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读多少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50:30
一生要读多少书

  1撰写此文,缘于友人的一次造访。

  “这么多书你都看过?”随友人同来的一位男士,大概是从未见过谁家有这么多大书橱,里面塞满了一排排兵马俑般整齐的书,不免惊讶地问,语气中明显表示怀疑。

  这问题显然有些无知。因为,一看书有多层意思,随便翻翻、部分摘读、全书通读、认真阅读、当资料查用,都可称为看。二藏书之人有时买书并不为了看,仅仅是中意某个版本或某幅插图,就放进自己的书橱。便随口回答:“没有。”

  “没看过要这么多书啥用呢?”该男士不仅大感奇怪,甚至还有些不屑。

  这可不太好回答。有些人只因爱书而买书,如果真要说有啥用,只好以“书到用时方恨少”来解释了。但这不是几句话就能讲得清的,这时,友人的一句话化解了眼前有些尴尬的气氛。“喜欢看书的人就会多买书,像你喜欢打老K,家里不是有那么多扑克牌吗?”

  友人走后,看着满墙的书,不免回味起那位男士的质问。我丝毫不怪他的唐突和直率,反倒觉得他提的问题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味道。他的意思很明白,完全没必要拥有这么多书的,看得过来吗?

  是呀,看得过来吗?无休止地买书,人的一生要看多少书呢?

  2活了大半辈子,到底已看过多少书,真有 如芦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年轻时受过学校多年教育,养成了喜欢读读书码码字,谓之舞文弄墨的习惯。至于这算不算良好,曾经是很肯定的,但面对当今金钱至上的世风,已不敢妄下结论。很多人全无此类所谓的雅癖,一年到头从不会想到去看什么劳什子的书,却依然过得很滋润,很有成就,很受一些人的巴结和敬重。反倒许多沉湎于读书的人,并无多少声息,功不成名不就,平平淡淡,也就混个温饱而已,从不被什么人所看重。尤其当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去卖猪肉卖粽子,要当清洁工还竞争不过别人,反倒中学毕业考不上大学的同窗,早早办了公司录用了他。这样一比照,说读书是良好的习惯,大概有一半人会在内心深处不以为然。

  好在读书纯属个人爱好,不会招惹谁妨碍谁,于公于私都无害,算不得坏习惯。所以,还是有许多人乐此不疲,终生无悔的。这其中还包括许多挣了大钱的人,他们自己不读书,但深知读书少,文化水平低的苦,便不借代价送子女到满世界的名牌学校去上学,希望儿女不要如他们一般,除了挣钱什么都不会。其实,能挣钱本身就已很了不起,只不过他们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财富占有。还有的老板,甚至爱乌及屋,要求员工也爱书读书做个有文化的人。如有位老板才30多岁,生产电动工具,毫不张扬地把年销售额做到好几个亿。他非常喜欢读书,经常对员工进行培训,请社会上学有专长的人给员工讲课,要员工读这本书读那本书,大过年的还巴巴地打电话询问我市青年作者郑骁锋的电话号码,想讨要他出版的书,并打算请他去讲课。这样的老板,肯定对书非常痴迷,读过的书也一定不会少,而且,会一直读下去。因为,他对书已没有功利之心,已无需黄金屋、颜如玉。他只是以读书为乐,叫做“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3爱书疯狂者大有人在。有位老兄,住80平米的房子,家中藏书竟达不可思议的2万多册。虽然,我没亲眼所见,是听朋友说的。朋友说起此事也觉得那人太牛了,家里满地都是书,还分门别类堆着。我的藏书仅及其一半,去年搬家时已不胜其累。我买了80只编织袋,把书一袋袋装起来,还有一部分装不下,便转送了几百本。拿出一袋称一下,估摸出一万册书有6000斤重,那位老兄2万册书,得有1万多斤,未免为他小小居室的承载力杞人忧天。相信他是狂爱书的,3天不去书店就会心痒,见到喜欢的书就会两眼放光购之而快。就像女人,3天不逛商场就会难受,见到喜欢的衣服就买回来,而后丢进衣橱忘了拆封忘了穿。女人常常不为穿而买衣服,只是为了享受买的过程,满足拥有的喜悦。那位老兄想必也有这种癖好,因为他的书太多房太小,书早已多得根本读不过来,房早已小得无书的展示之地,但他还是要买。以我的经验,书最好是摆放书橱里书架上,便于查找便于阅读。他2万多册书若要摆出来,得有一个大书库。他这样堆着,很多书只好难见天日了,真是无奈。

  4现在条件好了,基本上的家庭有了自己的房子,但一多半是家无藏书的。当然,这没什么,只要日子过得好,藏什么不藏什么都无所谓。有人喜读书,有人爱打牌,这和有人贪喝酒,有人爱吃辣一个道理,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若人人都只会读书不会别的,这社会也会很无趣的。一对小夫妻,因读书而走到一起,本以为相同的爱好会令生活倍加美好,婚后方知不是这样的。没人买菜没人做饭,还有洗衣服擦地板油盐酱醋……搞得一团糟。所以,书虫们得万分感谢不读书的人,是他们的存在使你们得以安心读书。古时的秀才们,正是全亏了娘子无怨无悔地在家操劳,才心安理得地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一天到晚只管读书交游做甩手掌柜的。那些读了一辈子四书五经仍然功名无望的老相公,只好苦了忠心耿耿侍候他几十年的老婆了。

  人的一生要读多少书,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在学校是强迫读书,出了校门,读书就成了自觉的行为。与书有缘,以读为乐的人,读的书多多益善。他们不会考虑已经读过多少书了,还应再读多少书。一有空闲就面对书本已成他们的习惯,两天不读就会忐忑不安。对于那些“人一生必须要读的50本书100本书”之类的说教,他们不会在意,只孜孜地读自己认为值得读的书。喜读之人心境往往比较恬淡,这是因为他们有书为伴,内心充实,安享在清静的环境中独处。这些人在生活中常会表现出无能的一面,或不谙人情世故,或无端清高懒得理会俗事,成为人们所讥讽的“书呆子”。所以,读书太多有时也会误人。对人类来说知识是进步的阶梯,而对某些人来讲,读书会束缚他们的手脚,否则也不会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成语了。

  对书没感觉,从不会想到不读书有什么不好的人,那就不读也罢。除了完成9年义务教育,从来没有规定一生肯定要读多少书。天下之大,只要不伤天害理不触犯法律,选择什么生活方式那是个人的自由。事实表明,我们身边不喜欢读书比喜欢读书的人要多得多,他们照样活得春风得意幸福美满,活得健康潇洒八面玲珑,也每天在为社会创造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财富,没必要非得逼迫他们去读多少书的。

  5从孔夫子以降,我们的民族一向崇敬读书。古时读书是少数人的专利,大多数人是目不识丁的,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刘禹锡们嘲讽、轻视。那时,多少人向往读书向往功名,但学校少,百姓穷,乡试会试3年才有一次,取生又少得可怜。全国大考的会试,每次也就录取三四百人。据记载,科举进入全盛时期的明代,最少一次仅录取32人,最多也不过取472人。虽说取中的是去做官,而不再是读书,从中却也可窥见那时读书人是多么的稀少。哪像现在,一年高考,全国就录取五六百万名大学生,读书成了全民共享的权利。

  但真应了“物以稀为贵”的定律,人人可为的事情就失去了神圣的光环。谁都可读书了,许多人反而没了欲望。人做事情大多是要有功利的,封建时代流行“学得文武艺,售与帝王家”,读书很明确是为了去做官。现在读书更多是止于储备知识,提升修养,陶冶情操,这就变得有些虚无。对很多人来说,凭着一身力气和天生的活泛,就可谋获炫人的利益,什么修养、情操全成了扯淡。读书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他们肯定不愿浪费这些工夫。读书读书,越读越输,犯不着的。

  随着社会日趋多元发展,读书的影响力已被越来越多的新生观念所挤占。曾几何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被奉为不可置疑的圭臬,而今,这《神童诗》连读书人自己都已淡忘。读书正和打工开店、养猪种花、开车办厂等无数行当一道,走在平行的路上,谁都可能成功,也谁都可能失败。并且,最终能得到鲜花和掌声的不是读了多少书,而是做出了多大的业绩,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显然,读书不再如《神童诗》中所宣扬的那般至高无上。

  古时,人们想咸鱼翻身,唯一可走的路只有读书。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那种勤奋皆因出自除此之外别无他途的无奈,是社会落后思想禁锢生产力被严重约束的表现。若人们干什么都可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那些令人心寒的苦读就会少很多。条条道路通罗马,人们就可以到更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走上适合自己的路,人才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行行都可出状元,肯定比只有读书方可出状元更容易出现百花齐放百业兴旺的繁荣昌盛。

  让有才能的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崭露头角大放异彩,是社会的进步,是世人的幸运。

  曾在思考一个争论,大学毕业就是读书人吗?思来想去觉得未必。在学校里接受规定的教育,只能称为学生。出了校门后,依然是读书不辍,以书为友的人方能算是读书人。读书不应以学历为标准,虽没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一生痴爱读书者,当属读书人之列。而那些走出校门就把书抛之脑后,再也不去捡起的人,学历再高也有辱读书人的称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动力。当读书走下神坛,剥去功利,就会拥有很多乐趣,有兴趣之人就会乐在其中而流连忘返。一生要读多少书,就让他们作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