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诗歌中孤独感的语词表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14:52
(2010-03-16 00:05:40)转载
标签:杂谈
分类:随笔闲谈
论古代诗歌中孤独感的语词表达
概要:在中国古代语词中,并没有一个专门表示孤独感、含义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里“孤独”的词。在古代诗歌中,一方面通过对“孤”“独”的人和物的描写来间接映射出孤独感,一方面则在“愁”“惆怅”等表示缺失性体验的词语中直接包含着孤独感。
关键词:古代诗歌;孤独感;语词表达
现代心理学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社会隔离而只身孤立的心理状态。当一个人感到任何人际关系满足不了自己的社会期望时,往往会产生孤独感。”[1] 243孤独感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状态。中国古代很早就对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有了初步认识。如在先秦《礼记·礼运》篇就有“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之说,后世佛教和中医理论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但都没有将“孤独”列为其中一类。在古代语词中也很难找到一个专门表示孤独感、含义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里的“孤独”的词。但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孤独感的表现却很常见。“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形成概念,必须用语言中确切的词语把它‘包装’好,否则就会‘飞走’。……认识活动的成果得到适当的语言表达以后,人们就可以在已有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而不必从头做起。”[2]5就孤独感来说,既然没有一个专门的词语来“贮存”人们的“认识成果”,古代诗歌又是如何表达呢?
一、孤独的间接映射:“孤”与“独”
“孤独”一词,同其他许多双音节词一样,都是现代汉语的产物。在文言文中,鲜有“孤”与“独”连用者,二字的本义也不尽相同。
《孟子·梁惠王下》曰:“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说文解字》“孤,无父也。”“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二者对于“孤”的理解相同,对“独”的本义的认定存在分歧。《说文》段玉裁注:“孟子曰:幼而无父曰孤。引申之凡单独皆曰孤。”则二字在表示“单独”时是同义的。此引申义至晚在汉末已出现,到魏时已相当流行。《荀子·君道》有“人主无便嬖左右足信者谓之暗,无卿相辅佐足任者谓之独,所使于四邻诸侯者非其人谓之孤,孤独而晻谓之危。”其中“独”指君王没有足可胜任的卿相辅佐,“孤”指君王派遣出使邻国的使者不称职;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独身孤立”,也不是说他“老而无子”“幼而丧父”。这说明二字的字义正离本义越来越远,逐渐由名词向形容词转化。曹丕、曹植兄弟以后,“孤雁”“孤妾”“孤鸟”“孤魂”“孤兽”之类的词出现就很频繁了。所以作于魏时的字书《广雅》就直接以“独”释“孤”了。
唐诗中出现的这两个字,也多作“单独,孤单”讲,都是形容词,但二字的用法还有微妙的差别。
“孤”常用作形容词,所修饰的对象在后。这是唐诗中最常见用法,“孤城”“孤舟”“孤蓬”“孤云”等已经成为较为固定的意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曲》)“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也有因为强调或用韵的关系,“孤”字用在所修饰的对象之后的:“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杜牧《鹤》)“天高白云断,野旷青山孤。”(高适《饯故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以上的例子都是修饰物的。“孤”还可用来修饰人:“孤客到空馆,夜寒愁卧迟。”(张籍《宿邯郸馆寄马磁州》)“家家尽欢喜,孤妾长自怜。”(顾况《弃妇词》)“蛾眉一坠穷泉路,夜夜孤魂月下愁。”(杜牧《青冢》)
“孤”还可与其他形容词一起构成并列短语,来修饰人或物:“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白居易《云居寺孤桐》)“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栖栖。”(白居易《伤友》)
与“孤”作形容词常表示人或物的状态或性质不同,“独”作形容词常修饰人的动作。唐诗中有很多以“独+动词”入题,如王维有《秋夜独坐》,杜甫有《独酌成诗》、《独立》,李白有《月下独酌》、《独坐敬亭山》,柳宗元有《独觉》、《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等等。此类诗句亦颇常见:“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杜牧《题敬爱寺楼》)
“独”还可作副词,作“独自,唯独”讲,起强调作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几行归塞尽,片影独何之?”(崔涂《孤雁》)
由“孤”“独”并举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两字用法的区别:“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刘长卿《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独坐离容惨,孤灯照不开。”(贾岛《阳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但由于词义的相近,这时亦出现了混用现象,即“孤”亦用来修饰动词,“独”亦用来修饰名词:“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李白《捣衣篇》)“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高适《送韩九》)
以上例子中,“孤”和“独”在修饰人和物时,都偏重于其外在形态上与同类的隔离,即其意义重点落在“单独,孤单”上,和现代汉语中“孤独”更偏重于内在的心理感觉是不同的。但是,这种外在的“单独”之“象”,表现的正是内在的“孤独”之“意”。通过“单独”之“象”来间接地表现孤独的心理感觉,是古代诗歌中表达孤独感的最重要的方法。
如果说“孤”和“独”偏重于从视觉形象上间接表现孤独感的话,那么,“寂寞”一词则是偏重于从听觉上表达孤独感。《说文》:“寂,无人声。”“寞”与之同义。《楚辞》中就已将这两个字连用了:“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只有在空无他人的地方,才会非常寂静,人就容易产生冷清孤单的心理,如:“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元稹《行宫》)“寂寞銮舆斜谷里,是谁翻得雨淋铃。”(崔道融《羯鼓》)郑谷有诗直以《寂寞》为名:“江郡人稀便是村,踏青天气欲黄昏。春愁不破还成醉,衣上泪痕和酒痕。”黄昏的江边村落中少有人影,环境静寂,诗人的孤独、失落、无聊集合在一起,就是“寂寞”。作为心情的这个词,要比“孤独”更多一些内容。
孤独的直接包融:“愁”与“惆怅”
心理学认为,“人的体验有两种。一种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成功、爱的温暖、生活的美满以及潜能的充分实现等所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缺失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失败、爱的失落、生活的不幸以及潜能不能充分实现等所引起的不愉快、不满足的情感体验。”[3]30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前者的词语有喜、乐、欢、欣等,而表示后者的有悲、愁、忧、怒、哀、恨、恐、惆怅等等,数量大大多于前者。孤独感亦当属于后者。
在原始社会,个人必须依附于集体才能生存,这时候,人们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理念上,都不能将自我与社会和他人分离开来,所以就不会产生孤独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自身的认识能力也在提高;又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个人越来越被从社会集体中分离出来。这就使得个人越来越多地关注和思考自己。他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他有了自己的情感需要。当这种需要得不到外界的呼应和满足,他就产生了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强。中国古代的人们虽然没有为孤独感创造一个专有概念,用“确切的词语”把它“包装”好,但在一些表示缺失性体验的词语中,可以体味到它的存在。其中“愁”是与孤独感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
《说文》释“愁”曰:“愁,忧也。”又释“忧”曰:“忧,愁也。”这个解释,除了说明这两个字同义外,等于什么也没说——它犯了定义循环的错误。实际上,这是一种人对未来事物会朝不利于自我的方向发展的担忧。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李白《长干行》)“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李商隐《重有感》)这些诗句中的“愁”与“忧”并不能相互替换,因为“忧”的对象多是国家大事,偏重于理性思考的结果,感情较为强烈;“愁”的内容多是个人的人生遭际,包含更多的感觉因素,强度稍弱一些。
由于“愁”中带有更多的具有个人色彩的感情内容,使得它与其他的许多否定性情感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其在古诗中的含义也更为复杂一些。可以说,在古诗中,“忧”更多地保留了它的本义,而“愁”的意思却有了明显的扩大,几乎成为否定性情感的代称。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在上述例子中,“愁”包含着它的本义,即“忧虑”。但如果我们把它换成痛苦、悲哀或怨恨这一类表示否定性情感的词语,似乎也并无不可。
孤独感作为否定性情感的一种,更多地包含在“愁”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撩乱边愁听不得,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春词》)无论是乡愁、客愁还是边愁、闺愁,都包含着深深的孤独感和由之引起的悲哀、痛苦、思念、怨恨、茫然的复杂心态。即使是在表示“忧虑”或其他否定性情感时,我们仍能找到与孤独感的间接联系。当人孤居独处时,其注意力就会从外界转向内心,从而充分认识自我,对人生的悲剧性会有更深切的体验和更深刻的思考。于是,孤独感就常常成为其他否定性情感的催化剂和强化剂。所以,古诗中“愁”的主体不是正在或即将孤居独处的游子思妇,便是怀抱利器而无人理解赏识的失意文人。“孤”“独”和“愁”也就经常相伴而出现:“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清旷凉夜月,徘徊孤客舟。渺然风波上,独梦前山秋。秋至复摇落,空令行者愁。”(高适《东平路作》)“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提出了生存“焦虑”的概念。萨特称之为“对自由的意识”,“以不是的方式是他自己的将来的意识”,并把它分为“面对未来的焦虑”和“面对过去的焦虑”[4]。中国古代诗人笔下的“愁”与这种“面对未来的焦虑”本质极为相似。即士人“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但他却以未来可能成为的身份来观照现实,于是,担忧未来的焦虑和对自我现实存在状况反思的孤独也就相伴而生了。
与“愁”类似,“惆怅”也表示一种消极情感,如:“一生风月供惆怅,到处烟花恨别离。”(韦庄《古离别》)“知君不得意,郁郁来西游。惆怅新丰店,何人识马周? ”(白居易《新丰路逢故人》)“一事无成空放逐,故人相见重凄凉。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徐铉《赠维扬故人》)韦诗的“惆怅”是因为无法与相亲的人相聚,白诗是因为无人赏识重用,徐诗则是因为功业未成而时光已逝。这里有伤感,有失意,还有愁闷。但其本质还是个人想与他人沟通而不能的孤独感。在这一点上,“惆怅”与“愁”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