以后,一度质量低落,最近发还私营,包子又很受欢迎了。

    “狗不理”的包子和一般包子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它所以享盛名,全在于真材实料,制作认真。当年好管闲事,曾去访问店东,他告诉我们,“狗不理”包子调馅最考究,完全是用烛得很浓厚的骨头汤,馅子内选得好,而且肥瘦搭配,比例按季节有所不同:冷天肥的较多,夏天肥的较少,春秋和暖,肥瘦对开,这样就能不显肥腻,软嫩适口;馆子斩得细而匀,浓汤拌得润而爽包馅子不冒顶,不跑油,褶子密,外观好,讲究要一个包子12个褶不多不少,一两面包 3个,大小没差别,这都是有特色的地方。

    中国烤鸭历史悠久,据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的(食珍录)记载,就已有了烤鸭的篇章,至今有1400多年历史。在明清两朝宫廷中已常食用烤鸭,后来才传向民间。据历史查考,北京第一个烤鸭店—“便宜坊”,是于清代咸丰五年(1855)创办的,在宣武区骡马市大街挂牌营业,主要经营焖炉烤鸭。制作烤鸭的师傅多为山东荣城人,所以北京烤鸭既是宫廷风味,又是鲁莱名肴。

    于前门大街东侧的全聚德烤鸭店,是在清同治三年(1864)由河北蓟县人杨传仁创办,以经营挂炉烤鸭著称。由于其烤制手艺更加讲究,烤出的质量、名声很快超过了便宜坊。烤鸭是以优质雪白的北京填鸭为原料。据考证,北京鸭的祖籍在南方,于明初随漕运船只运养来京,繁殖于京东潮白河一带,故有“白河蒲鸭”之名。后迁京西玉泉山放养育成良种。用人工填喂法育出的称北京填鸭。

    北京填鸭生长快,60-65天就可育成5-7斤重。45天前的雏鸭自由取食,最后15-20天由人工填喂,每6小时喂一次,昼夜不断。格填鸭经宰杀、退毛、取内脏、洗净、灌水、吹鼓、涂料等一系列工序,才可人炉烤制。

    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后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松竹斋的创办者是一个浙江人,姓张,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银开办了一家小型“南纸店”。后为琉璃厂内最出名之南纸店,因其承办官卷、官折而得名。

    后因经营困难,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将店名改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清同治状元,曾任国子监祭洒)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后荣宝斋又以其绝技“木板水印”闻名中外。

    木板水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印刷技术,用这种方法印制出来的中国画酷似原作,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这是当今任何印刷方法都无可与之相比的。荣宝斋用木板水印法制作过的《七十二候诗笺》、《二十四节令封套》等,鲁迅、郑振铎先生见后曾称它为琉璃厂诸笺肆中之“白眉”(即同类之间之杰出者一编者按)。荣宝斋现在的新匾系我国著名书法家郭沫若所书。

    位于宣武区大栅栏西口的“广德楼戏园”是老北京场地最火、人气最旺、艺术最佳的娱乐场馆,也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戏院之一。

    “广德楼”大约兴建于1796年(清嘉庆元年),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戏院之一,它几乎是和法国巴黎歌剧院、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同时期建成的艺术场馆。同时,“广德楼”的声名显赫还在于它是当年戏曲祖师爷和名伶们施展才艺和迅速蹿红的宝地。当年名伶程长庚、余三胜、梅巧玲等都曾在此献艺。它是当时京城场地最火、人气最旺、艺术最佳的娱乐场馆。

    重新开业的“广德楼”是一座青砖绿瓦、雕梁画栋、垂花门帘、古色古香的全新理念的现代化艺术场馆,剧场内拥有200多个活动软椅,楼上楼下共有10个豪华包厢,场馆设施高雅气派。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德楼”所附设的曲艺博物馆收集和制作了马三立、骆玉笙、刘兰芳、关学增、孙书筠、马季、姜昆、李金斗等数十位曲艺名家的掌纹手印,汇集成了一片独特的手印墙。

    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使天津泥人大放异彩、成为民族艺术奇葩的,是"泥人张"的彩塑,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是张长林。张长林(1826-1906)字明山,后以字行。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技。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俗动。"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

    “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外国人早就以重金购买,"置诸博物馆中,供观赏。"在历届展览会上它都被认为是出类拔萃的作品。日本芦屋市的1座中国近代艺术馆为"天津泥人张彩塑"建立了陈列专室,展出彩塑作品58件。近年来"泥人张"彩塑积极地推动国际间文化艺术的友好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桥梁。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是近代民间发展起来的著名工艺美术流派,这支数代相传的艺术之花,扎根于古代泥塑艺术的传统土壤中,再经大胆创新,遂成为今日津门艺林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