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蜜丸丸药的方法(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1:13:19

做蜜丸丸药的方法(转)

)蜜丸是将药物细粉以炼制过的蜂蜜为粘合剂制成可塑性的固体药剂。蜜丸在中成药中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由于蜂蜜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滋补作用;味甜能矫味;并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解毒的作用。蜂蜜还含有大量的还原糖,能防止药材有效成分的氧化变质;蜂蜜炼制后粘合力强,与药粉混合后丸块表面不易硬化,有较大的可塑性,制成的丸粒圆整、光洁、滋润,含水量少,崩解缓慢,作用持久,所以是一种良好的粘合剂。一般丸重0.5g以上的称大蜜丸,0.5g以下的称小蜜丸。


炼蜜就是熬蜂蜜,熬蜂蜜(注意要小火慢熬)在旁边放一碗凉水,见蜂蜜泛黄沫时,用一根竹筷子在蜂蜜中沾一下,把竹筷挪到凉水碗上方,让蜂蜜滴入水碗中(一滴即可),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开而沉底(这叫作“滴水成珠”),就算好了。一斤蜂蜜大约能“炼出”八两左右,一斤中药粉,大约须用炼好的蜂蜜一斤二两左右,具体要看中药粉的性质,即中药本身的含油量等等因素。(蜜用的太少,药丸就太硬)如果蜂蜜炼不到火候,就作不了药丸,太过火也不好,所以须要掌握“火候”。

 

蜜丸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需要滋补的疾病。
  古人所述"丸者缓也",即主要指蜜丸剂的效力,是说丸剂在体内溶化缓慢,但药效持续作用时间较长。蜜丸制作工艺简捷,就是将配方中的群药研成粉末,与炼蜜混合均匀,手工搓揉或用蜜丸机制成圆球形的丸剂。过去多用人工推磨、推碾,粉碎药末,用准子一丸一丸的搓药制作,练就了娴熟的技艺,可以单手搓出药丸呈枣核状,中间凸,两头尖,粒粒不差分毫,别具一格。
  蜂蜜是蜜丸的主要载体,它不仅能起到粘合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药效,与主药相辅相成,增进疗效。尤其适宜制作补益类中成药,如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催乳丸、益肺清化膏、养阴清肺丸、参附强心丸、生血丸等。
  由于蜜丸质软可塑,可以任意改成小粒服用,也可用水化开饮服。因此又适宜制成小儿中成药。如小儿至宝丸、小儿解热丸、清降丸、小儿明目丸、肥儿丸等。
  含有牛黄、麝香、冰片、苏合香等贵重细料或容易挥发的药物,也常制成蜜丸剂,这是因为蜂蜜有利于粘附药物,保存药性,避免药物有效成分的散失或损坏,保持中药固有的气味特征。如安宫牛黄丸、牛黄降压丸、西羚丹、牛黄清心丸、十香返生丸、苏合丸、大活络丸。

蜜丸用蜂蜜量较大,若制备技术不当,又易吸潮,发霉变质,故有的品种改作水蜜丸或其它剂型。

 

水蜜丸系将药材细粉用蜜水为粘合剂泛制而成的小球形的丸剂。特点:比手工塑制法简单,生产效率高,丸粒小,又光滑圆整,易于吞服;采用富有营养成分的蜂蜜,加水炼制为粘合剂,节省蜂蜜,降低成本,易于贮存。

水蜜丸
泛丸的蜜水浓度与药粉的性质相适应,才能泛制出合格的水蜜丸。一般药材细粉性质适中,每细粉100g,用炼蜜30g,其加水量按1∶3,即蜂蜜炼制后加3倍量的水,搅匀,煮沸过滤即可。

含糖、粘液质、胶质类较多的药材细粉,须用低浓度的蜜水为粘合剂,即药粉100g加炼蜜10~15g,加适量水,搅匀,煮沸滤过为粘合剂。
含纤维质的、矿物质较多的药材细粉,则每药粉100g须用炼蜜40~50g,加适量水,搅匀,煮沸滤过为粘合剂。

 

水蜜丸[制法]泛丸方法与水泛丸相同,但起模时须用凉开水,以免粘着,泛成型时先用浓度低的蜜水加大,因颗粒小蜜水浓度高易粘着,待已成型时用浓度高的蜜水,已成型后再改用浓度低的蜜水撞光。其经验规律是:蜜水浓度低、高、低,这样交替使用,则泛出的水蜜丸,可以保证丸粒光滑圆整。

对泛制成型后的水蜜丸应及时进行干燥,因水蜜丸是用炼蜜加水稀释为粘合剂,所制成的丸粒含水量高,必须干燥,使含水量不超过12%;否则易发霉变质。

 

水丸又称水泛丸,是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处方用黄酒,醋,药汁,糖液等为赋形剂经泛制而成的丸剂。
特点:丸粒较小,表面光滑,便于吞服,不宜吸潮;可根据药物性质分层泛丸,从而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提高芳香,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或将缓释,速释药物分别泛入丸剂内,外层,制成长效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