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本与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52:30

人生的本与末

(2009-02-19 15:55:57)转载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中国古代文化与古典文学

人生的本与末

 

    剑梅:读《红楼梦悟》,老想到书中的核心概念:悟,悟证,本真,诗意状态,无立足境,文学圣经等等,想和您谈论的问题很多。在讨论之前,我先告诉您一则读者很好的评价,您不上网,可能还不知道。这是广州一位读者的评论:

 

    这是我近日读到的一本好书。但现在我没有时间做一个详细的读书笔记,而且也觉得实在无法“笔记”,因为刘再复是用一颗丰富的心灵对《红楼梦》进行深度的阅读、感悟、审美、思考,因此全书皆是发覆,高度凝炼,句句点睛。任何解读,都是画蛇添足。

    从本书的开篇,就彻底颠覆了我从前对红楼梦的认识。就好像自己从来没有读过一样。也终于明白,以后是需用生命去一遍一遍地领悟《红楼梦》。刘再复说,在去国的十多年间,只要《红楼梦》在身边,故乡就在身边。他把《红楼梦》视为中国文化的无尽宝藏,中国文学乃至文化的艺术最高点,用“艺术大自在”来概括《红楼梦》的艺术形式。这种用心灵去阅读,和一般人用头脑去阅读,高下立见。

    我读红楼梦,也看评论,也看连环画影视作品戴敦邦绘画,但从来没有像《红楼梦悟》带给我如此大的震撼和感动。改变了我看事情想问题的眼界和视野。或许是因为,《红楼梦》乃有阅历之人写给有阅历之人看的,也是写给有心人看的。本书名为《红楼梦悟》,乃是与俞平伯《红楼梦辨》相对。后书是我以前最爱的一本红楼梦评论,第一次让我知道红楼梦考证也是有趣的。俞平伯先生在晚年曾指出,世人看《红楼梦》,要多发掘《红楼梦》的人性宝藏;真正做到此的,便是刘再复先生这本《红楼梦悟》了吧。   

    刘再复先生在此书中推崇两位研究红楼梦的大家。一是王国维,二是俞平伯。王首先发现《红楼梦》的悲剧性和美学价值,但刘再复先生觉得都还不够,他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大悲剧,也是喜剧,是荒诞剧。人生的荒诞,舍本逐末,在红楼梦叫表现德淋漓尽致。这真是一个巨大的发现,而读者如我,却从来不知不觉。

    ……   

    再复:这位读者对《红楼梦》很熟悉,而且是个有思想的人。她的评论不长,但都说到点子上,要谢谢她的鼓励。她读出我在强调人生不可“舍本逐末”,很对。我读《红楼梦》正是读到了“本”,悟到了“本”。这个本就是生命本身,就是生命的本真本然状态,心灵的质朴状态。《好了歌》嘲讽世人殚思竭虑追求的外在之物,如权力、财富、功名等,都是生存的需要,但归根结蒂,这不是“本”,而是“末”。在曹雪芹看来,看不见的本,非实体的本,才有实在性,而那些末,那些物色、财色、器色等,可视可见,虽为实体,反而没有实在性,所以才叫做“色空”。我们不能读了几十年的书,探索几十年的人生哲学,最后还不知道人生的根本是什么,世界的根本是什么。

   剑梅:您发现《红楼梦》不仅是个悲剧巨著,而且是荒诞剧巨著,《好了歌》正是荒诞歌。而所谓荒诞,也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妄行妄为,只知争名夺利,沽名钓誉,巧取豪夺,为身外之物机关算尽,却不知守住心灵中那些最美好的东西。这样就会出现“更向荒唐演大荒”的荒诞剧。从这个意义上说,《好了歌》又是醒世歌、警世歌,比冯梦龙编的《醒世恒言》深刻透彻,三言二拍也有人生提醒,但都是较浅显的因果提醒,不像《红楼梦》这种根本提醒,而且是高度审美性质的大提醒。

    再复:老子的《道德经》呼唤“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复归于太极”,也就是复归于生命的根本,回到生命的本真状态。老子用自己的原创的语言与思想,提醒人们不要陷入“末”中。在他看来,巧智、小知、小聪明都是末”,物质技术与生存技巧也是末。贾宝玉在与薛宝钗的论辩中,强调“赤子之心”才是本,意思与老子相同。林黛玉帮助贾宝玉守护的也是宝玉的本,即宝玉的生命自然。贾宝玉是个诗人,诗人之本,就是诗人的赤子之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强调了这一点,强调有“真”,有赤子之心,才有境界。王熙凤极端聪明,但没有境界,她离诗很远。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差别,是人生境界的差别,林黛玉更真,更近太初太极,一点生存技巧都不懂。她是自然人,不是“做”出来的人,所以她总是被他者觉得不懂得“做人”,不如宝钗那样会“做人”。

   剑梅:您以前曾对我说过,应当拒绝当薛宝钗,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才知道你是在说不要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会“做人”,说话做事都想迎合别人的心理。其实,要守住人生的根本和心灵的原则,就不能不让一些人不高兴。“率性之谓道”,林黛玉不知生存技巧,率性而言而为,倒是接近人生的根本。宝钗太讲究生存策略,太多迎合与俯就,离道反而远一些。

   再复:作为诗人,作家,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独立不移的精神品格,确认生命只属于自己,率性而写,该说的话就说,不情愿说的话就不说,不必迎合他人与社会,更不要让他人的意志来牵制自己的思维。林黛玉的诗写得最好,境界最高,首先就是她本身的生命状态就是最好的一首诗,没有任何世故的一首诗。贾宝玉的生命本身也是一首绝妙的诗,堪称千古绝唱。他没有常人的一些机能,例如,他没有妒嫉的机能,没有贪婪的机能,没有仇恨的机能,没有作伪的机能,当然也没有世故的机能。没有这类机能的生命,才是“本真”,才称得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