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1954年毛泽东反对苏联从旅顺撤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4:19

核心提示: 1954年在一次会晤中,我们提出了苏军撤出旅顺的问题。我们打算在撤军时将全部不动产,除了我们刚刚在那里安装的重型武器之外,统统移交给中国。毛反对说,现在搞这个有必要吗?他担心美国利用我军撤离旅顺这个时机,在这个地区向中国发动攻击。我阐述了我方的想法:“毛泽东同志,我们不相信美国会这么干。而且我确信他们不会这么干。当然,谁也不可能担保,因为美国奉行的是侵略政策: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不过,我们把军队撤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就在附近。一旦发生敌人进犯,我们当然会前来支援。”最终毛同意了:“既然您认为美国不会打过来,我们就不反对你们的军队撤走了。”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资料图

本文摘自《赫鲁晓夫回忆录》 作者:[俄]尼基塔·谢·赫鲁晓夫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民族主义的苗头便发展成为伴有对毛的崇拜的、赤裸裸的民族主义。我们感到遗憾的是,现实生活印证了我们当初的忧虑。

1954年在一次会晤中,我们提出了苏军撤出旅顺的问题。我们打算在撤军时将全部不动产,除了我们刚刚在那里安装的重型武器之外,统统移交给中国。毛反对说,现在搞这个有必要吗?他担心美国利用我军撤离旅顺这个时机,在这个地区向中国发动攻击。我阐述了我方的想法:“毛泽东同志,我们不相信美国会这么干。而且我确信他们不会这么干。当然,谁也不可能担保,因为美国奉行的是侵略政策: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不过,我们把军队撤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就在附近。一旦发生敌人进犯,我们当然会前来支援。”最终毛同意了:“既然您认为美国不会打过来,我们就不反对你们的军队撤走了。”

我们就这样达成了协议,并责成我们双方的代表去办理苏军撤出旅顺协定生效事宜。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经常会晤),周恩来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们希望你们的炮兵装备能够留在旅顺。”我们同意了把装备留给他们,但要给予补偿。周坚持要求说,中国希望无偿地接受这批装备。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问题,让我回答它也绝不是件轻松的事,但我又不得不回答:“我很抱歉,我还是希望您能够正确理解我。这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武器,我们将以低价出售给你们。我们打算把这批武器以我们提出的条件移交给你们。经过那场破坏惨重的对德战争,我们还没有恢复元气。我们的经济受到破坏,人民生活得很不好。因此我们请求你们不要再坚持,同意我们的意见。请你们正确理解我们!”谈话到此结束。北京没有再坚持。

我是在没有查阅文件的情况下进行回忆的。因此个别细节有可能并不完全确切,但我担保所列举的事实在总体上是正确的。

中国人还提出了修筑铁路问题,并声称他们对经乌兰巴托通向他们那里的那条铁路没有多大兴趣。我直到现在也不大明白这是为什么。从前我们运输货物都走远东,经乌兰巴托到北京的线路大大缩短了路程。但中国人开门见山地提出他们希望有一条铁路通过矿产丰富的地区,大约在阿拉木图地区到达我们的边境。我们没有反对:如果这对你们有利,我们这方面将竭尽一切努力保证这条铁路建成。后来由一个相关的委员会经办。双方商定由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把他们境内的铁路修到我国边境,我们则把我国境内的铁路修到阿拉木图地区与中国交界的地方。

工程开始了。中国人从他们那边修起,我们从我们这边修起。我们这段路短一些,地形又不那么恶劣,人员和装备也更强一些。因此我们很快就修到了边境,而中国人还遥远得不见踪影。当他们的代表下一次来到我们这里时,他们已经开始具体运作,可谓尝到了果子的滋味--了解了铺路的过程,体会到这是一块硬骨头,非得有一副好牙齿才能啃动。于是他们通过周恩来重又提起这个问题。他们通常把令我们不快的问题都交由周恩来提出。一则他是总理,二则他更有外交家风度。

周问:“如果把我们境内那段铁路也承担下来,您看怎么样?”这话我们听来太突然了。然而我们立即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这要花多少钱,我们暂时还不清楚。估计这将是一件代价非常昂贵的乐事。这条路必须经过高山、沟壑、峡谷。那里必然架设多少桥梁,修凿多少隧道,不计其数!这非常不划算。对朋友回答这个问题的苦差事又落在我头上。于是我说非常抱歉,这件事我们现在力不从心啊。我们就连自己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吃力,根本无法承担帮助在中国境内修铁路的义务。不言而喻,这项工程不仅仅要我们出力,还要我们出钱。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就没有必要再谈了。这条铁路工程也就半途而废。
人家把诸如此类的问题抛向我们,而我们拒绝给予解决,看来这些问题就像石头一样纷纷落在我们的友谊天平上,落在其倾斜不利于友好关系增进的那一端。然而交情归交情,公事还是要公办嘛。每一个政府、每一位政府代表都为自己的国家服务。因此,这类事件从原则上讲是不应该使两国关系恶化的。何况发生争吵的主要原因并不在这里,但这一切毕竟对关系恶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