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过格为何再度流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05:46
“如果要真的改变命运,那就要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如果要真的在自己身上下功夫,那就要步武(追随、继承之意———编者注)圣贤;如果要真的步武圣贤,就请开始记录功过吧。”打开“功过格”记录软件,这段文字会立刻出现在你眼前,目前这个软件正在一些网络论坛上悄然流行着。

  改变命运、步武圣贤、记录功过,读了这些略带布道意味的词句,不免让人如坠雾里。既然是记录“功过格”的软件,那“功过格”又是什么呢?

  功过格最初是道士逐日登记行为善恶以自勉自省的簿格,后来成为流行的道德自律工具

  让您感到陌生的“功过格”在中国历史上可是的的确确风光过。最初它是道士们逐日登记行为善恶以自勉自省的簿格,后来渐渐流行于民间。从明代开始,功过格成为颇为流行的道德自律工具,在明末清初时使用曾达到高潮,此后一度衰落,清朝道光年间再度复兴,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的游子安博士,曾长期从事功过格的研究。据他介绍,依据善恶性质的不同,功过格把日常行为分列为“功格”和“过格”两项,程度不同的善行与恶行分别对应不同的分数,这样就形成了一套量化的道德标准。所谓“格”有规准之意,言行之善恶功过,成了降福获咎的依准。

  信奉者每夜自省,将自己每天的行为对照相关的条目,给善行打上正分,恶行则打上负分,分别计入功格和过格,只记录分数,不记录具体的事件,每天都要坚持记录,到月底时做一次统计,每月形成一篇记录,装订成本,每月如此进行,年底再将功过分数加以总结,功过相抵,看看最后功过孰大。

  游子安博士告诉记者,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以善抵恶”也非机械式的,“计算”方法颇有弹性。事实上,并非所有恶行可由善功去抵销,功过也有不可相抵者,如用财之百功不可“折”致死之百过。他认为,透过功过格,一个人可以在一长时段观察、比较自己是否进步。功过格可能是最具中华文明特色的事物之一,日本学者洼德忠曾感慨地说:“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并有这种善行指导书的国家,除中国外大概再也没有其它的国家了。”

  功过格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人认识到可用自己的手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吉凶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看重善恶行为引发的功过感受?这还要从功过思想的源流说起。

  游子安博士发现,中国的功过思想起源很早,《易经》中便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说法。道教和民间信仰认为天地、灶神、司命等神会监察人的善恶并给予应得的赏罚。而灶神监察一家的善恶,并奏言世人功过一直是民间流行的说法,由此衍生出的腊月二十三日祭拜灶神的风俗也流传到当代。

  据游子安博士介绍,道教思想里强调积善立功,劝人主动行善才能成仙,而且有一套计算衡量功过的办法。比如《抱朴子》里,就有想成天仙要积累1200善;想成地仙,须要积300善的记载。有时常存善心、量力作善行已很不错,香港啬色园黄大仙祠大殿有对联正好说明此点:“处世贵和平,无立偏私如我意;为人须浑厚,常存慈善即仙机。”

  五代时期,杜光庭所著的《道门科范大全集》中,也有善恶功过积累增减,可以计算人的祸福寿夭的说法。此书中还记载了《功过之两簿》、《善恶之二书》,这种计算方法在宋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功过格一类善书。

  既然相信多行善事就能去祸增福,对功过的记录逐渐影响了中国人的命运观。到了明代,著名的功过格身体力行者袁黄提出著名的“立命说”,即“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认为力行功过格,可以转祸为福。有研究者评论说:“功过格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人认识到可用自己的手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吉凶,这是他们精神生活中划时代的成果。”

  对此,复旦大学哲学系吴震教授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功过格中蕴藏着一种报应思想,无论是士大夫还是老百姓因为受到原始宗教的影响,都认为“天”是报应的实施者,而伦理道德上的实现可以给人带来现实的幸福。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天’高高在上,天是他们幸福的主宰。如果士大夫和老百姓不相信上天,就不会按照功过格的方式去要求自己,做了好事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给我回报,我干好事干吗?这是他们做功过格最重要的一个思想根源。”

  他认为,“功过格对善恶行为结果的判断包含这样的内容:你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上天会惩罚你的。而且这种惩罚并不仅仅针对你本身,你的子孙后代,会永远被惩罚。如果这样一提出,老百姓会感到非常恐惧。”

  功过格通过积善行来盼望获得精神回报,是不是反映了一种功利主义道德观?

  吴震教授说,“依照袁了凡(袁黄)的观点,通过现实善恶行为的准确计算,能够决定你现实生活到底能得到什么。有时一个人要想中进士,就要发愿做多少好事。若干年后考中了,他会认为道德行为给他带来了现实的好处。按照西方的说法,这是一种功利主义。明清之际著名学者刘宗周批评这种做法,会让人们趋于利欲,老百姓做这些善行是非常危险的。”

  游子安博士则认为,“功利这个词在中国道德价值中常给人贬义的感觉,但在西方不同,他们有功利主义学派。功过格的思想首先要求一个人要寡过,即把‘过’慢慢去掉。开始的时候会有一定难度,后来‘过’就会渐渐变少。”此外,不能邀功也是功过格的重要思想。

  “信奉功过格的人,每天晚上反思登记是对自己负责。很多读书人做这些好事,不是为求得物质上的好处。有的时候是基于一种报应思想,你做了这么多的好事,做了很好的榜样,将来您的儿子孙子会受到很好的教育,但不是一些实际的利益。”

  虽然功过格中的具体条目很难古为今用,但是一些主导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据了解,香港不少中学,实施“功过相抵计划”,学生另用表格,在记录缺点后,如达到校方要求,如校内服务,优点便可抵消缺点,借此给予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很是有点“古为今用”的意味。而网上流行的功过格记录软件似乎让我们看到,在这信息化的时代里,依然有人遵循着古老的道德法则。功过格这一古老的形式还能再次焕发青春吗?

  “它的使用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信仰在里面,关于条目赋予新的内涵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但是现在的老百姓心中还有没有这个‘天’的信仰传统是很值得怀疑的。”吴震教授说。他认为,现在继续把用功过格作为道德自律的工具,实际上已经不太现实。“现在如果你再和别人说,你做坏事会马上得到报应,你就会被别人笑话。”

  游子安博士的观点似乎更为乐观,他认为,在明清社会里,使用功过格的人相信,平常积累功德会使自己在考科举时有好的报应。近百年来废除科举,功过格已经失去了推行的土壤。虽然功过格中的一些条目很难古为今用,现代人也很难逐一对照登记。但是功过格的一些特点是可以借来用的。

  比如,香港特区常常会根据一个人对地区的贡献,颁发功勋章给他。内地目前对于慈善家的鼓励不够,可以参考建立一些善行鼓励机制。这些都反映功过格的一些主导思想,依然有现实意义。而现在假的产品充斥市场,其中一个原因是道德和信仰的真空,尤其值得我们反思。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游子安先生《功过格的特点、流通及其现代意义》一文,2004年6月6日在四川大学举办的“道教文化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特此致谢

  ■专家简介

  游子安

  1985年香港中文大学毕业,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部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现任职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吴震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日本京都大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