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初中化学课程的整体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26:20
2010鲁琼初中化学远程研修
专题一  初中化学课程的整体分析
专题简介:
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近十年了,从完成日常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已经了解和适应了新课程的教学。但是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实际上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他们虽然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可他们实施课程的过程却是被动的、盲目的。比如,有的教师依据各种教辅材料中的习题内容和难度确定教学的深广度,自己没有甄别、判断能力;还有的教师特别关注在具体的知识点上新旧课程有什么不同,只要是相同的知识点,教师就会按旧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不考虑该知识在新课程中承载的功能与价值。因此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整体把握课程内容,科学看待课程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本专题的主要思路和内容如下: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教师将对新课程有更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理解,理解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式确定间的关系。
2.本专题整体讨论思路是通过对十年课改经验的梳理和不足的反思,帮助教师确认自己对课程整体理解和把握的成功之处,以及仍然存在的差距。
3.本专题讨论的核心内容包括: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的考试评价、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专业发展
4.对核心内容的讨论,本专题将通过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等几个维度进行探讨。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课程目标
教学方式
评价方案
考试评价
课程标准
教材
课堂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

主持人:
北京师范大化学教育研究所博士      黄燕宁
嘉宾:
教育部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磊
山东省化学教研员      卢巍
河北省石家庄市化学教研员       娄延果
一、               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期望是怎样的,如何整体认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
1.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是怎么变化的?
王磊:首先我们看它的基本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初中化学新课程针对我们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简单双基的这种教育目标,开始提升到全面的多维目标,它的核心宗旨是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它的核心基础是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个是化学课程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以科学素养的发展为课程的核心宗旨,并且在参照和比较国家对科学素养的成果也结合我们国家长期的化学教育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明确提出科学素养有三个基本内涵:知识与理解、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养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定出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也兼顾了我们国家原来教育的双基的这种侧重点,所以就定位知识技能是一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原来传统教育目标基础之上增加的两个重要的课程目标维度,也是体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层面一定要知道三条基本线索都一一对应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都是支撑科学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第一个维度就是我们说的化学核心知识的内容线索,第二个维度是体现一般科学过程方法的内容线索和体现化学思想方法以及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内容线索,第三个维度就是体现化学与社会、与文化、与技术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也简称为体现化学应用的内容线索。这三条内容线索分别服务于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最终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内容体系,就是一级目标是三个维度要引导初中生形成对于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认识和理解,那么达成这样的发展目标的依托就是知识技能的落实,那么怎么去体现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给大家构建了三级内容体系。一级主题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来与核心知识与理解力有关的,一个是身边的化学物质,一个是物质构成的奥秘,一个是化学变化,这三大领域给我们提示了化学认识的三大领域,这个体现了基础性的要求。二级认识领域如身边的物质里包括金属、我们周围的空气、溶液等二级认识领域。在二级认识领域下面才是具体内容知识点,比如说:氧气、二氧化碳、酸的性质、金属的性质等等。在二级认识领域下边就明确了一些具体的知识点,比如像原子分子、物质的分类,这些就是三级知识内容。所以说课程标准为了达到引领学生对自然对物质及其变化形成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力构建了三级内容体系。
第二个核心目标就是课程标准规定就是要发展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方法,所以我们说叫做基本方法的培养目标,基本方法培养目标里有三个层次的方法:一个层次是一般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个特别表现在课程标准对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明确具体的指定和设计;第二个层面的方法是体现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的这种方法,比如说我们在认识微观世界的时候,我们在认识物质变化的时候,我们在认识身边的物质的时候,都有相应的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第三个层面的方法就是有价值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换句话说是进行信息获取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第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些基本态度,这个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我们也可以认为他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一个是关于对自然、对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另一个是对社会的情感态度的培养。第三个是对化学学习的和对他自身的一种情感态度的发展。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在基本态度发展方面,课程标准其实都有明确要求。课程标准在提这些明确要求时是通过什么方式提出来的?一个是通过课程目标的阐述和规定来去指引,第二个是通过内容标准去落实。
卢巍:我想这次新的课程可能对于这种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和方式的改进和要求,实际上也是有一个要求维度的。现在改革的时候教学方法策略的改革还是从学习的实质去看,因为学习是一个经验的增加、智慧的提升和素质的养成这样的一个过程,因此可以从几个维度入手去要求方式变革怎么变,一个维度就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来实施教学。第二个维度就是考虑到化学科学的本质。
然后再去考虑方式方法的变革和策略的变革,要从这几个维度上去考虑,首先要调动学习者内在的学习主动性,所以这次课程改革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另外,就是强调学生团队学习,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学习,他是一个团队的主体去学习,所以主体里不同的个体他们之间相互的交流,共同智慧的交流,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智慧资源,这样的话就会强调合作。当然,自主了合作了就会有利于他的化学学习,除了因素的运用层面以外,可能还有自主和合作当中情感的因素在里边,合作的过程中也就加强了交流,人和人也就增进了感情,所以人际交往的发展也就增进了,所以情感方面的智慧也在提升。另外,合作层面还包含师生的合作,学习者团队和师生之间的合作也都要求。第二就是强调探究,强调用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探究是作为化学学科的智慧去学习,反过来要用智慧去促进学习,这又是学习方式变革后,增强他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一个手段的应用。所以这次课程改革很明显的就是着眼于学生真正的素质发展、化学素养的发展这样的一个高度,特别强调要着眼于这样的发展、这个发展是怎么实现的、我们的方式方法怎么去变革这样的一个思路来设计的,因此特别强调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化学。当然,老师们的教学肯定也要着眼于这种方式的变革,变革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样的一个思路去考虑的。
2.考试评价上能不能体现三个维度的发展?
娄延果:在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六条专门对评价提出了要求: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这样一个要求首先给我们规划了整个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的目标定位,这个目标定位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甄别,换句话说,初中化学的评价应该像水泵那样往上推学生,而不是像筛子那样一轮一轮的筛学生,这个比喻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目标定位。有了这样的目标之后,我们的课程标准在评价的方式上也做了规划,他要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给我们规划了活动表现评价、过程表现评价、用成长记录带的方式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用传统考试的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又可以是两种方式,一个是执笔测试,一个是总结性的动手操作的评价。
在内容上课程标准也做了规划,要求我们在评价的时候不仅是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对于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当然,在不同的评价方式里可能这些方面还略有侧重,还有要求我们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特别是作为化学学科所体现出来的应该具备的能力,对他的评价也应该是我们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的课程标准对评价的设计首先有他明确的目标,很先进的让人耳目一新的评价目标,然后又给我们设计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又给我们规划了应该评价的内容,构建了一个完美的初中化学的评价体系。
王磊:其实概括来说,怎么能整体上体会和把握初中化学内容的核心要义,我觉得一个和目标对应的就是从简单双基到现代双基到三维目标。换句话说就是从单一的只强调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能够关注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的发展。另外一个,这里对应的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现代双基的内涵、一个是科学素养的内涵。这样大家就可以基本了解整个发展目标上的基本转变,这是他的核心要义。还有一个在初中化学内容方面应该知道他是从知识到方法应用到认识能力。这个应该都是他的课程内容,这个课程内容打破了单一的纯知识的内容,这样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全要素的知识、方法、应用、能力,这个应该都是他的内容构成。我们觉得和这个有关的一个关键字词是学科方法,学科观念;还有关键词是STS,就是说我们不能再裸露的教化学了,不能只给学生呈现单一形态的、单一场景的纯粹的化学知识,而是要能够在多场景下去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真实的存在和真实的应用。
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也有很有意思的提法,就是提倡以探究为中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这句话有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和过去相比我们要大力开展基于探究的教学,这是我们科学学习,科学教学的本质特征;第二我们强调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原来的教学是单一方式的,那么我们现在就要学会如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这个也是个关键点。第三个就是在评价方面就是强调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上,我觉得有两个重要的核心,一个是促进而不是甄别,是水泵而不是筛子,我觉得这个比喻太好了。所以我们在命题、留作业,在运用各种评价形式和手段的时候其实我们都要用这个标准去自检一下,我们是促进学生发展还是仅仅把学生区分开来了,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第二是关键词是发展,在化学学习当中,初中化学学习到底要促进学生什么发展,就是评价内容的丰富和深刻性问题,不仅仅是具体知识的掌握情况了。另外一个关键词是评价方式多样化,我们是不是还停留在只用执笔方式进行评价,我们就是执笔测验的时候是不是也能体现一点多样化,除了执笔测试以外我们是不是还要真心实意的用别的方法,我们用关键词的方式,用口号的方式可以概括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宗旨和要义。
3.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是怎么规划的?
王磊:大家探讨在选取课程内容时候的基本原则,主要还是三个方面需要的结合。
第一个要体现学科发展的需要。因为学科发展的特点,所以我们要去选取化学学科当中真正的基础性的但是同时要具有价值的内容。这个重要价值包括:他本身就是重要的知识,而且他背后也体现了具有价值的化学思想方法,这个是我们要注重的。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要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学本身不是孤立的,他也要融入到社会发展时代性当中的。比如说:整个应用化学的扩展已经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也就是现代化学的内涵不仅仅是那一套传统的化学原理了,他的内涵本身已经很丰富了,那么我们既然要反映现代化学的进展的情况,我们更要关注我们学了这些知识干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他是要培养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科学素养的,就是让学生面对社会生活的时候他能够用化学的观点、知识、思想方法去帮助他去理解他的生活,帮助他更好的生活。这个实际上是我们要去选取化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交集,我们在课程标准中专门设计了一个主题化学生活与社会发展,那么我们看到这个主题下的二级主题实际上是几个方面: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健康等等。这个就代表了应用化学,代表了STS真正的一级认识框架,我们在用的时候不是在第五个主题中是这样构建的,而是这个是渗透在前边的所有内容的学习当中的,在这里面我们不是什么都能讲的,我们毕竟要考虑他是启蒙化学教育的定位,所以,CTS中的C我们只能选择启蒙化学阶段学生能接受的、可学习的又必须学的,然后我们要去挑能体现这些知识应用的社会的东西来去讨论,所以他其实只是打出了一个窗口,并不是完结这个教育,并不是要完结学生对STS的认识,因为高中阶段还要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内容选取当中他的作用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我们必须要选学生经验能支撑的这些重点内容来学习,如果离学生的经验太远,离学生周围的太远,这样的内容是不能进入到中学去学习的,我们有一个高线的设计,初中化学发展层级的高线设计实际上是考虑了大多数初中生在这个阶段他的经验水平他的基础能力发展的空间。比如说在选取内容时,电子和离子我们就是很慎重的,只需要建起来概念并不需要应用水平,比如说物质的认识我们也有高线,我们实际上没有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水平,并没有用元素来构建整个初中化学身边的物质的内容体系,还是典型物质为基础,个别类别物质,还没有达到元素的框架水平,那个是到高中阶段要去发展的,包括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也是要考虑的。比如说,基于模型的理论思维的探究,要求就很低的。基于论证的、推理的探究要求也是很低的,他只是一个初步的经历这个过程,基本上他的思维强度和密度不会太高,抽象性也不会太高,类似这种我们就要考虑学生的经验基础问题,但是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还有另一个角度是要关注的,就是我们选定的课程内容一定要对学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不是就他眼前的基础,而是要通过我们初中化学教育要发展他。所以我们一定要挖掘这些核心内容他对学生的发展功能,如果我们只是就事论事的去教授这些具体知识的话,那么就会丧失这些核心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作用了。
卢巍:实际上选内容的时候第一个就是选学科价值高的、第二个就是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第三个就是学生学习有基础的,对他有促进的。
王磊:另外一个,提供他发展的和学科价值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要站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我们的高目标是这个内容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我们要找到如何从他的现有基础促进他往上发展,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并不是一味的给他唱高调,必须得找到他和起点的关系,怎么从他的起点变成他想要的一步步变成我们想要的目标,这是课程标准设计时要特别考虑的。
4.一线老师怎么把课程价值和实际教学联系起来?
主持人:经过三位专家从课程内容,目标,教学方式这几个角度对初中化学的远景做了一个描述之后,觉得我们的课程鲜活起来了,一开始可能认为课程就是那两本教材或者一张考卷就去教他,现在发现,如果我是一个一线教师,如果我要面对课程的时候要关注课程对学生的价值,可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我们的社会,甚至来源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对人生观都会有影响,那么老师再去看课程时要全方位的重视课程对学生会产生哪些影响,我是怎样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我为了孩子的发展做了这样一个努力。
王磊:如果我们站在一线老师的立场,他怎么进一步体会这些东西和实际教学的关系,我觉得就是去抓核心内容,把核心内容打开去想,不要把核心内容只想到知识维度层面,只会往下拆解,越弄越细,而你要开始往上想想,往左右想一想,把纯知识的小圈要能化大,这时候你就有抓手了,因为你对纯知识的东西是老师的原有经验,最熟悉和最关注的东西,在新课程情况下我怎么突破,就是我要学会放大知识,学会找到他的外圈。
卢巍:拿元素来举例,过去就是牢牢的记,新课程学习之后我们应该去想当初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名词,是人类在学习物质的时候想要找到基本成分,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物质是有基本成分的,其他物质也有基本要素的问题,用分析任何物质都要用分析他的基本成分这样的思路去分析,迁移到分析任何事物都要找到他的基本要素这样的思路。
王磊:这样的思路其实就是他的科学过程,这个维度就可以挖掘很多东西,再看元素的基本知识的时候就不仅仅停留在定义上了,我们可以把元素往社会应用上推,建立元素概念的时候,我们再看世界、看我们身边的物质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什么。反过来,我们的社会生活,我们的自然界,都有哪些东西和元素能够联系起来,这就是往STS上看,他可以把知识看活了,能够看到从纯粹的知识形态到真实的知识形态,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还可以把知识往学生那看,我们要知道学生在学元素之前看物质看什么,怎么看,学元素的时候他的认识角度和原来的认识角度的关系是什么,是一致的、是发展的、还是转变的、还是异化的。我们就可以预设出他的起点和你要转变的目标之间的路径,你对你的教学和以元素为中心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目标就可以具体到操作层面。这样做老师不会觉得无从想起。(看水就可以知道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基本成分组成的,看物质的时候有一种基本观念指导我们怎么去看)你要考虑到从学生的原有经验看物质时,可能不关注成分,也可能关注成分的角度,但是认识是不实在的,就要挖掘原子的概念对元素观的形成起什么作用,我想分析元素的物质组成但是我怎么分析,必须依据原子的核心概念的工具,这样就可以把知识在学生发展上的作用整体来考虑了,举例来看从单点怎么到多点,从孤立的怎么到整体的丰富的认识。
二、经过十年课程改革,实验区获得了哪些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哪些成果?
1.山东省的成功经验
卢巍:对我们来说感受特别深,山东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我们勇敢的走在了前面,尤其是高中我们走的特别早,从经验上看一些好的变化现象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我可以简单谈一下。首先,我们省从教学目标定位和实践上确实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去定位教学目标。虽然在上课的时候他要实现学生那些素质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高度站上去了,虽然站的不一定准,但是有这个方向。
为了实现目标,第一就是方式方法在变革,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很多。第二就是教学的活动设计和组织形式在变革,如考虑学案和教案怎么研究,教和学怎么实现他的发展,这些都在做。第三就是评价的多元化,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发展的意识特别强,学生回答问题时想办法激励学生,激励他们去创新去创造,激励其他人在此基础上受到启发,目标展示在激励的层次上去说,老师们又要推广素质教育又要进行课程改革,后来发现这是一码事,课程改革就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一切变革都要考虑素质怎么发展,然后考虑变革的手段服务于这种发展,就千方百计考虑手段的变革。现在涌现出来了比较成功的典型如:杜郎口模式,那里的教师水平不是很理想、教学条件很落后,在这样的现状下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怎么去做。他们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团队的作用,然后不断的创作经验师生共同发展,把教学走向更完善的思路。
主持人:卢老师介绍经验特别的兴奋,从这个地方确实山东省走在了课程改革的前列,山东省的很多经验在全国得到了推广,比如说杜郎口经验,推广素质教育,甚至包括周末不许补课这一系列的措施让我们很开眼界。在山东省的改革过程当中,首先他们找对了方向,他是把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连在一起的,那么落实到化学当中就是课程素养的培养,找对方向之后走的路就对了,接下来,他们的主要途径是模式创新,比如说精细化研究,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的反思也很重要,他通过反思可以提升自己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实现观念和行为的双重改变。
2.河北省的成功经验
娄延果:初中课程实施在河北近十年了,从现在的状态、实施和刚开始时比较我感觉,实施新课程这么多年来,到学校以后最明显感觉到的变化是化学课堂变了,外显的有:
第一学生活动多了,老师提问多了,主要把课程内容转换成一个一个的问题,通过提问来驱动学生去学习,还有化学课堂与实际结合多了,老师都能够把课程的内容和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等等的变化,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化学课堂确实变了,而且这种变化比较大,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在变,这是在学校看到的一个最明显的一个景观。
第二点感觉到学生变了,初中有一段时间全部进入新课程,而高中没有进入新课程,这时候高中老师的感受是最深的就是实验区的学生敢想敢说敢干,在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他是感想的,问什么问题他是敢说的,如果有方案设计都是敢做的,这是明显的一个变化,学生的主动性强了。
第三就是老师变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有了教化学课程的研究的意识,有一个问题首先通过研究的思路去想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那一个是最好的,特别是多版本的教材,这个对老师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它可以把不同的内容通过各种版本来比较产生自己新的思路,促进了老师的这种发展。另外还有一部分教研员的成长也非常快,对教研员和骨干老师的培养特别的大,所以我感觉十年了我们成长了一大批人,教师整体队伍的研究意识和对课程的理解的提高。
第四就是教研活动变了,这是我做教研员感受比较大的,表现在两个方面就是区域性的教研活动,两个版本的这个版本的老师在提出问题时,那个版本的老师给解答,会场出现混乱局面,有很多次他拿着教材跑到那些老师那去给人家指点,这种教研活动的氛围讨论多了,而不是过去的只听教研员给我们讲或外请的专家给我们讲什么,自己有了在教研活动当中去解决问题。校内或组内的教研活动也变了,过去的教研活动主要是形式性,有时聊聊天偶尔说一下教学的内容,现在很好的去规划教材的内容明显的变化是内容实施方式的研讨变了,十年前就不管这些。
第五就是考试评价方式变了,在河北石家庄的变化非常大,一个是老师们会在平时记录学生的表现,还有的老师保存学生的成长记录方式,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成果,比如他画的某一个图,某一次的设计,有老师在保存。再有终结性的评价方式也变了,河北执笔考试的卷形变了,河北的中考题4个大题中有两个在考科学探究题,立意是考科学探究的能力,这样就能够引导老师的教学。还有就是有了动手操作的考试,没有新课程的时候主要考操作,有了新课程主要是考探究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然后写一个小的报告,这个是要计入中考总分的(10分),这个环节是比较严格的。这种评价方式的变化,还有改进的余地,但是,我感觉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个小的探究,然后计入中考总分,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所以我感觉有很多很多的变化。
卢巍:关于娄老师说的问题,我们也有类似的体会。新课程实施后,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了,创造化学实验,改进化学实验的能力提升了。老师就想平时的考试又不考,在课堂上展示也没有时间,就强烈要求搭个平台,把好的作品拿出来展示展示,其他人也可以借鉴借鉴,也可以给这些孩子鼓励鼓励。所以我们就在2010年做了一个初中生创新实验展评,想不到的是,孩子就是把课本上的实验改进改进,但是展评时让我们感到很惊奇,比如孩子理解了分子之间有间隔这样的事实之后,他就想设计一个实验帮助那些不知道的人去认识间隔的存在,因为间隔是通过体积变化觉察到的,但是确不太容易觉察到,所以他就想放大现象让你去观察的思路,他们就设计了两种液体在密封的容器中通过压强的变化来观察有色的小液柱的变化。等他们做完后,我们就问他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他说我们是从量筒想到的,老师说用量筒要想量的准确就要敏锐的感觉到液面的变化。所以我们就说他的创新是有原型启发的,你所学的知识对你今后的原型启发作用,可以看出教学对能力的培养确实是体现出来了。
主持人:从新课程看出使得学生的发展变化特别大,但是学生发展的背后一定是教师成长了,而教师成长的背后一定是课程自身的价值定位发生了改变,这是新课程带给我们的。
王磊:初中化学的学时没有变化,学校的基本硬件条件也还是原来那样,老师的配备指标也没有增加很多,学生的学习基础还是这样,但是我们实施的内容空间大为丰富了,我们的学生发展空间大为扩展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空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海南省的经验
吴益平(场外录像): 新课程理念在我省中学化学课堂中的落实正逐步从表浅走向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回顾课改之初,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和模糊的、很笼统的。而现在我们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各个版本的教材来考虑学生的学情、教师自身的学习风格、学校的实验条件等等来决定教学目标,并且教学目标的描述很详细、很具体。2、教学设计凸显了学生活动的线索。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改之初只有少部分教师会去关注学情分析,而现在很多老师的教案专门有一栏就是学情分析,这说明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能充分的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背学生。特别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他们能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多种预设。3、教学情境内涵丰富。回顾课改之初,我省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片面追求情境的新颖,而忽视了情境的内涵,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老师们逐步认识到了情境内涵的重要性,我们以新课的导入为教学情境为例,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新课导入的这种形式,不仅仅要新颖,而是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出发,你设计的这个情境要能够启发学生去关注问题,促进他的思考,要能从你设计的这个情境中去提取这堂课的核心知识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改变。4、教学活动组织到位。我们现在进入老师的课堂可以看到,老师的话少了,学生的话少了,我们的老师不仅善于倾听,更可喜的是他能够引导全班的同学进行倾听。这就保证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的高效性,老师们学会了等待,更加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资源的意识也更强了,在课堂上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甚至把这种差异以及错误的认识转化成宝贵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教学的顺利推进。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让我们高兴的是我们看到了教师的变化,参加课堂教师观摩的老师的观课理念和观课行为发生了改变。从课改之初侧重关注老师的问题到现在侧重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有没有得到落实。
4.不同实验区反映出来的突出变化
王磊:从新课程实施整体十年我们关注一下他的整体变化,从前五年到前八年还是一个具体层面的变化,比如说课程形态没变,主要是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的改变,包括评价的组织形式。在这个层面的变化上我们觉得有几个突出的指证性的东西:
首先,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已经成为新的常规,在现在的情况下如果不联系点生产生活实际,这个课可能就没法看了,在新课程实施以来这个是普及率最高的,最转化为实践的,是非常成功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显现了大量创造性的智慧和策略,如基于STS的整体素材的积累和丰富,而且还在不断的创新。从创造情景延续到最新科技的动态,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这个是非常震撼的一种情况。这样老师就凸显了知识的真实存在,真实情景和真实的价值。这点在内容方面做得很好。
其次就是学生活动从形式的种类到质量水平,这是十年来我们看得见的阶梯式的进步,最后到追求学生活动的实效性。现在在看初中化学课堂的学生活动,和十年前相比不仅普遍而且还上了境界。
最后就是评价,初中新课程的评价包括形成新评价,比高中做得更好一些,首先是基于中考改革的命题,概念原理部分和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分析研究,总体还是很不错的,基本达到显著性水平,考察内容的平衡性也做得不错。还有就是考察的形式非常丰富,基本上没有超出课程标准深广度要求的,这已经是十年来在考试评价方面形成的稳定性的成果。
娄延果:我想说一下我做教研员的体会,在纸笔测试上突出和强调能力,99年高考比中考在强调能力上要高,而现在初中在执笔测试上方式的改革和内容的改革上要大。
王磊:十年积累我们在中考改革上积累了很多的智慧的经验,比如说我们已经突破了知识考察核心知识程度的功能,我们已经创造了很多的策略和手段去体现如何考察探究,比如说在探究题的设置和命题方面现在已经跟五年前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何体现STS应用都有很多的策略和经验。
初中新课程的形成性评价的改进也是普遍发生了很多变化,很多老师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互评,或者是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还有学生档案的收集,学生作品的收集。老师充分利用了在教学过程中的及时评价,在这些方面有了很积极的改进。
这两三年还有一个生态显现出来,在狭小的、固定的初中化学的边界的限定条件下,进行了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的创新。比如说,现在有些学校已经出现了实践活动,还有体现探究的选修课程,还有就是杜郎口经验,这都是一种变革经验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的需求,经验的丰富为我们将来的课程实施,充分发挥的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这样的变革已经超出化学学科的范畴。
三、化学课程、化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和不足吗?
娄延果:当然有,我们之前谈了新课程的远景,成果是非常大的。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
第一就是老师在课堂上都知道创设问题情景,不同老师选择的情景是不一样的,有的老师能创设贯穿一节课的情景,有的老师用情景做引子,引入之后又到了课本上了,但是在处理内容时和情景就没有关系了。像这样的课堂情况还很多。
第二就是课堂上的活动多了,但是什么样的活动能够更好的落实新课程的目标,比如有的活动形式化,学生确实做了但是实际效果不理想。比如,有的老师要求学生上台做实验,但是当学生往讲台上走的时候,老师往往插一句话:请大家注意观察他的操作有什么问题,于是往讲台上走的学生当时要想怎么操作,观察的学生也要想,可是我们这个实验是为了什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想看到什么,通过外观的现象我们想获得化学上的什么东西呢,大家就容易忽略。
第三就是面对一个教学内容,老师都知道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分组设计实验,一般的老师有一个对实验的讨论,让学生设计实验后,让每组讲讲自己的设计,讲完后老师都给了评价,然后一点鼠标,同学们请按照大屏幕上的方案去做实验,这样的现象经常会看到。课堂上的讨论成了一个形式。
第四就是课堂上知识的落实,让我们的化学课堂从生活中来是没问题的,化学课堂上要体现探究的形式,大家也知道,我们应该关注三维目标的第一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的落实不能忘掉,忘掉这个很容易形成课堂上很热闹,学生学完之后什么也没学到,能够落下的东西不是很多,以致对后来的成绩产生影响,产生影响之后他反过来又说是探究惹得祸,这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如何在化学活动中落实最基本的活动与技能也是存在问题的。
还有其他问题,比如说由于课程的设计和农村中学条件的差距,探究活动开展的不是很多,还有一部分老师的工作量过重,城市的优质学校出现班容量特别大,对化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产生影响,这些问题还是存在的。
卢巍:我的体会也很深,我们的变化值得可喜,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担忧:
第一、老师对于具体的目标很难落到实处,很难融化到课程中去。大的素质目标细化不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当中。
第二、老师很难挖掘教学内容的多重教育价值,比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老师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亲身经历的去测定空气中含有氧气,但是空气中含有多少氧气不应该是你要挖掘的目标,应该是第一次定量的去测定混合成分中的含量,含量首先有一个分离,分离的方法又有一个考虑,另外测定是通过体积来定量的测定的有一个准确性的问题,精细化的研究要排除误差的干扰。在这个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误差分析和分离的一般思路。
第三、老师已经开始考虑建了,也就是构建教学方式模式,但是建模缺少依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式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方式的建模服务水平不高。
第四、评价的科学性不够,比如有的地方推广无分数评价,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诊断学生的学习程度,总的感觉就是总的成效还有非常大的优化空间,包括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手段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王磊:概括来讲,经过十年的发展,初中老师在基本能力上可以做到达标的。
1、第一个不仅仅关注纯知识教学,还应该关注三维目标的教学。第二在内容上知道那些是核心知识,这些核心知识应该达到那些理解力。另外,能够基于STS 开展教学,从教学方式方法上能从单一的教学方式能够学会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而且能够开展探究教学,在评价方面能够关注发展性,能够关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这些方面是新课程的基本要义。
2、教师在能力上是能达标的,但是我们要从能达标变成已达标、从能达标到上档次上境界。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深刻的理解核心知识深刻的内涵、学科本质、学科价值、学生发展的路径。
3、不满足现在的解读,要鼓励老师走在课程的前列,能承担引领学生发展的探索的作用。为初中化学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还有一些发展的方向:1、从能联系实际到情境化教学2、从能体现探究活动到体现探究的思维过程3、从具体性知识的学习和精致化的教学到认识素养的超越发展4、从方法到学生的能力5、从感受性的探究教育到形成观念的探究教学。
四、这次研修的目标是什么,对教师有哪些要求?
主持人:王老师从五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发展的途径和策略,我们这次的研修活动也基于这样的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了一套研修专题:专题一、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整体性分析。专题二、知道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专题三、引导学生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四、发展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科学认识。主题五、概念原理典型课例的教学设计。专题六、STS教育与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专题七、科学探究和探究式教学。专题八、初中化学习题研讨与习题教学。专题九、中考化学复习教学。主题十、初中化学教学他论。王老师您作为课程研修的主要的设计者,您能介绍我们这几个专题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王磊:在十天的远程研修活动中,第一个专题我们主要是希望老师站在整体观上去温故经验和反思教学、明确发展方向、寻找解决的策略,包括站在整体观上看待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问题,具体作业的设计和考试评价的命题,是要站在整体上去看的,不要就事论事,这个是很重要的。最后一个专题起到十天研修的总结同时也要把老师关心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但同时希望老师整理这十天的研修,再来看我们是不是达到了我们预设的研修目标,我们还有什么差距需要今后去努力的。中间的专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于核心课程内容主题的教育学的讨论,我们不希望空谈理念和方法,我们希望结合渗透在我们的每一个具体的化学核心课程内容主题上去看学科问题的本体的认识理解应该有什么提升,对课程的理解有什么发展,对教学实现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策略,我们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如何体现学生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规律上有什么认识和体会。这几大内容主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身边的物质,一个是物质构成奥秘和化学变化,STS这一专题既是内容主题同时也是新课程一个很重要的课程理念和策略。科学探究也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和发展的要求,是我们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突破口,这两个主题是双重内容,第一,在课程内容和发展目标上我们怎么去理解他。第二、方法和教学形式上我们怎么去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作业命置复习课也是我们老师非常关系的,因为这是我们初中化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我们复习课的特殊的教学形态关注什么,我们怎么去完成教育的第三发展层级,怎么从平时的作业和考试评价去验收我们的教学效果,在这些方面都有值得反思值得的东西。这是从内容和培训的专题上来说。
那么从总体的培训目标来讲,我想请老师关注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和收获:1、期待老师在理念和观念上有新的发展和收获。2、希望给老师带来认识和理解的收获和深化,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功能价值、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我们希望你能多点知识,原来说不清楚的现在能说清楚了、说不系统的现在能系统和联通了。3、希望老师在方法上和能力提升上的收获。我们希望交给老师具体的方法和具体的策略。
娄延果:为了实现总目标,每个专题的负责人都做了很多工作,站在初中化学总体的角度对十年来新课程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内容进行了分析,形成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里边穿插有教学的实际案例,有老师的采访的发言,还有我们准备的素材,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也相信通过这样形式的讨论,在十天的时间里,各位老师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卢巍:这个研修是一个阶段性的,可能更重要的是研修后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该怎么做,把这次的研修作为一个起点,在这个起点上步步登高。
王磊:我想用这几个词来概括我们整个研修的特点:先进引领、观点碰撞、情感共鸣、分析提升、案例为证。这些就是我们呈现课程的基本想法和特点。
主持人:通过本专题研修我们重新认识了初中化学的基本定位,功能价值,回顾十年的收获和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和困惑,期待教师通过今天的研修梳理自己的经验,反思自己依然存在的问题以及困惑,能够在后续的研究中基于自己的情况明确研修目标,积极参与我们的研修活动,落实研修成果。
本专题作业:1、请谈谈您在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中有哪些成长和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2、请谈谈您对本次研修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