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环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40:45
干什么事都得讲个氛围,读书当然要有读书的环境。
古书上描述的读书,那叫一个讲究。书房得建在后花园中,旁边还要有一汪莲池,前门种桃,后门栽杏,窗前还有几杆竹。室内除了书架书桌,还有一榻,累了可以小憩;有一把剑,厌了可以舞弄;另有香炉、瑶琴供静心提神。有这样好的环境,难怪那些公子哥儿能将拗口绕舌的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
笔者并非环境读书论者。本来思想上有些这种论调的萌芽,后来打消了。原因是访问了几处富人的别墅豪宅,户户都有棋牌娱乐房、影视放映厅、古董陈列室,就是没有像样的书房。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书房高大宽敞,看样子书架上的藏书不下千册,一高兴,就忘了自己的身份,不等主人同意,径直抽出一本精装版《楚文化研究》,这才发现,这是本有皮无芯的假书,是专门装点门面的。从此,这户人家的老少都说我没素质,拒绝我登门造访。倒是相识的有些工薪族半大老头,住着老屋陋室,反而将孜孜读书的“毛病”坚持下来。看来读书与环境的关系并不大。
当然,读书还是以静处为佳。倘若窗外即是闹市,嘈杂之声不绝于耳,那就苦了读书人。用清人汪价的话说,“恶驺人喝道声,恶贾客筹算声,恶妇人骂声”,而“喜小儿郎朗诵书声”。可见,人在读书时,周围传来的噪声,既有碍阅读,又影响心绪。家居环境不好,可去公共图书馆或学校附近读书,听听“小儿郎朗诵书声”,使自己进入读书的角色。
如今城市的百姓多居住在楼房,一栋楼里住了许多“小门小户”,有人称这为“钢筋水泥森林”中的“鸽子笼”,缺少读书的氛围。这要看是谁了,有人就喜欢在楼上读书。明人吴从先说:“仙人好楼,余亦好楼居,读书宜楼……”他还列举楼上读书:“其快有五:无剥啄之惊,一快也;可远眺,二快也;无湿气侵床,三快也;木末竹颠与鸟交语,四快也;云霞宿高檐,五快也。”可见今人住了楼房,室内虽小些,又无院落,读书读得累时,可推窗留意自己占了“几快”,若被附近更高的楼房挡了目光,看不远,也可看天看地。
想读书,有个好环境固然好,可没有好环境照样可以读好书。这样的事例古往今来多不胜举,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匡衡凿壁偷光,这些穷人家孩子什么“环境”都没有,照样读书成才。宋人王禹偁在《清明》诗中写道:“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其精神着实令人佩服。许多人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读书,或是独处大自然某个僻静的角落,或是闭身于溢满书香的小屋,或是潜心于万籁俱寂的午夜,远离喧嚣,忘记自我,心无旁骛在书中遨游,那书人合一的意境,可谓是读书人的至高享受。
诗人杜甫卧病秦州时在给朋友的一首诗中写道:“岂异神仙地,俱兼山水乡,竹斋烧药灶,花屿读书床”。其意思是在水旁的一个山头,开着花的山坡或丛林间,诗人坐在充满花香和清新空气的环境里,无人干扰,悠闲自得地读书。这就是诗人向往的最好的读书环境。
身处不同的环境对读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艰苦的环境里读书,没有恒心和坚韧的毅力是徒劳的,至少是读不好书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头悬梁、锥刺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流传千年的读书“古训”和“名言”,抛开其追求功利性的一面,却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人读书的环境是多么地艰难。功利性地读书因为缺少了性情的引领,自然就成了最苦最累的差事。
在最艰苦的环境里读书,最能体现读书人的精神和执着。我国历代便有许多苦心读书终成大器的佳话。“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夜以继日焉”;“孙康映雪而读书,清淡,交游不杂”;“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一代伟人毛泽东,即使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亦是手不释卷,饱读诗书,为成就千秋大业奠定了基石。
当今社会,无论是在物质条件还是在读书氛围上,读书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却不知从何时起,生活在用钢筋和水泥砌成的森林里的人们,没有了映雪囊萤、凿壁偷光之忧苦,读书的目的更具功利了,或为工作生活,或为仕途名利。当一颗又一颗宁静的世俗之心滑向喧嚣、浮燥和急功近利时,读书,不再是一种休闲和享受,不再是一种爱好和兴趣。多了一份勉强,少了一份愉悦;多了一份无奈,少了一份渴求;多了一份世俗,少了一份理性。
无论读书环境好坏,并不影响读书人的执着和对读书的热爱。古人在最艰苦的环境里尚能专心读书,在崇尚知识、崇尚读书的今天,吾辈更应珍惜今天的时光,淡泊名利,远离世俗,潜心读书。
人们常埋怨如今“没有读书环境”,其实并非没有道理。 大街小巷随处可闻的“明星”们的歇斯底里的“歌唱”, “除旧改新”的机器轰鸣和着争分夺秒赶路挣钱的汽车的喇叭、马达声, 家属区小商贩高分贝的吆喝伴着失去忍耐的人们的叫骂声、麻将方城的崩塌声, 加上繁忙的工作和应酬,生活的压力、下岗的恐惧以及社会上诸多的诱惑、迷惘, 使人心绪浮躁,静下心来读书实为不易。
于是晚明画家沈士充“秋林读书”“松声清与书声和, 人影瘦同石影符”之境便成了所有读书人的向往。能有青山绿水环绕, 鸟语花香可亲之居,有大雅之厅堂,明秀之书屋,亭台轩榭相连的读书佳境, 那是再好不过了。然而,身在都市的现代人却只能想想而已。
环境不好,书却不能不读。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经常在喧闹的大街上捧书而读,全神贯注,旁若无人。三毛初到非洲之时, 住的是撒哈拉威人的简易平房,就连床铺、桌椅都没有, 就更谈不上书房书桌或别的幽雅环境了,大漠中简陋的一切丝毫没有影响她的读书和写作。 欧阳永叔在《归田录》中说钱思公平生好书,手不释卷,坐读经史,卧读小说, 入厕也不忘阅看小词。他在书中还描述宋垂公“每走厕必挟书以往, 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至于作者本人读书于“马上、枕上、 厕上”恐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此看来,读书并不需要什么特定的环境。
记得学生时代,黄昏来临之时,自己常常一个人慢步于校园幽径, 手捧一书,伴着脚步的节奏轻吟美妙的词句。偶尔抬头, 看到天际浑圆的落日和绚丽的落霞,一种恬淡的感觉油然而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不觉脱口而出。我想,在斜阳下读书, 如同欣赏一幅画家的写意山水,妙趣横生。
写到这,我不禁想起童年的自己,在小屋一隅,晕黄的煤油灯下, 伴着母亲剁猪草的“笃笃”声,津津有味地翻看着屈指可数的几本书。 现在想来,当时根本就没有“读书环境”这一概念, 当然当时“读书”的概念又与现在无法等同。古人凿壁偷光之状我们现在已无法想象, 但大山之中,茅屋之内, 煤油灯下走出的一个个穷学子恐怕从来没有想象过读书需要什么幽雅之境。
有道是读书人不讲究环境,而再好的环境无心读书也是枉然。
对于上班一族而言,晨读已经成为了历史,夜读应当是最好的境界了。于是期盼着喋喋不休的电视早点归于哑然,家人早点归于梦境, 此时捻亮床头青灯一盏,任取一个舒适的姿势,或坐或卧,其境多美。 孤灯为伴,美妙之处为之动情,忧伤之处为之落泪,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此时,恐怕没有谁再去计较什么读书的环境了。
经常出差的人都有共同的感受,一个人候车、 乘车最好的消遣便是读书。只要手中有书,便会忘却孤寂, 更顾不得候车室的闷热和车厢内的吵闹。至于独自一人身处异地,蜗居旅馆,形单影只,面壁而坐之时, 只要你翻开书本,便会觉得没有了妻儿的侵扰,没有了家务的繁琐是一种福份,一种享受,旅馆也是读书的佳境。
在很糟糕的环境下仍然能够很好地读书,笔者真的很佩服,虽然这种读书有时看起来有点自己强迫自己的意味,但是倘若真能将书读进去,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后也必将有一定的收获。然而,如果能够把环境弄得好些,使自己能够在一种安静、自然、清新的环境中读书,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