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民意所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21:51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民意所向 侯少文 2010年09月13日13:39   来源:《学习时报》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民意所向--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前不久,在温家宝总理考察深圳的讲话中,释放出一个鲜明而强烈的信号: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

  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完成邓小平未竟事业的重要举措,是彰显我们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坚定决心的重要举措,更是顺应民心、民意,实现人民意志的重要举措。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在所有的改革之中,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尤为重大,居于全局之关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卓有成效地、深入持久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取得成功,就会使国家前途光明,党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更加辉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就会窒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而且违背人民的意志,最终只会导致改革的失败。

  必须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党和人民持续不断的艰苦奋斗,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人民今天所享有的民主权利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是来之不易、非常宝贵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社会、文化事务,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坚决惩治贪污腐败,实现公平正义,使人们有安全感、有信心等各个方面,我们确实还需要做长期而艰巨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影响人民切实实现当家作主权利的主要障碍,是存在弊端的原有政治体制。这些弊端,就是邓小平曾经非常明确地指出的,即官僚主义的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按照邓小平的分析,这些现象,同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有关,也同共产国际时期实行的各国党的工作中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有关。就是说,政治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所以,邓小平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而且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由此可见,政治体制诸种弊端的形成,确非一日之寒,赖有深厚、顽固的土壤作基础。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应予充分肯定,但是在改革的深层部位、关键部位尚还奏效不显。实现政治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建立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的政治体制,当然是一项十分艰巨、十分长久的任务。我们确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也决不放松眼前的努力,否则我们永远也不能到达胜利彼岸。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