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部好片 《浪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6:48:27
中文名: 浪潮
英文名: The Wave

发行日期: 2008年
导演: 丹尼斯·甘塞尔
演员:  约根·沃格尔 、马克思·雷迈特 、詹妮弗·李奇
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荣获德国电影节杰出影片 最佳男配角
★2008日舞影展观摩影片
★德国上映四周冠军 票房飙破6亿台币
【简介】
今时今日的德国,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中学老师Rainer Wenger只是想做一个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一下独裁体制的产生。这应该只是一个教育性质的实验,灾难性的的后果确是谁也没有料到的。
一开始只是诸如纪律、集体这样的概念,渐渐地却转变成了一场运动,一场名为“浪潮” 的运动。有了团体便有了矛盾,有了矛盾便有了斗争。
在一场水球比赛上,形势因激化的矛盾而恶化,是时候终止实验了。然而,一切早已失去了控制……
本片基于1967年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当时主持这个实验的教师 Ron Jones 主页上对此事的描述
http://www.ronjoneswriter.com/wave.html
【下载链接】
《浪潮》(The Wave)CHD联盟[720P]   高清版,源较少,下载速度慢
影片:4.4GB
ed2k://|file|[%E6%B5%AA%E6%BD%AE].The.Wave.2008.blu-ray.x264.720P.DTS-CHD.mkv|4687542243|861415EDD67BB7ED6140621450DEB6B3|h=TWKA7PSNA7XXHGMSUF7HKSWXPEL44LQQ|/
字幕:81kB
ed2k://|file|[%E6%B5%AA%E6%BD%AE].The.Wave.2008.blu-ray.x264.720P.DTS-CHD.Cht.srt|82703|6166E0A0ECAC6658523924489F1483A1|/
ed2k://|file|[%E6%B5%AA%E6%BD%AE].The.Wave.2008.blu-ray.x264.720P.DTS-CHD.mkv.srt|82984|78AA24E8611BA953F24AF3896F513DFB|/
《浪潮》(The Wave)[BDRip]    推荐下载,速度有保证
影片:1.4GB
ed2k://|file|[%E6%B5%AA%E6%BD%AE].The.Wave.2008.x264.AC3-WAF.mkv|1468044157|9B2BFCEB50EB36C0776D011B9C9FC337|h=NZFF7TPP3KG4CC4SPUKKH5K7IYKUAR3P|/
字幕:81kB
ed2k://|file|[%E6%B5%AA%E6%BD%AE].The.Wave.2008.x264.AC3-WAF.chs.srt|82703|74871679F7C3A7E036003F4D3CF5FFBE|h=EIMCAID6DKYBQPR7DVGOVDVP2OYT2M5K|/
【相关影评】
纳粹复辟【恶魔教室】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review/d/a/081204/3/d3r.html
· 作者:陆厚成

这是一部以对立面结构,迸裂出实验室爆炸火花的有趣议题电影。德国盛行自由、开放风气的青春校园内,反向施行极端民族主义,在校园逐渐引发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对于德意志民族,或是追求资本主义的社会架构体制,都足以成为关于现代潮流的一种反思。
德国境内一所学校举办的教学体验周,让学生选修极权政治和无政府课程。Rainer(Jürgen Vogel),作风特立独行的老师,带着选修极权政治学生,以实际行动,在教室内引发一场纳粹的复辟运动。
参与的学生,因为社会开放风气,被引荐各个面向独立思想体。他们可被视为社会、国家的浓缩倒影。乖乖牌,对老师言听计从的学生、凡事无所谓,自我主见强的好学生、耍帅,庞克摇滚,到装大尾的类小流氓都有。
现今德国社会处于一种普遍性开放。父母任意让孩子选择他们想做事情,小学生可以抽烟、自由(行为)恋爱,课堂同样处于自由风气,任何方法只要说的通,都可行。
中年大人们,同样存在默契般的自由态度。这或许是对纳粹时期之后,国民集体意识的反动。之于其它国家,他们背负二战后,屠杀凶手与战败国的罪恶、耻辱感而生存下来。这既定印象,深刻被烙印在德国人自身,与他国人加诸的眼光下。所以德国人极尽将过去的法西斯抛去,更让社会处于一种,弥漫享乐主义的气氛。
在这种气氛、背景下成长的孩子,老师要如何领着这群自我意识强烈学生,学习极端民族主义,就成为本片最有意思焦点。
团结铸造力量。以此基调着手,当老师Rainer成为第一届民选的山大王(元首),从训练学生服从开始,诸如上课起立问好、举手发言,延伸到纪律党纲,乃至于交换座位,学习互助团结的重要性。
电影基本上以两元对立的结构进行,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呈现。社会开放风气与极端主义的大架构下,进行整合。现代小孩,拥有强烈自我意识与多元物质需求,群体的组织向心力相对来说也非常松散。导演就此点,作出了对比因子的立基发展。
影响在学生中延烧开。别人眼中的低等生物Tim(Frederick Lau),原本只是帮人跑腿小角色。当班上穿起同样制服,向心力的拉拢,同班小混混反过来打走欺压他的不良少年。Marco(Max Riemelt),单亲家庭,缺乏温暖,平常总一副无精打采,对女友Karo(Jennifer Ulrich)言听计从。参加学校水球队,是单打独斗的份子。进入体制内的转变,他开始与队友合作。甚至Rainer,想选无政府课程的庞克老师,教师间的低下风评,因为课程受欢迎,而养起了山大王的虚荣。
这多半源于一种认同情绪。不论是Tim、Marco或Rainer等人,在团体中,得到归属感,被了解的补偿和包容保护。只不过,被德意志的民族反动性和自由教育之下,显得更为放大。
民族主义的成形,学生开始认同自我与他人,资源共享、合作互助的团结精神。导演有所意指的,让观众看见现今开放社会的分裂弊端,这或可解决学生高涨、不受控制的自溺情节。若向极端思想发展,是否也压抑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宽容空间。自由世界,乃在于人拥有自由行为和思想选择权。当个体产生与团体的相反行为,是不是会遭到团体的反弹与排斥,被界定为不合群的异端份子。
导演在彰显民族主义优点同时,开始把两者优劣平衡作出转移。作为对照组,Karo因为爱美,成为班上整齐制服下的一朵特异红花,因此受到同学、男友冷眼,老师的忽视。当观众认知停留在Karo的小公主任性,不参加集会的叛逆时,(想不到),她已经被团体排挤、压迫。
故事有了转折。这个社会小团体有制服、团名(the Wave),自己的LOGO(符号)。正名之后,自我认同情绪开始膨胀,成为极端的主张。他们频繁集会,在夜晚的大街小巷宣扬自己的符码,向外扩张。
集体意识获得认同,加上群众的跟随者(follower)特性,开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播。当Rainer还处在学生拥簇的虚荣时,the Wave走入失控。Tim影片中角色,被定为软脚虾之流的废物。认同后,完全以组织中心思考的疯狂拥护者,如当年的盖世太保,以极激进的手法,排斥一切与之抵触的他者。
当Rainer意识到混乱源头起于自己,一切已经到无法收拾地步。导演眼中,老师Rainer和Marco相似度很高。同样都是团体独行分子,获得认同而迷失方向。也在老婆、女友〝开导〞后,才觉悟偏差的行为。
反观Tim,电影中的悲剧性人物。结局的疯狂失控,也是最后才发现,无论如何都缺乏一个愿意无条件帮助他的人吧。
【恶魔教室】很能抓住青少年被压抑,渴望获得同侪认同的情绪,不论主要演员和其它人,都有一块希望被了解部分。乃至众人情绪凝结一体,夜晚贴着团体标签,沙滩的营火party,都处理得很有特色。但是导演在主旨尚未明朗前的画面,如Marco打水球的单打独斗,或Tim无厘头送同学大麻,呈现都隐晦不明,仅到影片中段才能作出清晰连结。
再者,本片题材上虽能作出模拟,但是导演在意识上却过于偏颇。尽管作出极权和自由比较,也清楚指出两者差异,却是有所导向的将极权主义推向错误、罪恶的深渊。未能分门别类的呈现开放性的平衡观点,就议题整合而言,是很可惜的处理。
彭怡平影評:【惡魔教室The Wave】
http://blog.udn.com/dodobear/2462604

近幾年來,德國社會面臨越來越嚴重的青少年犯罪問題,都市近郊更成為孕育青少年幫派的溫床,何以致此,德國媒體眾說紛紜,它們歸咎於移民,並指證歷歷90%的青少年慣犯皆出身於移民家庭,尤以阿拉伯移民尤甚。
當媒體繪聲繪影地將青少年幫派的苗頭指向阿拉伯青少年乃始作俑者的同時,德國的社會關懷團體卻努力地奔走於學校、政府、移民三方,嘗試挖掘出事實真相,社工們邀請這些問題學生的家長們與會,傾聽他們的看法以後卻發現,被教育系統遺棄,才是將這些移民青少年推向幫派之路的主因!教育不是作育英才嗎?怎麼會變成培育惡魔之子的元兇?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丹尼斯?甘塞爾(Dennis Gansel)在【英雄教育】(Napola,2004)中即對菁英教育、英雄主義與極權政治間的關係,提出他不同於一般的見解,如今,在他第二部作品【惡魔教室】(Die Welle,2008)這部改編自莫頓?盧(Morton Rhue)小說──《浪潮》(The Wave,1981)的電影裡,再次將觸角深入他最感興趣的主題,以一樁1969年發生於加州某高中的真實事件為骨幹,探討教育制度與極權主義之間微妙的關連,將教育制度比做「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並交叉比對不同的教育方式產生出何等南轅北轍的結果。
雷恩?維傑(Rainer Wenger)這名高中歷史老師,奉命開一堂有關「極權政治」的課程,藉此幫助學生們瞭解何謂極權主義,然而,二十一世紀的西方,歷經了法西斯、納粹與共產主義的洗禮,從獨裁專制邁向民主自由,「極權」的幽靈怎麼可能在當今的德國社會裡復辟?而早已作古的歷史名詞,學了又有何用?不僅學生們對這堂課意興闌珊,連臨危受命的老師也缺乏自信!面對這群心不在焉又各行其是的學生們,雷恩決定採取非常手段,將整座教室變成一座實施極權體制的實驗營。
路西法的追隨者
此實驗以令人毫無戒心的「遊戲」模式展開!他扮演領導者,學生得無條件地服從他所下達的任何命令,在提問與回答問題前,必需舉手,並且徵得老師的許可才可發言,不想加入的學生,得立即離開教室!
學生們剛開始覺得這種上課方式很令人「耳目一新」,抱著姑妄聽之的遊戲心態參與,隨著課程的進展,他們越來越投入,開始穿上制服,架設網站,創造出屬於這個團體的名稱《浪潮》與其圖騰,甚至於打招呼的手勢,透過這些團體符號的運作,這群浪潮成員在教室外也培養出一種超越種族、貧富與才能的同志情誼,促使這些原本在學校裡老是被欺凌的弱者,在社會裡遭受排擠的土耳其裔學生,在家庭生活裡得不到溫暖與關愛的學生,在心理與情感上皆對此團體產生認同感與滿足感,以及「浪潮者」不同於一般的優越感。隨著《浪潮》人數如滾雪球般地增加,這個團體的力量也不斷地茁壯,《浪潮》開始對校園內其它團體與個人產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傾軋與排擠效應,老師這才驚覺這場極權政治的實驗課早已失控,問題是,始作俑者的他,該如何收尾?
雷恩這位頭腦靈活、教學方式充滿創意且熱情十足的老師,相較於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於【我的左派老師】(Half Nelson,2006)裡那位作風激進,棄學校教科書不顧,以辦證法與黑人民權運動交叉引導學生們思考「改變」如何產生的中學老師丹唐,一樣深具魅力與啟發性,那麼,問題出在那兒?為什麼如此一位好老師無法引領他的學生們對極權主義的本質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體會,反而開啟了他們心中邪惡的本質,使他們成為撒旦的信徒,連自己也差一點兒淪為路西法?
以服從代替思考
【惡魔教室】清楚地呈現出教育問題之所在。當雷恩放棄引導學生思考,轉以服從代替時,教育已徒具形式,危機油然而生;此時此刻的他,儼如一位高高在上的獨裁者,而他的學生,則是他滿足個人私慾與野心的工具,在這座以「他」為中心所建立的金字塔王國裡,階級的存在被視為理所當然,在此團體裡,教育的本質即在訓練人盲目地服從,教育的目地即在馴化人,使其成為制度的奴隸,由此來看【惡魔教室】,怎能不殷以為戒?!
电影观后感  片名 中: 浪潮  英: The Wave  德: Die Welle
http://www.gbcna.com/bbs/thread-11612-1-1.html
邑辉
 
本片主体介绍了 一位历史老师 在五天的实践课上 让同学彻底的了解独裁政治的产生与发展 同学的误解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从而导致悲剧的诞生 。
此片, 由美国一真实事件改编 片中在德国发生 ,具有政治 、历史看点  ,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 ,并不是一部精彩的影片, 缺乏张力 。
个人感觉德国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想通过这部电影告诉观众 ,独裁统治只需区区五天 ,独裁和民主只差几步之遥, 观看后 ,我也看了很多影迷们对<浪潮>的评论 感慨万分 。
对此影片评论有好有坏 ,也有对此真实事件的评论, 还有一些资深评论家们对此片更深刻的评论 ,具有一些政治色彩 。
总的来说 ,观众观点上都会有一些分歧 。
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较大。 历史的不同 看后观点也会有很大不同 。对于某些西方国家也许只是一种教育意义。 让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更深层次的只有那些真正被独裁统治所深切迫害的国家。 或是非常了解那段惨痛历史的人才会理解 。
但是独裁和民主本来就是矛盾的 ,分化主要还是源于对集权的概念不明 。好比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无疑都是专权 ,但二者既不能混淆也不能分离 。
本片还凸显一个观点 :集体主义 。相信在东方很多国家 ,都提倡此观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的话是什么:我们是个集体 ,我们要团结 ,但是这是个民主的社会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 ,学校举办活动每个班每个学生都要参加 ,这是民主么 。如果你我他她不去, 我们要被批评 ,受人白眼 ,实际这也是某种专制  。集体主义 ,本身就是个中性的词 ,有利有弊, 这只是个人看法 ,我对集体主义也并不排斥 ,但是从社会呼吁的口号"民主"上来讲, 这是对我们不公平的 ,这是专制, 这是独裁 ,实事呢 ,是有些夸大。 但是理论上是这样的 。
所以,独裁、 民主 、集体 ... 都是矛盾的, 说道浪潮 ,相信看过此片的也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吧 。如果我们都认同某事 一窝蜂似的都去做这事 我们会很团结, 因此我们变成了一个集体 ,这不是集体主义么? 我们会让每个人去认可我们去做的事 ,甚至不惜代价 ,这不就是独裁主义的专横么 ?对不认可我们的受害者来说 ,哪有民主可言 ,说来说去处处是矛盾的 !
浪潮也是让人害怕的 ,这些词都是中性的 ,观点都是两面的, 所以你怀着怎样的想法去看此片都可以, 貌似我的对此片的理解能力也就这深度了 ,对于我这个文笔学识较差的人来说, 只能分析到这,都是个人观点, 有疑义请指出。
说了半天都是本片的故事引起的题外话 ,但是也算是本片的主体思想 。按电影艺术的观点看 ,属于小制作电影(并非小制作就是垃圾影片 仍不乏佳作) ,但是此片事情发展缺乏张力, 艺术色彩上不够出彩儿 。但是由于主体思想 ,仍值得一看 ,个人看后,无论是对此片还是对我写的这大段具有个人色彩的评论上 ,就一个词可以概括 :矛盾 。也许是我太肤浅了吧, 请多多指教。
附:熊培云: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关于《浪潮》
http://www.21pinglun.com. 2010-03-02 01:04:21…熊培云 发表于思想国评论 电影栏目
打印本文
今日世界,多数国家都已经实现了政治民主化,而尚未实现民主化的国家也正在试图从“后极权”的坑坑洼洼中走出。许多人可能会认为,当历史翻过黑暗的一页,过去那个血腥而愚昧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然而,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么?
世界离独裁有多远?35岁的德国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透过他杰出的电影《浪潮》(Die Welle)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1. 纳粹速成班
汽车摇摇摆摆,车外人来人往,影片《浪潮》在一片轻松而热烈的摇滚音乐中开场。这是一所普通的德国中学,主人公赖纳•文格尔(Rainer Wenger)是该校一位老师。不巧的是,今天他被告知自己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老师抢先一步,而且事情已毫无回旋余地,文格尔只能硬着头皮在接下来的“国家体制”主题活动周上主讲他并不喜欢的“独裁统治”。
故事就这样围绕着接下来的一周展开:
星期一。文格尔来到教室时,教室里一片自由散漫的气氛。显然,文格尔并不适应这个课堂以及他将要讲的课。“如果我是你们会去上无政府主义的课,而不是听这倒霉的独裁统治。”这是他的开场白。当他将“Autokratie”(独裁统治)写在黑板上时,学生们仍在看闲书、发短信,东倒西歪,以至于文格尔不得不停下来希望大家“给点反应”、“好歹这一周要打发过去。”然而,就在大家七嘴八舌、漫不经心地讨论独裁统治时,文格尔陷入了深思。显然,他并不相信学生们所说的“纳粹已经远离我们了,我们德国人不必总带着负罪感。”或“独裁统治不可能发生在今天,因为没有民众基础。”课间休息后,文格尔让学生重排桌椅和座次,他准备做一个试验,让学生们体会独裁的魅力。文格尔说,独裁的主要特征就是“纪律性”。通过口头投票,最后文格尔成为课堂上的“元首”。接下来他要纠正大家的坐姿,而且发言时必须站立,必须尊称他“文格尔先生”,不服从者可以退出。
星期二。文格尔再次走进教室时正襟而坐的学生们向他齐呼“早安,文格尔先生”。 “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这节课,文格尔要求大家站起来像军人一样踏步,“感觉所有人都融为一体,这就是集体的力量”。而且,踏步的另一个目的是,一起将楼下的“无政府主义课”踩在脚下,“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上的灰”。显然,通过这种集体行动,文格尔试图给“独裁班”的学生们一种优越感——“无论表现怎样,我们这个班也比楼下的‘无政府主义班’要好”。接下来,文格尔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是否需要穿着统一的服装,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将一种廉价的白上衣与牛仔裤定为他们的“制服”。
星期三。课堂上,只有女生卡罗继续穿着她的红上衣,其他学生都如约穿上了白衬衫。制服使卡罗陷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她仿佛不属于这个集体。上学路上,她的男友在说她“自私”,而现在文格尔几乎无视她的存在,同学们也不和她讨论,并视之为异类与不合作者。有人建议给班集体取个名字,最后“浪潮”从“恐怖小组”、“梦想家俱乐部”、“海嘯”、“基石”、“白色巨人”、“核心”等名字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红衣女生被冷落,她提出的“变革者”无人响应。这节课还定下了“浪潮”的标志。当晚,“浪潮”成员开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张贴他们的浪潮标志。
星期四。在“浪潮”组织中获得归属感的成员们的创造力也被激发出来。课上有人动议,既然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手势,浪潮也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手势。这是一个右手在胸前划波浪的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浪潮”,并以是否做这个手势与他人划分界线。甚至连卡罗年轻而玩世不恭的小弟弟也加入进来,甘愿为“浪潮”把门,凡不能做浪潮手势的人,都不许进学校。卡罗越来越觉得情况不妙,她奉劝文格尔立即中止这个游戏,因为他“已经控制不住局势了”。
星期五。课程接近尾声,文格尔希望大家将参与“浪潮”的体会写下来。文格尔激进的教学方式同时受到来自校方与家庭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情绪失控而掌掴女友卡罗的马尔科后悔不已,乞求文格尔能中止这一切,并指责这所谓的“纪律性”不过是法西斯的一套。文格尔知道,一切该结束了。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如期漂亮的结尾。当晚,所有浪潮成员都收到文格尔发来的一条短信:事关“浪潮”的将来,周六12点务必在学校礼堂开会。
星期六。学校礼堂。文格尔让学生关闭了礼堂。在选读了几篇学生们关于“浪潮”的体会后,文格尔发表了一番振奋人心的演讲,并煽动学生们将其间提出异议的马尔科揪上台来。在一片“叛徒!叛徒!”的高呼声中,马尔科被争先恐后的学生们举到了台上,以接受惩罚。事情本来到此为止,接下来文格尔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法西斯当年做的”,并宣布独裁实验结束,“浪潮”从此解散!然而,不幸的是,事情并没有按着文格尔的意愿发展下去。狂热分子蒂姆拔出了从网上购得的手枪,乞求文格尔不要解散“浪潮”。“浪潮”是他的第二生命,他绝不允许背叛,即使文格尔也不成。电影由此进入高潮,蒂姆枪杀了一位同学并在绝望中吞枪自尽,重重地倒了下去。
这就是“浪潮”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纳粹速成班”的故事。它速成亦速朽,然而一切顺理成章。
2. 蒂姆是一个隐喻
《浪潮》是根据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克柏莱(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那是在1967年4月的一节历史课上,一位学生向老师罗恩•琼斯(Ron Jones)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对此,琼斯不知道如何回答。之后他决定,大胆地进行一项实验。他要重建纳粹德国,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就在他的教室里。他想让他的学生们亲身体会法西斯主义,不仅体会其恐怖,也体会其魅力。而且,不出琼斯所料,正如《浪潮》所表现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实验中,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狂热,而且告密成风。五天以后,当几百名学生在礼堂里伸出手臂向琼斯致以崇高的“浪潮”问候礼时,你首先能想到的,或许正是里芬斯塔尔在《意志的胜利》(1934)中记录的德国人向希特勒欢呼的场面。不过一切还好,琼斯最后控制了局势,戛然而止——“我们差一点就成为了优秀的纳粹。” 在最后的聚会上,琼斯接下来给学生们播放了一部关于第三帝国的影片:帝国党代会、集体、纪律、服从,以及这个集体的所作所为:恐怖、暴力、毒气室。琼斯看着一张张不知所措的脸。最初的那个问题得到了回答。
相较琼斯的教学实验来说,《浪潮》的结局显然更富戏剧性,残酷的陡转让你不得不认为导演甘赛尔从《死亡诗社》的结尾中获得灵感。尽管这种剧烈的冲突招致一些批评。但在我看来,狂热者蒂姆(Tim)的出场,恰恰是《浪潮》区别乃至超越琼斯教学实验之关键所在。我甚至认为,从影片所要达到的思想高度来说,《浪潮》的主人公与其说是文格尔,不如说是蒂姆。
蒂姆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少有成就感,在学校更是经常被人欺负,被人称作“软脚虾”。也许是这个原因,他一直希望周围能有几个“兄弟”。为此,他经常给其他男生送些小恩小惠,并在后者近乎鄙夷的目光中讨好说:“是送你们的,我们是兄弟。”然而,事实上,没有人把他这个窝囊鬼当兄弟。
对于为什么加入“浪潮”,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理由。显然,对于蒂姆来说,“浪潮”更意味着一种梦寐以求的力量,就像他后来握在手里的手枪一样。文格尔的介入与“浪潮”的成立,显然给一直处于“校园底层”的蒂姆的生活带来转机。而且,他竟是那样全心全意,甘于冒险犯难。为了制服,他焚毁了家里所有名牌上衣。制服的确给蒂姆带来一种神奇的力量感。当他被欺负时,他开始试着反抗,而与他同穿制服的“浪潮”成员也走过来保护了他。因为浪潮的存在,蒂姆感觉自己不再是一条虫,而是一条龙的一部分。在喷涂“浪潮”标记时,他不顾危险爬上市政府大楼。他不仅用假手枪吓退了寻衅斗殴者,甚至自告奋勇要为“元首”文格尔的保镖,弄得文格尔莫明其妙。蒂姆诚心诚意地想维护“浪潮”的坚固,要光大它的荣耀。在他看来“浪潮”就是他梦想中的帝国,而文格尔先生就是能为他引领未来的领袖。
了解了蒂姆的这种近于迷狂的心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最后会拔枪。从中也不难发现,在类似“浪潮”的组织中,加入组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互相绑架的过程。它提倡以组织的名义消灭异类,却不允许成员主动退出,因为主动退出对于组织而言是一种不可控的行为。文格尔不再是他自己,而是浪潮的利益代言人。当他像赵匡胤一要被手下皇袍加身,他只能应允,而不能主动退出。
伏尔泰说,“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荷尔德林说,“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一个人信仰乌托邦并非恶,真正的恶是这种乌托邦被赋予魔力,从而具有进攻性。显然,在《浪潮》中,蒂姆更像是一个隐喻,被革命唤醒的怪兽,被科学家创造的弗兰克斯坦,抑或其他。“浪潮”使蒂姆获得了“新生”,他的成长远远超出了文格尔所能控制的范围。组织之我的成长,同时意味着个体之我的消亡。
3. 通向奴役之路
“纳粹速成班”不仅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微缩的纳粹德国,也清晰地呈现了这些学生如何通向奴役之路。与之同时进行的是个体被集体化如何被异化。
在第一节课上,当被问及“独裁统治的基础是什么?”学生们回答包括意识形态、控制、监视、一位元首等等。同样,高失业率与社会不公、通货膨胀、政治信用破产、民族主义等等,这一切都有利于独裁的诞生。不过,这都是一些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当这一切变成一种日常的和风细雨时,“浪潮”成员们似乎都失去了警觉,而是沉醉于他们的同志友爱和共同理想。
在《浪潮》中,观众几乎可以看到所有有关独裁的典型元素:没有原则的集体主义,泯灭个性、消除差异的制服,对异己的隔离与言论自由的取消,一个元首,替罪羊,光天化日之下类似黑话的手势,煽动性的反政府演讲,利他名义下的强迫,对未来利益的许诺,标榜团结的仪式,归属感等等。
而且,“浪潮”不仅是一个平等的集体,也是一个健康的集体,站起来回答问题首先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星期六的会场上,当文格尔指责马尔科是受女朋友唆使的“叛徒”时,旁边一位女生称马尔科“已经被传染了”。在他们看来,谁反对浪潮谁就是瘟疫。只有拥护“浪潮”的人才是健康的。为了维持这种健康,文格尔在演讲中指责德国在全球化过程中成为输家,政治家根本是经济的傀儡。“当我们把自己的星球一步步推向毁灭的时候,那些富人却在一旁摩拳擦掌,建造空间站,还想从高处来欣赏这一切。此时此地,我们要创造历史。从现在开始,浪潮将席卷全国,谁阻止它,浪潮就将它吞噬。”也正是这个原因,觉醒者马尔科被当作敌人要被浪潮清除、吞噬。
关于为什么加入并沉醉于“浪潮”,文格尔选读了学生们的部分感想:“这几天的生活十分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从前我总是惹事生非,‘浪潮’让我投身于一件有意义的事,这就足够了。”“如果我们能够相互信任,可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愿为此重新做人。”
然而,这种平等,正如托克维尔在1848年的一篇演讲中所提到的:“民主扩展个人自由的范围,而社会主义却对其加以限制。民主尽可能地赋予每一个人价值,而社会主义却仅仅使每一个人成为一个工具、一个数字。民主和社会主义除了‘平等’一词毫无共同之处。但请注意这个区别:民主在自由之中寻求平等,而社会主义则在约束和奴役之中寻求平等。”显而易见,浪潮寻求平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通向奴役之路的过程。
正如文格尔最后打开谜底时所说的:“你们还记得我曾经问过的问题吗,独裁统治是否会实现,而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法西斯主义。我们自以为高人一等,比别人优秀,我们将所有反对我们的人排队在这个集体之外,我们伤害了他们,我们不知道还将会发生多么严重的事情。”“浪潮”本是个中性词,当它成为一种暴力,便成了吞噬一切的恶。
4. 人性没有终结
纳粹党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审判时,一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服从了上级的命令呢?我们能称呼他们为大屠杀的凶手吗?”著名的极权主义研究专家阿伦特发现了一种基于日常服从的恶。也就是说,艾希曼之所以恶行累累,不是因为他本性恶,而在于他在一种恶的体制中“尽职”,而这种尽职的背后,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甚至还是一种美德。
为此,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在1974年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请一批实验志愿者在一群实验组织者——心理学家们的监督下,考察一群被实验对象的单词记忆能力。每个实验对象的身体被联接到一根电击棒上,电击棒由志愿者们操控,被实验对象每次背错一个单词,志愿者就要对他进行电击一次,电压强度逐次提高15伏,最高达到300伏。实验过程中,很多被实验对象在高压电流的刺激下,反复挣扎,发出惨叫,请求停止试验,当时情形如同梦魇,按照一般人的逻辑,目睹被实验对象的种种挣扎,很多志愿者会一定会停止电击,放弃实验。然而事实是,所有志愿者中只有很少的人停下来,其余全部完成了实验,也就是说,对被实验对象都实施了电击,最高达到450伏。也就是权威在场时,人们会服从权威,即使作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心理不安。
当民主政治在全球攻城夺池、遍地开花时,弗兰西斯•福山认为人类历史“已经终结”。在福山看来,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然而,即便如此,谁也不能打保票说,人类可以坐享民主之成,从此一劳永逸,因为“人性没有终结”,因为任何制度都不如人性古老,亦都比人性更早消亡。无论是独裁,还是民主,抑或是其他形式,皆出自人性。否则,我们今天就不会屡屡读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新闻。
比如2008年4月13日晚,昆明某高校发生一起内衣丢失的小事,激化成一桩恶劣的校园暴力案件。10个女生围住另一位不停殴打,有人向她头上浇淋吃剩的方便面汤,有人在她脸上用眉笔写字。更为恶劣的是,甚至当着男生的面,这些人强迫这位女生脱下裤子暴露下身,并用手机拍下施暴与受辱的照片和视频……
谁能想象,这些恶正是被视为善与美的象征的女人干的。我曾经说,没有底线地合群,人类会走向疯癫。每个人心目中都住着一个暴君,每个人都是独裁的种子,也都有灌溉独裁的潜力。只要条件成熟,这一切难免会与一种恶的集体主义里应外合,长出独裁的恶之花。
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让我们回到1967年4月克柏莱中学的那场试验。就在试验结束之时,罗恩•琼斯对他的学生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熊培云/原载《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