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相机―2008年纹川地震灾区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在诉说(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00:39

沉重的相机――地震灾区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在诉说(组图)

2008-06-06 20:24:23 来源: 新华网(北京)   这是个黑色的五月。从到达灾区的那一刻起,我才发现用“生离死别”已经难以形容我的所见所闻。那些十来米高的废墟,对我来说,变成了一座座高山。在上面每走一步,我似乎都感觉到脚下还有人在奋力推开层层的钢筋水泥。如果下面压着的是我的父母,我的亲人,我的孩子,我还会拿着相机拍摄吗?我陷入极度的矛盾和无助,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那时,我突然有一种冲动――我不应该从事记者这个职业,如果我是一名战士,或者是一名医生,就可以帮助他们,但是现在我不能,我不仅不能,我还要去拍摄他们的灾难。地震给我带来的恐怖和悲伤超出了我的想像!大地震中,生命是那么短暂与脆弱,但又是那么坚韧和顽强!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解放军官兵、武警官兵、民兵、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千千万万的受灾群众都用行动和意志来诠释生命的伟大。

  这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声声擂响的战鼓,把我从沮丧和悲伤的深渊中拯救出来。我慢慢明白:作为一个记者,有责任把现场的情况通过媒体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灾情。这里需要救援,我们和他们在一起。这也是作为记者仅能做的、也是应做的事情。

  在现场,选择拍摄什么,怎么构图、用光,这些都不重要了。我眼前发生的这一切都是我需要拍的。我不是创作,是要把它记录下来。尽管辛酸得有时连相机也举不起来,然而为了生命的尊严,我选择了坚强面对。在灾区报道的时间里,太多的生命在我眼前瞬间消失;但又有更多的人为挽救他人生命而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我一次次举起沉重的相机,因为我已经变得坚强。

  5月13日,北川。这个被埋的孩子叫李家庆,他只能把头露出来,为挽救他的生命,救援人员在雨中高高举起血袋为他输血。没有人知道孩子会坚持多久。护士一直抓住他的手,不断安慰他,鼓励他,和他不停地说话。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13日,在北川中学,一名地震中幸存的女学生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艰难救出。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13日,一位救援者冒雨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中搜寻幸存者。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13日,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战士火速转移从北川中学废墟中解救出来的孩子。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15日,映秀镇,又一位地震幸存者从废墟中被救出。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20日,绵阳受灾群众安置点,地震中幸存的一家人紧挨在一起,安然入睡。他们告诉我,只有好好的活下去才能战胜灾难。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26日,几名地震灾区群众冒着塌方和飞石危险,向着自己的家乡奔跑,去寻找亲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25日,安县。一名解放军战士翻越四座大山,转移一位80多岁的地震灾区老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27日,绵阳。一位母亲抱着遇难孩子的遗像说:“孩子,妈妈永远和你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22日,什邡。6岁的梁爽抱着卡通娃娃站在自家的废墟上寻找父亲。她相信被埋在这里的爸爸会听到她的声音。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28日,绵阳市一处地震废墟旁,用救灾帐篷建起的蓝色家园孕育着勃勃生机。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31日,被地震破坏成废墟的北川中学,只有国旗迎风不倒。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31日,战士们太累了,枕在唐家山堰塞湖的大坝上就睡着了。参加这次抗震救灾的有很多是“80后”,他们在大灾中得到磨练,表现出来的坚强和责任感也改变了社会对他们的看法。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31日,绵阳的受灾群众自发到路边迎接抢险归来的子弟兵。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本文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