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打假的中国式困局 - 熊丙奇 - bqxiong - 专家博客 - 中国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02:46
8月29日下午,知名打假人士方是民(笔名方舟子)在其住所附近遭到不明身份男子的袭击。北京警方在官方微博中称:“关于方舟子遇袭一事,警方正在开展调查,后续情况会及时通报给大家。”(中国青年报8月30日)
方舟子先生是否因打假而被打,尚需警方进一步调查。对于方舟子先生被打,网上的舆论并非一边倒谴责打人行为,笔者甚至看到,有人为方舟子先生被打而“叫好”,说什么借打假炒作自己该打,到处疯狂咬人者也有今天。
我相信,有些人看到方舟子先生被打,是出了口恶气的。这些人包括三类。一类是被方舟子先生所揭露之人,打假破坏了其名声,断了其财路,恨方先生入骨,自不在话下;第二类是与方先生所揭露之人相关之人,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有之,视某些人为偶像、不许他人“玷污”者亦有之,还有一类则是教育界、学术界的各路“神仙”、当权者,过去10年来,方舟子把国内学术界搅得“风生水起”,很多令国内舆论关注的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事件,最初都是由其创办的“新语丝”打假网站曝光,这让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导们很是不爽。
这是我国学术打假的困境——对于质疑者对学术不端的质疑、曝光,一般来说,总有两种论调,被强加到打假者、质疑者的身上。一是“阴谋论”,打假者、质疑者有“不可告人”的抹黑某些人、某些机构的目的;二是“炒作论”,打假者、质疑者是借打名人之假而炒作自己。有意思的是,这两种本不值一驳的论调,却越来越有“市场”,近年来,几乎每起造假事件被曝光,这都是当事者(及其跟随者)祭出的“回应”说辞。而这种回应屡试不爽,又“归功于”没人在乎“事实论”,以及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打假者越来越势单力薄。
其实,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中,是只有“事实论”而无“动机论”的,也就是说,一个人质疑学术造假与其动机无关,重要的是是不是存在造假的事实。如果造假属实,有关学术机构应当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哪怕举报者、质疑者确实有利益的考虑;而如果造假子虚乌有,质疑者在质疑过程存在诽谤当事人的行为,当事人可起诉质疑者侵权——哪怕他有着纯洁学术环境的良好的愿望。
问题的关键,指向“事实”,但谁来确认事实?按理,对于学术不端的举报、造假的质疑,学术共同体等权威机构,应进行独立的调查,其调查结果,是对当事人进行处理的依据,也是当事人起诉举报者诽谤的依据。可是,这样的机构在现实中却不存在,或名义上存在但不发挥任何作用。其产生的现实效应是:要不举报者灰心丧气放弃,由此背上“阴谋未得逞”、“炒作失败”的恶名;要不举报者只能采取更激烈的方式,通过形成更大的舆论压力,“逼使”有关机构调查真相。
方舟子先生当属后者,他采取的“激烈”的质疑方式——通过网站、博客、微薄发布对当事者的质疑,也受到质疑,然而,这种质疑方式,却也是现实中最可能行得通的方式。曾经有一位学者告诉我他关于学术不端治理的困惑,他首先向学校写信检举某人的学术不端,可检举信石沉大海;他直接给学校领导打电话,问检举信的结果,学校说会进行调查,但之后一直没有音信;不得已,他给学校的主管上级部门写信,却遭遇与给学校写信一样的境遇,好不容易打通上级主管部门的电话,其回应是已经把信转给学校;再不得已,他只能在网上不断发帖,期望引起媒体关注,通过媒体的报道再让学校启动调查。对于这些周折,很多局外人并不知情,会责怪举报人采取非正规渠道,然而,他们有正规渠道可走吗?而就是期望通过舆论施压的方式,现在也不太奏效了,一来媒体已经审丑疲劳,对于一般的丑闻已不感兴趣;二来当事者已经“习惯”丑闻曝光,总结出“不知情、不调查、不处理”等应对心得,等舆论风声一过,也就相安无事。
以方舟子先生质疑唐骏先生学历造假一事来看,早在去年4月份,当时有一个署名为Albert的网友在其创办的“新语丝”网站发帖,质疑“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的博士学位有假。而这件事被社会广泛关注,还在于他今年的一条微薄信息,被媒体关注并报道之后。而就是媒体进行报道、并去查证唐骏先生的学历,最终的事实又是如何呢?迄今没有任何认定。
事实真相的水落石出是如此之难,与之相伴的必然是阻止真相出笼的“动机论”、“阴谋论”、“炒作论”。被质疑的当事者依旧过着好日子,质疑者、打假者反而举步维艰,越来越多的“学者” 们选择依附体制,不问是非,只问利弊,方舟子先生就这样成了“打假斗士”——这种称谓的存在,本就是对学术生态的反讽,健康的学术生态应具有学术自净能力;现今,连著名的“打假斗士”,也被打,还有多少人敢去打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