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电影天皇”黑泽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04:18

“电影天皇”黑泽明
文 |王恩山
2010年3月23日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诞辰100周年的日子,他的思想借由光影穿越时空,我们仍然对他顶礼膜拜……
日本民间流传一个故事,深山里有种奇丑无比的蛤蟆,一旦被抓到放在镜子前面,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会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烫伤的珍贵药材。享誉世界的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在晚年的自传《蛤蟆的油》中,就把自己自嘲为一只蛤蟆。
这只谦虚的“蛤蟆”,终其一生将自己奉献于电影事业。他曾说:“减去电影,我的人生等于零”。电影界有了他,增添了无数的经典与神采;他选择电影,是每一个热爱电影人的幸运。斯皮尔伯格誉其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也有人称他为“电影天皇”。不过,黑泽明更像一个他亲手塑造的武士,有殉道者的执着,甚至有些疯狂,电影是他手中的锐剑,用来剖析人间的冷暖,人性的善恶。
今年的3月23日是大师诞辰100周年的日子,他的思想借由光影穿越时空,我们仍然对他顶礼膜拜。

死亡相伴的童年

1910年,黑泽明出生于东京品川区大井町,父亲黑泽勇原为陆军学校军官,由于看不惯军人武士道作风,改做中学理事。黑泽明的母亲出身于大阪的商贾之家,性情温和善良。黑泽明是8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从小家教很严,父亲强迫他学习剑道、练习书法,同时也鼓励孩子们看电影。
黑泽明第一次接触电影时才7岁,父亲带他看的多是西部片和武打电影。黑泽明在自传中回忆,“军人出身、对子女一向要求严格的父亲,在那认为看电影会对子女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的时代与潮流之中,主动携全家去看电影,而且后来他认为看电影对子女教育有益的态度也没有改变,对我后来的人生,似乎是起了指明方向的作用。”
黑泽明小时智力发育较晚,上小学时一度成为老师奚落的对象,甚至要坐到远离同学的地方。不过他很快展示了自己画画的天分,并立志要当一名画家。
在黑泽明上小学四年级时,他最喜爱的16岁小姐姐得了一场病,就像突然被旋风刮走了一般,去了另一个世界。从此,他对死亡不再陌生。
第二次与死亡遭遇是众所周知的关东大地震。1923年9月1日这一天,对于贪玩的中学二年级学生黑泽明来说,是个永生难忘的日子,地面上所有东西都发了狂,他紧抱住电线杆才躲过灾祸。大地震用自然界异乎寻常的力量震撼着黑泽明的心。幸运的是,全家人都平安无事。震后哥哥带他去看灾后的惨景,他看到以各种姿态死去的人们,心情却由恐惧、麻木而变得莫名其妙的平静。这次贴近死亡、征服恐怖的远征,使少年时代的黑泽明对生死有了很独特的认识。
最深刻的一次死亡震撼,是哥哥丙午的自杀。丙午是黑泽明少年时的偶像,他有着丰富的电影知识和高超的鉴赏力,经他推荐,黑泽明在那一时期看了许多传到日本的世界名片。丙午一直担任无声电影的解说员,然而,1933年,有声电影出现了,他随即失业。也就是这一年,27岁的丙午在伊豆温泉旅馆的房间里自杀了。看着还在淌血的哥哥,黑泽明一动不动,他的精神支柱如此倒塌,在他心灵上的创伤永远无法抹平。
38年后,由于票房的失利,电影事业跌入谷底,61岁的黑泽明也试图自杀。当然,他没有死,而是再次崛起。

初入影坛幸遇恩师

黑泽明初入影坛,一开始只是为了就业。黑泽明初中毕业后曾热衷绘画,甚至有作品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但当时以画家为职业收入微薄,非常艰难,黑泽明对此没有信心。由于哥哥丙午自杀,黑泽明必须负起家庭重担,单靠画画不能维持生计。他带着急于就业的心情开始四处找工作。
1936年的一天,黑泽明看到P.C.L电影制片厂(东宝映画前身)招考副导演的广告,便去参加考试。对日本电影界一无所知的黑泽明由此进入影坛。刚刚考进制片厂做副导演的工作并不令人满意,以至于黑泽明想一走了之。但山本嘉次郎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好的老师。在山本的剧组里,黑泽明得到了真正的锻炼,他的许多建议都被采纳。
大约四年的时间,黑泽明从第三副导演晋升为第一副导演,并且能胜任B组导演、剪辑、配音导演等工作。积累一些经验后,山本要求黑泽明动手写剧本。山本曾说,“如果想当导演,就得先学着写剧本”。黑泽明为自己定下一天写一页的目标,结果写成了好几部。其中之一就是《达摩寺里的德国人》,后来经山本推荐,发表于《电影评论》,倍受好评。
山本老师从不定下任何规矩来束缚副导演,反而极力鼓励大家去发展个人特质。每天收工后,老师都会带黑泽明去喝酒,老师是有名的吃家,他曾说:“如果你连食物的好坏都分不出来,你就不够格来做人了!”黑泽明跟随老师学会品味天下美食,古董器物的知识也是老师传授的。
     
脾气暴躁 嗜酒如命

在黑泽明担任副导演期间,因其暴躁的脾气经常出问题。由于工作繁忙,摄制组的成员中午只能在公司吃盒饭。大家一致抱怨,伙食条件差,黑泽明向公司提出意见,公司制作科表示同意改善。于是黑泽明向大家宣布,盒饭将大有改观,打消了大家的怨气。没料到,第二天的盒饭照旧如前。摄制组一名成员大怒,把盒饭摔到黑泽明面前。黑泽明拾起饭盒径直走到制作科科长面前,把盒饭朝科长脸上砸去,科长满脸饭粒。
还有一次,正在拍星空镜头,黑泽明爬到布景的天棚上,用细线吊玻璃珠。线乱糟糟的缠成了团,急得他火烧火燎。这时山本摄制组的另一名副导演伏水坐在摄影机旁,仰着脖子看着黑泽明,大喊:“快点儿!”这时,黑泽明从装玻璃珠的箱子里抓了一把玻璃珠朝伏水砸去,并说:“好,流星!”事后伏水对黑泽明说:“你简直像个脾气暴躁的孩子。”
山本嘉次郎对黑泽明的暴躁十分担心,每当决定让他参加其他摄制组工作时,一定要让黑泽明发誓:“绝对不发火。”
黑泽明不光脾气暴躁,他还事事要求完美。身高1.81米的黑泽明有着日本人少有的高大体格,扯着嗓子大吼的声音经常把工作人员吓得浑身发抖。在拍摄现场,他绝对是大权在握,唯我独尊。在拍摄《战国英豪》时,他为了拍一个满意的天晴镜头,竟足足等了100天;拍《天国与地狱》时,他发现有一栋民宅的二楼阻挡了他拍摄演员从新干线丢出现金的镜头,硬是把该民宅的二楼给拆了。就因为这样一丝不苟的精神、执着强横的态度,他被台前幕后的合作者称为片场上的“天皇”。黑泽明曾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改造日本,成为总理大臣,日本的政治水平是最低的。”
与他的火爆脾气相得益彰,酒成了他终生的挚友。黑泽明在拍摄影片《马》的时候,养成了喝酒的习惯。那时他住在旅馆里,吃晚饭的时候没空喝酒,等回来的时候,旅馆茶房已经关门了。于是黑泽明就在枕头旁摆上酒壶,并在烫酒的火盆里架上水壶,每天晚上先躺下,然后露出脑袋喝酒。
黑泽明拍完《马》之后就从副导演的职务中解放了出来,专写电影剧本,只是偶尔完成一些山本的B组工作。当时信息局悬奖征集电影剧本,黑泽明拿《寂静》和《雪》两个剧本去应征,前者得了二等奖,奖金三百元,后者获一等奖,奖金两千元,当时黑泽明的月薪是四十八元。
黑泽明用这个钱和情投意合的朋友们一起喝酒。把钱喝光了以后,又开始写剧本。饮酒过量的黑泽明,每当胃病要发作的时候,就和朋友去爬山。在山里游荡一天,夜里喝一点酒就睡觉,胃疼很快就好了,康复了再写剧本,领了稿费再喝。
黑泽明最热爱的是威士忌,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为此,日本商人特意请他自导自演了一个威士忌广告。不过那时以拍电影为业的黑泽明经常入不敷出,他接拍广告也实属迫不得已。在一部有关他生平的电视片的最后,有一个女人朝黑泽明的墓碑浇水,她说:“希望先生会觉得凉快些,不过,他宁可要些威士忌。”

处女作问世

1943年,黑泽明终于迈出了导演的第一步。处女作《姿三四郎》开拍并上映,使二战时期缺乏娱乐的日本观众狂热地涌入影院。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1882年的日本明治时代,虽然以柔道为主题,但却以一种西部片的风格衬托出战斗的氛围。片中黑泽明并没有呆板地阐述柔道的定义,而是运用电影的节奏,有张有弛,在特别精彩的地方定格,利用风、云、草来衬托格斗的激烈气氛。
影片当年轻松打破票房纪录,时任国策电影审查员的小津安二郎曾经为黑泽明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如果以100分作为满分的话,《姿三四郎》可打120分!”黑泽明出道之初就一跃成为受人瞩目的导演之一,由此确立了自己在日本影坛的地位。当时正值二战,电影制作也受日本军部的直接管辖,导演没有创作的自由。黑泽明在自传中不无惭愧地写到:“战争期间,我对军国主义是没有抵抗力的。很遗憾……没有抵抗的勇气,只是适当地迎合或者逃避。”1944年的《最美》即是以描绘战时女子挺身队在工厂里的劳动生活,借以鼓舞战争斗志的小品式电影,它还带给了黑泽明终其一生的伴侣——矢口阳子。

《罗生门》开启大师时代

1948年拍的《酩酊天使》,被喻为是黑泽明首部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这部影片的另一收获是黑泽明慧眼识英,发现了表演天才三船敏郎并首次与其合作。两人从此合作无间,开启了各自的电影黄金时代,是日本最强的电影拍档。
1950年,黑泽明拍了一部令他蜚声国际的作品,这就是《罗生门》。本片为他赢得1951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不仅是第一个日本导演奖项,也是第一部闯入欧洲影展的亚洲作品。第二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又颁给了《罗生门》,黑泽明也因而被誉为“世界的黑泽明”。
《罗生门》全面展示了黑泽明精湛的导演技巧和他开掘人类心灵的深度,黑泽明用四种手法和立场讲述了一个杀人的故事,完整地将小说中“意识流”的妙处展现了出来。在运用镜头、光影处理等电影技巧方面,《罗生门》在当时也是无与伦比的。
由于这种结构在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它也成了后世的许多导演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影响了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科波拉等一代西方导演。

佳作不断

接下来的几年中,黑泽明连续拍了几部杰作,描写人们在艰苦和逆境中如何善良地生活。自我牺牲和承担道义是这一时期黑泽明影片的主题。
黑泽明于1954年拍摄的《七武士》是一部充满激烈战斗又富有喜剧幽默且不乏深层哲理的娱乐片。影片讲述了在日本的中古时代,七位武士在道义的驱使下,带领一个穷山村的农民击溃了山贼的进犯,保卫了家园。简单的情节,不多的人物,简陋的武器和更加简陋的场景,这一切在黑泽明的演绎下构成了一场真正的战争,一场关乎道义、关乎生死存亡的残酷战争。
《七武士》是东宝映画拍摄的最昂贵的影片,拍摄时间是原计划的四倍,这使东宝映画濒临破产的边缘。但黑泽明的冒险得到了回报,《七武士》在日本获得巨大成功,同时也获得西方的高度认可,在电影史上的各种评选中始终名列前茅。
黑泽明与三船敏郎的黄金组合也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到1965年拍摄完《红胡子》为止的17年间,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担纲的作品包括《罗生门》、《白痴》、《七武士》、《生之录》、《蜘蛛巢城》、《大镖客》和《天国与地狱》等影片。从此,黑泽明闻名于世界影坛,三船敏郎也先后以《大镖客》、《红胡子》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两人在日本影坛获得了“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的称号。黑泽明曾表示,“没有三船敏郎,我将无法拍摄电影。”

最强搭档的决裂

《红胡子》拍摄完成后,黑泽明第一次对三船敏郎的演技表示不满。即便如此,黑泽明也并未向三船敏郎当面提起这件事,而是逐渐疏远他。从此,两人没有再合作,甚至没有再说话。当被问及原因时,黑泽明总是给予同样的回答:“我与三船君并没有闹矛盾。只不过与三船君一起能做的工作我们全部做完了。也就是说,已经无事可做了。”
60年代后期,黑泽明的创作进入低潮,1967年,黑泽明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合拍电影《虎!虎!虎!》。电影开拍进行了约二十天,问题接连不断。福克斯公司以黑泽明神经衰弱为由,解除了他的导演职务。
福克斯在找人替代黑泽明导演的同时,邀请三船敏郎出任主角。三船敏郎想借此机会恢复与黑泽明的伙伴关系,并希望能以此帮助黑泽明解脱窘境。他表示,只要电影由黑泽明导演,并且全部制作工作交由三船制作公司担任的话,就答应出演主角。
但三船敏郎的条件未被福克斯公司接受,黑泽明也无意再为福克斯工作。
关于这件事,三船敏郎接受采访时说:“黑泽先生选用的都是非职业演员,这也是招致如此结果的原因之一吧。”三船敏郎的话被大肆报道,有人认为是这句话触犯了黑泽明。三船敏郎终于没能抓住这个与黑泽明复合的时机。

自杀未遂 绝处逢生

1970年,黑泽明以低预算开始了《没有季节的城市》的制作,拍摄异常迅速,电影完成仅用了28天。这部电影向世人显示了黑泽明依旧不凡的实力,可惜票房成绩令人失望,评论也毫不留情。
黑泽明陷入了绝望中。当时,电视连续剧已占领了日本的家庭,电影业面临巨大冲击。在好莱坞的大导演们看来,电影最多是一种生命中的价值,而对黑泽明来说,电影就是生命本身。1971年,61岁的黑泽明在家中试图自杀,他用刮胡刀在全身上下割出21处伤口,倒在浴缸里,他要用这种方式为电影殉道。死亡,对于这个以武士自居的硬汉来说,不需要太多勇气。虽然他最终没有死成,但这足以震惊全世界。此时,苏联人向他伸出了援手。
1972年,黑泽明应苏联之邀,赴苏拍摄俄语片《德尔苏•乌扎拉》,当时苏联的电影公司还由国家控制,他和一大帮苏联人一起工作,用了两年多时间才完成。影片讲述了世纪之交一支探险队深入西伯利亚荒野进行探测的故事。尽管依然是黑泽明式的冗长、缓慢,但它还是先后拿到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金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也许是好莱坞有意给黑泽明一条生路吧,如果这次还是失败,很难想象他是否还能活下去。这次成功带来了黑泽明晚年事业的一个转折。
自那以后,开始有西方的大手笔投资找上门来。精明的投资人终于发现,哪怕是再先锋的艺术,经过合适的包装后,也会得到市场的青睐,何况是早已名震影坛的黑泽明大师。就这样,老板出钱,黑泽明继续他的梦,一系列大投资的运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对电影的疯狂。
在好友弗朗西斯•科波拉和乔治•卢卡斯的资助下,黑泽明拍摄完成《影子武士》,将观众带回战国时代,呈现了两个敌对家庭之间有关忠诚的战争史诗。不过,这一时期他的心境更加灰暗,电影中表现的战争恐怖给观众带来强烈震撼。
《影子武士》后,黑泽明拍了另一部根据莎士比亚名著《李尔王》改编的《乱》。这部影片令黑泽明着了魔,他常常陷入幻想,满脑子都是要拍的影像。这部影片突出表现了一种油画效果,也许是与黑泽明深厚的绘画功底有关吧。他甚至对演员的姿势有严格的指示,因为如果演员的位置不正确,那么画面就会失去平衡。
1990年,80岁高龄的黑泽明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他当时依然坚持拍片,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1993年拍的《袅袅夕阳情》。
1998年9月6日,纵横影坛50年,拍过31部电影精品的大师因脑中风猝然病逝,享年88岁。在电影艺术方面,日本影坛乃至亚洲影坛至今无人能及他的项背。
不过,在日本,黑泽明也被人指责过分地将日本社会的丑陋暴露给西方,就像中国人指责张艺谋一样。但没有人能否认他影片中充斥着欲望的张力,他塑造的人物往往是一个人对抗整个世界,虽然孤独,却有近乎顽固的理想信念支撑,他们并不畏惧,因为无论战胜或战败,都无损于其人性意义上的惊人的完整、优雅和崇高。在他们身上,我们总能看到大师的影子,高山仰止,永垂青史。

 

/黑泽明33岁拍摄的杰作,讲武魂和人生的共振,整部电影细节十分到位,从服饰、建筑、礼节、容止等等,都那么恰如其分。
/比杀人更可怕的是谎言,比软弱更危险的是不承认,比黑暗更阴冷的是遮蔽的光明。人性本善?本恶?“哪里有软弱,哪里就有谎言。”
/电影结构非常完美,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营造出无数的细节。对武士而言,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性命随时可化为鸿毛。
/改编莎翁电影中最成功的一部。戏剧矛盾十分强烈,人性刻画极为深刻。人的内心是深渊,是欲海,一旦开始追逐就几乎很难逃脱宿命。
/风格炫丽的剑客电影,带有明显的黑色幽默。这部电影不但在欧美影响极大,还影响了吴宇森、徐克、杜琪峰等动作电影导演。

/主要描写憎恨有钱人的年轻绑匪,提供赎金的正直商人以及投注全力追捕犯人的刑警,充满推理情趣,探讨贫富阶级的对立。
/充斥着过多人道主义精神的漫长电影,通过描写江户时代的医院和其中的医生与患者,黑泽明悲天悯人的思想几乎要冲到观众面前。
/反映东北亚地区政治与自然生态的电影,光影与自然、纯粹与真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黑泽明试图在森林中寻回澄明之境。/“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当武田信玄被敌人的狙击冷枪打中,重伤而死后,他的替身成为了并不安分的活着的“死者”。
/在莎士比亚《李尔王》的基础上拍出的伟大史诗片。来源于人性的卑劣最终导致父子相仇,对于权力的欲望和占有,使家族分裂、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