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和:从李荣融的卸任看国进民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4:18:55
发布时间:2010-09-13 来源:南方报网 类型:时事评论

经济笔记 | 苏小和

李荣融卸任国资委主任了,离别之时,李先生算了一笔账,在他就任国资委主任的7年间,央企总数从2003年的196户,缩减为目前的123户;央企的资产规模由7万亿元增加到21万亿元,7年来央企累计上缴税金达到5.4万亿元。如此豪迈的业绩,理应大书特书,不过李先生似乎言辞谨慎,他甚至说,国有企业搞不好,遭人骂,国有企业搞好了,也会遭人骂。

看来李先生是懂得其中的道理的。现在,全国工商联的官员算了一笔账。民营企业500强去年税后净利润与2008年相比增长32.84%,达到了2179.52亿元,但这样的利润规模,却不如中国移动和中国石油两家中央企业的利润,两家巨型企业200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458亿元和1033亿元,其利润之和超过了500强民企的利润总和。

更有意思的是,有学者指出,国有企业强大的营利能力并没有对中国当下的就业问题提供多少动力,反而是民营企业为整个社会提供了90%的就业机会。

有些简单的问题需要在这个时候提出:国有企业所赚到的巨额利润到哪里去了?假如这些上缴中央财政的巨额利润不是由国有企业完成,而是大多数来自民营企业,我们的就业局面会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在经济史上找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依靠国有企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案例,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发展国有企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充实国家财政收入,难道民营企业大面积发展之后,就不会照章纳税吗?

无论如何,我相信30年经济发展的基本面,都是政府有意识地退出部分市场领域,让民间力量切入,引入产权清晰的市场主体,形成有限度的自由竞争,才促成了30年的发展。这应该是各个阶层能够接受的共识。否则,30年前所谓解放思想也好,改革开放也好,就没有具体的历史意义了。换句话说,过去30年,有条件的国退民进,才是发展的主旋律。而现在,我们看到李荣融先生统辖的7年,可谓国有企业高歌猛进,民营企业且战且退,“国进民退”已经成为了当下发展的方法论,甚至成为未来一个历史时期内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我想问,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已经到了一种反向操作的时候了?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层继续改革继续开放的口号言之凿凿,岂有走回头路的道理。所以,我的问题只能是:既然中央政府并没有倡导“国进民退”的政策,那么为什么实际的经济演进竟然背离中央政策而去呢?

必须强调,由政府信贷扩张引起的经济繁荣,不可能继续用信贷扩张的政策医治萧条。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一旦中国政府执意要用信贷扩张的政策应对萧条,那些发放出来的巨量货币,并不会像洪水一样均匀地流向市场的每一个环节,恰恰相反,这些信贷货币具有醒目的黏附效应,它必然只流向政府信赖的、具有垄断地位的、行政色彩浓厚的行业,或者我们干脆就直接说,这些巨量的信贷资金必然只能流向国有企业,尤其是那些超大型的、由中央政府直接操控的、能够体现国家能力的国有企业。

一个饶有意味的局面由此形成:当国有企业们一夜之间拥有大量的信贷资金,他们忽然发现自己变得财大气粗,但同时也发现自己并不知道能够将这些钱用在哪里!人类的条件反射开始起作用,房地产、股市、能源、矿山当然成为国有企业的猎物,而并购,尤其是并购海外企业、并购国内私人企业,就成为他们的首选的企业经营方法。

这正是今天“国进民退”的景象!不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国有企业找到了某种前所未有的营利能力,更多的动因,乃是政府通过行政与货币的力量,将国有企业的气象拉高。不过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金融危机。事实上金融危机只是“国进民退”的一个引子。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改革始终围绕着“国家能力”和“重商主义”的路径在发展,所谓的“国退民进”就是一个局部想象,所谓的“国进民退”才是必然轨迹。

我相信,李荣融先生主政的7年,正是这种“国进民退”思路的彻底体现。大概是10年前,深得政府信赖的经济学家王绍光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即国家能力(state capacity)。他把国家能力定义为“国家将自身意志(preference)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其公式定义为:国家能力是国家实际实现的干预程度与国家希望达到的干预范围之比。王绍光把国家能力分为四种能力:一是汲取财政能力,二是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三是合法化能力,四是国家的社会控制能力。这样的观点,在各种主流媒体里司空见惯。比如牢固坚守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强调的国家发展能力、中国特色、民族意志等等。这种高拔的宏大叙事让很多人热血沸腾,可是却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大异其趣。当看上去无比正确的“国家能力”被彰显到一个极高位置的时候,国有经济的比重必然要大幅攀升。正是在这种思路下,李荣融先生的7年政绩才成为现实。也正是这种思路,30年来虽然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在与国有经济发展的比例上,民营经济所占规模却是远远落后于国有经济的。这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是的,这些年我们是看到民营企业如火如荼,但比如火如荼更加火热的,是国有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高歌猛进,是几乎所有有价值的资源和行业,全部集中在国有企业手里。

另一个导致“国进民退”现象的经济学因素,是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制度最初出现在15-19世纪的欧洲,并成为当时普遍的国家经济政策。最经典的重商主义国家包括了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和俄罗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词典》解释为:“重商主义是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它是政府对于民族的特征进行调节,使国家获得经济方面的收益和福利。”现在看来,在重商主义盛行的国家,国家的各个方面都有政府高度管理和调节,而政府本身要依赖于各种利益集团,后者相应地从政府那里获得各种有利条件。

对于这种具有非常明显垄断特征的经济制度,马克思和亚当·斯密都曾经强烈批评过。这是一种被政治严加管理的经济体制,经济学家查尔斯·威尔逊说,重商主义制度由政府发布的各种政策、立法、规章、手段构成,尽管国家主体仍然属于农业社会,但却急于把自身转变成贸易和工业社会。显然,威尔逊的表述成为重商主义制度的目的,在此目的的驱动下,政府给予其钟爱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各种特权,整个经济以非常明显的国家主义特征出现。

历史证明,这种看似宏大的经济体制导致了一系列病态的经济学现象:首先是体制的过度干涉,导致企业大面积国有化,私人企业发育缓慢,其次是无所不在的官僚主义现象。最后是各种利益群团几乎绑架了国家。

重商主义的细节我们耳熟能详。比如政府经常站出来,直接进行经济干预;比如,与政府没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和个人,难以进入有效益的经济领域;还比如,政府各部门办事效率低下。权力,准确地说是特权,在重商主义经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赢得特权,并使法律完全为自己服务,成为企业和个人最为关键的工作。那些拥有特权的组织和个人,总是能够得到最好的服务,为了持续享受这种服务,他们宁愿牺牲社会其他阶层的利益;为了赢得政府的支持,企业家的精明和社交才是最大的核心价值。

历史的发展轨迹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欧洲的重商主义制度已经消失了几百年,但是我们似乎还迷恋在这种早已证明是失败的经济制度里。

重商主义的破落,乃是一种经济学的必然,但它破落之后的几种方向却大相径庭,一种导向了竞争的市场经济,一种导向了共产主义国家所有制度。前者以英国为圭臬,而后者则以俄罗斯朝着前苏联社会主义的迈进为代表。有意思的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仍然在高效率地发展,而前苏联经济已然崩溃,新俄罗斯当下正处在巨大的变迁之中。人类社会的经济制度探索到目前为止,可能已经形成了常识,比如自由竞争,比如权力多元,比如企业私有制度,我们所要做的,应该不是在某些乌有的意识形态之下,用特色之名抵御常识,我们可能只需要认同常识,尊重历史。

在这样的经济学意义上,我固执地认为,当重商主义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法论,我们看到的“国退民进”可能就是一种优美的想象,事实是,国家从来没有真正退出过经济领域,中国经济30年来的发展,几乎就是一部政府主导的经济史。站在这样的历史脉络里,我们必须很遗憾地指出,今天李荣融先生卸任的确能赢来大面积叫好,但长期来看,也许勤勉有加的李先生,日后不得不背上一些骂名。

来源: 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