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喝的饮料安全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51:45
■五花八门的食品添加剂
 
【byb.cn  别有病】 中国大约在80年代之前,几乎没有什么饮料业。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引入了大量西方的生活方式,其中就包括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饮料。

再普通不过的一盒软包装饮料了
当它一瓶瓶、一罐罐、一盒盒地从工厂搬到了超市,又从超市搬回家,再被我们吸到肚子里时,我们有人真正思考过它是否安全吗?当我们看到大街上一群群肥胖的人,当我们看到医院里排队等着切除身体各个器官的人时,你是否想到过,这和我们吃的食品有关,其中就包括了喝的饮料有关吗?今天我们将以一盒我们通常喝的再普通的饮料为例,来剖析这添加剂背后的秘密。

但是你了解它的内幕吗
这盒软包装饮料的配料表上,清楚地表明此苹果汁饮料的成分,包括了:纯净水、苹果浓缩汁、白砂糖、果葡萄浆、柠檬酸、安赛蜜、阿斯巴甜(含苯丙氛酸)、维生素C、食用香精。那下面,我们将引用大量的事实、数据,来揭示这些法律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什么危害。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有的论据,全部来自于互联网上公开的资料。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食品和饮料中到底有多少添加剂: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中有1960多种添加剂,共有22类。
分别是(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解密果汁饮料中添加剂
 
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文要剖析的软包装饮料中,都含有哪些添加剂:
1、纯净水:这个我们应该不需要解释了,它不属于添加剂的行列。
2、苹果浓缩汁:这个也应该是它的主要原料,也不属于添加剂。浓缩苹果汁体积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5%~68%,可节约包装及运输费用,能使产品较长期保藏。它的工艺流程:原料→洗果→洗涤→破碎→榨汁→澄清→杀菌→浓缩→灌装→成品。它也不属于添加剂。
3、白砂糖:这个东西我们经常食用,也不属于添加剂。糖是用甘蔗或甜菜等植物加工而成的一种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蔗糖。白砂糖是食糖中质量最好的一种。其颗粒为结晶状,均匀,颜色洁白,甜味纯正,甜度稍低于红糖。烹调中常用。绵白糖为粉末状,适合于烹调之用,甜度与白砂糖差不多。白砂糖和绵白糖只是结晶体大小不同,砂糖的结晶颗粒大,含水分很少,而绵白糖的结晶颗粒小,含水分较多。白砂糖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润肺生津、止咳、和中益肺、舒缓肝气、滋阴、调味、除口臭、解盐卤毒之功效。
4、果葡萄浆。关于是否是添加剂,存在着争议。我个人认为它是食品添加剂。听着这个名字到是不错,但它和葡萄有关吗?我们在互联网上找不到相关的资料,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被兴誉为日本添加剂之神的安部司写的《食品真相大揭秘》中的一段内容:
果汁饮料“无果汁”
我曾今为幼儿园的孩子表演制作“无果汁”的果汁饮料。
柠檬饮料是这样做的:首先把黄4号色素(即柠檬黄色素)溶于水,就变成了很漂亮的柠檬色。接着,再加入酸味剂——维生素C和柠檬酸。然后,注入一成多的果葡萄糖浆。这样就变成了酸甜味。
另外,要加进柠檬香料,那才是柠檬汁。最后加入纤维素粉末,纤维素是由“锯屑”做成的添加剂。通过混浊的颜色,营造出真果汁的那种感觉
做甜瓜味饮料的话,甜瓜是绿色的,那么,先在水里加入蓝1号着色剂,把水染成纯蓝色。然后加入黄4号着色剂,水就变成了纯绿色。这两种颜色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做橙汁饮料的话,用到的橙色是把虫子碾碎后提取出来的。
我把调好的饮料倒进杯子里,问大家“要喝吗”,孩子们都面面相觑。然而大家平常喝的饮料就是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
以前,饮料里加的是砂糖,但砂糖的甜味太重了,孩子们都不喜欢。所以现在换成了果葡萄浆,它的甜味很清爽,孩子们都喜欢。但果葡萄浆存在着让人恐惧的地方,那就是热量过量摄取的问题。
很多我们喜欢的食品的味道,其实是添加剂的味儿。食品加工的信息没有被公开,大部分人天真地相信“一流厂家生产的东西没问题”、“大型超市销售的东西不会有错“‘我们的舌头正在被食品添加剂破坏着却还不知道,这真是可悲。
大家看到了吗?果葡萄浆到底是什么,大家自己思考吧!
5、柠檬酸:柠檬酸,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又名枸橼酸。无色晶体,常含一分子结晶水,无臭,有很强的酸味,易溶于水。
天然柠檬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天然的柠檬酸存在于植物如柠檬、柑橘、菠萝等果实和动物的骨骼、肌肉、血液中。人工合成的柠檬酸是用砂糖、糖蜜、淀粉、葡萄等含糖物质发酵而制得的,可分为无水和水合物两种。纯品柠檬酸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无臭,有一种诱人的酸味。那么对于售价约一元的这种软包装饮料而言,其含量中,真的是天然的柠檬酸吗?
因为柠檬酸有温和爽快的酸味,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葡萄酒、糖果、点心、饼干、罐头果汁、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在所有有机酸的市场中,柠檬酸市场占有率 70%以上,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取代柠檬酸的酸味剂。
一分子结晶水柠檬酸主要用作清凉饮料、果汁、果酱、水果糖和罐头等的酸性调味剂,也可用作食用油的抗氧化剂。同时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增强食欲和促进体内钙、磷物质的消化吸收。无水柠檬酸大量用于固体饮料。
柠檬酸的盐类如柠檬酸钙和柠檬酸铁是某些食品中需要添加钙离子和铁离子的强化剂。柠檬酸的酯类如柠檬酸三乙酯可作无毒增塑剂,制造食品包装用塑料薄膜,是饮料和食品行业的酸味剂。食用危险
柠檬酸为食用酸类,可增强体内正常代谢,适当的剂量对人体无害。在某些食品中加入柠檬酸后口感好,并可促进食欲,在我国允许果酱、饮料、罐头和糖果中使用柠檬酸。
副作用:虽然柠檬酸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它可以促进体内钙的排泄和沉积,如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儿童表现有神经系统不稳定、易兴奋、植物神经紊乱;大人则为手足抽搐、肌肉痉挛,感觉异常,瘙痒及消化道症状等。
基于柠檬酸对钙的代谢可产生的影响,经常食用罐头、饮料、果酱、酸味糖果的人们,特别是孩子,要注意补钙,多喝生奶、鱼头、鱼骨汤、吃些小虾皮等,以免导致血钙不足而影响健康,胃溃疡、胃酸过多、龋齿和糖尿病患者不宜经常食用柠檬酸。柠檬酸不能加在纯奶里, 否则会引起纯奶凝固。
6、安赛蜜:它是一种常见人工合成的新型甜味剂,是中老年人、肥胖病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甜味剂,具有对热和酸稳定性好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第四代合成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主要在焙烤食品和酸性饮料中使用。
副作用:摄入过量会对代谢排毒能力差的老人和儿童构成危害,国家质检总局规定在葡萄酒生产中禁止使用这种甜味剂。
7、阿斯巴甜(含苯丙氛酸):关于阿斯巴甜的问题,我们曾经在零度可乐一文中,有详细的论述。http://www.byb.cn/doc_841-3.aspx
阿斯巴甜糖是人造增甜剂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它出现在一百多种减肥或无糖食品中,比如软饮料、麦片、冷冻甜食及作佐料使用。此外,它也出现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多种维生素、营养补充成分,还有药品里。它的主要成分是甲醇、苯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这三种化学成分都能分别造成脑细胞死亡、大脑荷尔蒙失衡,或成为神经毒素,而大家还不清楚这三种成分一旦发生协同作用,会对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
8、维生素C:在这里,VC被当作了抗氧化剂。VC有天然和化学合成的,一般而言,二者对人体健康都很有帮助,但过量食用会引起腹泻。
9、食用香精:由各种食用香料和许可使用的附加物调合而成,用于使食品增香的食品添加剂。附加物包括载体、溶剂、添加剂。载体有蔗糖、糊精、阿拉伯树胶等。食用香精的调香创作主要是模仿天然瓜果、食品的香和味,注重于香气和味觉的仿真性。
■不得不说的食品添加剂
 
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为我们国民能随时随地吃上可口的食品,对于抢险救灾,对于战备急需、对于延长食品保质期等,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当我们过多地、经常地食用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不管是不是法律允许添加的,其后果,需要我们自己来承担--不明原因的各种各样的慢性病,包括了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是否和添加剂有关呢?大家自己琢磨。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食品添加剂最好是有益无害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是指其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毒性除与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有关外,还与其有效浓度、作用时间、接触途径和部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条件有关。因此,不论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对人体均有一个剂量与效应关系的问题,即物质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显现毒害作用。
6月1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设置了一道新防线——食品添加剂目录,目录里面没有的,哪怕暂时证明对人体没有害处,也不能添加。
具体而言,《食品安全法》从控制食品内在安全因素出发,从五方面强化了对食品添加剂的规范:①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不得生产;②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用量作为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内容,并制定食品添加剂的目录;③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应该在技术上确有必要,并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允许使用;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在食品安全标准内使用添加剂,不得在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外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不得使用未经证明的、未列入目录的任何物质,其中包括有毒有害的物质;⑤食品标签、说明书、包装上所列明的食品中添加的物质,必须和包装内的食品完全一致。如果被监管部门检验出来不一致,即使食品不对人体造成危害,也构成违法。也就是说,《食品安全法》给使用添加剂设了两个前提标准:一是技术上确有必要;二是安全可靠。
关于食品添加剂,我们今天只能先讨论到这。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指出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我个人的参考意见,至于是否食用,还是您自己拿大主意。
为了客观公正地表达媒体的立场,下面我们发表一篇今天4月28日发表在《中国食品报》上的文章,作者是河南南阳理工学院 侯振建教授。
■侯振建抨击安部司的书
 
侯振建,男,生于1957年4月,硕士,博士(在读),教授。中共党员。现在河南南阳理工学院生化工程学院工作。任食品教研室主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食品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调酒。

侯振建教授
食品添加剂:原来你是安全的
------兼论《食品真相大揭秘》一书的伪科学性
目前,批判食品添加剂的文章充斥媒体,客观介绍食品添加剂的文章极难见到。日本作者安部司的《食品真相大揭秘》一书在我国广泛传播。《东方瞭望周刊》2008年第43期和《读者》杂志2009年第1期以《食品添加剂之神的背叛》为题,对该书主要内容进行了刊载。由于作者以“添加剂活辞典”、“食品添加剂之神”的名义,以“真相大揭秘”的方式丑化食品添加剂,所以不少人对其深信不疑。
不少人发出疑问:国家为何不禁用食品添加剂?目前,约97%的食品含有食品添加剂,却有不少人无根据地夸大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使公众人心惶惶,降低了人们对政府和社会的信任,因此,反驳安部司的错误观点,引导公众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非常必要。
一、  安部司《食品真相大揭秘》一书错误百出
1、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原料不可张冠李戴
食品原料可分为三大类:食品主料(Main food ingredients),包括糖、面、油等;食品配料(Accessorial Food Ingredients),包括奶油、鸡精等;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 Supervision)。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安部司不了解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在书中多次将不是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如大豆水解氨基酸、果葡糖浆、大豆、蛋清、乳蛋白等所有的食品原料和配料都当做食品添加剂来骂。按照CAC以及中、日、美等国的定义,果葡糖浆、大豆水解氨基酸等都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在书中,安部司表面上是在揭露食品添加剂的黑幕,但实际上所揭的都是食品原料或食品加工过程的黑幕,他却张冠李戴,拼命辱骂添加剂,这就是骂错了对象。就好像是:因为有人用枪杀了人,所以就拼命地辱骂菜刀。安部司自己都分不清什么是添加剂,怎能让公众分得清。
2 、食品添加剂并非用于掩盖食品缺陷
安部司书中大肆渲染,食品添加剂用于降低成本,掩盖食品原料缺陷,为掺杂使假提供方便。
确实有极少数人使用食品掺杂使假,并用食品添加剂来掩盖缺陷。其一,这是极少出现的情况,更多的是用来提高产品质量。其二,这是一种违背道德和违法的问题,是“人”的错,不是“添加剂”的错,可通过道德建设和严格执法来避免。其三,若无添加剂,不法分子也可以用其它有毒物质掩盖缺陷。例如,用毒性很强的福尔马林防腐,用吊白块漂白等等,这会造成更大危害。其四,食品添加剂也具有两面性,就像菜刀一样,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安部司在这里又一次错批了食品添加剂,就像因为有极少数人用菜刀杀了人,所以就拼命的辱骂菜刀和用菜刀切菜的人一样。
3、食品添加剂天然和天然等同品种应用多
安部司分不清食品添加剂何为天然、何为合成,书中多次将谷氨酸钠等天然物质称为化学调味料。给人的印象是:食品添加剂等于化学合成物质。
事实上,食品添加剂绝大多数是天然无毒的。按来源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品。人工合成物质又可分为人造物质和天然等同物。人造物质是自然界没有,化学合成而来。合成物质是天然食品中存在,但生产方法是合成的,但结构、性质和天然物质相同,安全性和天然物质相近。
从品种上分析,普通食品添加剂2330种,其中化学合成(不含天然等同物)258种,只占11.1%。从使用普遍性上分析,用量较大的添加剂都是天然或天然等同物质。
4、毒理学评价有很高安全倍数
安部司说,“如果对老鼠施用100克的添加剂,老鼠就会死。那么,对人的话,就按照1%,1克来计算......” 标准就是这样被安部司模糊地制定出来的,让人觉得非常恐怖。真是这样的话,世上的人差不多都被毒死了。这里,他将动物实验的“无作用量”错当成了“致死量”,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非常严格,有完善的审批程序和监督机制,这些都是保证食品添加剂安全的重要保障。确定食品添加剂品种用量的程序简单说包括、确定每日允许摄入量和根据膳食摄取量计算添加量。
毒理学评价包括急性、慢性、遗传毒性实验。
急性毒理实验是找出使受试动物死亡50%时的剂量。在此基础上对毒性大小分级,淘汰毒性大的品种。
遗传毒理实验是考查对实验动物的儿代、孙代的影响。
慢性毒理实验是持续90天和两年的动物实验。
找出每日允许摄入量,即终生服用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的剂量,单位为mg/kg体重·天。人的每日允许摄入量,是将实验动物的经长期毒性实验所得无作用量除以安全系数(一般为100)而得。
再根据每人每天对各种食品的平均在食品中的添加量,确定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添加量。
由上述可知,在不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下,终生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其安全性非常高。古今中外,尚未出现过因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情况,预计今后也不会发生。
二、 “株连”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
这里所说的“株连”,是指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的错,但由于有人不了解情况,而错误地认为是食品添加剂的错,株连食品添加剂。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添加非食用物质 :添加非食用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巨大危害。目前国内外一些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都是违法添加了非食用物质所致,如添加三聚氰胺、苏丹红等。
最近,国家分两批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包括吊白块、苏丹红、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等、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工业硫磺、罂粟壳、皮革水解物等21种。
二是超用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这种情况可能使人摄入量超出规定的量,违背了添加剂“终生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原则,是需要严厉打击的行为。这也是没有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例子。
三是使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 :这是为了降低成本,用同名称的工业原料冒充食品添加剂。例如,1955年,日本森永乳业公司把含有砷的磷酸氢钠作为“乳质稳定剂”加入奶粉中,使12344名婴儿中毒,其中130名婴儿因脑麻痹症而死亡。
四是其它掺杂使假行为:就像安部司所述那样,用杂碎肉做肉丸、用乌黑的藕做袋装藕。这是黑作坊常用的手法。
上述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违法行为,都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的错,把这些账记在食品添加剂头上,是很不对的,食品添加剂也是假冒伪劣的受害者。”
三. 食品添加剂危险品种利弊权衡
食品添加剂本身存在危害的情况极为少见。动物实验显示,仅亚硝酸钠属中等毒,其余属实际无毒或无毒级。我国规定,其在肉制品中的残留量为小于30mg/kg食品。这么低的残留量,对人体是安全的。长期以来,亚硝酸钠被作为肉类制品的添加剂应用。其缺点是本身具有较大毒性。其优点是,可以使肉类制品呈现鲜艳的亮红色,增进肉制品风味,抑制肉毒棱状芽孢杆菌的生长,若不添加,有可能产生致命的肉毒素。“两害相权取其轻”,在严格控制其使用量和残留量的前提下,各国仍普遍许可使用亚硝酸钠。
营养强化剂,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虽为人体所需,但过量使用可引起过剩性中毒。这就要求人们将其所带来的益处与可能的危害进行权衡,并通过严格控制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来防止危害的发生。
四 、对食品添加剂认识存误区
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确实存在不少认识误区,举例如下:
误区1 随着社会进步,使用添加剂会逐步减少
事实是,越是发达国家,添加剂用量越大。社会发展了,不是减少添加剂的量,而是不断提高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
误区2  标注“本品不含防腐剂”、“本品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即是安全的
不含防腐剂会导致有害微生物(如肉毒杆菌)繁殖,对食用者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按照国家标准来使用防腐剂正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保证。防腐剂多数都会由人体消化,如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山梨酸,它本身就是一种脂肪酸,可以被人体的代谢系统吸收而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体内无残留。广东食品安全公约规定,食品禁止标示“不含防腐剂”字样,因为这样会引起人们对食品防腐剂的恐惧,具有误导、暗示和贬低其他食品之嫌,违反了我国有关法律。
误区3 天然的一定比化学合成的安全
中、日、韩等国持这种观念的民众较多,而西方国家的民众不这样认为。他们更重视实验结果,他们认为化学合成物质制造工艺可控,代谢途径明了,毒理学资料齐全,安全性高于天然物质。以从甜叶菊中提取的甜叶菊糖为例,由于来自天然,中、日、韩民众认为是最安全的甜味剂,但西方很多国家不准添加。事实上,是否安全应由实验确定。同类添加剂中,合成物质安全性好于天然物质的情况也很常见。
安氏误导举例
①《让人恐惧的果葡糖浆》一节,通过渲染果葡糖浆含能量高易导致肥胖来攻击食品添加剂,这是错误的。第一,将果葡糖浆错当成了添加剂来骂;第二,事实上果葡糖浆所含能量并不比蔗糖高;第三,解决甜味食品引起肥胖的问题偏偏需用无能量的甜味剂来解决。
② “阿斯巴甜也有引起苯丙酮尿症等问题”。事实上,苯丙酮尿毒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苯丙氨酸代谢异常,患这种病的人不能食用含苯丙氨酸的粮食、肉蛋以及阿斯巴甜等,安部司把“不能食用”错当成‘导致得病’”。
③ “100千克的猪肉怎么能做出120~130千克的火腿?多出来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来增加分量的黏性材料。”而事实上做出这么多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并且,多出来重量是因为磷酸盐的保水作用,而不可能是粘性材料,因为粘性材料比猪肉贵的多。
④ “这种颜色,是把虫子碾碎后提取出来的”。而事实上胭脂虫红是被视为非常安全,卫生的天然色素,但因为价格昂贵,工业上几乎不用。这是以偏概全,给公众造成厌恶的感觉。
⑤“纤维素是由锯屑做成的添加剂。”第一,根据原料要求,不允许用锯屑做,第二,因加工成本太高,很傻的人才会这样做。
⑥ “这两种颜色呢,全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这又是外行话。事实上,石油绝对提炼不出来食用色素。
日本作家松永和纪在他的反伪科学书籍《媒体·偏见-奇怪的健康知识和伪科学》中写道:“作为专业的媒体记者以及采访者,应该对安部司是否像他说的那样是‘食品添加剂之神’进行考证,应该注意到在食品添加剂行业以及日本的食品卫生业界并没有人知道这位安部司先生这一事实,”在日本,对安部司的说法质疑不断,极少有人对他深信不疑。安部司非常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绝不是“添加剂活辞典”、“食品添加剂之神”
看完本文的网友,我还是那句话,看谁说的有理,大主意,您自己拿。我无意批评哪个品牌的产品,我只是想说明我对食品安全的理解。我个人的观点是:能吃天然的原生态的食品,不吃含有任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因为,到时你得了癌的时候,你根本说不清到底是不是经常吃了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在我做健康咨询过程中发现,很多的病,都是由垃圾食品引起的,这些食品中,均含有各种食品添加剂。
来源:http://www.byb.cn/doc_103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