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 weiweidoudou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05:22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 2008-07-03 17:57:00 阅读3382 评论1   字号: 订阅

1、沁园春 雪 
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 
二、题解与背景 
本文体裁词。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沁园春,词牌名。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 下片:纵论历代英雄 
四、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哪几句是虚景? 
4、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以静写动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在下片中,能起到领起下文的字是?它领起哪些句子?(惜) 
6、如何理解本文的言主旨? 
诗人描写北国雪景,有雄壮之气势,豪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 
五、重点词句子的理解。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含义。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3、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 
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盼。 
六、作业。背诵这首词。 
[补充资料] 
〔顿失滔滔〕这里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ào饶)〕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  
  〔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汉武〕秦始皇嬴(yíng盈)政(前二五九——前二一○),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刘彻(前一五六——前八七),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yìn印)(九二七——九七六),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后以“天骄”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hán寒)〕元太祖铁木真(一一六二——一二二七)在一二○六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来蒙古在一二七一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推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2、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教学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4.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5.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的寸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 
1作家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舛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4.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5.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6.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 
在教师的讲解中,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 
7.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 
合作讨论,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8、齐读第1-5节 
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 
回答提问: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 细语的”,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要求: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 
2.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来到,为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提问: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认真听教师的讲解,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3.提问: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4.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6.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 
7.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8.讲解诗歌的寓意: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本课总结 
    本诗于1979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通过这首诗作的学习,大家应该初步了解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现代性创作技巧的把握。 
作业: 
1、 熟读并朗诵诗歌。 
2、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3、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暗喻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作者江河,是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的主将之一。 
(放录音带)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练习二: 
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这是将“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形成类比联想,以想像中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景象与缀满繁星的景象类比,使人意会到令人向往的诗一般的生活境界。 
3、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4、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济  慈 
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  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三、布置作业。熟读成诵。  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夜 
一、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以动写静)        静谧、美丽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5、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四、小结 
    1.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第六段。 
2. 选用随堂练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教学目标 
1、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3、了解演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题目上我们可以知道这是维克多,雨果为纪念伏尔泰百年(1778-1878)冥诞的演说词。为什么要纪念伏尔泰?(他有哪些贡献)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雨果的演说。 
雨果,法国作家,父亲是拿破仑军官。 
伏尔泰,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喜爱文艺。中学毕业后,因作诗讽刺宫廷而遭囚禁。在狱中完成第一个悲剧《奥狄浦斯王》,出狱后因宣传启蒙思想,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为避开当局追捕,晚年避居法瑞边境,积极参加政治斗争。 
二、整体感知 
1、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伏尔泰以猛如雷电的笔写下不朽的文章,提示封建君主的残暴,法官、神甫欺压人民的本质,教导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起出来,推翻君主统治,开创一个民主文明的法兰西。 
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而斗争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3、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原因是什么? 
      伏尔泰的一生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 
4、“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其中”两个方面“是指什么? 
   第一: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第二: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三、品味语言。 
结合课后习题三 
四、小结: 
这篇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五、作业 
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背诵。 

第7课  傅雷家书两则   
教学目标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1、复习书信的格式,导入新课 
2.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 
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 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3.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 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4.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 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 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5.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总结: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 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 
                  (第2课时)  
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结合奥运冠军的感受,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 欣赏艺术的喜悦;为了祖国的荣誉而 激动。 
3.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 
4.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 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 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 术的探索和追求。 
5.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 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关于“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 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 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总结: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6.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拥有二颗赤子之心。 
7.怎么理解“赤子之 心”?  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纯洁。 
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8、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你能够找到吗?  
希望傅聪做新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文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气吞斗牛”的阳刚之气。  
9.组织讨论: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 一、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 
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 
评价: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总结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作业 
讨论完成课后练习 
1、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 提示:对于第一封信的学习,要抓住傅雷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克利斯朵夫的故事。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 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 ——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8、致女儿的一封信 

教学目标: 
l.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鉴于这种考虑,拟对教材作如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研讨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 《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追梦》《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 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 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 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 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 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 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 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 
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 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新课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媒体辅助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是(国籍),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全国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p年9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2.课文内容研讨: 
门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这句话的含义? 
(4)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课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久常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释。) 
3.积累:爱情是这样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要求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教师也准备一些)。 
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的曙光,这一时期需要积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东西,其中包括为人类明智而勇敢的爱所创造的精神力量。是的,孩子,你要深思,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包括爱情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坚持终生。珍惜它、爱护和发扬它直到生命结束,使之成为专一不二忠贞不渝的精神力量,避免犯错误和遭到失望。我把爱情称之为明智的、勇敢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人类真正的爱。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那种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们升华并赋予我们力量的爱情,才能算是一种高尚的热情;而使我们自私自利,胆小怯弱,使我们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为的爱情,应该算是一种邪恶的热情。 法国作家乔治?桑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做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 
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人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英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艾迪生 
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 
----英国学者理查?德?弗尼维尔 
三、拓展 
爱情,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爱情的真谛,我们再读下面一篇文章。  
三个故事 
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 
“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 ” 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朋友讲的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 
前3位都模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 
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她是我妻子。” 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士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士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士:“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爱你一生一世足矣,我想,这就是爱情。” 
朋友最后说道。 
四、讨论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五、总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六、拓展活动 
同学们,爱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爱情上反映出来。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你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说说什么是爱情。可以是一句箴言,也可以是一段随笔,更可以是一篇文章。 



  9、  故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特点    2.理解文章主题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前几册课本中已经学过了不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等,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1、一篇小说必须具备哪三个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2、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肖像、心理、行动、语言描写,以及正面、侧面描写。 
3、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4、环境:A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B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5、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这篇小说是鲁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二、整体感知 
1、 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思考小说的线索,情节结构。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一、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 
1、 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 
2、 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3、 “杨二嫂”的变化。 
4、 闰土的变化。 
三、“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三、人物形象 
①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在这些人物中,其中哪些人物刻画得较详细? 
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中闰土、杨二嫂、“我”,刻画得比较详细。 
②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用一两句生动的话对人物作一评价。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动作语态 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对“我”的态度 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 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 
希望 将希望寄托神灵 

闰土(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闰土(2):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杨二嫂: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不仅表现在从当年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今天的“圆规”,而且还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个20年前的闰土,20年后,他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宏儿: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 
四、深入探究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12段:明朗、美丽、令人神往,2段:晦暗、萧条、令人悲凉。 
  2、作者离开故乡时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使作者气闷,闰土的变化使作者悲哀。 
  3、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因为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但社会的黑暗,困难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实现。 
4、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这段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段话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五、本文主题的探讨。 
①茅盾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 
②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③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 
六、作业: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10、孤独之旅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标题的含义。 
教学建议: 
1.在自读中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 
2.在朗读中逐步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3.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 
4.教学方法可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谈谈对“孤独”二字的理解,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更加丰富多彩。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2.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 
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3.重点朗读以下段落,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1)从“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停下来”。 刚开始,杜小康想回家,父亲则不肯,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 
(2)从“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并且迟迟不能人睡”。 到达芦苇荡后,父子感受不同,儿子“害怕”,父亲也有些“慌张”,却安慰自己的儿子。 
(3)从“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俩感到孤独。 
(4)。从“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考验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的主题?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2)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三、精读课文,揣摩课文的语言 
1、首先我们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概括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1)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人睡”。 
(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2、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1)P70.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和恋家。鸭群流水虽然美,但毕竟单调、永恒,并不好玩。这些更增添了对在家乡生活的留恋。 
(2)P71.写黄昏时炊烟和河面的热气,是那么的单调、虚无,更增添了杜小康孤寂的感受。 
(3)7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4)P72。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 
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5)P75。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3、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成长过程作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 
出发时:P69           茫然,恐惧 
到达芦苇荡时:P72     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 P73        感到孤独 
时间久了:    P74     不再忽然地恐慌 
那天雨后天晴:  P76   坚强。 
4、如何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呢? 
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四、研读课文,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受) 
1.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3.请你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五、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后,让学生明白,人物和环境总是互相依存的。离开了环境,人物便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性格的发展便失去了依据。请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一篇文章,注意要有一定的环境描写。 
11、我的叔叔于勒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难点: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世界文坛上,有三在短篇小说之王,他们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泊桑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 
2、听课文诵读录音,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2)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4)这篇小说家提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3、学生讨论,在全班交流明确: 
(1)穷——富——穷 
(2)据说做生意赚了钱,成为全家的“希望”、“福音”。 
(3)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 
     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小说写了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4、精读船上巧遇的片断,了解小说在刻画人物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主要通过:表情、动作、言语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四、小结。 
这篇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菲利普夫妇只认钱不认人、爱面子的形象。提示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五、作业。 
  1、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2、课后练习四。 
附板书: 
第一部分:1-4   故事的开端,盼望  于勒。 
第二部分:5-19  故事的发展,夸赞  于勒。 
第三部分:20-47 故事的高潮,巧遇  于勒。 
第四部分:48-49 故事的结局,躲避  于勒。 
12  心    声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二)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觉。 
二、正音听读 
捻 niǎn   噗pū   蜷 quán   簪zān  琅琅láng   发窘jiǒng 
抽噎yē  恍惚 huǎnghū  抽泣qì棱角分明léng  窸窸窣窣xīsū 
2、听读课文,要求同学听准读音,整理故事情节。 
三、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他能不能读好课文呢? 
当李京京看到讲义上印的《凡卡》时“他喜欢极了”,因为凡卡使他想起乡下跟爷爷在一起的幸福生活,想起了和妮儿一块儿摘桑果、吃桑果的趣事。课后听了赵小桢“软绵绵、奶声奶气”地练习,更增强了他公开课上事先布置好的赵小桢不敢举手,别人更不敢举手,只有李京京举起了手。“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在实在没有人举手的情况下,处于无奈,程老师只好叫李京京读。凡卡的遭遇引起了有着相似经历和同样不幸命运的李京京深深的共鸣。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被感动了。 
2、嗓子沙哑的李京京为什么想读而且一有机会就能读得很感人,而声音又脆又甜的赵 
小桢事先答应了读,却最终没有勇气在公开课上举手,担心自己读不好。 
李京京和赵小桢的区别在于,朗读过程中是否有自己的情感参与。(当然情感参与的前提并不限于相似的经历,而应当是朗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性阅读。凡卡是个穷孩子,朗读时要准确地把握住他的情感,而不能读成爱撒娇的小姑娘的情感。) 
3、李京京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吐露了怎样的“心声”? 
心声:凡卡的故事唤起了他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他渴望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4、李京京为什么关注赵小桢等人练习? 
明确:“他喜欢极了。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凡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这样的心绪,为渴望表达又被粗鲁地阻止李京京关注赵小桢等人练习提供了合理的心理基础。同时作者再次突出表现了他读书愿望的迫切以及对课文情感的准确把握,为下文李京京读书的成功埋下伏笔,也为戏剧性高潮的到来提供了合理性。这一笔不仅丰满了人物形象,还显出情节安排上不枝不蔓的特点。 
5、怎样理解“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明确:“憋了很久的”,有渴望表达深埋与心底的亲情、友情的心声,也有压抑已久渴望张扬的个性。 
四、小结: 
这些文字之所以感人得益与小说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小说刻画人物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是描写李京京的心理活动。课文中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如课前非常想读课文的愿望,树林里对爷爷、对妮儿的思念,课上想读又不敢举手的矛盾,真情投人而读过了头的懊悔等等;有间接描写,如课前渴望老师让他读书的眼巴巴地望着老师的神态,结结巴巴的话语,课上“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希望得到朗读机会的动作等。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路历程,也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第二课时 
一、李京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找出描写李京京行为和心理的句子。 
形象: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愿望的少年。 
(1)公开课前,程老师布置朗读任务时时: 
  “不安地扭动身子”  “眼巴巴地望着老师”    
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2)回家路上,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课文,并深情回忆: 
    忍不住……他选了一段,轻轻地念出声来          他咽了一口唾沫,把讲义举在面前,终于大声地从头念起来       公开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3)第二天放学后,听赵小桢练习朗读时: 
     ①当赵小桢将穷孩子凡卡读成娇滴滴的小姑娘时: 
不,不是这样的。京京听着,在心里说,不是这样的。 “不是这样的!”京京终于叫出来。 
    ②当赵小桢惊讶地质问并和其他同学一起奚落他时: 
京京有点儿发窘。……他嘟嘟囔囔地说…… 
 京京红着脸,固执地嘟囔着……           他委委屈屈地离开教室…… 
(4)公开课上,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时: 
 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二、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李京京读书情景的文字。 
三、朗读第14小节,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难而今“柳暗花明”的胜利者的心情。 
四、 怎样分析程老师的人物形象? 
     明确: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也说明她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上好这节课,她绞尽了脑汁。她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嗓子沙哑得厉害,怕他念不好,影响了学校荣誉。为什么这样说呢?小说结尾写得很清楚:当程老师被李京京出乎意外的精彩朗读感动时,竟“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  ‘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是应当也必须肯定的。程老师是现实中的人,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小说客观上反映出的公开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风气是应当摒弃的。  
五、深思探究 
课文中的“心声”除了李京京渴望表达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外,还含有何种深意? 
明确:作者想借主人公的心声,呼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愿 
望和感情的心声。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三),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两年高考作文题,就是以本文的开头的图形为题,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三、阅读3-6段,回答问题。 
1、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 
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人。它:新的创意。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 
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 
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四、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问:“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8.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9.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0.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1.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2.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3.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4.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完成课后作业。 

15、短文两篇 
(一)谈读书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讨论与交流: 
(1)学习本课后,对议论文的写作的认识体会。  
(2)本课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很多,以小组为讨论单位,谈谈对这些内容的看法。  
五、总结、归纳:  
六、布置练习:摘抄有关“读书”方面的名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二)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 习惯;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 
4.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的新意。“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6.作业 : 背诵课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 weiweidoudou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2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 diaolan88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教学实录(李颖推荐) - 【九年级语文备课室】 - 中学精品资源... 【期末复习】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赵妙的日志 - 网易博客 0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杨老师在线--义教语文-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简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简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简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简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宁阳 语文教学网站 - 飞过红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 wys5508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汽化和沸腾教学设计 - 高山流水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原创) - xuexiaoyu25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原创) - xuexiaoyu25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