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资料 六个欧洲传奇城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3:52
1.丹麦克龙堡
欧洲最富盛名的古堡,沙翁名著的背景地,也是许多童话故事中城堡的原型.只找到有限的一点资料.
克龍堡傳奇
那天,和老K帶著弟弟和他的朋友到丹麥西蘭島北部的克龍堡走一趟。克龍堡是丹麥眾多古堡當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城堡就在海岸旁,與鄰國瑞典的一個城市遙遙相望。在丹麥三年,其實也曾多次拜訪這座臨海的城堡克龍堡了;於是這次我決定由老K當導遊帶他們進去參觀,自己則在城堡的四周徘徊。
我走到不同的角落抬頭看城堡,我想像在那些緊閉的窗戶後面曾經藏有著怎樣的童話故事。只有走到了一個真正的古堡裡面,那些王子公主的故事仿佛才有了一些靈魂。而克龍堡的聞名仿佛也是因為莎翁筆下的丹麥王子哈姆來特;據說哈姆來特的故事就是以克龍堡作為背景的。沒有人可以證實莎翁是否真的到過克龍堡,但是克龍堡的確因為哈姆來特而聞名了。至今每年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劇團在克龍堡的院子裡設立臨時劇場,上演哈姆來特。這回來的時候是春季,克龍堡的院子裡沒有劇場,於是我終於得以慢慢地走到院子最中央,看環繞著自己的古堡各翼。我嘗試在各種角度欣賞這座城堡,並且想起那個不曾來過克龍堡卻誕生與此的哈姆來特。克龍堡仿佛總是充滿了這樣的傳奇。即使沒有莎翁,克龍堡也有自己的故事。我想起那則傳說,那個在克龍堡地下室沉睡的丹麥人荷爾格(安徒生曾經也把這個故事寫下來了)。據說丹麥人荷爾格已經沉睡了很多年了,並且一直會沉睡下去,直到危機降臨丹麥的那一刻,荷爾格會醒來,捍衛國土。
我看了看表,想著他們現在可能正走到丹麥人荷爾格跟前了。我走到院子中央的那口古井旁。不曉得是從哪裡開始又誰定下的傳統,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仿佛有井的地方一定就會有人開始投幣許愿;而只要第一枚硬幣被投下了,就肯定會有更多的硬幣,接二連三地背負著種種願望,靜靜地躺在井底。這口古井已經乾涸,然而它的底部依舊躺著很多錢幣。古井的旁邊站著一位丹麥老太太和孫女兒。小女孩說想要許愿,奶奶取出一枚硬幣,說:祝愿所有人身體健康,生活愉快。小女孩把錢幣投下,轉身離去。我對老太太點頭微笑。她問我:“你聽得懂我說甚麼嗎?”我點頭,說自己已經在這三年啦。然後她開始說一些鼓勵的話,最後很認真地看著我說:“也祝愿你有一個美好的生活。”我道謝,十分感動一個陌生人的祝福。在丹麥三年,其實也遇見好些對外國人惡言相待的丹麥人,而今天,就在這座四百多年的古堡院子裡,我卻得到了一個陌生丹麥老太太的祝福。對我來說,這,居然也像是克龍堡的傳奇之一了。
2德国新天鹅堡
天鹅堡历史
新天鹅堡始建一八六九年,位于德国浪漫大道的南端,城堡的建造具有非常的戏剧性。最初它是由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KingLudwigIIofBavaria)的梦想所设计,国王是艺术的爱好者,一生受着瓦格纳歌剧的影响,他构想了那传说中曾是白雪公主居住的地方。他邀请剧院画家和舞台布置者绘制了建筑草图,梦幻的气氛、无数的天鹅图画,加上围绕城堡四周的湖泊,沉沉的湖水,确实如人间仙境。
路德维希二世(KingLudwigIIofBavaria)并不喜欢政事,他专注于督促自己城堡的兴建,在当时城堡的建造也花费相当巨额,被认为是不适于统治而去位。国王生前并未看到自己的梦想完工,城堡是后人逐年完成,因此今日所见的城堡有着前人与后人合作的痕迹,每年百万人到此探访,这可能是国王当初所没有想到的。
新天鹅堡的建筑草图
根据资料,新天鹅堡的建筑草图1868年由剧院画家和舞台布置者绘制,他们是Pocci和ChristianJank,他们设计了数张设计图,都非常精美。新天鹅堡并不特别需要景观的设计,因为路德维希二世在心中构思城堡的蓝图时,早已将城堡与天然景观合而为一。正因为这样,城堡在四季中呈现了不同风貌。苍林郁野间,静静铺展着的四个湖泊,丝绒般平滑的沉沉湖水,围绕在城堡四周,城堡就像是大自然那美丽山间的一座巨石。由整体的设计与建筑物观察,路德维希二世不愧是一位天生的艺术家。
新天鹅堡的建造过程
新天鹅堡的建造过程,事实上是将二座旧城堡废除,在1868年将水管布置完成与道路也建造好后,旧堡即清除。在山顶上建造大的平台,1869年9月5日城堡主体奠基。路德维希二世在城堡建造期间,显得很心急,常从旧天鹅堡(Hohenschwangau)父堡利用望远镜监督工程的进展,最早完成的是大门。1873年堡体工程开始时,在堡底建有二百间临时的居留所供应餐旅。直到今天,这些原本临时建造成的房舍却成了有名的旅馆“ZurNeuenBurg“。整个建造工程,耗费了相当多的材料与物资,单是1872年,就用了450吨的水泥,1845立方公尺的石灰。1879年至1880年,保守的估计就用了465吨萨尔斯堡的大理石。4550吨由外地运来的石头,400000块砖,3600立方公尺的沙石,600吨的水泥,50吨硬煤,2050立方公尺的木质鹰架,必须藉由蒸气起重机先将这些物资运送城堡西方,再用一种车身可以斜竖而倾出装载物的车辆,转送到第二个中途站。接下去用精确计算的滑轮组,高安全性的工程,其技术由今日仍是非常着名的TUV(TheBavarianSteamBoilerMonitoringUnion)所监造。在往后那长达十几年的建造期间,投入的技术与人力更是惊人。
巧极工艺与天鹅图像
新天鹅堡,堡内到处装饰有天鹅的日常用品、帏帐、壁画,就连盥洗室的自来水水龙头,也装饰着天鹅形状。堡内的生活用水方面,是在二百公尺高的山谷中,建造蓄水池,储存石缝中流出的清水,利用自然的力量水压,提供包括顶层在内全堡的用水。例如寝室内设有天鹅形状的送水装置,一转动水笼头便有清水自水笼头流出。此外,厨房内侧设有锅炉房,整个宫殿因暖风而变得温暖,在严寒的冬季只有暖风是不够的,另外设置了卷吊装置,将暖炉的燃料送至各个层楼。
新天鹅堡,这麽一座光芒四射、屹立不摇的华丽建筑物,它的造价到底花费了多少的钱呢?根据纪录,从设计到完工,总计花费了六百二十万的马克,如果换算成现在的费用,那又会是多少钱呢?由于牵涉因素过于复杂,就工程而言,即耗时十七年的时间,再因货币价值的变动,可能无法计算出正确的答案。如果大概的估算,以下计算方可成立,公元1871年巴伐利亚王国的学校老师年收入在一千四百元至二千零七十六马克
3德国-海德堡
海德堡(Heidelberg)是德国巴-符州著名的旅游城和大学城,人口15万左右。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成为边塞。1386年鲁普莱希特选帝侯在这里创办了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直到今天,海德堡仍是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大科研基地。二次大战期间海德堡幸免于战火的洗礼,古城风貌得以完好的保存。
海德堡环山绕水景色奇美。王座山上绿树葱茏,中世纪的古堡隐现其中;内卡河(Neckar)缓缓流淌穿城而过,美丽的古石桥横卧江面;海德堡的老城依山面河,建筑以18世纪的巴洛克风格为主,处处青砖红瓦。古堡、石桥、古意盎然的老城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折射出浪漫和迷人的色彩,难怪被19世纪的文人骚客视为中古精神的象征。古堡对面的哲人路曲径通幽,两旁树木葱郁,鸟语花香,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散步场所”。音乐家舒曼、作家马克·吐温、文坛巨匠歌德都在这条林间小道上留下了足迹。
你读过那个著名的诗句吗:我的心失落在海德堡的夏日中,知道是谁写的吗?是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假如你得以在左图中广场上静静地坐一坐,在下图中的古桥边夕阳中多站一回儿,或者在河对岸山坡上那条当年康德每天下午四点整必然散步的哲学家小道上走一走,遥望山上颓败的古堡,你会会有一种生活在中世纪的感觉,味道浓极了.海德堡的这个城堡虽已大半倾塌,但其恢宏的规模,美丽的结构,似乎由于其倾塌而更具魅力.在城堡中,你可以爬到德国现存最大的古代葡萄酒桶上去,想象一下当年贵族花天酒地的生活.
海德堡城堡﹝HeidelbergSchloss﹞是建于十三世纪的古城,座落于国王宝座﹝KonigsstuhlMt.﹞山顶上,名胜古迹非常多,历史上经过几次扩建,形成歌德式、巴洛克式及文艺复兴三种风格的混合体,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古堡的正门雕有披着盔甲的武士队,中央庭园有喷泉以及四根花岗岩柱,四周则为音乐厅、玻璃厅等建筑物。17世纪时法国人曾两度摧毁城堡,几经波折,至19世纪末其主建筑才得以恢复原貌。古城现在多数的房间是开放给游客参观,保存完好的一些大厅,目前仍可供宴会以及艺术表演之用。
踏着石砌马路,进入被落了叶群树环抱山腰的红褐色古城,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没有了围墙的城门,它是“伊丽莎白门”。此废墟中余留的城门是一六一五年,佛烈德利希五世为了庆祝伊丽莎白皇后的生日,下令在一日内完工的礼物。虽然城墙内外多已损毁,但城门依旧耸立,传说情侣若在城门前留影,则会缔造美满姻缘。穿过城门,想象着落日余晖时分,相拥轻语漫步在上的双双对对情侣,应是人间幸福的写照。
走进城堡,在左方不显眼处,是一间美术馆,站着守卫人员,入馆不需要购票,与守卫打声招呼后,进入稍显阴暗的空间,各式各样的城堡绘图作品陈列其中,整个海德堡古城的设计计划图也完整保存在馆内。不是很宽阔的楼梯则可进入上层,一些古式的家俱,放置其中。很幸运地在此见到有老师带着学生在做专题研究。老师就在狭小的空间中讲课,学生见到访的游客也礼貌地点头招呼,并大方地给人照相留念。在这里,感觉到古老传统与新潮文化的交织,人民祟尚艺术、学习风气是如此的自然。
城堡里,看到有两个特别的设备,一个是大酒窖,另一个是举世闻名的“大酒桶”。大酒窖内装满了一桶桶的葡萄酒,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大酒桶,总共可以贮藏二十八万公升的酒。倘若以一个人每天喝一公升的葡萄酒的话,则必须连续喝685年才能喝完这桶酒呢!此外,地窖旁尚有两个橡木桶,直径分别为三米和一米,当初之所以会建造这么巨大的酒桶,除了是应付城堡中众人饮酒的需求外,也是贵族们收缴佃农葡萄酒最好的储存方法!
有个传说,在十六世纪末,有一个名叫佩克欧﹝Perkeo﹞的宫廷弄臣,受命专门看管这个大酒桶,据说他是个千杯不醉的酒仙,平日以酒代水,但也会藉酒助兴,自娱娱人,久之,大家为了他的健康着想,都力劝他少喝酒,多喝水,想不到佩克欧却在改饮下一杯水之后暴毙。城堡的堡主于是刻了一个他的木雕像挂在酒桶上,并封他为酒神,希望能让以后酿出来的酒都很好喝,不管传说是不是真的,走进酒桶的封口,似乎隐约仍可闻到一股葡萄酒味!同时在酒窖墙上也挂着红发矮小带着笑容的佩克欧画像,可见佩克欧确是海德堡人的守护神,也是欢乐人生的象征。
城堡地窖是一个药品博物馆,也是世界唯一的药物博物馆,展示有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药草和制药的器具。博物馆并不大,但整齐排列的瓶瓶管管可能是早年放置不同的药品之用,与我国目前中药店装置中药的功能雷同。另外有一个空间放置了一些手工精制的器具,对学习理化的人来说,实习时经常用到的试管、烧杯、蒸馏瓶、研钵及杵、漏斗、刮勺、还有天秤等等器皿,在这里可以见到它们古早古早的样子,十分有趣,只是当时的器皿多为金属、木质或陶瓷为材质,且为手工制品。
走出地窖,来到古堡前的大阳台,海德堡下的旧城区尽收眼底,内卡河河静静地流着,像是诉说着过往的历史,阳光挥洒在古桥之上,幽雅的景致,也不禁令人引发思古之幽情,享受这一刻的美丽;置身在如此的美景之中,真希望时光能暂时停留,徜佯在这般的人间胜境;让人忍不住要赞叹这些曾经为这块土地耕耘流汗过的古圣先贤、文学家、建筑、雕刻、美学等艺术大师。
4.罗马尼亚德古拉城堡
布朗城堡位于罗马尼亚中西部,它也就是传说中的吸血鬼的聚集地德古拉城堡,这里原是匈牙利国王于1377年开始兴建的,本是用来抵御土耳其人的防御工事。1382年建成后,这里逐渐成了集军事、海关、当地行政管理、司法于一身的政治中心。
城堡所在的地势极为险要,它建在一个小山包上,背靠难以翻越的大山,俯瞰从山谷中穿过的大路,从路上经过的任何人也难逃城堡主人的眼睛。因为伏勒德杀人无数,他害怕有人来报复,将城堡的大门改建成了城墙,欲进入城堡,只有到城堡南边,沿着上面扔下来的绳梯爬上去。
布朗城堡中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个角楼。这些角楼或储存火药或装了活动地板,专门为向围困城堡的敌人泼热水而设计,各有各的职能。4个角楼之间有走廊相连,走廊外墙上都有射击孔,杜绝了射击死角。这样整个城堡就成了一个很严密的战斗堡垒。伏勒德统治时期,为了使人们全都走城堡下的大路以便收税,城堡里驻扎的士兵每天早上、傍晚出动两次,前往附近能翻越的地方巡逻,若碰巧有人,只要让巡逻队抓住就会受到严惩。
今天,布朗城堡已经被改造成了历史、艺术博物馆,各个时期的东西都有。武器陈列室里摆着各种武器,有古代的长矛、罗马尼亚盔甲、不同时代的火枪,还有日本的长刀,使人不禁联想起城堡经历过的风风雨雨。
如果你看过汤姆·克鲁斯与布拉德·皮特这两大好莱坞帅哥联合主演的电影《夜访吸血鬼》,恐怕就不难想象记者到达罗马尼亚后急着要去参观“吸血鬼”城堡的心情。据说,电影中那个恐怖阴森的吸血鬼世界就起源在那里,了解这个城堡,就了解了这个神秘世界的大半。
到达位于罗马尼亚中西部的布朗城堡(也就是俗称的吸血鬼城堡)时,天色尚早,仔细打量四周,发现城堡所在的地势极为险要,它建在一个小山包上,背靠难以翻越的大山,俯瞰从山谷中穿过的大路,从路上经过的哪怕一只飞鸟也难逃城堡主人的眼睛。
从山脚沿斜坡拾阶而上,大约100多米就到了城堡大门。虽然比较陡,但据说比起以前来已经好多了。以前,吸血鬼城堡根本没有门,想进去的话只有跑到城堡南边,沿着上面扔下来的绳梯爬上去。据说这是因为城堡的主人害人无数,所以害怕有人摸上来找他报复。进得城堡大门,走入一个宽敞的门厅,里面只摆了几个外形粗犷的青铜罐,没有窗户,光线幽暗,阴气森森,想一想吸血鬼的传说,脖子后面还真有点冒)
凉气,幸好这个时候解说员从隔壁屋里走了过来。
一部小说“引来”吸血鬼
1897年,爱尔兰作家史托克著作了一部名为《德古拉》的小说。故事是以罗马尼亚著名的伏勒德三世为蓝本,而地点则是以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为背景。
虚构人物德古拉伯爵的原型就是弗拉德·德古拉(VladDracula)王子,绰号弗拉德·特佩斯,是罗马尼亚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生于特兰西瓦尼亚的锡吉什瓦拉城。弗拉德继位后,首先与外国结盟,通过征战消灭了反对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并恢复了因连年战争而破坏的社会秩序,他还一直致力于发展国家经济,鼓励同西欧国家贸易。弗拉德还整顿了军队,增强了特兰西瓦尼亚的军事实力。
这样特兰西瓦尼亚便一直在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的阴影下保持着独立。德古拉,意为恶魔之子或龙之子,为他带来这个外号的原因是他惯用严酷刑罚。弗拉德习惯把犯人毫不留情地钉死在削尖的木桩上,而且他频繁用刑,不管是抓到的外国间谍、战俘,还是国内的窃贼、贪官,就是教士背后说人坏话也要受严刑。这难免得罪相当多人。可正是这些严刑酷罚将当时的罗马尼亚变成了一个团结、强大的国家。可惜好景不长,1462年伏勒德战死(一说是被反对者谋杀),年仅31岁。因为不断的战争和严酷的社会环境,弗拉德的出色功绩和成就很快被埋没,但人们却记住了他的木桩刑,记住了他的严刑酷罚,在人们眼中,弗拉德的形象变成了一个白天睡在棺材里,晚上出来活动,专咬人的脖子的吸血鬼,他居住的布朗城堡也就变成了吸血鬼的老巢。
实际上,早在弗拉德之前,吸血鬼的形象就在西方世界广泛流传了。古希腊神话中就已经出现了许多专吸人血的神魔形象,如人面蛇身女怪、半人半鸟女妖、铜脚恶魔等等,它们都喜欢趁受害者熟睡之际吸他们的血,不过它们不是僵尸,而是脱离了人体的神。吸血鬼的迷信甚嚣尘上是在14世纪,当时欧洲瘟疫肆虐,人们经常在没有确定病人是否死亡的情况下就仓促将其埋葬。几天后打开坟墓,会看到完好的尸体,并且带有血迹,其实这是被活埋的人临终前拼命在棺材里挣扎留下来的血迹,但在迷信盛行的当时,这被认为是吸血鬼显形
真实世界中的弗拉德大公是什么样子的呢?
边听着导游的介绍,边在城堡中溜达,就更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从城堡里的装饰看,这里与其说是吸血鬼逞凶的阴暗地狱,倒不如说更像个富丽的皇宫:制作考究的家具、五彩斑斓的挂毯,居然还有管风琴,难道这个大公变态到一边听着琴声一边吸人血?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布朗城堡已经被改造成了历史、艺术博物馆,各个时期的东西都有。
其实历史上的弗拉德大公并没有小说上描写的那样可怕,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称他为英雄。他于1456年当上瓦拉西亚(当时的罗马尼亚有三个公国)公国大公以后,一直致力于发展国家,恢复社会秩序,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阴影下保持独立。为他引来德古拉外号的是他惯用的严酷刑罚。弗拉德习惯把犯人毫不留情地钉死在削尖的木桩上,而且他动不动就用刑,不管是抓到的外国间谍,还是国内的窃贼、贪官,就是教士背后嘀咕人也要受严刑。这不免得罪人,口碑不好,可正是这些严刑酷罚将当时的罗马尼亚变成了一个团结、强大的国家。只可惜好景不长,1462年弗拉德在与土耳其人的战斗中被杀。没几年人们就把弗拉德的出色功绩忘掉了,只记住了他的木桩刑,记住了他的严刑酷罚,在人们眼中,他居住的布朗城堡也就变成了吸血鬼之家。
虽然没有想象中成堆的鸡毛鸭血,但这个戒备森严的城堡本身还真有一种神秘而惨烈的味道。这里的武器陈列室里摆着各种武器,有古代的长矛、罗马尼亚盔甲、不同时代的火枪,还有日本的长刀,使人不由得联想起城堡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据解说员介绍,这里发生过好多场大战,有不少英勇武士不是因为被吸血而是因为战争惨死在城堡内。布朗城堡建筑中最有特色的要数它的4个角楼。这些角楼或储存火药或装了活动地板,专门为向围困城堡的敌人泼热水而设计,各有各的职能。4个角楼之间有走廊相连,走廊外墙上都有射击孔,杜绝了射击死角。这样下来整个城堡就成了一个很严密的战斗堡垒,简直是滴水不漏。
据说,在弗拉德统治时期,为了使人们全都走城堡下的大路以便收税,城堡里驻扎的兵丁每天早上、傍晚出动两次,前往附近能翻越的地方巡逻,如果不是当地人,只要让巡逻队抓住就免不了受到严惩,这其中当然免不了有许多冤死鬼,所以几百年过去了,这个城堡仍然被恐怖的鬼魂传说所笼罩。
走出城堡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暗,斑驳的光影中,城堡门口的小商贩仍在认真地兜售着有关吸血鬼的资料和纪念品,而记者也没有忘记再一次回过头去,望了一眼城堡管理处立在大门口的告示牌:不许在夜间进入城堡。城堡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am—17:00pm
5.法国圣米歇尔山城堡
当巴士从蓬特松(Ponterson)小镇慢慢靠近圣米歇尔山时,我的心被提到喉咙口。远处,在长堤的尽头,一堆岩石、房舍、城堡、修道院赫然从地平线上,在天水迷雾间崛起,莫非,传说中的圣山已经近在眼前?
圣米歇尔山,法国著名古迹和基督教圣地,位于芒什省一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为岛。古时这里是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8世纪,圣米歇尔神父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奉献给天使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故称米歇尔山。公元969年在岛顶上建造了本笃会隐修院。
1211-1228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式教堂的风格。岛上现还存有11世纪罗马式中殿和15世纪哥特式唱诗班席,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
圣米歇尔山被誉为“世界第8大奇迹”,它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这里属于诺曼底地区。车近圣米歇尔山,可以看见一片极为宽阔的草场,近处蓝天下成群的绵羊,远处与草场相衔接的,是一望无垠的流沙。一座锥形的小山从流沙中兀然拔地而起。最为壮观的是,山顶上锥形的圣米歇尔教堂建筑群足足比它赖以存在的、直径约1公里的小山高出近两倍!教堂哥特式的尖顶高耸入云,顶上金色的圣米歇尔雕像手持利剑直指苍穹。恍若进入人间仙境一般。
6.英国温莎城堡
人们习惯将温莎堡(windsorcastle)所在的小镇称为“王城”,这座小镇的历史比城堡的历史要悠久的多,最早建造于罗马人统治时期,那时这里曾一度被称为“WindingShore”,几经演变才演化成今天的温莎。温莎是一个典型的英国小镇,到处可见英式风格的屋舍,因为温莎城堡的关系,这里的大街小巷上终年被四处而来的游客挤满。
温莎堡是英国至今为止仍有人居住的最大的城堡,1070年征服者威廉为了巩固伦敦以西的防御而选择了这个地势较高的地点,建造了土垒为主要材料的城堡,经过后世君王亨利二世和爱德华三世的不断改造,城堡变的越来越坚固,并且逐渐成为展示英国王室权威的王室城堡。知道19世纪初,乔治四世的大规模改造,基本完成了现在的规模。如今走近这座中世纪的古建筑,那种中世纪的味道就会因它在阳光下呈现密黄色而不经意的流露出来。
现在的温莎城堡内收藏着英国王室数不清的珍宝,其中不乏有达.芬奇、鲁斯本、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更不必说那些留传自中世纪的家具和装饰品了,所以即便说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是一座小型的艺术展室也一点都不夸张。现在城堡中多数的大厅都已对公众开放,但王室侍从厅仍不能参观,那里陈列着许多英国王室的珍贵文物,其中甚至还包括慈禧太后赠送维多利亚女王的条幅,以及1947年伊丽莎白女王结婚时,当时的中国云南省主席所赠的画卷。
除此之外,作为王室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温莎城堡还是国王为皇族、贵族等颁发爵位和封号的重要场所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嘉德骑士”封号。“嘉德骑士”是英国骑士勋爵里最高的级别,由爱德华国王为鼓舞日见没落的骑士精神而专门设立的,当今王储查尔斯王子就被授予“嘉德骑士”勋爵封号。另外,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幼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她常常领众多随从来此度假、度周末。特别是在王室喜庆的日子里,以及圣诞节等重要的节日,女王便会选择在温莎城堡设宴,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在英国上流社会,人们都以能够参加温莎城堡举行的盛典而骄傲。
整个温莎城堡可以分为上区、中区和下区。在城堡中须依照一定路线参观。上区主要有13世纪的法庭、滑铁卢厅和圣乔治厅、女王交谊厅(queenballroom)等房间。另外一旁是玛丽皇后玩偶屋(queenmary-sdolls-house)。其中滑铁卢厅又称宴会厅,初建于13世纪,因室内主要陈列参与滑铁卢战役,击败拿破仑而立下赫赫战功的英国将领们的肖像而得名。这座宴会厅还是英国王室举办重大过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当年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就是在此厅首演的。
中区最明显的标志是玫瑰花园围绕的圆塔(roundtower)为主。它最初是由木材建造,到了1170年亨利二世以石材重建。1660年以前,圆塔是关押王室政敌的监狱,现在则主要用语保存王室文献和摄影收藏。而每当女王来到温莎堡,这里便会升起英国皇室的旗帜。
下区主要有圣乔治礼拜堂、爱伯特纪念礼拜堂等建筑。圣乔治礼拜堂是温莎城堡的建筑经典,豪华的哥德式建筑,以细致艳丽的彩绘玻璃著称,有10位英国王室埋葬于此爱伯特纪念礼拜堂紧邻圣乔治礼拜堂,初建于1240年,为晚期垂直式样的哥特式礼拜堂,在1863年改建为爱伯特王子的纪念礼拜堂。
但是温莎堡的命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92年11月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温莎堡内的圣乔治厅和寝宫后,温莎堡便关上大门,谢绝游客参观。经过5年重建,温莎堡终于在97年12月底再度开放。今天的温莎堡已完全恢复往日的风采:女皇华丽的寝宫内张挂着英国皇室收藏的名画、珍品;许多房间内的墙壁上则悬挂着一幅幅肖像、徽章和成套的盔甲和50万片用黄金打造的叶片。另外,在古老的私人教堂圣坛墙壁上一块牌子,则记录着1992年的那场浩劫,那里也是当年火患的*。参观温莎堡除了可以一探大英帝国过去的声势,古堡的警卫换班仪式也值得一看。警卫的换班时间是每天上午11点,每周的例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