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工的前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7:24:58

中国民工的前途
在人类的舞台上,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往往那些被寄予厚望的人并不能影响大势,反而是一些本来无足轻重,别人没有高看,自己呢,更是看不上自己,更远离那种高大理想,当然的也不曾想过要去承载某项历史的使命,但却是由于某种客观的原因去做一些事情,结果在无意识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甚而是改变了世界。让人称异的是,他们的行为其实并不是那些掌控江山的人所希望看到的,换言之就是出力也没讨着好。中国民工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中国的民工应该说是改革开放的副产品,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主角本来在设计中没有他们的份,现代化的核心在于工业现代化,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理论上当然在于中国的工人阶级,而民工只是在农闲时进城干点零活补贴家用的庄稼人,算不上工人的一部分,也就谈不上是建设的骨干力量。在八十年代,进城打工还只是作为副业,而且进城农民也是少数,大多数农民依然以务农为主,在那个时际,执政者对农民并没有感到恐惧,许多农民也从没想过,在不久之后要离开这祖祖辈辈没曾离开过的黄土地,奔走他乡。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民营经济汹涌发展,外资也跟着大举而进,城市改造也掀起了高潮,于是对劳动力的需求跟着就扩大。精明的老板们经过比较后发现进城农民既听话,又不嫌工资低、环境差,还积极肯干,比起用市民要划算多了,于是让执政者不安的现象就出现了,大批大批的农民堂而皇之走上工作岗位,而正经的市民则纷纷下岗,工人阶级老大哥占主体的企业几乎无一幸免的进入极艰难阶段,而以民工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则是一派生机昂然。其中的原因谁人不知,工人阶级长期被当作皇帝的女儿看待,娇生惯养,百般呵护,结果又如何肯吃苦去和那些没人袒护而不得不卖力气的民工们搞竞争?
真是有心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改革始终没有真正的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在中国,就业指的是城市职工的就业,农村人是不在数中,即便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也不算数),数目惊人的工人陷入了困境,执政者们无计可施,但是无意的回头一看,哇,上亿的农民已是无声无息的潜入了城镇,严然的走上了岗位。这样无需费力气就使过亿人实现就业的事要是在国外,那绝对是一番了不起的政绩,想想看,如果能为几十万人找到工作,总统就洋洋自德,而我们是过亿,零头就比它多了多少倍,但这样的成绩在中国却是不算数,因为当局考虑的重心在工人身上,它的就业目标是要实现城市市民的就业率,民工的大批涌进无疑大大冲击了它这一目标,威胁了工人的饭碗,进而就有可能影响稳定,所以在最初表示欢迎民工进城之后进开始采取措施遏制民工进城了。那些年,我们看看,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警察、联防在巡逻,不是防小偷强盗,而是随时准备将那些看似民工的人拿下;劳务市场上,不时出现的是警察联防拿着皮棍木棒在疯狂的追打着寻找工作的民工;车间里、工地上、饭馆中,一有成队警察出现,民工们就轰然而跑,暂往证等成了克制民工的法宝。报纸上杂志上电视上都是清一色的讨伐氓流,强烈呼吁限制城市人口增长的声音(不过现在随着上层态度的变化,同样的一帮人立即掉转了枪口,开始严肃的抨击收容遣送制度的不合理,叹息着民工们处境的艰难,这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永远都是墙头之草),进城农民遭遇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有工作的,没工作的,旅游的,走亲戚的,上访的,上学的,有证件的,没证件的,不管是谁,一不小心就被抓了进去,强行遣送回家,每年几千万人被强行遣送,无数人因之而失去人身自由,被罚款、接受劳役,被打伤打残乃至被活活打死折磨而死的,不知有多少。老实说这样的景象在今日的世界确实是鲜有,不仅大大的败坏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形象,让人民对社会主义感到厌恶,官民矛盾被人为激化,其实对本身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害无益。假如农民们真的撤离城市,那么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可以说将是毁灭性的。如果我们稍稍的去探究究境是中国经济的哪一块获得了大发展,以至于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勃起,我们就不能发现,是新生出来的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的高速增长才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繁荣,而相对而言,原来的那块,即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则是萎弥不振,并没有同步向前进,它们在国民经济的份额大大的萎缩了,也就是说,中国这些年来经济的成功就在于以民工们为主体的非国营经济得到的大发展是中国经济成功的原因,可见一再受到公开的侮辱、鄙视、残酷打压的民工们才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促使这些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最大贡献者。由此可想而知,假如中国民工们要是集体从城市中大撤离,而仅仅依赖工人老大哥们来支撑中国的经济,那么它的命运就是追随东欧,而绝不可能有今日之局面。农民们之所以没有从城市中撤出,许多被遣送的人在回到老家后又立即返回来,当然并不是政府所情愿,然而,倔强的农民们还是在一次次被送回后又一次次迅速的返回,不是说农民们非要厚着脸皮来为城市做贡献,直接的原因在于两次治理导致农业价格破产,农业经营无利可图,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新的出路。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异使农民们要想维持企码的生计,奔向城市是最现实的选择。农民们的固执,使得中国新生经济力量有了充沛的劳动力,于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奇迹,经历二十余年,耗费了巨额财力做支持的被一直视作国民经济主体的国企始终没能走出困境,许多工厂成为荒草凄息之地,但中国经济并不因此而走向衰败,反而是一路高歌,向前猛冲,居然成了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领头羊,其中的秘密正是由于中国农村的大批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结果。几个民工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们想想看,那是几亿精壮劳动力啊,可以说是中国就业人口中的最精华部分,如果给了他们机会参入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和机器设备联系到一起,那释发出的能量能不巨大吗? 所谓世人长久以来所言传的中国之潜力全储备于此,一旦被压抑的力量释放出来,中国这条巨龙就要开始腾飞了!
时代在无意间,将这些最不起眼的身处最底层人推到了中国的最前沿,中国的进城农民成了改变中国命运,促使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最直接动力,成了现代化建设的主角。
实际上,如果我们翻开史书,我们就不难发现农民进城也是必然之大势,符合历史规律的,无论欧美还是其它国家,那一个没有这样的镜头呢?而农民的大批进城几乎同时是所在国家高速发展时期,只有那些落后国家的农民才仍然停留在乡村,农村人口占据着国家总人口的大半。如今,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已降到1/10以下,而发展中国国家平均农业人口也在1/4左右,但是,当前我国,在有近二亿农民进入城市的情形下,农业人口仍占据一半以上,据估计,要达到发展国家中平均水平,还需要有二亿农民进入城市从事各种产业。可见,农民进城实在是有其的大气候在,谁也挡不住。
农民进城的意义是巨大的,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实际上也使国际格局发生了位移。七八十年代,拉美、东南亚等国跃出了地平线,冉冉升起,成了众望所归的新的希望之星,但是只不过十来年好光景,随着中国也毅然踏上改革开放之路,经济蓬勃发展,这些国家相继失色,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份额的增大,就意味着这些国家份额的减小,这是没法阻档的事,一个个新兴之国硬是被无情的拉下了马。就是日韩这样的发达国家在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下,也受到打击,高速增长的神话接连破灭。日本的财长抱怨,日本之所以在深陷通缩的泥沼十余年而不能拨出,原因就在于输入中国的廉价商品太多了。在中国商品的冲击下,就是欧美这样头等的强国也挠头,不得已,重新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破旗,为中国商品的输入设下了层层的壁垒。中国似乎真的成了一头站起了的雄狮,世界为之惊恐。
想想半个世纪前中国人遭受屈辱的情景,今日中国人理所当然的有一股扬眉吐气的感觉。不过,我的朋友们,我们想想看,是谁出力铸就了这一辉煌的业绩呢?那正是我们的进城农民,我们没有高看也无法高看的民工兄弟们,是他们以血汗乃至生命打造出了亮丽的现代化中华大厦。
城里人不会在危险的环境下干活,也不会不要三险就为民企老板外国资本家们打工,低微的工资、严酷的管理、超长时间的劳动、过量的体力付出、同猪一样的伙食不是他们所向往的,城里人,宁可没有工作,呆在家里一个月拿几百元的低保也不去担当民工的角色。只有进城的农民才不去计较这些,只要能拿到应得的工资就高呼万岁,心满意足了。
他们又有何资格去计较这些呢?如果一天不干,就一天没有人给钱,如果要学城里人那样摆谱,那结局只能是被饿死冻死病死,并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上帝来随时接济他们。假如不是客观环境给它们制造了这样的无奈,他们也可以像城里人那样如果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就什么也不干,坐享政府给的几百元钱补足,我想,进城农民的一大半也会一样的懒惰下来,享受着社会主义的好处,毕竟,许多人辛苦一月拿到的工资也比这些补足高不了多少。
所以民工们的勤奋是出予无奈,而不是天生的就比城里人勤快,比城里人能吃苦。在可能的情形下,它们还是在向着工资高环境好的岗位上奔进,谁不想“上进”呢?
现实对他们是冷酷的,但却因此而造就了一种优势,廉价而又优质,这样的优势不仅国内工人老大哥们无法相比,就是国外,也鲜有“对手”。环顾世界,还有哪些正常国家的工人可以与中国的民工在性能价上一比?
中国的优势使得国外资本家们身不由已,呼呼而来。在现在,中国最有价值的资源不是中国的矿藏,也不是中国的市场,乃是中国的人,就是这些性能价比极高的进城农民们,可以说正是冲着他们,才有近些年每年几百亿美元的资本不召而至中国,新资本与新人的结合,新的财富就创造出来,中国的经济大饼就涨了一块,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经济之所以在高速增长二十余年后还能继续高速前进,正是因为他们。
他们的奉献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现在如果要评选谁是当今中国最可爱的人,我想,中国的民工当之无愧。战争年代,这份殊荣属于战士,运动时期属于红卫兵小将,而在如今的建设时期,荣耀理当属于建设的主角,为之做出最大奉献的人们。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尽管他们为中国经济崛起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但是所得到的与所付出的却是极不对称。
政治上毫无地位可言,如果按阶级来划分,其实他们也应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相应应该享有工件一切,可惜的是仍然当作农民的一部分,作为工人“先锋队”的执政党即不接纳他们,他们也没有自己或接纳他们的工会,他们仍是属于城市的边缘一族,社会上没有他们的声音,政府的领导不必听他们的意见。
经济上所得到的工资与付出严重的不成比例,工资增长不能与时俱进,仍停滞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水平,考虑到人民币这些年随着美元的剧烈贬值,收入反而是下降了,这与近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呈现了明现的不协调,
不能得到应有的公共服务,比如工人下岗可以受到免费的现就业培训,无一技之长的民工呢,是没有这样的待遇的,至于社会劳保等等,多数农民工是享受不到的……
农民工处境不佳,无疑对中国的发展有着严重的消积影响。
由于农村主要劳动力几乎都进城谋求职业,只有那些已经有了一定资金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的人才不必出来,所以进城经商务工的农民实际上至少代表了七成以上农村家庭的利益,也就是说中国有超过七亿人的生计依赖于他们。可见,这些人的成败对于中国经济崛起的意义之重,对于中国改革的成败意义之大。
实际上,如果以更宏大的历史眼光来看,中国当前的历史任务就是要从传统的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化国家,而这些人正是实现这一历史任务的具体承载人,因此对于他们的命运与前途,再马虎的政治家也不能不关心。
如果说中国民工能否得到一个恰当的安排是决定中国改革生死的一环,也并不言重。
假如这些人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绝大多数始终处在低收入水平,那么,中国的大多数人口就处于贫困之中,无法过上小康生活,所谓共同富裕只能成为空话。多数人贫困下的高速增长使得拉动消费只能依靠国外市场,据评估,中国经济增长对外依赖率已超过2/3,这虽然显现出了对外出口的红火,但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大国把希望寄托于国外,是无法让人放心的,一旦国际市场有变,中国岂不是要大乱?日韩台模式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中国必须设法使自己的人民富裕起来,逐步形成一个世界级的消费大国,为中国经济增长再次增加动力,避免可能的危机,同时也因为扩大进口而化解与它国的矛盾;从另一方面讲,更多的人有钱了,经济水平才可能升级,否则面对消费对象为广大的低收入者,企业只能生产低级粗糙商品,无益于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假如这些人的技术含量不能得到及时的提高,那么,中国多数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决定了中国经济只能粗放性增长,不能快速的越过潜水区,实现质的突破;拉美东南亚等国经验表明一旦经济不能跃过龙门,进入依靠技术增长的新阶段,那么经济停滞是早晚之事,而一旦前进的车轮停了下来,那么数亿进入城里的农民就无后退之路,严重的社会问题就将因此而起。可以想象的是,城市偷盗抢劫等问题频生,也可以想象的是,城里的街道上将出现大量的无业可就的贫民,中国的贫民将因此而比拉美更严重,同样可以想象的是,这些人将极有可能被那些阐长政治运动的人重新组织起来,那么新的政治动乱就不可避免。昔日促进经济起飞的发动机被遗弃后必然要异化成粉碎社会秩序的火药桶。
假如他们的就业环境依然不能得到改善,劳动监察部门仍然继续的赎职,那么进城们的高就业成本就无法降下来。在就业保障不到位的情形下,作为弱势群体的民工们在上过一两次当后就再也不敢干长期工作了,在没有找到非常可靠的老板之前,那是频繁的跳槽,结果大量短工出现,这些只挣现钱的人(干几天活甚而是一天就结账)由于不断的找工作,结果一年中花在找工作上的时间远多于工作的时间,或许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上当受骗,但最终能捞下几个子可想而知。
长期社会地位低下,遭受歧视,城乡对抗的情绪就难以抹去,所以所谓和谐社会就不存在。
严重的社会问题已经隐现,低收入不仅使得普遍生活质量低下(有多少民工家庭生活开支在每日人均一美元以上呢?),许多人朝不饱夕,无力组织家庭,所以中国出现了近四千余万光棍。大批人的单身不仅仅是由于男多女少而因起,也不是因为要赶时髦和城里的单身贵族一比,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钱啊。想想有钱人三房四妾,没钱的还能将自己打光棍的原因归于男女比例失衡吗?在离婚率这么高的今天,很多人还是没有结过一回婚,这就不能一味怪政府怪社会了,更应该摸摸自己干瘪的腰包,自我反省了。
光棍大军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许多人不知为谁活着,为何活着,消沉下去,生活没目标,前途没信心,工作没动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使得许多人渐渐的变得好逸恶劳、游手好闲, 只要有点钱能对付几天就不愿下去工作;也有人因为无所担忧而对自己的未来不负责,不务正业,也根本就不打算上进,沉迷于酗酒赌博,勇于闹事,最终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影响社会安定;值得注意的是前景暗淡很容易使得部分人对社会不满起来,思想因而走上极端,成为社会各阶层中最希望社会陷入动乱的一个群体。有家有室的人并不希望社会不安,也不愿去冒种种危险,但无所顾忌者却是无所畏惧,才对天下大乱翘首以待,因为他们感觉反正从现存社会得不到什么,还不如乱它一把,或许­可以火中取栗,更或许从“新”生社会中得到一些希望。如果说历朝历代的政权都是毁于流民之手,那么这些人正是其中的制造动乱的最坚定支持者,也是每一次社会动乱的最积极参入者和中坚力量,没有他们,最优秀的政治鼓动家都成了无米之妇,只有与他们结合起来,那些希望改朝换代的知识分子才能造起大事。最近的八九年动乱已让当权者充分感受到这一点。由此可见,光棍大军的日见扩大看似个人问题,但无疑却也是影响政治稳定的重大隐患,无法让人轻视。
大批光棍的出现自然又使得中国出现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卖淫市场,街沟子里随处可见卖身的妇女(现在不仅仅是年轻的可以称为小姐的女性了),就像北京这样的政治中心也竟然有众多的“妓市”,其它地方就可想而知。结果无可避免中国又成了艾滋病等性病传染的重灾区。据政府部门统计,中国2003年艾滋病感染者的数量比上一年的统计高过了40%,其增速和经济增速一样,也位居世界前列。感染者中,进城民工占据70%。在巨大的强烈的性需求之下,在各种关系网的关照保护之下,一次次声势浩大的打击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是无疾而终,化于无形。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得官方不得不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结果终于出现了“繁荣娼胜”的局面。随着妓女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进入这一行的女性也越来越多,中国距离世界第一艾滋病大国已是为期不远矣!!!中国能否实现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我心中实在没底,然而,实现这样的一个大国我却是坚信不疑,“无为而治”必使中国很快地轻轻松松的拿到这个世界冠军。
如果与这一问题相比,这些进城民工们在老了之后由谁来养活、得了大病之后由谁来照顾也许就不值得一提了。毕竟,未来的物质要比现在更丰富,他们如果实在干不动了,还可以到大街上要饭呢,不是意味着一定会饿死。火葬厂随着技术的进步效率大为提高,多种经营使得效益日见增长,人性的底线得以有条件维持,因此在这些的人生命终于走到尽头之后,一定不会因为没钱就被断然拒之门外。
光棍大军现显使得原本是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力量变成了社会严重的负担,与国人对中国的希望无疑是大相径庭。不过,我还是想,其实中国的确有更光明的路可走,我们应该抬起头,打起精神往好处看。
作为后进的中国,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成功者的成熟经验,吸取失败者的教训,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来推进我国的工业化成功到来。通过比较欧美与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等一些国家所走过的不同道路,我们并不难发现,成功与失败的分界之处就在于是否走的是一条共同富裕之路。相对而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却是更主张大力的维护中小层人的利益,而后者则重于通过自由竞争获得所谓的经济效率,结果前者似乎进入了福利国家,而后者则是进入了原始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成果落到少数人的腰包,两极分化的扩大最终不但给国家带来了动乱,也使社会最终失却了往下发展下去的动力。原来,浅显的道理是富人的财富总是建立在穷人付出的基础之上,如果穷人的底子太薄,富人的财富又能积起多少呢?如果富者的富裕必须是穷者的贫穷为代价,这样的好事是无法持久的,因为迟早一日穷者因为再也经不起富者的重压而使得连穷带富一块崩塌,历史一而再的对此做了说明。
中国无疑应该当心,因为显而易见,中国现在正在往后者的那条不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深。
改弦易辙虽不易,亡羊补牢却也未晚。
走共富之路无疑是解决中国民工问题,实现中国现代化大业的必然选择。
这样,也就对执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从经济上来说,就不仅仅是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问题,不仅仅是解决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创造条件最终使这些人同其它人一样共同步入富裕的光明之路,也就是说能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通过劳动能够步入中产阶级,这乃是改革的落脚点,是达到成功彼岸的关键之处。
贫穷并不光荣,廉价不可当作永远的优势,尤其是把廉价建立在人的廉价之上的时候,廉价就是可耻的了,因为廉价的另一面就是对劳工无情残酷的剥夺。回想当年日本也是以廉价产品横扫世界,气派之大世界震惊。但是以廉价产品享誉世界的时候,日本劳工的工资在主要发达国家中也是位居前列,高峰时甚而远远超过美国一大截。日本无疑是中国的榜样。中国可以不可以在工人们的工资很高的情形下(比如实际工资水平与日本相差无几),产品畅销世界呢?
富裕不能是骗子、投机分子、特权分子、腐败分子的专利,勤劳善良的人们通过诚实的劳动也应该可以跨进富裕的大门,走上幸福生活之路,这正是轰轰烈烈改革追求的目的所在。不搞两极分化,让中国的民工等贡献主体同享发展成果,一步步坚实的迈入富裕阶层将是中国新时期重大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这远比国企改革更重要,中国的国企再趴下去一半,中国经济也不会跨掉,因为破损的口子很快会由其它企业补上,而如何使包括进城民工在内的劳工阶层富裕起来却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能否进入更高的一个阶梯,跃身于富裕国家的行列。如果没有这个突变,中国永远都是贫穷大国,所以应将这一目标看成是未来中国所要实现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但有些人可能因此而担忧一旦让这些人富裕起来,会影响中国的竞争力,从而自我遏制了中国的发展。这样的想法表面上看来有些道理,实际上是错误的。
如果抛去道义与责任不讲,单以对中国经济发展利害而言,将中国的劳工阶层收入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无疑是利大于弊。
劳工阶层收入的提高意味着劳动成本的提高,因此有了对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的担心,但是我们也可想到,劳工阶层收入的提高必然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消费能力也跟着提高。中国为何至今仍不是一个消费大国,经济发展2/3要依赖于国际市场,不正是因为这些人的收入低下吗?如果查查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均消费量,那是很让人丧气的。但是,假如他们的收入一旦大幅提高,比如人均增收一千美元,那么中国大陆就徒然的增加了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而我们现在一年的出口总量才多少?如果接着再增加一千美元,又是一万多亿,中国的老板们何愁产品没有销路呢?
这也正是中国不同于那些小国的地方。小国的主要市场在国外,它如果想做大事,只能将产品的规模搞大,达到规模效益,但这就要将产品大部分运到国外卖,如果其技术上没有优势可言,主要的还是靠贩卖劳动赚钱,拼的是劳动力的价格,那么如果将自己的劳工工资搞得很高,就必然影响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如果有劳动力更便宜的竞争者参入进来,它市场份额就要缩减了,就处于险地。而作为大国,负面影响就小得多,因为它自己的市场扩大可以抵消在国外市场的缩小;
从产业结构而言,中国在高科技产品方面主要和发达国家拼,中国工人工资即使在二三年内突破三千美元,在高科技产品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成本低的优势,因为发达国家人工工资普遍超过一万美元,日美欧共体更是在二万美元以上,中国与其相比仍是差了一大截,优势依在,
在中低档产品上和其它一些发展中国拼,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却也有独到的优势,使得中国工人工资在升至较高位置上之后仍有优势在。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作后盾;可以更大规模生产从而以规模效益降低成本;丰富的劳动力使其能找到更熟练更精干更优秀的工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生产链条,从原材料到半成品零件供应都是打个电话即能完成的事,而要单独开辟一个生产基地,或许在生产链的某一个环节得到优势,但是要完成整个生产就费事了,最后的综合成本可能更高;已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距离日美东南亚等消费市场较一些竞争对手如印度较近,而且联系得也更密,不会因一时的成本上升就使得双方掰开了关系;中国的基础设施较完善,其它一些比中国工人收入低的国家如南亚想在制造业上赶上中国,必得先大力发展基础设施,而这也需要一个过程;中国还有很多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中国政治稳定,没有乱七八糟的问题存在,如果中国继续强化社会治安,那么这就是中国最吸引资本家的地方之一,想想看,谁不想在一个安稳的地方搞生产,而为了省几个钱冒险去到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就有炸弹爆炸的地方长期安营扎寨呢?不论本国投资者还是外国投资者都对中国经济崛起充满信心,认为这是历史的必然,所以都在中国做的是长期准备,而不是像在那些出问题的国家那样只是进行一些短期的投机性投资,根本就不打算长干,一有风吹草动,就拔腿跑了;大家都对中国的信心坚定,就像股票一样,如果大家都看好,那不好也就好了,只有看涨的镜头;还有,中国的综合国力是许多国家无法相比的,因而中国可以根据需要对产业的发展做出更有力量的支持,其支持力度那是许多小国无法望其相背,而众所周知,决定产品竞争力的不仅仅是靠工人工资的高低。
拉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在工人工资达到三四千美元后就再也无力上升,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梦想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而破灭,经济的主力——外资在国家经济陷入危险的时候纷纷逃避,人民好不容易获得的较高收入不得不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再降下去。中国随着自身经济的崛起,当然希望将自己的国民收入提上去。那么会不会重蹈这一覆辙呢?由于上述诸多因素存在,我们可以说不会,中国的情况要比他们好的多。
其实,提高国民实际所得也是国际的要求,如果一味将自己国民收入压得很低,那么必然给国外造成压力,遭至人家反对。就拿纺织品而言,为何受到群起阻击,不正是因为中国工人工资太低吗?来自农村的小姑娘们早上八点上班,踩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猛干到夜里十二点,一天十四五个小时的工作可以使每月挣到七八百元钱,这在当前的中国已算是中等收入,小姑娘们满足了,高兴了,然而国外的同行们可要叫苦了,习惯了严格的劳动保护、有最低工资保障的这些女工们如何能与之相比?要将人家逼入绝地,结果肯定要遭到反击,许多国家都对中国树起了贸易壁垒就不难理解。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如何可以将那么多国家一一都纳入反华阵线呢?
面对欧美等强权的打压,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应对的方案,然而不是让自己自觉限制就是容许别人主动限制销量,要么是在税率高低上搅来搅去,就他妈的没有一个说是要自觉的提高工人们的工资的。中外能不能达成一个这样的妥协,中国女工工资集体自动上涨50%,主动增加成本,换取配额的全部取消或者是增量限制在100%以内,不愿增加工资的企业一律取消出口权,以后甭出口了。这难道不是让彼此皆大欢喜的更好方案吗?以此为契机,是不是可以将其它行业的那些低收入者的工资大涨一回呢?
但中国的原则是宁可向别国多交税也不愿让自己人多挣点钱。
其实大家集体行动同时给工人加工资,结果是一样的,不要忘记很多商品价格低廉都是中国人自己相互压价的结果。
忽然想起了去春一次安阳行的经历,消费了一大碗很有滋味的面条,才花去两元钱,觉得很是划算,不禁回头问了问跑堂的一月能挣到多少钱,回曰二三百元,干的好的可以最终得到三百元钱,不够勤快不能让老板满意的还拿不到这个数,这时的我无语了。一个月即使是三百元,连续的干二十年又能最终积累到多少钱呢?对这样的低收入者,工资上涨一倍乃至两倍,又有什么不应该?大不了是面条涨一倍罢了,由二元钱变为四元钱,而这又能给中国经济造成多大负面的冲击呢?满足于低物价而忽视了由此导致的不合理分配是导致社会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看似仅仅坑害了那些从事相关行业的民工,实惠了市民,但由此必然导致的低收入也使得人家无法提高消费,市民们大量失业半失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贫穷在恶性循环,社会整体性的贫穷就不可避免。
可以想见,大力的提高劳工阶层将是时代真正的主旋律,政府在这方面应该胆子大些大些再大些,步伐迈得快些快再快些,给自己加工资,毫不犹豫,轮到给老百姓们涨点工资了就前怕狼后怕虎的,磨磨及及,算什么事呢?
而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工,让他们同步跨上时代的列车,一齐进入富裕阶层无疑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那么,如何使他们的收入尽快提高,如何使他们的收入同城里人的收入差距尽快缩小?
对此,世人们其实早已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知识化、平等化、自由化、组织化、农村土地产权私有化等等。
1 知识化
美欧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龙为何可以使自己的产业工人也能进入中产阶级?内在的原因就在于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及完善的再就业培训将工人充分的知识化,从而使可以从事高科技产业生产的技工比例大大增加,将更多的拉入到更赚钱的高附加值行业,收入能不增加吗。以美国而言,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知识工人即技工的数量即超过作为蓝领的体力工人,占总就业人口的50.2%,到了八十年代超过力工20%,过后十年,美国的体力工人仅占总就业人口的10%以下,其它发达国家情形类同。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知识工人数量的大大增加,这些国家即不可能有效的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工人们也不可能从整体上得到那么高的收入。
我们中国要想跟进,要想走条捷径赶超先进,最根本之计就是大力发展教育,将更多的体力劳动者转化为技术工人,大大提高技工的比例。就进城农民而言,要想得到较高收入,予以知识化是最现实的选择。现在正规培训的技术工还不到15%,高级技工更少,可见,民工们为何整体上贫穷了。假如在民工中间展开大培训,以及从源头上完善义务教育,不再出半成品,让毕业的学生都有一技之长,我们再看看那是什么镜头。
技能化无疑是有知识基础的。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也培养了大量的初中生高中生,他们中的相当多数是完全可以再深造为技能工人的。学者们以为学问越高,知识越多,收入就越高,这一点在知识阶层无疑应该是普遍现象,但放到民工中间就不是这样,而是相反,知识越多收入越低,高中毕业的不如初中毕业的,初中毕业的不如文盲,如果某些人以为文盲必然意味着极低收入那是对中国全然不了解的缘故。为什么存在着这种逆反现象?原因在于毕业后,如果不能继续升学就走出社会,就等于无一技之长,而那些很早就离开校门进入社会的人则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同龄人继续升学深造的机会自己也在深造,学习那些实用技术,后来就成了泥瓦匠、油匠、木工电工、悍工中的一员,在现在中国大搞建设的情形下,一般月工资可以拿到1500元以上,而大量的初高中毕业生尤其是高中毕业生则吃亏大了,肚子的学问不多,实用技术没有,结果很多反而就成了收入较少的小工,月工资在600——900元,现实迫得很多人不得不重新学艺。想想十余年寒窗都最终归于白扯,多么可惜!而这些人很多是高考就差那么几分,如果就绝对分数与一些城市同龄人相比,可能分数要比他们要高几十分。但不平等的待遇使得他们只得流落到城中作盲流,而低了几十分的人却可光荣的走进大学学门。
为什么大多数初高中毕业生没有继续深造成为技能人才?原因就在于没钱啊,每年几千元的学费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拿出来的,而这些人出外工能够积累到足够的学费也不容易。由此可见,要想把中国的更多民工上升为技能人才,予以免去学费是多么的需要。否则,要通过市场来自己解决,恐怕没有二百年是无法完成的。为了推动知识化,必须全面推行免费十二年义务教育,最终形成要么技校毕业、要么是大学毕业,让一切有愿望学习的人最终都能学有一技之长,绝不再出等于废品的半成品,并且成人享有不限次数不限专业的免费技能大培训。
其实不光是说有文化基础的人可以升级成技能工人,那些文化很低的人同样可以技能升级。如前所述,在当前我国大搞建设的情形下,瓦匠木匠油匠钢筋工电工悍工司机等等都大有用武之地,工资也不算低,大城市一般月工资超过一千五百元,一年下来最低就是一万八,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一个这样的劳动力,生活可以过下去了,两个这样的劳动力,小康生活是可以过上了。
知识化使得相当多的民工一开始即步入了“高收入”阶层,免除了许多周折,省却去走不必要的弯路。
中国劳工阶层知识化的深度与广度无疑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决定了收入的程度,假如通过不懈的努力使知识工人的比例上升到总就业人口的80%,中国人均收入超过一万美元大关是绝对不成问题;相反,如果还要靠力工为主打拼天下,那么中国永远都是收入中等偏下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点毫无疑问。体力发挥出的能量是有限的,知识却是无价,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国要想步入高收入国家,要想得到真正的繁荣昌盛,民富国强,首先的是要闯过这一关。而农村劳动力占了总就业人口80%以上,同时也占据低素质劳动力的绝大部分,可见,技能大培训不仅不能将他们排除在外,还要是重中之重。
如果没有这一前提,仅如某些人所说的通过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来或者是更胡扯的大搞z乡镇企业使其留在农村是不现实的。唯有大规模的知识化,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才有基础,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也才有基础,因为知识化的结果必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有了大发展、水平大提高,这样自然就会出现了规模宏大的高消费群体,第三产业自然跟着就繁荣起来,城市里新盖的楼房也才有人买得起,否则缺乏有力的消费者,你说再在这上面猛下功夫岂不是扯蛋吗?楼房完活了,因为卖不出去,结果干活的民工连工资都要不着,市场建好了,在里边做生意的人忙乎一天,一算账,连下苦力干活的人挣的多都没有,纯粹是混日子,哪里是做买卖!这样的事例在现在的中国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啊。中国一定要记住,解决中国民工乃至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于扎扎实实的将劳动力知识化技能化,这是政府的首要任务,如果将精力放到第三产业发展和房地产上(这些本来是民间干的活),那就是本末倒置了,走错了路。
中国建不建一个国家大剧院本无所谓,中央电视台迁不迁新址实际上也没关系,这些年,中国大地上一股风刮来,就会上马成千上万个大工程,绝大多数的最终意义只不过是给民工找了点活干,为滞销的建材找了点出路,让几个人迅速成就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为银行增加了几万亿等待注销的死账呆账,发挥的是准“填沟”作用。许多项目如果真有前景,其实政府不必积极参入,也有人给办了,国外有上万亿美元的活钱,国内也有十多万亿的存款,都在那等着呢。成千上万双猎人一样的眼睛时刻都在搜寻着,你政府何必劳驾亲征?
但搞教育抓培训却是政府不能赖掉的责任,我们看看国外政府教育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即可知道一个真正的现代国家应该怎么去做。
素质教育这样的工种,光投入不见产出,往往是此地下种施肥管理,却是异地开花结果,收获,穷地方在这方面无论下多少功夫投入多少财力物力往往无助于自身状况的改善,所以不愿大投入,富裕地方却是不召而至,又不必大投入。看来能办了这样大事的,只有中央政府。
对此,中央政府应该以一种宏大的眼光来看。也许到位的教育与技能培训增加了很多财力,但我们想想看,我们培养出那么多初中生高中生干什么?不继续予以技能培训,原先所受的文化教育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实际上原先的努力等于是白费了,而我们所缺的仅仅是最后的一道工序,我们要尽的是最后一次努力。
也许劳动力整体性的知识化要花去国家不少银子,多花了钱,但是却能得到回报,想想看,对于那些毫无技能的人,一生可能都受穷,政府非但收不到它一分钱的税,还可能在必要时给予救济及其它可能的补贴,但假如通过培育使其获得了技能,有了较高的收入,则不但免除了救济款,还能得到所得税,一个人交上二三十年的所得税,那又是多少钱,不比其所接受的培训费多?所以政府要算长账,算总账,要讲综合效益,不能光办那些急功近利的事。
如果站在更高处看,我们不难发现这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大跃进,是人的素质的大跃进,其意义将盖过万里长城,大运河这样浩瀚的工程。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并不能阻止外强对中国的入侵与蹂躏,隋杨帝的大运河也避免不了中国的内乱与分裂,但是一旦将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用知识武装起来,步入了知识大国的新阶段,那么,插上知识的翅膀的中华民族无疑将会真正的腾飞起来,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一片光明,指日可待。从此,谁还胆欺我中华乱我中华呢?
2 通过土地产权改革砍掉拴住农民的最后一根链条,即为农村彻底与小农业经济告别,农业全面实现现代化创下制度基础,又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完全市场化,实现最优的配置,从宏观上达到最佳的效率;土地产权私有不仅仅使农民权益得到最大保障,同时必然促使农业经济大重组,大开发,这样使其本身也会吸纳大量农民就业,据估计,如果中国农村土地完全私有化,可以带来数千万个新的岗位,同时,土地产权私有必然使得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结果就是农民实际收入的增加,几亿农民成了真正的让世界瞩目的消费大军,那对工商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推动就可想而知,良性循环使得城镇就业率必然提高。
有知名专家说中国农村落后因为投资过少而致,所以应效仿日本大力投资农业,建设必带来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因此就富了,此说不能不说没有道理,但少了一个前提,即土地产权私有,假如这个条件存在,那么往农村投进去的钱越多,农民必然越富,由此即能形成滚动效应良性循环。
产权改革带来的效应将是相当明显的,而且是迁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所以实际上也是包括就业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得以最终解决的关键突破口之一。
3 平等化 破除制度的屏障,城乡“界限”不再,市民农民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等完全平等;政府在统计就业率时将农民也算在内;城市特别为民工们建立免费的劳务市场,劳动监察部门给予高效的就业保障,以降低就业成本,提高就业率;另外要设立专门结构对需要帮助的农民进行必要的救助,如此等等。
4 自由化 自主择业,自由迁徙,自由竞争。
5 组织化 建立工会,允许建跨行业跨地区的工会,保护自我利益等等。
6 相机采取一定的方式逐步的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等等。
在中国,对任何对问题历来并不缺乏清醒的认识,也不缺乏有效的药方,然而很多时候,还是无法解决。究其原因,在于再美好的方案往往都归于纸上谈兵,转变成现实很难。
为何这样?原因其实很简单,建议者的立场与执政者的立场不一致,建设者往往不是站在执政者的立场而是基于另外的立场,就像咱们上边所说的乃是,是站在社会上的角度来观察问题,站在农民工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来考虑民工问题,结果必然产生利益的偏差,于是那些与政府利益不相合的所有设计都要被置于一边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现在的政治体制仍是传统体制,权力出自于统治集团内部,与人民基本无关,所以利益重心在掌权者这边,一切都要从这个利益重心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反过来从基层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作为当政者,一方面要能捞到私利,这是执政目的,另一方面要维持大局,坐稳位子,必须要稳固政权,这是实现执政的必要条件。
道德的底线早已消失,利益的底线对任何可能的选择进行过滤,要凸现这个自身利益重心,所谓官本制是也。在这样的体制下,实现长治久安,以有效地更长期的维护这个利益重心就必须使社会上没有有效的政治力量来反对它,这样的考虑使得它必须将最有力量也最可能会危及其政权,给社会稳定带来危胁的那些力量摆在优先的位置,使其觉得这些当政者正是他们的利益代言人,使它们不愿意反对自己,而对那些没有力量的群体只能轻看,重看一部分的代价就是要轻看一部分人。在社会群体中,哪一部分人最有力量,哪一部分人最无政治力量呢?工农士学商中,士兵为执政者所控,不存在问题,学生们没有阶级利益,只能被当作政治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商人有钱,较有经济力量,而最有力量的莫过于工人了,易于大规模组织,敢于走上街头群体性闹事,而力量最为薄弱的则是农民了,一盘散沙,组织起来成本高昂,尤其是跨区跨省的。当然成本是一大因素,更主要的是现在的政治体制不允许,政治舞台上也没有给农民预留下位置。工人如果对自己的处境不满,可以随时组织起来去游行示威,罢工,这样给政治安定造成破坏,影响了政权稳定,当权者因此要给予最大的优待使其不要给自己找事,而农民呢无法形成有效的政治力量,不会对政权构成威胁,如果政府伤害其,尽管可能是更大的不满,其也不会有大的反抗,所以就要被摆于次要的地位了。优待一部分人的代价就是要牺牲另一部分的利益,结果为维护政权的需要,农民成了利益牺牲者就是必然的了。
我们总在想,如果进行一些善举无疑可以从总体上有益于国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而不仅仅使农民及农民工个人得利,例如对有些文化基础的农民进行大规模的免费技能培训肯定即有益于公又有益于私,但就是难以实现,为什么呢?其实对这样的现象也不难理解。官员们为什么愿意将资金大量的浪费在形象工程上,而不愿意将其用于增进民众的福祉上,是因为前者能帮官员们挣得面子,更主要的是直接给官员个人带来好处,。
高层不要指望下面的每一个官员都和自己一个心眼。我们不怀疑高层对待人民是真心的,因为这是道义所在,历史责任所在,哪一个皇帝不想让自己这一朝代美名千世,万古流芳呢?如果一个到了这样的位置还要为一些蝇头小利折腰那是不可想象。但底下的官员们绝大多数是没有这个想法了,他们是在基于他们的位子的情形下所作的最有利于它们的选择。挣得面子,好能继续升官,谋得私利,得以发财无疑是最符合他们的要求。
达到这两方面要求,体现出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心,大搞建设、大上工程无疑乃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不可能愚蠢到直接从账上将公款划到个人头上吧。而后者看上去对国对民都有极大的好处,但与官员们自己却是无益的,从某种意义而言,是有害的,因为资金毕竟是有限的,用到这地方,那个地方就没有了,就是说如果用之于民,那就无法装到自己的腰包的了,公私利益博弈的结果当然使得那些掌握天平的人将天平倾向到自己的这一方。如果一些人的苦乐不能和当政者的前程相联系到一起,最终是这些人的苦乐在当政者人的眼中消失,这也就是农民,包括民工在内的所有下层人的利益一直受到漠视,权益一直被肆意贱踏的原因。
想想对岸的一直总在角落里默默生活的台南农民为何这些年突然窜红,成为影响政局的重要一子,不但为台湾朝野争相讨好巴结,连大陆也要暗送大礼?这就是民主政治的魅力所在。假如大陆也实行这样的规则,近十亿农民手中就有七亿张选票,那么不说别的,就凭这七亿张选票,谁还敢忽视你呢?如果都走到街头,大街都会被挤破,如果一齐发力怒吼一声,天都会被震塌,身在高处的人就不会听不到他们的声音,看不到他们的身影,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就会成为时代的宠儿,政客们争相与之交好,所有现存的问题甚而潜在的问题都自动有人会摆出来替他们解决,图的就是让他们高兴。
中国民工,及还没有走出农村的农民们,命运的彻底改变,无疑也希望于这样的新游戏规则的到来。
——这乃是他们的光明前途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