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笔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15:53

筹笔驿

目录[隐藏]

古地名 

李商隐《筹笔驿》 

1. 原诗 

2. 注释 

3. 评析 

4. 韵译

罗隐《筹笔驿怀古》 

1. 原诗 

2. 赏析

古地名 

李商隐《筹笔驿》 

1. 原诗 

2. 注释 

3. 评析 

4. 韵译

罗隐《筹笔驿怀古》 

1. 原诗 

2. 赏析

   

古地名

  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县北。《方舆胜览》:"筹笔驿在绵州绵谷县北九十九里,蜀诸葛武侯出师,尝驻军筹划于此。

很多诗人留下了以筹笔驿为题材的怀念诸葛亮的作品。 

李商隐《筹笔驿》

原诗

  筹笔驿① 

  作者: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②。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③。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④?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甫吟》成恨有余⑤。 

注释

  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县北。《方舆胜览》:"筹笔驿在绵州绵谷县北九十九里,蜀诸葛武侯出师,尝驻军筹划于此。

  ②猿鸟:-作"鱼鸟"。简书:古人在竹简上写字,称为简书。此指诸葛亮军中的文书。储胥:军营。这两句说诸葛亮军令严明,连他驻地附近的猿、鸟都心怀敬畏。而风云长聚,似乎仍在护卫着诸葛亮的军营。《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称此二句"写得诸葛武侯生气奕奕。

  ③上将:指诸葛亮。徒:空,白白地。降王:指蜀后主刘禅降魏。传车:古时驿站备用的长途运载车辆。景元四年(263),魏大将邓艾伐蜀,刘禅投降,全家东迁到魏都洛阳。这两句深为诸葛亮惋惜。 

  ④管乐句:管仲是春秋时齐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乐毅是战国时燕国的统帅,曾大败齐师。《三国志·蜀志》;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唯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不忝:无愧,不逊色。关张无命:关羽守荆州,被孙权所杀。张飞被部下张达范强谋害。无命:不能长寿。这两句说诸葛亮确有管、乐之才,无奈关、张命短,不能辅助他,他孤掌难鸣。《潜溪诗眼》称此二句"属对亲切,又自有议论,他人亦不能及也。

  ⑤他年:此言往年,指大中五年(851)到成都,曾作《武侯庙古柏》诗,有句云:"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问为昭融?锦里:锦城,故址在成都,诸葛武侯祠所在地。《梁甫吟》:《三国志·蜀志》载:"亮躬耕垅亩,好为《梁父吟》。"《梁父吟》本属挽歌,悲凉慷慨。此诗所谓《梁父吟》,乃指自己所作《武侯庙古柏》诗。恨有余:诗人吊古伤今,不仅感叹武侯怀旷世奇才却难成功业,而且深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感伤。 

评析

  张《笺》定此诗于大中九年(855),作者随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还朝,途中经过蜀地的筹笔驿,写了这首咏怀古迹诗。诗中对诸葛亮表示崇敬,并为他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志愿而深感遗憾。以往论者多将此诗与杜甫《蜀相》相提。此诗之艺术成就确可比肩《蜀相》,皆融抒情、写景、叙事、议论为一体之作。但以内容而论,此诗实则更近于杜甫《咏怀古迹》第五首(诗附于次),史论味道很浓,于抑扬顿挫中突出诸葛亮"才命相妨"之悲剧。这也是古代士人文学中一个永恒的生命主题。《瀛奎律髓汇评》:何焯:"议论固高,尤当观其抑扬顿挫处,使人一唱三叹,转有余味。"纪昀:"起二句斗然抬起,三四句斗然抹倒,然后以五句解首联,六句解次联,此真杀活在手之本领,笔笔有龙跳虎卧之势。"许印芳:"沉郁顿挫,意境宽然有余,义山学杜,此真得其骨髓矣。

韵译

  猿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 

  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 

  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划算, 

  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 

  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 

  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 

  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 

  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 

罗隐《筹笔驿怀古》

原诗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赏析

  与李义山同题前后赋咏,义山赞诸葛之才智,昭谏叹诸葛之运命,各有所指,各极其妙。其颔联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为一篇之主旨。亦俗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清孙原湘《霸王之墓诗后》颈联时来雉亦烹功狗,事去人争笑沐猴,亦拟其意旨仿其句法。似皆出于项羽所谓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结联寄情于流水,余韵无穷。余成教《石园诗话》谓:昭谏《筹笔驿》诗,亦七律中最佳者,议论亦颇似义山。似不为过。 《筹笔驿》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将思想和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诗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罗隐有才,但他初期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太狂妄了,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好象天下除他之外再无有才之人,但失意使他的诗才朝着另一个讽刺的方向有了大发展。假如他稍微收敛一些,恐怕在当时会有更大的作为,但这样,那个有才气有傲气的罗隐就不会出现了。 罗隐是唐末著名作家,他本来希望能够为国为民有所建树,自信终有一日会执大柄而定是非,达到佐国是而惠残黎的目的,但是当时社会现实极端黑暗,一般知识分子根本没有出路,罗隐也不例外,他十上不中第,一生穷愁潦倒。 罗隐到是个可以警世、醒世的大师,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秉性,个性凸现也未必是个坏事,但是,过了就不好了,引以为戒好。筹笔驿,在今四川广元县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一开头就联系诸葛亮,再联系筹笔驿作出高度的总括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他抛弃了在南阳的隐居生活,为主公刘备分忧,出来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北征东讨的运筹帷幄,他的计谋都是好的。这里主要是北征,筹笔驿是为伐魏运筹,是北征;东征是陪衬,不是指打东吴。刘备去打东吴,诸葛亮是反对的,他没有东讨。这里实际上是南征北伐,不说南征北伐而说北征东讨 ,因为上句已用了字,为避开重复,所以这样说。 

  二联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时来句当战赤壁之战,当时孙权、刘备两家的兵力,联合起来也不能与曹操大军相比。只是倚靠了长江之险,曹操北方的军队不习水战。又靠了东风,好用火攻来烧毁曹军的战船取胜,这是利用天时地理来获胜,所以说天地皆同力。时运不济,像李商隐诗里说的:关张无命欲何如?关羽、张飞都早死了,不能帮助诸葛亮北伐,英雄也不由自主。三联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诸葛亮死后,魏将邓艾率军攻蜀,谯周劝后主投降。后主听了他的话投降了。蜀国千里山河 ,孺子阿斗轻轻地断送了。两朝冠剑:指在刘备和后主两朝的文臣武将 ,主要是指诸葛亮,他既管政事,又管军事,是两朝冠剑。他如有知,一定是恨谯周的。末联归结到筹笔驿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在驿亭的岩下水,还在傍驿流着,好像在怀念诸葛亮。 

  附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