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背影[栖息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12:30
大师的背影
德鲁克是45岁真正成名,为人知晓,包刚升老师如是说。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后半生的几十年间的笔耕不辍,成就了经验主义管理的权威地位,GURU'S GURU,大师中的大师绝非浪得虚名。在北京光华-德鲁克管理学院,自己再次确认了这点。
无论如何的选择,在管理丛林中总是能够找到德鲁克的痕迹,他的思想,深深的启发和影响了后来的实践家和管理学者,斯隆、韦尔奇、盖茨、波特。。。。今天当翻开爱迪思的那本著名的《企业生命周期》时,登时跳入眼帘的也是这位已故大师的影子,德鲁克说,如何如何,仿佛金科玉律。
本次上的是学院的短期基础课程《八项基本管理技能》,和之前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有《经理人与组织》号称三门基础课。但三分之二的课程过后,实在觉得:这不仅仅是基层管理者的事情,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的管理者是不合格的,原因很简单:基本功的缺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正上好这三门课,如同古代武学的练马步,底子很重要。真正的高手从来都是基础牢靠坚实的一类,而绝非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单凭这一点,可能会击败大多数所谓高手,射雕中的郭靖就是一例,一招降龙十八掌的重复使用,竟然也技惊江湖,一战成名。
而我们现今的情况是,大家都不懈于这些基本技能,单纯追求空中楼阁的快感。下午前同事msn上慨叹管理能力的不足,说看了太多的大师的立论和宣讲,反倒是越来越迷惑,一会儿砍掉成本,一会儿细节决定成败,道理不错,但让一个还没有学会走路的婴儿去消化实在是勉为其难,反倒不如这些基本功来的实在。作为传授方的培训师群体也需要反思,放着现成的好的理论不用,去断章取义另立门户,实在是井蛙之见。这个想法和吕青老师的新博有同样的表述:所谓实践派和理论派的争议,如同华山派的剑宗和气宗,最好的结果是整合,一统江湖。
原本的对理论学派讲师的担忧在过去的两天渐渐消除,事实证明,有着完整良好背景、专业出身的讲师,加上多年的管理实践,有理有据,对理论的诠释和管理过程的拿捏确实到位,这才是真正的高手。也不禁的对德鲁克管理学院增添了一份敬意,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办学的精神。
回来后boss说了,以后就不上别的管理课程了。我很认同,这才是真正的成体系的管理课程,因为大师,所以信任和投入,确实从中收获的绝对不仅仅是管理。
课上还有个很有趣的游戏,一个关于沟通的案例,分别是三种角色:上司(老板)、中层经理、基层员工。最终讨论的时候,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的来指责上司(老板)的如何不是,但扪心自问,其实到场的培训的人员大多是中层经理角色以及即将成为中层的骨干管理人员,都是所在企业的骨干层,也是企业投入关注和资金最多的一群人,但这样的结果是多少有些尴尬的,老板和企业的信任投入看来需要反思下的,因为德鲁克说了,要首先管好我们自己,过分的归罪于外,承担受害者角色恐怕对不住这两天的学费和公司的期望,也削减了自己成长的决心。(一个有趣但沉重的话题,有机会展开来讨论)
无论课上课下,话题总是离不开德鲁克,大师的思想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每一个参与者的心中。课程结束的时候,包老师给出的建议是:练好基本功,从改变自己开始,结果导向。思路渐渐变得清晰:耳畔回想的仍然是德鲁克那句深有意味的话:不要说感谢什么,关键的是当你学完每一门课程的时候,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当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你要做些什么让自己不同?
改变,从现在开始,管理不在于知而在行。
行胜于言,在大师的背影后默默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