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秘方5 - 山手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07:30
(移)道家秘方5
(移)乌须法
清·鲍相璈《验方新编》正方
熟地三两;生何首乌三两,要白色而长形者;黑芝麻一两,炒;万年青二片,桑叶三两,白果三十个,桔梗三钱。为末,不可经铁器,为丸,每日早饭后服一两,一月后须即乌黑,久服可不再白。
[按语]
方中熟地黄、何首乌、黑芝麻功能滋精养血,均为著名的乌须黑发药物。这里所用何首乌为白何首乌,又名泰山何首乌、泰山白首乌、和尚乌等,为萝藦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大根牛皮消的块根,味苦甘涩,性微温,无毒,主要产于河北、山东等地。古医籍所载何首乌多是指赤何首乌,而对白何首乌则很少论述,据《山东中药》称白何首乌“为滋养、强壮、补血药,并能收敛气,乌须黑发。治久病虚弱,贫血,须发早白,慢性风痹,腰膝痠软,性神经衰弱,痔疮,肠出血,阴虚久疟,溃疡久不收口。鲜白何首乌并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老年人便秘。”以此来看,赤何首乌与白何首乌的功效是基本相同的。白何首乌,与四叶参、黄精、紫草同列为泰山四大名药。据有关医务人员临床应用,认为泰山何首乌对某些虚弱病者的强壮作用,较赤何首乌为优。虽古医籍多记载赤何首乌有乌须发之作用,但一直未能为实验所证明,而有人应用“皮片显微投影法”观察了白何首乌对家兔儿毛生长的影响,证明确有滋养毛发的功效。
万年青,又名开口剑、斩蛇剑、牛尾七、冲天七等,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万年青的根及根茎,味甘苦性寒,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清热解毒药使用。据现代药理研究,万年青的根茎、叶和种子都含有强心甙万年青甙甲、乙、丙、丁,对离体蛙心及在位鳖心均呈洋地黄样作用,浸膏的作用似比洋地黄还要强。从万年青中提炼的万年青素还有利尿作用。
桑叶功能祛风清热,凉血明目,《本草纲目》尚称其有“长发”之功。桑叶入药,或“以四月桑茂盛时采叶”,或以“十月霜后”采叶,前者称嫩桑叶,后者名冬桑叶或霜桑叶,又名神仙叶。据分析,桑叶含有芸香甙、槲皮素、绿原酸、内消旋肌醇等多种化学成分,并含有维生素C、后胱甘肽、叶酸、维生素B1、B2,以及铜、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药理实验证明,桑叶有抗糖尿病作用,并确有滋养毛发和防止皮肤与毛发白化等作用。桑叶之所以有抗皮肤和毛发白化的作用,主要与其含有多量的铜有关。据研究,嫩桑叶较霜桑叶含铜量要高得多,约为1.02-2.22毫克%,故作为毛发滋养剂时应以新鲜嫩桑叶为佳。
白菓又叫白果、灵眼、佛指甲、佛指柑、银杏,为银杏科落叶乔木银杏的种子。银杏又名公孙树,是著名的裸子植物,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树种,远在地质时代的二叠纪即已出现,因此有活化石之称。它生长慢,结果迟,一般要长到120多年后方能结果。此外,在植物界,它也是少见的高寿者。银杏是我国的特产,不仅是一种药用植物,也是一种著名的风景树。白果味甘苦涩性平,入肺、肾二经,功能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方中主要用之固涩精气。
桔梗为舟辑之剂,方中用之以载诸药上行。
本方药功能滋精养血,祛风清热,适宜于中老年人精血亏虚、风热上扰、须发早白、头晕目眩、遗精带下者服用。也可用来治疗因精血亏虚、风热上扰所引起的青少年白发。阳虚内寒或脾虚便溏者应忌服。
打老儿丸
1926年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正方
石菖蒲铜刀刮去皮,用嫩桑枝相拌蒸,晒干,去桑枝不用,不可犯铁器,令人吐逆;山药蒸晒干;牛膝去芦,用黄精自然汁浸,捞出,换酒浸一宿,若无黄精,酒浸三日,捞出焙干;山茱萸肉慢火焙干;远志用甘草水浸一宿,捞起晒干,又浸晒;巴戟用枸杞子汤浸一宿,去心,酒浸一宿,捞起,用菊花同包,炭火焙令黄色,去菊花不用;续断酒浸,去内里筋,文火炒半干晒;五味子蜜汤浸去子,再用浆水浸一宿,焙干;茯苓去皮筋捣细,于水中搅去浮者;楮实子水浸三日,搅去浮者不用,捞起晒干,酒浸一宿,滤后蒸,从晨至午,焙干;枸杞子去蒂;熟地黄蒸,取出放冷,又以酒蒸,取出令干,又拌蒸三四次,勿犯铁器;小茴香酒浸一宿,炒干;肉苁蓉洗,酒浸一宿,刷去沙皮毛,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丝,饭上蒸,从寅至未,再用酥炙黄;杜仲去皮酥炙,炒无丝;各等分。
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时温酒送下。壮筋骨、补阴阳。
[按语]
据原书记载,本方为华佗方。《摄生众妙方》亦录有此方,称能“治五劳七伤,阳事不举,真气衰弱,精神短少,不能行走,小便无度,眼目昏花,腰膝疼痛,两脚麻冷,不能行立。”
方中山茱萸、山药、熟地黄、枸杞子、楮实子滋肾强精;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温肾助阳;续断、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五味子敛肺固肾,益智安神;石菖蒲、白茯苓、远志益智安神。此方是阴阳双补之剂,既能滋补肾阴,又能温助肾阳;不仅补肾,而且补肝养心。本方药性也较平和,不温不燥,不寒不腻,适宜于长期服用,是比较理想的延年益寿药,其名已早为许多人所知,其功效也已为人们所公认。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衰老与肾脏的盛衰有着蜜切的关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现代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医所说的肾不仅与内分泌系统有关,而且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有关。此外,肾与遗传因子也有关。如明·李中梓即说:“婴儿初生……先有两肾,故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肾。”现代医学认为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与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减退以及遗传因子的变化都有密切关系,而这些又与中医所说的肾脏虚衰有关。本方药重在调补肾脏功能,所以可能会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打老儿丸作为延年益寿方药,一般中老年人皆可服用;它也可用于治疗心肾两虚所引起的腰膝疼痛、阳痿不举、精力衰减、记忆力减退、夜尿频多、眼目昏花、两脚麻冷等症。但阴虚火旺者应当慎用。
[附方]还少丹
宋·杨倓的《杨氏家藏方》载有“还少丹”,亦名著名的延年益寿药,其方为“干山药、牛膝(酒浸一宿焙干)各一两半;白茯苓(去皮)、山茱萸、楮实、杜仲(去粗皮生姜汁和酒炙令香熟)、五味子、巴戟(去心)、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干)、远志(去心)、茴香各一两;石菖蒲、熟干地黄(洗焙)、枸杞子各半两。上件为细末,炼蜜入蒸熟去皮核枣肉和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温酒盐汤下,日三服。若只一服,倍加丸数。大补本气虚损及脾胃怯弱,心忪恍惚,精神昏愦,气血凝滞,饮食无味,肌疲体倦,目暗耳聋。五日有力,十日眼明,半月筋骨盛,二十日精神奕,一月夜思饮。”并云:“此药无毒,平补性温,百无所忌,久服牢齿,身轻目明难老,百病俱除,永无病疾,行步轻健。”
[按语]
还少丹与打老儿丸相比,除药量稍有出入外,仅少一味续断,二方药的功能也基本相同。
北平太守八味散
元·王珪《泰定养生主论》正方
天门冬六分,干地黄四分,桂心(去粗皮)、茯苓(去皮)各一两,草蒲、五味子、远志(去心)、石韦各三两。
右八味为细末,酒或汤任调服一钱,食后。服三十日精神倍,六十日气力强、意志足。少壮素禀虚弱,或劳伤、早衰、多忘,服之妙。
[按语]
王珪,字逸人,又字中阳,号洞虚子。他认为人之摄养必须自幼及壮到老。长期坚持,而且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拟定摄养方法,选用摄养方药。本方选自其书的“童壮门”,是一种为中青年而设的抗衰防老药。王珪认为童壮之年,以致“强思”、“深忧”、“重恚”、“悲哀”,以及“喜乐过度”而伤神,所以当此之时,摄养应重在心肾,特别应当重视养心益智。本方即基于这种认识而组成的。
本方的主药是菖蒲、五味子、远志、石韦。石菖蒲,目前临床上虽多作为芳香化湿、开窍和中药使用,但据中医古代文献记载,其功能主要是养心益智。如《本草纲目》说:“菖蒲气温,心气不足者用之。”《本经逢原》亦说:“菖蒲,心气不足者宜之”。《重庆堂随笔》则称“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借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
远志,《本草正》称其“功专心肾,故可镇心止惊,辟秽安梦,壮阳益精,强志助力。”《本草纲目》认为“益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经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本草正义》则说:“心本血之总汇,辛温以通利之,宜其振作心阳,而益人智慧矣。”
五味子,虽然古人多将其作为敛肺固肾、涩精生津药使用,但现代的研究结果表明,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强壮作用,不仅可以加强兴奋过程,也可加强抑制过程,增强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调整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中医学理论中“心”的机能,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神经系统机能,所以,以此来看,五味子尚有养心益智作用。
石韦,在诸本草书中一般把它列为利水通淋、清肺泄热药。但也有一些医家认为它有助肺肾之精、交通心肾的作用,如《本草崇原》上记载:“石韦助肺肾之精气,上下相交,水精不濡,则上窍外窍皆通;肺气下化,则水道利而小便利矣。”在本方中主要用之以交通心肾之气。
方中更用桂心以温助心肾之阳;茯苓益智安神;天门冬、干地黄以滋肾强精,从而组成养心益智、心肾双补之剂。
本方药适宜于青壮年因劳思伤神或房劳伤肾,或素禀心肾两虚所引起的未老先衰、精神衰减、记忆力减退、以及遗精、早泄等症。久服能增精神,强意志,抗衰防老。本方药性平和,不温不燥,不寒不腻,凡属心肾两虚者皆可服用。
四圣不老丹
明·万全《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正方
好松脂透明者一斤四两,以无灰酒砂锅内桑柴火煮数沸,竹杖搅稠粘,住火,以磁器盛水,倾入水内结块,又复以酒煮之九遍,一日煮讫,次日亦如是,如此者三日,通计二十七遍,其脂莹然如玉,尝之不苦不涩为止,为细末,净用十二两。凡煮脂不宜酒少,少则煮易干焦,煮之三分之二就可倾入水。白茯苓去皮,为细末,净用八两;黄菊花家种味甘者净八两,去梗蒂;柏子仁去壳,纸裹,搥去油,净八两。右四味,如法制炼得所,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二丸,清晨好酒送下。
此方云阳王都宪五一翁所传,云渠方伯陕西时授于一总戌,总戌年九十余,自幼服此丸,精力倍加,胃气强健,饮食日增,寿故弥长。秘而不传,翁恳得之,如法服之,不间寒暑,今年八十有六矣,行步不筇不人,而谈论亹亹,饮酒可百盏,饭碗许,而羞馔果核尽其席遍尝之不辍口,其有德于真传者乎,且室御数女,皆能有子,人以仙称,信不我欺,予舟往来,两度诣翁,而翁始以是方授予。
[按语]
本方原书称得之于王都宪五一翁。但《本草纲目》称出自白飞霞《方外奇方》,而《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则说出自《体仁汇编》,有关其源流有待进一步考证。
松脂即松香,又名松肪、松胶、松胶香等,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树干中的油树脂,并经蒸馏除去挥发油后的遗留物,功能祛风燥湿、排脓生肌、拔毒止痛,《本草纲目》尚谓之“强筋骨,利耳目。”《医学入门》称其“治历节痠痛,生津止渴,固齿,聪耳明目;入滋补药和服,壮阳,实阴茎,令人有子。”古医籍中尚有不少服食松脂延年益寿、轻身辟谷方面的记载。如《神农本草经》即说:“久服轻身不老延年。”《千金要方》还记载:“用松脂十斤,以桑薪灰汁一石,煮五七沸,冷水中凝,复煮之,凡十遍,乃白,细研为散,每服一二钱,粥饮调下,日三服,服至十两以上不饥,饥再服之,一年以后,夜视目明,久服延年益寿。”另外,以松脂为主药的延年益寿方药就更多了,但目前临床上多作为外用药使用,很少内服。松脂在此方中主要是取其祛风壮阳的功能。松脂能够抗衰防老,古代医学文献虽有一些记载,但其科学根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白茯苓健脾利湿,益智安神;菊花疏风利血,清肝明目;柏子仁养心安神,滋肾润燥。从其药物组成来看,本方具有补益心肾,健脾疏风之功。
《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以本方的功能主治,缺少明确详细的说明,但据白飞霞《方外奇方》记载,本方能“健阳补中,强筋润肌”;《本草纲目》亦称其能“强筋补益”。根据这些记载并结合其药物组成,编者认为本方适宜于中老年人心肾两亏、虚风内扰、阳事衰减、腰脚痠软、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者服用。万氏虽云有一总戌服用之后,“精力倍加,胃气强健,饮食日增”,寿至九十余,但《医学入门》则说:松脂久服有“塞实肠胃”之患,所以脾胃虚弱之人似应慎用。
[附方甲]三灵丸
宋·《圣济总录》有“三灵丸”,方为“松脂炼成者别研,炼法在后。甘菊花去茎叶,白茯苓去黑皮,各二斤。右除松脂外,捣罗为细末,松脂炼蜜和捣千余杵,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空心嚼下。主延年、驻颜。”
[按语]
此方较前方少柏子仁一味,但功效相近。《普济方》有“神仙饵茯苓延年不老方”,与“三灵丸”药物完全相同。
[附方乙]辟谷凝灵膏
明·方贤的《奇效良方》有“辟谷凝灵膏”,又名“神仙茯苓膏”。方为“茯苓十八斤为细末,松脂十二斤,松子仁六斤为末,柏子仁六斤为末。右先取白蜜七斗,内于铜器中微火煎,一日一夜,次下诸药搅令匀,微火再煎七日七夜,取出。每服如鸡子大一丸,温酒下,后十日再服一鸡子大,三十日更服一鸡子大,满四剂当延年不老;若治癞病,加石硫黄、胆矾末各半两。忌食米醋。久服轻身明目,不老而复壮,发白更黑,齿落重生,延年益寿。”
[按语]
此方较“四圣不老丹”少菊花而多松子仁,但其功效则基本相同。
仙人饭
唐·孟诜《食疗本草》正方
黄精耐老不饥,其法可取瓮子去底,釜上安顿,得所盛黄精令满,密盖蒸之,候气溜即曝之。第二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凡生时有一石,熟有三四斗方好。蒸之不熟,则刺人咽喉,即熟暴干,不尔易坏。食之甘美,补中益气,安五脏,润心肺,轻身延年,饥岁可以与老小代粮。食疗云:根叶花实皆可食之,但相对者是,不对者名偏精,不可食。
[按语]
本方原出自唐代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此处采录于《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一书。方中黄精又名黄芝、戊己芝、仙人余粮、救荒草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精的根茎。黄精入药以块大、色黄、断面透明、质地润泽,习称“冰糖渣”者为佳。其味甘性平,《名医别录》将其列为药之上品,称能“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日华子本草》谓之“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驻颜断谷。”《神仙芝草经》记载说:“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又能先下三尸虫。”古人认为“黄精是芝草之精也”,“为服食要药”。古书虽云黄精功能补中益气,但重在滋补阴精,如《本经逢原》说:“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皆是补阴”。
据现代实验研究,黄精对伤寒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多种真菌以及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可防止家兔的动脉硬化,降低被麻醉动物的血压,抑制由肾上腺素所引起的高血糖,并能降低血脂,防止肝细胞的脂肪浸润。
本方药适宜中老年人脾肺心肾阴精亏虚者服用。关于其禁忌,《本草便读》说:“黄精,为滋腻之品,久服令人不饥,若脾虚有湿者,不宜服之,恐其腻膈也。”
[附方甲]黄精膏方
宋·王怀隐等人编著的《太平圣惠方》有“黄精膏方”,方“用黄精一石,去须毛洗令净洁,打碎蒸令好熟,压得汁,复煎去上游水,得一斗,内干姜末三两,桂心末一两,微火煎,看色郁郁然欲黄,便去火,待冷,盛石器中,酒五合和,服二合,食前,日二服。旧皮肤,颜色变光,华色有异,鬓发更改。欲长服者,不须和酒,内生大豆黄,绝谷食之不饥渴,长生不老。神仙延年,补益,疗万病。”
[按语]
本方中入干姜、肉桂,意在兼制黄精滋腻之性,其功效与仙人饭基本相同。
[附方乙]保镇丹田二精丸
清·高濂的《遵生八笺》有“保镇丹田二精丸”,方“用黄精去皮,枸杞子各二斤。右二味各八九月间采取,先用清水洗净黄精一味,令捣控干,再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五十丸,空心食前温酒下。常服助气固精,补镇丹田,活血驻颜,长生不老。”
[按语]
本方强精益气,适宜于中老年人精气亏虚、须发早白、目昏耳聋者服用。阳虚内寒及脾胃虚弱者当忌服。
[附方丙]万病黄精丸
《遵生八笺》尚有“万病黄精丸”,方“用黄精十斤净洗蒸令烂熟,白蜜三斤,天门冬三斤去心蒸令烂熟。右三味拌和令匀,置于石臼内捣一万杵,再分为四剂,每剂再捣一万杵,过烂取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日三,不拘时服。延年益气,治疗万病。”
[按语]
本方益气强精,生津润燥,适宜于中老年人精气两亏 、津液不足、须发早白、目昏耳聋、消渴便秘者服用。阳虚内寒、脾胃虚弱、痰湿内盛者均应忌服。
牛髓膏子
元·忽思慧《膳食正要》正方
黄精膏五两,地黄膏三两,天门冬膏一两,牛骨头内取油二两。
右件将黄精膏、地黄膏、天门冬膏与牛骨油一同不住手用银匙搅,令冷定和匀成膏,每日空心温酒调一匙头。补精髓,壮筋骨,和血气,延年益寿。
[按语]
方中的主药为牛髓油,是由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熬炼而成,味甘性温,入心、脾、肾三经。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牛髓油“主补中,填骨髓,久服增年。”《名医别录》称其能“安五脏,平三焦,续绝伤,益气力,止溢利,去消渴。”《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理折伤擦损痛甚妙。”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润肺、补肾、填髓药使用。牛髓油与牛髓所含成分相近,据化验研究,牛髓每100克含水3克,蛋白质0.5克,脂肪95.8克,灰分0.3克,此外,尚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据临床报道,长期服用牛髓补益剂,能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对各种类型的贫血均有一定疗效,是一种滋补强壮佳品。
黄精补中益气,添精生津,滋润心肺,强壮筋骨,自古以来就是服食家常用之品。据《神仙芝草经》记载:“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从中也可反映出黄精的延年益寿功效。近来有人观察黄精、枸杞、女贞子、麦冬、首乌及西药普鲁卡因、金霉素等对家蚕寿命的影响,发现黄精与普鲁卡因具有显著延长家蚕寿命的作用,二者分别使家蚕的平均寿命延长39.3±10%及39.9±10%。天门冬、地黄均为滋肾强精之品。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地黄确有防老化及强壮神经的功能;天门冬不仅有抗肿瘤作用,而且也确可延长家蚕的寿命。
本方药功能滋精养血,益气生津。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来看,本方药也具有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功效,适宜于中老年人精血亏虚、气津不足、须发早白、牙齿松动、精力衰减者服用,但阳虚内寒或脾胃虚弱者应忌用。
五福延龄丹
清·陆画邨《经验秘方》正方
沉香三钱,木香三钱,五味子二两(微炒),菟丝子三两(酒浸),苁蓉四两,天门冬二两,巴戟天(去心)二两,杜仲三两(炒),山药二两,鹿茸(酥炙)、车前子(炒)、石菖蒲、泽泻、生地黄(洗焙)、熟地黄(洗焙)、枸杞、人参、山茱萸(去黑仁)、远志、赤石脂、白茯苓、覆盆子、杏仁(去皮炒另研)、柏子仁(微炒)、当归(酒浸焙干)、牛膝、川楝子各一两,川椒七钱半(去目)。
右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治男女五劳七伤,颜枯骨瘦,日渐羸弱;妇人久不成胎,男子未老阳事不举,精神怯弱;未及七旬发鬓俱白,行步艰难左瘫右痪,服此药金丹玉液,自然龙虎交媾,百病不生。
[按语]
所谓“五福”,《尚书·洪范篇》说:“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因“寿”为五福之首,所以方名用五福是想说明本方具有健身长寿的功效。本方药不仅具有延年益寿作用,而且能兴阳助孕。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因此,人之寿夭与孕育,皆与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懈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反过来说,如欲延缓衰老,增长寿命,维持人的生殖机能,也就必须从肾入手。故此方重于补肾。
方中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覆盆子、天门冬以滋肾强精;山药不仅有固肾涩精之功,而且可以补肺益脾;五味子不仅能滋肾涩精,而且能敛肺生津,益智安神。方中用鹿茸、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川椒、沉香以温肾助阳;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方中用赤石脂以收涩精气;人参大补元气、生津益智;柏子仁、远志、茯苓、石菖蒲以益智安神。川椒子,目前临床上多作为清热燥湿、疏肝理气药使用,但《本草纲目》认为“楝实,导小肠膀胱之热,历引心包相火下行”,有交通心肾、既济水火之作用,本方用它之意亦在此。方中当归养血活血;木香理气和胃;杏仁宣肺止咳,行津润燥;车前子、泽泻渗水利湿。古人认为车前、泽泻“利水道,令邪水去,则真水得养”。故二者皆有祛湿邪、养真阴之功。方中用它之意在祛邪扶正,以加强滋肾强精药物的功能。
本方是以补肾为主,兼以养心、补脾、益肺、强肝的方剂,并有交济心肾水火之功。药虽重在补,但补而不滞,滋而不腻,适宜中老年人阴亏阳衰、五脏不足者服用。也可用以治疗五劳七伤,女子不孕,男子阳痿诸症。据原方称“服至五日,小便去杂色,是去肾肝之病。服至八九日,觉气痞,五脏寒热必散。至十日,唇红口赤,津液生,脐腹小痛无疑。二十日,觉身轻,两乳润。至三十日,鼻辛酸,去头风痛。至一月之上,两手足暖,精通顶目,去眼中病、胸膈一切痰饮。至五十日,语言雄壮,胸中拘痛,微喘,或吐涎,颜色不定,是去忧愁思虑惊恐之气,三焦积滞诸病皆退。服至百日,永无衰朽,发白变黑,齿落更生,虽年八九十,至老得元阳强健,耳目聪明,气力倍加,远行不困,服之延年益寿。”上述评语虽有不少溢美之词,但其滋补强壮、抗衰防老功效是可以肯定的。本方中虽有益脾和中药物,但其滋腻之品仍似偏多,故平素脾胃虚弱者应当忌用。
丹溪延寿丹
金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正方
天门冬(去心)、远志(去心)、山药、巴戟各二两,赤石脂、车前子、菖蒲、柏子仁、泽泻、川椒(去目炒)、熟地、生地、枸杞、茯苓、覆盆子各一两,牛膝(酒浸)、杜仲(炒)、菟丝子(酒浸)、苁蓉各四两,当归(酒洗)、地骨皮、人参、五味各一两。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服七十丸。
[按语]
方中主药是肉苁蓉、菟丝子、杜仲、牛膝。肉苁蓉,为“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药也。”李时珍说“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菟丝子功能补肝肾,益精髓,祛风明目。《本草汇言》认为“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加以配伍,以达到温肾助阳或滋肾填精之目的。肉苁蓉和菟丝子虽均属温肾助阳之品,但药性平和,所以均适宜作为抗衰防老药长期服用。近来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肉苁蓉、菟丝子均能显著地延长家蚕的寿命。
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二药不仅功能相近,而且相须相使,相得益彰。正如《药品化义》所说:“牛膝主下部血分,杜仲主下部气分,相须而用。”下部者,肝肾之分也。
方中更用巴戟天、川椒以助肉苁蓉温肾助阳之功;用生地、熟地、山药、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天门冬而滋肾强精;用人参以补元气;用远志、石菖蒲、茯苓、柏子仁以养心安神;当归养血活血;地骨皮以清虚热;赤石脂固摄精气;车前子、泽泻以渗利水湿,从而组成寒温适中、不腻不燥、兼顾肾、肝、心、脾诸脏的阴阳双补之剂。根据近来的实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方中不仅肉苁蓉、菟丝子有延长家蚕寿命的作用,天门冬、枸杞子、杜仲、茯苓、泽泻等也可延长家蚕的寿命;人参的提取物则可使体外培养细胞的传代次数增加;地黄,包括生地黄、熟地黄,都具有防止老化和增进神经反射机能的作用;方中当归则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这对延缓衰老也是有益处的。关于五味子,目前虽未能证实它有延年益寿作用,但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五味子不仅具有全身性强壮作用,而且具有“适应原”样作用,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免疫能力,调整疾病的病理过程,使其向正常状态转化。通过这些研究可以表明,本方药是名副其实的“延寿丹”。
本方药功能温肾助阳,滋肾强精,是以补益心肾为主,兼顾肝、脾的延年益寿药,适宜于中老年人阴阳两虚、须发早白、腰膝痠痛、精力衰减、健忘失眠者服用。如阳虚内寒较重,或阴虚火旺明显者则当慎服。
巴戟丸
宋·严用和《济生方》正方
巴戟一两,天门冬一两半去心,五味子三分,肉苁蓉一两酒浸刮去皱皮炙干,柏子仁三分,牛膝三分去苗,菟丝子一两酒浸一宿焙干别研为末,远志三分去心,石斛三分去芦,熟干地黄一两,覆盆子三两,石龙芮三分,萆薢三分,五加皮三分,天雄一两炮去皮脐,川断三分,石楠三分,杜仲三分去皮炙令微黄剉,沉香一两,蛇床子三分。
右捣为末,炼蜜杵和为丸,如桐子大。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腻、鲤鱼。治虚劳,腰脚痠痛,肢节苦痛,目暗茫茫,心中恍惚,夜卧多梦,食不得味,恒多不乐,常有恚怒,心腹胀满,四肢痹痛,多吐酸水,小腹冷痛,尿有余沥,大便不利,悉皆主之。久服延年不老,万病除愈。
[按语]
方中用巴戟天、肉苁蓉、蛇床子、菟丝子温肾助阳;用天门冬、熟地黄以滋肾填精;牛膝、杜仲、续断以补益肝肾,强壮腰膝;石斛以养阴生津;五味子滋肾敛肺,益智安神;覆盆子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天雄益火助阳,祛风胜湿;沉香暖肾纳气;柏子仁、远志养心安神;山药、白茯苓、人参补脾益气;防风、五加皮、萆薢祛风胜湿。
石龙芮又名地堪、石能、鲁果能、水堇、苦堇、堇葵、彭根等,为毛茛科植物,其全草、根皮、果实均可入药,本方当以果实为宜。石龙芮的果实入药名为石龙芮子,味苦性平,《神农本草经》称其“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满,久服轻身明目不老。”《名医别录》说它“平肾胃气,补阴气不足,失精茎冷,令人皮肤光泽有子。”李时珍认为“石龙芮乃平补之药,古方多用之,其功与枸杞覆盆子相埒。”《本草汇言》亦说:“石龙芮补阴精,祛风燥之药也。凡相火炽盛,阴燥精虚者,以此充入诸滋补药,服食甚良。故《本草》主风湿热成痹,有润养筋脉之功;主补肾益精明目,有育嗣延龄之妙。”在本方主要用其滋补阴精的功能。
石楠即石楠叶,别名石南叶、风药,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干燥叶,功能祛风通络,温肾助阳。
本方虽未用金石之品,但仍具有唐宋时期延寿药方的基本特点,这就是阴阳双补,重在补肾兼顾五脏,扶正祛邪同用。唐宋时期的这种组方原则是很有可取之处的,因为延寿药不同于一般治病方药,它的作用主要是延长人之寿命,多为无病之健康人服用,所以药性不宜过于偏颇,而且应当照顾到各方面。肾为人之先天之本、生命之门,肾气之盛衰,关乎于人之生长衰老,所以历代医家研究抗衰老方药都很重视补肾。但后世医家或重在补阴,或重在补阳,所用之方多较专一,这对阴阳素有所偏者当然比较适宜,但对阴阳偏盛不明显者,则非其所宜。因此,唐宋时期的延寿药方是值得加以研究的。
本方药以补肾为主,兼顾心、肝、脾、肺各脏;既能补阴,又能助阳,同时尚除风湿以祛邪气,药性寒温适中,不腻不燥,适合老年人长期服用。它不仅可用于阴阳双虚之人,也可用于阴阳无明显偏盛偏衰之人,是一种较理想的延寿药。因本方中有不少温热之品,所以有热者应当慎服。
[附方甲]巴戟丸
元·许国祯的《御药院方》亦有“巴戟丸”,方为“巴戟(酒浸去心)、益智、杜仲、菟丝子(酒浸)、茯苓、远志肉、蛇床子、干山药、牛膝(酒浸去苗)、续断,以上各一两,山茱萸、五味子各一两二钱,肉苁蓉(酒浸七日)二两。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或三十丸,空心温酒下。服五日,筋骨轻健,百日面如童子,手心如巽血,明白肌体,眼目清爽。若要秘精,加柏子仁三钱,精虚加五味子一两半,阳道不兴加续断一两半。主治男子虚弱,长命身轻。”
[按语]
两方相比,前方较后方多天门冬、石斛、防风、人参、熟干地黄、萆薢、覆盆子、石龙芮、石楠叶、沉香诸药,后者较前者多益智仁、山茱萸二味。二方药虽不尽相同,但功效相近。所不同者是前者滋肾养阴作用似比本方尤胜一筹。
[附方乙]巴戟丸
宋·《圣济总录》亦录有“巴戟丸”,方为“巴戟天去心,甘菊花择各二两,熟干地黄焙一两半,枸杞子、蜀椒去木并闭口者炒出汗各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食前用。益真气,长肌肉,悦颜色,美食明目。”
[按语]
此方药重在滋肾强精,温肾助阳,兼祛虚风,药精力专,组方严谨,适宜于中老年人阴阳两虚、须发早白、头晕目眩、阳痿遗精者服用,但阴虚阳亢者应当忌服。
丹砂椒方
宋·《太平圣惠方》正方
丹砂细研三日,水飞过用二两;白茯苓去皮,取末一两;人参末一两;蜀椒去目合口者半斤。
右用好酒三升,于新瓦瓷器内,向阳三伏热时合一处,用竹杖搅,令酒浸干为度,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日早晨服二七粒,冷水或温酒下。明耳目,暖水脏,驻颜色。
[按语]
方中主药是丹砂与蜀椒。丹砂即朱砂,为天然的辰砂矿石。市售者有朱宝砂,又名洋尖砂、泽光砂,呈细小片块状或颗粒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镜面砂,又名劈砂、片砂,呈斜方形或长条形的片状,厚薄不一,边缘不齐,色红而鲜艳,光亮如镜面微透明,质较松脆,易破碎;呈瓣砂,又名豆砂、个砂,呈块状,较大,方圆形或多角形,颜色发暗或灰黑,体重质坚而不易碎。上述几种以色红鲜艳有光泽、微透明、无杂质者为佳。朱砂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硫化汞,入药多采用水飞法制成的极细粉末。丹砂入药忌火,正如《本经逢原》所说:“丹砂入火,则烈毒能杀人”。丹砂味甘性凉,有毒,乃心经血分之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久服通神明,不老”。《名医别录》谓之能“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本草经疏》认为“丹砂,味甘微寒而无毒,盖指生砂而言也”。《药性论》云:“丹砂君,清镇少阴君火之药。定安神明,则精气自固。火不妄炎,故明目。心主血脉,心火宁谧,则阴分无热而血脉自通,烦满自止,消渴自除矣。”又云:“丹砂体中含汞,汞味本辛,故能杀虫,宜乎《药性论》谓其有大毒,若其伏火及一切烹炼,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丹砂,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镇心安神、明目解毒药使用。古书虽有不少服食朱砂延年益寿的记载,但因其有一定毒性,所以不宜久服、多服。如用小剂量与其它药配伍使用,还是可以起到有益作用的。
蜀椒即川椒、花椒,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花椒的果皮,味辛性温,有小毒,《本草纲目》称其“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蚘虫,止泄泻。”目前临床上也主要作为温脾暖肾、散寒除湿、杀虫止痛药使用。但古书记载它尚有延年益寿、乌须黑发等作用。如,《神农本草经》即记载说:“久服头不白,轻身增年。”
方中用白茯苓以养心安神。茯苓、蜀椒相伍则能补益心肾。《邵真人经验方》载有“仙方椒苓丸”,即是用“真川椒一斤,炒去汗,白茯苓十两,去皮,为末,炼蜜为丸”,功能“补益心肾,明目驻颜,顺气祛风,延年。”方中更用人参以助丹砂、茯苓补益心脾之功。
本方药功能温肾助阳,补益心脾,适宜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心脾不足、腰膝痠痛、须发早白、耳聋目暗、食少便溏、记忆力减退者服用。阴虚火旺或阳热内盛者则均应忌服。
[附方甲]治髭发白方
《卫生易简方》有治髭发白方,方用“赤石脂、川椒、辰砂、茯苓、乳香各一两,为末,枣肉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兼明目延寿,老少皆可服。”
[按语]
此方药功能温肾助阳,养心安神,适宜于心肾阳虚、须发早白、遗精滑泄、健忘失眠、惊悸怔忡者服用。与上方相比少人参一味,而多赤石脂、乳香二味,故此方药固肾通心之力较强,而无益气补脾之功。
[附方乙]椒丹
明代金礼蒙的《医方类聚》尚录有“椒丹”,方为“辰砂一两细研如尘,椒拣大粒色红者去枝梗并合口者一两半,以生绢袋盛,用无灰醇液酒浸椒袋,令酒在上三二分,经一宿取出,空少时入朱钵内,混之令匀,余者滴浸椒酒少许,又混之,令朱砂尽为度,日干,不得用火焙,不可犯生水。右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酒下。暖水脏,降气明目,补骨髓,保长寿命。”
[按语]
此方药功能温肾助阳,养心安神,适宜于中老年人心肾阳虚、须发早白、失眠健忘、阳痿遗精、目昏耳聋者服用。
长春真人保命服食
明·万全《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正方
茯苓四两,天门冬四两,山药四两,熟地黄四两,枸杞四两,何首乌四两,干姜二两,大茴香一两炒,青盐少许,鹿角胶四两,莲实半斤去皮,破故纸四两净香油炒,没石子十斤,大核桃净肉半斤,新小米一升同茯苓牛乳煮粥晒干,旱莲草晒干一斤,麦门冬四两。
右为细末,空心白汤调匀二三匙,日进二服,不拘在家在外,少者一服,老者二服,男女皆同。
治五劳七伤,虚损无力,四肢困倦,脚手顽麻,血气耗散,面黄肌瘦,阳事不升,虚晕恶心,饮食减少。此药能补诸虚,添精补髓,滋润皮肤,充神壮气,身体轻健光泽,开胃进食,返老还童,发白再黑,齿落更生,面貌如童,大益神效。
[按语]
“阳事不升”应为“阳事不兴”之误。从剂量上看,没石子应为本方的主药。没石子又名无食子、没食子、墨石子、麻荼泽,为没食子蜂科昆虫没食子蜂的幼虫,寄生于壳斗科植物没食子树枝上所产生的虫瘿。它含没食子鞣质、没食子酸、树脂等,具有固气涩精,敛肺止血作用。方中用其以固涩精气。
旱莲草亦为本方的重要药物。旱莲草又名墨旱莲、金陵草、醴肠等,为菊科植物醴肠的全草,味甘酸性凉,入肝肾二经,功能滋补肾阴,凉血乌发,但“性凉,不益脾胃”,须配以温中和胃药使用,方中用干姜意即在此。
天门冬、麦门冬、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滋精养血;茯苓健脾利湿,养心益智;山药补脾益肺,固肾涩精;鹿角胶温补肝肾,滋精养血;破故纸温肾助阳,固精暖胃,核桃肉滋血润燥,温肾纳气,二者同用,有“木火相生之妙”。
大茴香又名八角茴香,舶上茴香、舶茴香、茴香八角珠等,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果实,功能温中散寒,补命门不足,然其补肾必得盐以为助,方中以青盐以引茴香诸药归肾,而加强其补肾之功。
本方中的药物多为滋肾养阴之品,所以它是以滋肾填精为主要功能的方剂。所用温阳之品,一方面有“于阳中求阴”之意,另一方面则是用其以防诸滋阴药之腻,而兼顾脾胃,故服本方药不仅可“添精补髓,滋润皮肤,充神壮气,身体轻健光泽”,同时又可“开胃进食”。适宜于肾精亏虚、脾胃不健者服用。本方药虽为滋肾养精之剂,但因方中亦有不少燥热之品,所以阴虚火旺或阳热内盛者应当慎用,阳虚内寒者亦当慎用。
乌须固本丸
明·彭用光《体仁汇编》正方
何首乌半斤,米泔水浸三宿,竹刀刮去粗皮,切片;黑豆五升同何首乌滚水泡一宿,蒸熟,去豆;黄精四两,用黑豆二升同煮熟,去豆,忌铁器;生地黄二两,酒浸;熟地黄二两,酒浸;天门冬二两,去心,麦门冬二两,去心;白茯苓二两,赤茯苓二两,各去心;浙术二两;人参二两;五加皮二两;巨胜子二两;柏子仁二两;松子仁二两;核桃肉二两;西枸杞二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按语]
本方在《鲁府禁方》、《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等均有收录。本方何首乌滋精养血,补益肝肾;黄精补中益气,添精生津,是方中之主药。更用生地、熟地、天麦冬,以加强其滋精生津之功;人参、白术、茯苓,以加强其益气补脾之功。用巨胜子、枸杞子、核桃肉以滋补肝肾;柏子仁以养心安神,滋肾润燥;松子仁滋燥润肺,搜风通便。
五加皮有南北之分,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或无梗五加、枣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等的根皮;北五加皮又名香加皮、杠柳皮等,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二者均有祛风湿、壮筋骨之功,但南五加皮尚有滋补强壮作用,如《名医别录》即说它能“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久服轻身耐老。”东华真人《煮石经》尚记载说:“蓝天有西域真人王屋山人王常云:何以得长久,何不食石蓄金盐母;何以得长寿,何不食石用玉豉。玉豉,地榆也;金盐,五加也,皆是煮石而饵得长生之药也。昔孟绰子、董士固相与言去;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得一把地榆,不用明月宝珠。”《本草纲目》尚录有“神仙煮酒法,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袋盛,入无灰好酒二斗中,大罈封固,安大锅内,文武火煮之,罈上安米一合,米熟为度,取出火毒,以渣晒干为丸。每旦服五十丸,药酒送下,临卧再服,取祛风湿,壮筋骨,顺气化痰,添精补髓,久服延年益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刺五加具有比人参更好的“适应原”样作用。所谓“适应原”,就是能使机体处于“增强非特异性防御能力状态”。这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一是能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二是能调节病理过程,使其趋向于正常化;三是毒性很低。刺五加还可刺激某些原虫、细菌和酵母细胞的生长繁殖,对红细胞遭受放射样物质侵害时有保护作用;对细胞及对蛋白质、核酸的生物合成也有促进作用;它还有抗氧化剂的作用,能促进免疫体的合成;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验动物有降血糖作用。五加皮的这些作用,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活活动和延缓衰老过程都是大有益处的。古人说它能“延年益老”是确有根据的。此方中的五加皮,以南五加皮为好。除五加皮外,方中的何首乌、黄精、枸杞子以及方中所含的“人参固本丸”(人参、生地、熟地、天冬、麦冬),都已被证实确有延年益寿之功。
本方药是以补肾益脾、滋精益气为主要功能的延寿药物,适宜于中老年人气阴两虚者服用。原方未记载其具体适应范围,但据其药物组成,笔者认为此方适宜于中老年人气阴两虚、腰膝痠软、疲乏少力、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者服用。如脾肾阳虚证见食少纳呆、便溏畏寒者,应列为禁忌。
五神还童丹
元·萨谦斋《瑞竹堂经验方》正方
赤石脂、川椒(炒)辰砂、茯神、乳香,以上各一两。
歌曰:堪嗟髭发白如霜,要黑原来有异方,不用擦牙并染发,却将五味配阴阳,赤石脂与川椒炒,辰砂一味最为良,茯神能养心中血,乳香分两要相当,枣肉为丸桐子大,空心温酒十五双,十服之后君休摘,管教髭发黑加光,兼能明目并延寿,老翁变作少年郎。
此方乃仙家传播,无问老少皆服。
[按语]
本方在《普济方》中亦有收录。方中赤石脂为硅酸盐类矿物,是多水高岭土的一种红色块状体,主要成分为水化硅酸铝,尚含有相当多的氧化铁等物质。其中硅约占42.93%,铅占36.58%,氧化铁及锰占4.85%,镁及钙占0.94%,水分占14.70%。赤石脂味甘涩性温,《本草纲目》称其能“补心血,生肌肉,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名医别录》也说它“主养心气,明目,益精。”辰砂即朱砂,又名丹砂,为天然的辰砂矿石,主要成分为硫化汞,但也常夹杂有其它物质,如氧化铁等。茯神养心安神。川椒,《本草纲目》称其能“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这里取其补右肾命门之功。乳香又名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浴香、塌香、西香等,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的胶树脂,产于红海沿岸及利比亚、苏丹、土耳其等地,味辛苦性温,李时珍认为“乳香香窜,能入心经,活血定痛。”《本草求真》则说:“乳香香窜入心,既能使血宣通而筋伸,复能入肾温补,使气与血互相通活,俾气不令血阻,血亦不被气碍,故云功能生血,究皆行气活血之品耳。”在此方中是借其行气活血之功,而通调心肾之气,以养心补肾。
本方药功在补益心肾。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肾主藏精,精血充盛则滋养毛发,充养耳目,所以有乌须发、明目聪耳之功;又因心为五脏之大主,肾为先天之本,故补益心肾则能起到延年益寿作用。本方药适宜于中老年人心血亏少、肾阳不足者服用。阴虚或有内热者不宜服用。
乌须还少丹
明·龚廷贤《万病回春》正方
首发童子发四两,酒煮成膏。川乌、何首乌、草乌、干漆、辰砂、针砂以上各一两半,川椒四两半,阳起石二两,胡椒五钱。以上九味共为细末,与童子发膏拌匀,入于铜罐内封固,桑柴火烧,以罐子红为度,埋于阴地之中,七日足取出听用。枸杞子三两,生地黄三两酒浸,柏子仁三两,核桃仁三两麸炒黄色,麝香三分,上为细末,共前药合一处。每服一钱,好酒送下。百日后,须发如漆,面若童颜。以后三日或七日服一次,久久服之,其功难以尽述。
[按语]
方中主药是童子发、川椒。童子发即血余,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消瘀止血药使用。但《本草纲目》记载说:“发乃血余,故能治血病,补阴,疗惊痫,去心窍之血”,并称“刘安君以己发合头垢等分烧存性,每服豆许三丸,名还精丹,令头不白。”据研究,其主要成分是优质蛋白,含水分12-15%,灰分0.3%,脂肪34-58%,氮17.4%,硫5%。灰分中含钙、钠、钾、锌、铜、铁、锰、砷等化学元素。近来有研究报告说,还原状态硫能与血中亲电子活动中心、过量质子及过氧化基团迅速结合,从而表现出软化血管、促进瘀血吸收、疏通微循环、调整血压、恢复正常心率、增强免疫功能等效用,可抗衰防老。血余中所含锌、铜、铁、锰等元素,均为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经常服用也可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
川椒功能温脾补命,散寒除湿,解郁消食,是古人常用的延年益寿药物。川椒与血余相配伍,功能滋肾补命,益阴助阳。如《本草纲目》记载说:“老唐方亦用自己乱发洗净,每一两入川椒五十粒,泥固,入瓶煅黑研末,每空心酒服一钱,令发长黑。”
川乌、草乌均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块根,其中川乌为人工栽培者,草乌为野生种,二者功能相近,均有温经散寒、祛风燥湿、助阳补火等功能。阳起石温肾补命。
胡椒又名昧履支、浮椒、玉椒,为胡椒科常绿藤本植物胡椒的果实,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华西及西南地区有引种。入药胡椒有黑胡椒与白胡椒之分。黑胡椒又名黑川,系当胡椒果实开始变红时采集,晒干或烘干而入药,因其色黑褐而得名;白胡椒又名白川,系当果实全部变红时采集,经水浸渍数天,擦去外果皮晒干后入药,因其色灰白而得名。胡椒味辛性热,入胃与大肠经,功能温中散寒,下气消痰。据研究,胡椒有升血压作用,内服还有驱风健胃作用,方中川椒、胡椒、川乌、草乌、阳起石均是取其温阳散寒之功。
何首乌、枸杞子、生地黄功能滋补肝肾,益精养血;核桃仁既能温肾助阳,又能滋精养血;朱砂镇心安神。针砂又名钢砂、铁砂,为制针时磨下的细屑,主要成分为铁,杂质为氧化铁,也常含有磷、硅、硫等元素,味酸辛性凉,《握灵本草》称其能“镇心,平肝。”《医林纂要》谓之“行水消肿,兼济心阴。”《本草纲目》说它“消积聚、肿满、黄疸,平肝气,散瘿。”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镇心平肝、补血消肿药使用。干漆功能行血消瘀,破积杀虫;麝香开窍辟秽,通络散瘀。
本方药功能滋精养血,温肾助阳,镇心安神,通经活终,适宜于中老年阴阳两虚、气血不畅、须发早白、精力衰减、腰膝痠痛、心悸失眠者服用。但阴虚火旺者应忌服。
长春至宝方
清·年希尧《集验良方》正方
黑驴肾一个,好酒煮熟切薄片,新瓦上焙干,为末听用;肉苁蓉二两;哺鸡蛋七个,连壳用新瓦焙干,不可焦了;黄狗肾五对,酒煮切片焙干;黑蔷薇子三两焙干;枸杞子八两焙干;人参三两为末;大鳖头一个,上下用新瓦盛之,烈炭多炙,不可焦了;雄蚕蛾四两焙干;鸽子蛋一百个,酒煮焙干;锁阳二两焙干;桑螵蛸四两;葱子三两,焙干;韭子四两,焙干;青盐二两;破故纸六两;牛膝二两;茯苓二两;覆盆子三两;石斛四两,焙干;当归二两;五加皮三两,焙干;楮实子三两;鱼鳔胶八两,石脂炒;山茱萸四两;生地二两,石脂炒;远志二两;大何首乌二十两,蒸;杜仲四两,羊油炒;巨胜子四两,炒;沙苑子四两,炒;羚羊角四两;巴戟肉二两,焙;鹿茸四两,切片酥炙;淫羊藿二两,炒;益智仁三两,炒。
以上三十六味为细末,炼蜜合鱼胶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中、晚各三钱,用酒服,服至三月不可再服。
[按语]
方中主药是何首乌、枸杞子、黄狗肾、鹿茸、破故纸、鱼鳔胶、羚羊角。何首乌不仅能滋精养血,乌发延寿,而且有种嗣健阳之功。如《汤液本草》记载:何首乌“久服令人有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说它“久服黑须发,坚阳道,令人多子,轻身延年”。“坚阳道”,意即亢进性功能。据马文飞《药补和食补》中记载,用何首乌治疗精子生成不良症,治疗六例,治疗前精子数每毫升均在三千万以上,有活动能力的精子均不到百分之五十,畸形精子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经服何首乌一年后,六名患者精子数均有明显提高,其中一例升到每毫升九千万以上,另一例则其妻已生子。这证明何首乌确有种嗣之功。
枸杞子亦为滋精养血之剂,但亦有健阳作用。如,《本草正》即有谚云"离家千里,勿食枸杞",不过谓其助阳耳。
鱼鳔胶功能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散瘀消肿,与沙苑子相配名为“聚精丸”,为固精要药。沙苑子功能补益肝肾,明目固精。
鹿茸温肾壮阳,补益精血,强壮筋骨。
狗肾为犬科动物狗的肾脏,据《本草拾遗》记载:狗肾“主妇人产后肾劳如疟者。”此外主要是根据同气相求之理,用之以引诸药归肾。驴肾作用与狗肾相近。
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赛加羚羊又名高鼻羚羊,主要栖于半沙漠地区,分布于新疆等地。羚羊角味咸性寒,入肝、心二经,《神农本草经》称其“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名医别录》谓之能“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湿风注毒伏在骨间,及食噎不通。久服强筋骨,轻身,起阴益气,利丈夫。”《本草纲目》说它“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辟恶解毒,治子痫痉疾。”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平肝熄风、清热解毒药使用。据现代药理研究,羚羊角除有解热作用外,还有镇静镇痛作用,并能增加动物对缺氧的耐受力。破故纸温肾助阳。
方中肉苁蓉、雄蚕蛾、锁阳、巴戟天、韭子、淫羊藿均为温肾助阳之品;楮实子、山茱萸、生地、巨胜子、石斛则均为滋肾强精药;桑螵蛸、覆盆子补益肝肾,固涩精气;牛膝、杜仲、五加皮补益肝肾,强筋壮骨;青盐引诸药以归肾;人参大补元气,生津益智;当归补血养血;茯苓、远志养心安神;益智仁温补脾肾,益智涩精。鳖头又名鳖首,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头,目前临床上多用以治疗脱肛、子宫下垂等病,这里主要作为收涩固脱药使用。蔷薇子即营实,又名野蔷薇子、石珊瑚,为蔷薇科落叶小灌木多花蔷薇的果实,味酸性凉,入阳明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痈疽恶疮结肉,跌筋败疮,热气阴蚀不瘳,利关节。”《名医别录》谓之“久服轻身益气。”《本草纲目》说它“治上焦有热,好瞑。”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清热利湿、活血解毒药使用。鸡蛋又名鸡子、鸡卵,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卵,味甘性平,《本草便读》认为“鸡子内黄外白,入心,肺,宁神定魄,和合熟食,亦能补益脾胃,生冲食之,可以养心营,可以退虚热。”《日华子本草》谓其“镇心,安五脏,止惊,安胎。”《随息居饮食谱》说它“补血安胎,濡燥除烦,解毒息风,润下止逆。”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滋阴养血、清热润燥药使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鸽子蛋即鸽子卵,亦叫鸽卵,《本草纲目》称其能“解疮毒、痘毒。”从其所含化学成分来看,其性味功效应与鸡蛋相近,营养价值也很高。葱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的种子,味辛性温,《神农本草经》称其“主明目,补中气不足。”《日华子本草》说它“温中益精”。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温肾明目药使用。
本方药主要功能是滋肾强精,温肾助阳,兼能益气养血,强壮筋骨,益智安神,药虽多而不杂,选药精良,组方严谨,药性平和,适宜于中老年人肾阴阳俱虚、腰膝痠痛、须发早白、阳痿不举、精力衰减、眼目昏花者服用。此方虽配有不少养阴清热之品,但温热药也不少,故阴虚内热或阳热素盛者仍应慎服。
[附方]长春至宝丹
清朝年希尧的《集验良方》尚载有“长春至宝丹”,方为“鹿角胶四两,牡蛎粉炒成珠;鹿茄茸四两,炙;蚕蛾四两,炒;哺退鸡蛋七个,炙黄;人参五两;熟地八两;枸杞子四两,酒蒸;当归四两,酒洗;故纸四两,炒:牛膝四两,酒洗;杜仲四两;巨胜子四两,炒;楮实子四两;巴戟四两,酒浸;肉苁蓉四两,酒洗去鳞甲;锁阳四两,酥炙;韭子四两,炒;葱子四两,炒;金樱子四两,去毛子;鸽子蛋一百个,煮熟入药;何首乌一斤;九次黑豆,蒸去筋。先将众药磨成粗末,将鸽蛋捣烂入药拌匀,晒干为末,蜜和石臼中杵千余下,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凡人四十以后须接助,每日服之,至老无痿弱之症。此药能健脾开胃,进食止泻,强筋壮骨,填精补髓,乌须黑发,明目聪耳,活血养筋,接助种子。”
[按语]
此方应系前方精减而成,后者较前者减去驴肾、狗肾、蔷薇子、鳖头、桑螵蛸、青盐、茯苓、覆盆子、石斛、五加皮、鱼鳔胶、山茱萸、远志、沙苑子、羚羊角、淫羊藿、益智仁17味,增加了鹿角胶与金樱子,二方功能虽然基本相同,但后者之药力似更精专,尤胜前者。
乌须内补人仁丸
明·高濂《遵生八牋》正方
人参五钱,砂仁、沉香、木香、槐角子、生地(酒洗)、桑椹、熟地各五钱,山药(去皮)、茯苓、川椒(去目)、大茴香(酒洗)、枸杞子、旱莲草、甘草、苍术(米泔水浸三日、去皮,盐炒用)各一两,何首乌(用黑豆拌蒸七次,取起首乌,先以竹刀切碎去头用,勿见铁器)四两。
右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盐酒下。忌食萝卜。服此药者不惟须发皆乌,其固元保真之妙不可尽述。
[按语]
方中主药为何首乌,《本草正义》称它“专入肝肾,补养真阴,且味固甚厚,稍兼苦涩,性则温和,皆与下焦封藏之理符合,故能填益精气,具有阴阳平秘作用。”因其功能益精血,秘下元,所以一向被人们看作是乌须发、种嗣延年的要药。
在此方中,山药、茯苓、川椒、大茴香、枸杞子、旱莲草、苍术、甘草也是重要药物。其中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白茯苓“开心益智,导浊生津,补中健胃”;川椒“温脾胃,补右肾命门”;大茴香“开胃止呕,下食,补命门不足”;枸杞子“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旱莲草“乌须发,益肾阴”;苍术“燥湿而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甘草“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何首乌配以诸药,则不仅能滋养精血,而且能温补肾阳。此外,尚能益脾和胃、养心益智、祛湿化痰。
方中更用人参大补元气,以加强其补脾益气之功;更用生地、桑椹、熟地以滋精养血,槐角子以滋燥凉血,从而加强其滋肾乌发之力;更用木香、砂仁行气和胃,以顾后天之本;更用沉香暖肾纳气,温中降逆,扶脾而达肾。
本方药功能滋肾强精,温补脾肾,不温不燥,不寒不腻,不惟乌须发,且固元保真,延年益寿,适宜于脾肾两虚、须发早白、腰膝痠痛、阳事痿弱、疲乏少力、食少纳差者服用。如阴虚火旺或阳虚寒甚者用之均非所宜。
长春不老仙丹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正方
仙茅(酒浸洗)四两,山茱萸(酒蒸去核)二两,白何首乌同赤首乌制各四两,川萆薢(酒洗)二两,大怀生地黄(酒洗净、掐断晒干)二两,大怀熟地黄(用生地黄酒浸洗,碗盛放砂锅内蒸一日,极黑,掐断晒干)二两,黄精(酒蒸)四两,甘枸杞子二两,麦门冬(水润去心)二两,天门冬(水润去心)二两,白茯苓(去皮,人乳浸晒三次)二两,辽五味子二两,小茴香(盐酒炒)二两,补骨脂(酒炒)二两,拣参二两,覆盆子二两,嫩鹿角(酥炙)二两,川杜仲(去皮酒炒)二两,怀牛膝(去苗酒洗)二两,青盐二两,柏子仁二两,当归身(酒洗)二两,川巴戟(水泡去心)二两,远志(甘草水泡去心)二两,锁阳(酥炙)二两,怀山药二两,肉苁蓉(酒洗)二两,川椒(去目微炒)一两,菟丝子(酒洗净炒,罐酒炙烂捣成饼晒干)二两,巨胜子二两。
阴虚火动素有热者,加川黄柏(酒炒)二两,知母(酒炒)二两,紫河车一具(用壮盛妇人首生男胎,先以米泔水洗净,次入长流水中再洗,新瓦上慢火焙干)。
右忌铁器,精制后称和一处,石臼内捣成饼,晒干磨为细末,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好酒送下。忌三白。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滋肾水,养心血,添精髓,壮筋骨,扶元阳,润肌肤,聪明耳目,宁心益智,乌须黑发,固齿牢牙,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壮阳种子,却病轻身,长生不老,真陆地神仙。
[按语]
方中赤白何首乌、枸杞子、白茯苓、怀牛膝、当归身、菟丝子、补骨脂七味药物即古方“七宝美髯丹”。《本草纲目》称七宝美髯丹能乌须发,壮筋骨,固精气,续嗣延年。其基本功能则是滋肾强精。方中拣参(即人参)、生地黄、熟地黄、麦门冬、天门冬五味药物即“人参固本丸”,功能滋养精血、乌须黑发、延年益寿。以上二方功能均为滋精养血,也都是著名的延年益寿方药。
长寿不老仙丹在七宝美髯丹、人参固本丸二方基础上加味而成,方中增加山茱萸、黄精、五味子、覆盆子、山药、巨胜子等药以加强其滋肾强精之力。方中更用鹿角、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锁阳、杜仲、川椒、菟丝子等温肾壮阳之品,从而使本方药成为阴阳双补之剂,不仅能滋肾强精,而且也能温肾助阳。方中用青盐以引诸药归肾,而加强诸药的补肾功能。方中更用川萆薢以祛风胜湿,强壮筋骨;用柏子仁、远志以养心安神。本方所用药物多为著名的滋补强壮、抗衰防老之品。如人参、何首乌、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黄精、茯苓、五味子、补骨脂、当归等均已为现代实验研究证实确有滋补强壮和延长寿命的作用。可以说本方是"精英"荟集,有关功能主治也非妄言虚语。
本方药是阴阳双补之剂,一般人均可服用。但因方中滋腻之品较多,所以平素脾胃虚弱者应当慎用。如系阴虚火旺之人,应如方中所说,更加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紫河车以滋精养血,方为妥当。
长春广嗣丹
《清太医院配方》正方
熟地、茯苓、山药、山萸、金樱、故纸、胡芦巴、鹿胶各二两,楮实子、苁蓉、巴戟、川楝、大茴香、杜仲、枸杞、韭菜子、沉香、蝉蜕、肉桂、川附子、青盐、龙骨、荜澄茄、五味子各五钱,黄柏二钱。
共研细末,炼蜜和丸,每服二三钱,用淡盐汤送下,白开水亦可。忌食烧酒、萝卜、诸般血物。
治男子下元虚损,久无子嗣,阳痿不兴,兴而不固,肾寒精冷,遗尿不禁,腰腿疼痛,行步无力,耳鸣眼花,迎风流泪,牙齿稀落,须发早白,饮食难化,面色无光,长怕寒冷,不耐烦劳,以上诸症并皆治之。此药培元固本,益髓添精,兴阳种子,增寿延年,通畅百脉,壮实五脏,真有长春广嗣之方,螽斯衍庆之功。
[按语]
中医认为“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方中熟地黄乃厚味之品,故为滋肾强精、养肝补血之要药。山茱萸甘酸而涩,气温质润,入肝、肾二经,甘润主补,酸涩主收,故能滋补肝肾,收涩精气。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三经,味甘主补,故能上补肺气而止咳止渴,中补脾胃而止泻止带,下补肾元而缩尿涩精,且既不塞中腻胃,又不化燥伤津,素有“三焦平补药”之称,方中用之以滋精固肾,补脾益气。金樱子酸涩收敛,功专固涩,方中用之以固涩精气。楮实子味甘气寒,滋精气而壮筋骨,益颜色而明双目。枸杞子甘平质润,能补益诸精不足,养血明目,健脑养神,易颜色而乌须发。五味子,五味兼备而酸独胜,故主收敛,能敛肺气而滋肾精,生津液而收汗,益精神而止泻。方中黄柏滋阴降火;龙骨镇惊安神,固涩精气。以上诸药,功在滋肾强精,固摄下元。
方中破故纸、肉苁蓉、巴戟天、韭菜子、杜仲、胡芦巴、附子、肉桂均为温肾助阳之剂。荜澄茄功能温暖脾肾,健胃消食;大茴香温肾暖肝,理气健胃;沉香温脾暖肾,摄炎归元。以上诸药,功在温肾助阳,兼以温中和胃。
鹿角胶功能壮元阳,补血气,生精髓,壮筋骨,既能滋精血,又能壮元阳。青盐引诸药以归肾。川楝子清下焦之湿,导相火以下行。蝉蜕又名蝉退、蝉衣、蝉壳、金牛儿等,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味甘咸性凉,入肺、肝二经。《名医别录》称其“主小儿惊痫,妇人生子不下。”《药性论》谓其有“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痫,兼能止渴”。《本草衍义》说它“治目昏障翳。”《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疔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疏风散热、宣肺透疹、镇惊定痉药使用,这里主要是取其镇惊安神的功能。
本方药功能培元固本,添精益髓,兴阳种子,适宜于中老年人下元虚损、阳痿不兴、兴而不固、精冷遗尿、腰膝痠痛、耳鸣眼花、牙齿稀落、须发早白者服用。青年人下元虚损,久无子嗣者亦可服用。阴虚火旺者忌服。
天河不老丹
清·年希尧《集验良方》正方
客问如何白发,只因走泄元阳,谁知仙道有奇方,效验应如影响;四两茯苓乳制,头生男乳为良,夜来还露不须忙,乳了又将添上,只待乳多药少,称来八两相当;石脂二两赤为良,四两川椒共炒,存脂去椒不用,还将各药推详;朱砂葵制谨提防,拣下三钱明亮;槐角用黑牛胆制,煮干焙过焦黄;苁蓉故纸药如常,巴戟龙骨共放,每件三钱称准,炒干其实馨香;胎发用他十个,血竭三钱相旁,先把发来溶化,后将竭入中央,火用文武莫相伤,务要调匀清爽;以上共为细末,再将鹿角熬霜,四两和丸桐子大,初服九丸酒下,后添五粒何妨;丹田春意暖洋洋,七日之间强壮,此药久服不断,管教脱换臭皮囊,有缘得遇妙仙方,素年从此与天长。
[按语]
方中主要药物是茯苓、川椒、赤石脂、鹿角霜。茯苓益智安神,健脾利湿;川椒补命助阳,暖胃消食,散寒除湿,解郁杀虫。二者均是著名的延年益寿药物,配伍同用,《邵真人经验方》名之“仙方椒苓丸”,功能“补益心肾,明目驻颜,顺气祛风,延年。”
赤石脂味甘涩性温,《本草纲目》称其“补心血,生肌肉,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本草汇言》说它“渗停水,去湿气,敛疮养心气,明目,益精”。此处用之以养心血,固肾精,从而加强“仙方椒苓丸”补益心肾之功。鹿角霜功能温肾助阳,固涩精气,方中用之是为进一步加强“仙方椒苓丸”的补命之功。
方中用朱砂以养心安神;肉苁蓉、破故纸、巴戟天以温肾助阳;龙骨镇心安神,固涩精气。
血竭又名骐麟竭、麒麟竭、麒麟血、木血竭、海蜡,为棕榈科多年生常绿藤木植物麒麟竭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等地,我国广东、台湾亦有种植。入药以外表色黑如铁,研末色红如血,燃之其烟呛鼻者佳。其味甘咸性平,入心、肝二经,功能散瘀止痛,止血生肌。
槐角清热润肝,祛风凉血;牛胆清肝泻热,镇惊解毒。二者相配,即《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中的“胆槐丹”,功能清肝凉血,乌须黑发,明目固齿。
本方药功能温肾补命,养心安神,兼能活血行瘀,祛风明目,适宜于肾阳虚衰、心神失养、虚风上扰、头目眩晕、目昏耳聋、须发早白、腰膝痠痛、阳事痿弱、遗精滑精、妇女带下者服用。如系阴虚火旺或阳热素盛者,则应忌服。
太极丸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正方
知母,属金主清润肺金,苦以降火,佐黄柏为金水相生之理,去毛酒浸一宿,略炮为净末二两四钱;黄柏,属水主滋肾水,苦以坚精,去皮盐酒浸三日,略炮褐色为净末三两六钱;破故纸,属火主收敛神气,能使心包之火与命门火相通,故元气坚固,骨髓充实,涩以治脱也,用新瓦焙香为净末二两八钱:胡桃仁,属木主润血气,凡血属阴,阴恶燥,故油以润之,破故纸与之相配,有木火相生之妙。古书云:黄柏无知母,破故纸无胡桃仁,犹水母之无虾也。去黄皮,待各药成末,将此三两二钱研为浆无渣,和入诸药内;砂仁,属土主醒脾开胃,引诸药归补丹田,香而能窜,和合五脏冲和之气,如天地以土为冲气也,去壳先将五钱用花椒一两炒,去椒不用,又用五钱不炒,共为净末一两。
右五味各制如法,足数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早晚用白汤或茶酒随意送下,服至三年,效不可言,服至终身,地行仙矣。
[按语]
原书称“人五脏配天五行,一有不和则为疾;药有五味,各主五脏,可使调和,故曰太极。”天有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人有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脏配五行,即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之间处于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之中,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正如《类经图翼》所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说明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只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生生不息。人之五脏也是如此,彼此之间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而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维护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如果这种相对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就会发生疾病。“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这里是指脏腑的正常生理状态。方中所用五种药物禀五行之气,各属一脏,知母清润肺金;黄柏滋养肾水;破故纸收敛神气,温助心火;胡桃仁润血气,养肝木;砂仁醒脾土而和中。故本方药能使失调的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这也就是方名“太极丸”的来历。
方中破故纸即补骨脂,又名婆固脂、胡韭子、补骨鸱,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补骨脂的果实,味辛性温。《日华子本草》称其“兴阳事,明耳目”。《本草纲目》说它“治肾泄,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本草经疏》认为“补骨脂能暖水脏,阴中生阳、壮火益土之要药也。……以其能暖水脏,补火以生土,则肾中真阳之气得补而上升,则能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以荣养五脏,故主五脏之劳,七情之伤所生病。”在临床上多与胡桃肉合用,此法出自唐代郑相国,据郑相国说:“予为南海节度,年七十有五,越地卑湿,伤于内外,众疾俱作,阳气衰绝,服乳石补药,百端不应,元和七年,有诃陵国舶王李摩诃,知予病状,遂传此方并药,予初疑而未服,摩诃稽首同请,遂服之,经七八日而觉应验,自尔常服,其功神效。十年二月,罢郡归京,录方传之。用破故纸十两,净择去皮,洗过,曝捣筛令细;胡桃瓤二十两,汤浸去皮,细研如泥,更以好蜜和令如饴糖,瓷器盛之。旦旦以暖酒二合,调药一匙服之,便以饭压,如不饮酒人,以暖热水调之,弥久则延年益气,悦心明目,补添筋骨”。后世的青娥丸即是在此基础上加减而成。据现代药理研究,补骨脂所含补骨脂乙素,能扩张冠状动脉,并有较高的选择性,并不增加心肌内的无氧代谢,毒性也很低。另据报道,补骨脂的挥发油有抗癌作用,补骨脂乙素可抑制肉瘤-180。近来有人研究补骨脂、肉苁蓉、菟丝子、干地黄、玉竹、黄精、党参七种药物对家蚕寿命的影响,发现除地黄外,其余各药都能显著延长家蚕寿命,其中补骨脂效果最好(延长6%)。有人在用酶与受体筛选常用中药生理活性时,发现补骨脂有精神健康活性。
本方药功能调补五脏,既滋阴又助阳,既补火又润燥,兼能醒脾和中。本方药性平和,不温不燥,不寒不热,且对脾胃无碍,无明显禁忌。
无价保真丸
清·鲍相璈《验方新编》正方
九制熟地(忌铁)四两,全当归二两五钱,川芎(酒浸炒)一两五钱,杜仲(姜汁炒,去丝)一两半,白茯苓(人乳拌蒸)一两半,甘草(酒炒)一两,金樱子(酒澄去毛子)一两,金石斛(酒浸)三两,淫羊藿(去边梗酥炙或羊油炒)一两。以上各药俱用顶好烧酒制,惟服药不拘何酒。杜仲另研为末,同各药末加入生白蜜共捣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好酒下。治一切虚损诸疾,服至一月面目光泽,半年后退老还童,房事无异,少年百病不生,冬月手足不冷,夏月身体不热,男子须发不白,妇人能多生育。益精补髓,功效无穷。
[按语]
方中金樱子别名刺梨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等,为蔷薇科常绿攀援灌木金樱子的果实,味甘微酸涩性平,入肺、脾、肾三经。《名医别录》称其“止遗泄”。《本草正》谓其能“止吐血、衄血,生津液,收虚汗,敛虚火,益精髓,壮筋骨,补五脏,养血气,平咳嗽,定喘急,疗怔仲惊悸,止脾泄血痢及小便不禁。”《蜀本草》说它“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本草纲目》录有“金樱子煎”,方为“霜后用竹夹子摘取,入木臼中杵去刺,劈去核,以水淘洗过,捣烂,入大锅水煎,煎减半,滤过仍煎,似稀汤,每服一匙,用暖酒一盏调服。活血驻颜。”古时有些地方还用金樱子煎馈赠亲朋,因为它有补益之功。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将其作为固精涩肠、敛肺缩尿药使用。近来的研究结果表明,金樱子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有人用金樱子喂养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二三周后,血清胆固醇分别降低12.5%和18.67%,β-5脂蛋白于给药三周后亦有明显下降,肝脏与心脏的脂肪沉着也均较对照组轻微,粥样化程度也很轻微,而对照组的粥样硬化程度则十分严重。此外,金樱子还有抑菌和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金石斛即金银石斛之简称,乃石研之珍品。石斛又名林兰、禁生、杜兰等,为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金钗石斛或铁皮石斛、长爪石斛、细茎石斛、重唇石斛、钩状石斛、广东石斛、细叶石斛、罗河石斛等的茎。其中以金钗石斛质地最佳,味甘淡微咸性寒,入肺、胃、肾三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补三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名医别录》则说它有“轻身延年”之功。目前临床上主要将其作为养阴生津、清热益胃使用。
方中以熟地黄配伍金樱子、金钗石斛滋肾强精;淫羊藿以温肾壮阳,祛风胜湿;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川芎以养血活血;白茯苓健脾利湿,益智安神。
甘草又名蜜甘、美草、灵通、蕗草、国老,关于国老之名的来历,《名医别录》说:“国老即帝师之称,非君而为君所宗。”甘草在一般情况下虽然很少作为君药使用,但它“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许多处方中都少不了它,因其有这等重要作用,故将其称为"国老"。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甘草根茎上端的芦头部分叫甘草头;根的末梢部分或细小的很叫甘草梢;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叫甘草节;甘草削去外面的栓皮叫粉甘草,简称粉草,质地较佳;甘草加炼蜜炒后称炙甘草,未炙者称生甘草。甘草,生者味甘性平,炙者味甘性温。甘草功能和中缓急,润肺止咳,调和诸药,解诸药毒。生用兼可清热解毒,炙用则能补裨益气。甘草梢多用于清解下焦热毒;甘草头多用于痈肿疮疡。甘草节也有生炙之分,功能与生甘草或炙甘草相近。此方中用甘草主要取其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的功能。据现代药理研究,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实验性溃疡、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镇咳、镇痛、抗惊厥等多种作用。此外,甘草还可使实验动物体重增加,并能增强肌力,说明它确有一定补益和强壮作用。实验研究证明,甘草也确有解毒作用,不仅能解药物之毒,而且可减缓细菌所产生的毒素作用。
本方药有滋阴助阳、养血活血、强壮筋骨、补脾益气等作用;适宜于中老年人阴阳两虚者服用,也可用于治疗阴阳两虚、身体瘦弱、阳痿遗精等症。原方后曾记载:“四川一刺史年方壮,患五劳七伤,四肢无力沉困痠软,面目无光,交合之时阳痿不举,下元虚冷,夜梦遗精,得此方合药未及服而病卒。有院工戈禺年七十六,亦患此症,即以前药与之,服至十日,旧症若失,每夜房事不绝”。以此来看,本方药的兴阳作用是很好的。本方药性平和,一般人均可服用,但性机能亢进者应当忌用。
长生药酒秘方
清·陆成本《经验良方》正方
生羊肾一具;沙苑蒺藜四两,筒纸微炒;桂元肉四两;淫羊藿四两,用钢刀去边毛,羊油拌炒;仙茅四两,要真者,用糯米汁泡去赤汁:薏苡仁四两。用滴花烧酒二十斤浸三七日。随量时时饮之。种子延龄,兼乌须发,甚效甚速。
[按语]
此方原名“药酒秘方”,为了标明其功效,特在原方名前加“长生”二字。方中羊肾,又名羊肾子、羊腰子,为山羊或绵羊的肾脏。《本草纲目》将羊分为大尾羊、胡羊、洮羊、羋羊、封羊、地生羊、羵羊等数种。陶宏景认为“羊有三四种入药,以青色羖羊为胜,次则乌羊”。羖羊,又名羝羊,即牡羊,亦即公羊;母羊,古人称之为牝羊。羊肾入药则以白羖羊者为佳。羊肾味甘性温,《名医别录》称其“主补肾气虚弱,益精髓。”《日华子本草》谓之“补肾虚耳聋阴弱,壮阳益胃,止小便,治虚损盗汗。”《本草纲目》说它“治肾虚消渴。”据谢利恒《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羊肾性质与心同,功用补肾,壮阳,益精。治虚损劳伤(同米水煮服),肾虚精竭(切于鼓汁中,以五味米糅作羹粥食),下焦虚冷(煮熟和米粉炼成乳粉,空腹食),膀胱蓄热,小便淋沥,消渴,盗汗,耳聋,腰痛(去膜阴干为末,酒服),劳痢(合脂作羹食),疗癥瘕(同蒜薤煮熟食)”。并云:“此物以白羝羊者良,千金、外台、深师诸方,治肾虚劳损消渴脚气等症,皆用羊肾煮汤煎药,益用为向导,各从其类也。”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补肾气、益精髓以及肾经的引经药使用。在中医理论中,同气相求、以脏补脏是常用的补益法则之一。此方中用羊肾,意亦在以肾补肾,据现代药理研究,羊肾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维生素A多种人体必需物质,从而也证明“以脏补脏”是有科学根据的。
沙苑蒺藜补肾固精,缩尿明目;淫羊藿、仙茅温肾壮阳,祛风胜湿;薏苡仁利湿除痹,健脾止泻。
本方药功能重在温肾壮阳,兼能祛风除湿,适宜于中老年肾阳虚衰者服用,也可用于治疗肾阳虚衰、阳痿不举、精冷滑泄、腰膝疼痛、瘦弱无力等症。阴虚内热或阳热素盛者忌服。
在原药方的附记中说:“海上瞿翁有药酒秘方,留为海澄令,曾拔敝同年温月庭于童子科,温视鹾浙直,念未有以报知已,数信促之,入会城,时有翁见商犯重辟,託瞿居间,瞿足痹不能行,商以药饮之,四日则假策竹,步履如旧,神其方,愿捐千金之酬获之,大有验,翁今九十二,神气勃勃,视听饮映如壮夫……予四十无子,嚼此方数剂始得之,连举数子。以此方赠人,无不效者”。以此来看,本方药不仅有延年之功,而且对治疗足痹、男性不育证也确有效验。
乌发延年地仙方
宋·《太平圣惠方》正方
远志一斤(去心),白茯苓一斤,熟干地黄一斤,地骨皮一斤,麦门冬一斤半(去心);焙苣胜子一斤,蒸,曝干去皮。
右件药,捣罗为末,以枣肉和,木杵臼捣千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温酒下四十丸,晚食前再服。忌生葱、大蒜、萝卜等。令发黑,延年,久服可貌如童子,齿落重生,行如奔马。
[按语]
此方原无名,“乌发延年地仙方”系编者据其功能而拟加。方中主药为麦门冬,据《本草正义》记载:“麦冬,其味大甘,膏脂浓郁,放专补胃阴,滋津液,本是甘药补益之上品。”《本草汇言》则认为“麦门冬,清心润肺之药也。主心气不足,惊悸怔仲,健忘恍惚,精神失守;或肺热肺燥,咳声连发,肺痿叶焦,短气虚喘,火伏肺中,咯血咳血;或虚劳客热,津液干少;或脾胃燥涸;此皆心肺肾脾元虚火郁之证也。然而味甘气平,能益肺金;味苦性寒,能降心火;体润质朴,能养肾髓,专治劳损虚损之功居多。”方中更用远志滋肾强精,益智安神;白茯苓养心益智,健脾利湿。另用熟地黄滋精补血;苣胜子填精益髓,养血润燥;地骨皮不仅有清热凉血的功能,而且有滋肾益精的作用。
本方药功能滋精养血,生津润燥,益智安神,虽兼顾心、肝、肾、脾、肺诸脏,但重在心肾,适宜于中老年人心肾阴虚、精亏血少、毛发枯燥或脱落早白、齿枯松动、耳聋目昏、心悸失眠者服用。凡阳虚内寒者应禁服。
长生不老丹
明·朱橚《普济方》正方
苍术一斤四两,酒浸四两,醋浸四两,盐汤浸四两,米泔水浸八两;莲肉一斤,用猪肚一个,入莲肉煮,去肚不用;五味子四两;茯苓四两;枸杞子四两:熟地黄四两。
右为细末,酒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酒或盐汤下。
[按语]
方中苍术功能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据现代药理研究,苍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约为1.0025%),并具有降血糖、镇静等作用。北京医院老年病研究所,用维生素A、Bco、C合剂进行人胚肺二倍体细胞抗衰老的研究,发现该合剂能使细胞寿命延长28%,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二倍体细胞有抗老化作用。
茯苓功能健脾利湿,益智安神,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古人称之为“上品仙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茯苓的主要有效成分茯苓多糖,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它不仅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有较强的抗癌作用,茯苓中还含有茯苓酸、蛋白质、卵磷脂、麦角甾醇、组氨酸等,其中的卵磷脂是一种神经系统滋补强壮刘。这说明古人称茯苓能“保神”、“益智”是有科学道理的。实验研究还证明,茯苓有降血糖、抗溃疡和利尿作用。作为抗衰防老药,道家常将茯苓与苍术配伍同用,如《经验方》中的“服术法”,《笔峰杂兴方》中的“茯苓膏”,均为苍术与茯苓组合而成的延年益寿名方。苍术与茯苓配伍同用,《经验方》称其能“乌髭发,驻颜色,壮筋骨,明耳目,除风气,润肌肤,久服令人轻捷。”《笔峰杂兴方》谓能“除风湿,健脾胃,变白、驻颜、补虚损”。
莲子肉功能养心安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猪肚味甘性温,补脾益胃,破积消食。莲子配伍猪肚,《医学发明》名之为“水芝丸”,《本草纲目》谓之“补虚益损”,张继有等人所著《补注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一书,称“本方为补养心肾,健脾胃,除虚损,壮精力的补养方剂,可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健忘、精神恍惚、胃肠功能紊乱而食少腹泻,以及男子遗精、女子带下等症。”苍术、茯苓配以水芝丸,不仅补脾养心之力增加,而且具有一定益肾固精作用。
方中更用五味子以加强其养心安神、固肾涩精之功,用枸杞子、熟地黄以加强其滋肾强精之力,从而成为补脾、养心、益肾的方剂。
方中的莲子肉虽然目前尚未能证明它有抗衰防老作用,但在中医古代文献中确有不少关于莲子延年益寿的记载,如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说莲子有“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甘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之功,《本草拾遗》又说它能“令发黑,不老”。枸杞子,现代研究证实它不仅有降脂、降糖、强壮神经等作用,而且能够延长动物的寿命;熟地黄,日本报道它可防止老化、增进神经的反射机能。
生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能例外,“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本方名之为“长生不老丹”,是言其有良好的延年益寿功效。从本方药物的功能及现代研究情况来看,也应该说这并不是虚妄之言。本方具有补肾强精,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功能,故适宜于中老年人肾精不足、心脾两虚、未老先衰、精力衰减、记忆力减退、须发早白、食少纳差,或遗精、带下者服用。此方药性平和,补肾强精而不腻胃,健脾燥湿而不伤精,一般人均可服用。但阴虚火旺或阳虚内寒者,则非其所宜。
[附方]  不老丹
《普济方》另有“不老丹”,方为“莲子肉一斤,酒浸三日晒干;藕节一斤八两,去土晒干;白花苔一斤半,去皮;枸杞子半斤,生用;熟地黄四两;九节菖蒲四两,生用。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空心温酒下。”
[按语]
此方较前方少苍术、五味子,多藕节、九节菖蒲,药虽有所不同。但功能相近似。因本方加用藕节清热凉血之品,所以药性似较前方更为平和。
长生延寿丹
明·李梃《医学入门》正方
人参、附子、胡椒各七钱,夜明砂、没药、虎骨、龙骨、蛇骨、五灵脂、白附子、朱砂、麝香各五钱,青盐、茴香各四钱,丁香、雄黄、乳香、木香各三钱。
右为末,另用白面作条圈于脐上,将前药一料分为三份,内取一份,先填麝香末五分入脐孔内,乃将余二份药入面圈内,按药令紧,中插数孔,外用槐皮一片,盖于药上,以艾火灸至五六十壮,遍身大汗,苟不汗,则病未除,再于三五日后又灸,至汗出为度。慎风寒,戒生冷油腻,保养一月,百病皆除,益寿延年。妇人腹冷无子,尤宜此灸,去麝香加小脑一钱。
夫人之脐也,受生之初,父精母血相受凝结以成胞胎,在母腹中母呼儿呼,母吸儿吸,是一身脐带如花果在枝而通蒂也,既生之后,从口呼吸,脐门自闭;既长之后,外耗精神,内伤生冷,真气不得条畅,所以熏脐固蒂,如水灌土培草木自茂也,人常依法熏蒸则荣卫调和,安魂定魄,寒暑不侵,身体轻健,其中有神妙也。
[按语]
本方全名叫“彭祖补阳固蒂长生延寿丹”。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小茴香、丁香、胡椒温阳散寒;青盐引诸药以入肾;白附子祛风痰;夜明砂清肝明目;五灵脂、乳香、没药行血化痰,通络止痛;朱砂、龙骨镇惊安神;虎骨强筋壮骨,追风定痛;雄黄解毒杀虫,燥湿祛风;麝香芳香辟秽,开窍通络,因其辛香走窜,所以又能帮助其它药物进入人体,从而发挥其药理效用。蛇骨入药有两种。一是黄颔蛇骨,据《本草纲目》记载:它“主治久疟劳疟”;二是蝮蛇骨,《本草纲目》称它“主治赤痢”。本方中用蛇骨不知取其何种功能。“长生延寿丹”不仅能温阳益气,而且有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辟秽解毒、强壮筋骨等作用。
用药物灸脐防病治病和抗衰防老,在中医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如《养生书》即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针灸集成》也有类似记载。关于灸脐抗衰防老的机理,李时珍说:“胎在母腹,脐连于胞,胎息随母,胎出母腹,脐带既剪,一点真元,属之命门丹田,脐干自落,如瓜脱蒂,故脐者人之命蒂也”。即是说脐是人的生命根蒂,灸脐可以巩固生命根蒂,所以常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近来的研究表明,一定的药物贴脐或灸脐,可以作用于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所以古人用药物灸脐延缓衰老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本灸法适宜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者使用,特别是对伴有阳痿、滑精、遗尿或尿频、妇人带下者更为适宜。而阴虚火旺或阳热素盛之人,则应当慎用。
太上混元丹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正方
紫河车一具,用初生男子者良,以东流水洗断血脉,入麝香2钱在内,以线缝定,用绢裹悬胎于砂锅内,入好酒五升,慢火熬成膏子;沉香、朱砂各-两;人参、苁蓉(酒浸)、乳香各二两;白茯苓(去皮)、安息香(去沙酒熬)各二两。
右为末,入河车膏子和药末,杵千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沉香汤尤佳。详此丹以紫河车为主,但佐使之药太轻,无病之人久服,可以轻身延年,补损扶虚。
[按语]
此方出自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方中主药是紫河车,又名胞衣,虽自唐代已开始入药,但很少为人所知,自朱丹溪言其大能补益之后,遂为时用,吴球用之创“大造丸”,功效卓著,自此以后,始为医家所重视。据《本草纲目》记载:“丹书云: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爱橐籥,铅汞之匡廓,胚胎将兆,九九数足,我则乘而载之,故谓之河车,其色有红有绿有紫,以紫者良。”故名紫河车。紫河车味甘咸性温,入肺、肝、肾三经,乃血肉有情之品,大补元气,滋精养血,“乃阴阳两虚之药,有反本还元之功。”吴球说它“久服耳聪目明,须发乌黑,延年益寿,有夺造化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紫河车含有多种免疫因子,能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紫河车尚含有多种激素,可以促进胸腺、脾脏、子宫、阴道、乳腺、甲状腺、睾丸等器官的发育。从七十年代以来,国外一些专家对人体胎盘进行了新的研究,发现它还含有许多重要的抗病因子,如“抗肝硬化因子”、“抗白血病因子”、“止血因子”,以及“抗衰老因子”。紫河车所含有的“抗衰老因子”、“免疫因子”,以及它所含有的多种激素与酶,可能是其抗衰防老的物质基础。
方中人参不仅大补元气,且能生津益智;白茯苓健脾利湿,安神益智;朱砂养心安神;肉苁蓉、沉香温肾助阳;乳香、安息香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本方药不仅大补元气,而且滋精养阴,温肾助阳,通经活络,阴阳双补,补而兼行,适宜于中老年人精气亏虚、形体瘦弱者服用。作为延年益寿药,一般人均可服用,但阴虚内热之人不宜服用,可改服“大造丸”。
[附方]  混元胎丹
宋·洪遵的《洪氏集验方》载有“混元胎丹”,方为“首儿衣,收时连带中元血收,用长流水净洗,控干入瓷瓶中,下无灰法酒三大盏,麝香随下之,多止一钱或半字,以纸封瓶口,下用文武火燃,候酒将尽取出,再入酒三盏,依前煅,却用竹蓖或金银蓖不住搅,以觉烂糜似粥模样,待冷取出,入砂盆内细研如粉,另入外料:人参二两,茯苓二两、乳香半两,朱砂半两水飞过凉干取净,山药四两,以上并为细末,人参等须择佳者,右用上件药末,入于所煮药内,如干时,更用原煅酒旋旋添;搅匀一处,为丸梧桐子大,慢火焙干。每日空腹服五十粒,加至一百粒,用温酒盐汤下,良久用甜淡饮食饱压。服饵补漏壮气,固冲益髓,通神明,延寿命,久无嗣患者服此有验。”
[按语]
此方与太上混元丹相比,少沉香、芙蓉、安息香三味,多山药一味,二者药物组成及功能相近,但“混元胎丹”之温肾助阳之力似嫌稍弱。
乌龙丸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正方
九香虫一两,半生半熟;车前子四钱,微炒;陈皮四钱,白术五钱;杜仲八钱,酥炙。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盐白汤或盐酒送下,空心服,临卧仍服一次尤妙。此方有大奇效,能理膈间之滞气,助所肾之亏损,久服延年,妙在九香虫一物。
[按语]
本方据云为当时四川何总兵之方,方中主药是九香虫,又名黑兜虫、瓜黑蝽、屁板虫、打屁虫、屁巴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全虫,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以成虫越冬,隐藏石隙间,幼虫无翅,成虫有翅能飞,均能食害瓜类植物。其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油样粉状物,气如茴香,味微咸,入药以个大、棕褐色、油性大、无虫蛀者为佳。九香虫,味咸性温、入肝肾二经,《本草纲目》称其能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本草新编》说它有“兴阳益精”之功,并认为“九香虫,虫中之至佳者。入丸散中,以扶衰弱最宜。但不宜入于汤剂,以其性滑,恐动大便耳。九香虫亦为兴阳之物,然非人参、白术、巴戟天、肉苁蓉、破故纸之类,亦未见其大效也。”故方中更入杜仲以助其温补肝肾;车前子以利湿清热,强阴益精;白术以健脾燥湿;陈皮理气行滞,化痰和中,从而成为补益肝肾、利膈宽中之剂。
本方药功能补益脾肾,利膈和中,适宜于脾肾亏虚、胸膈气滞、腰膝痠痛,阳痿不举,胸膈胀闷,脘痞食少者服用。阴虚阳亢者应当忌服。
天门冬酒
唐·王焘《外台秘要》正方
天门冬,捣取汁一斗,入麯二升,糯米二斗,候麯发佳,按家酿法酿之。春夏凉服,秋冬温服,每服一盏,常令酒气相接,勿至醉吐,慎生冷醋滑鸡猪鱼蒜,特忌鲤鱼,亦忌油腻。疗五脏六腑大风,洞泄虚弱,五劳七伤,癥结滞气,冷热诸风痫恶疾,耳聋头风,四肢拘挛猥退,历节风,万病皆主之,久服延年轻身,齿落更生发。
[按语]
本方原名“千金天门冬酒”,查《千金要方》有类似药方,但名曰“服食天门冬法”。天门冬又名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等,为百合科攀援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天门冬的块根。其味甘苦性寒,《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不饥。”《本草纲目》谓其能“润燥滋阴,清金降火。”《长沙药解》亦说:“天冬清金化水,生津止渴,消咽喉肿痛,除咳吐脓血。”《千金要方》则说:“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羸瘦,偏枯不随,风湿不仁,冷痹,心腹积聚,恶疮,痈疽肿癞。亦治阴痿,耳聋,目暗。”天门冬含天门冬酰胺、粘液质、β-谷甾醇及5-甲氧基甲基糖醛。药理研究表明,天门冬有镇咳解热作用,煎剂体外试验,对炭疽杆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的脱氢酶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呼吸;天门冬对良性乳腺肿瘤,特别是对乳房小叶增生有治疗作用,对乳腺癌也有辅助治疗作用。本方药功能主要是滋肾清肺。适宜于阴虚火旺,特别是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者服用。但阳虚之人则应当忌服。
[附方甲]神仙服天门冬法
明·朱橚等人编著的《普济方》载有“神仙服天门冬法”,方为“天门冬二斤,熟地黄一斤。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三丸,以温酒化破服之,日三服。忌食鲤鱼。如居深山远行,辟谷不饥,服至十日,身轻目明,二十日可百病愈,颜色如花,三十日发白变黑,齿落更生,四十日行及奔马,百日服之延年矣。”
[按语]
此方为上方更加熟地黄而成。天门冬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熟地黄滋阴补血。二者相配,其滋肾强精更强,临床上适用于肾精亏虚、水亏火旺者服用。但因本方药性较滋腻,所以脾胃虚弱者应服忌服。
[附方乙]服天门冬方
《普济方》尚载有“服天门冬方”,用天门冬鲜者,捣取汁,微火煎取五斗,下白蜜一斗,胡麻炒末二升,合煎搅匀息手,可丸即止火,下大豆黄末和为饼,径三寸,厚半寸。一服一枚,日三。百日以上得益,此方最上,妙包众方。
[按语]
此方系由天门冬、胡麻子、大豆黄、白蜜四味药物组成。方中用天门冬以滋阴润燥,润肺降火;胡麻子以滋补肝肾,益血润燥;大豆黄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白蜜补中益气,润燥解毒,调和诸药。本方药功能滋精养血,润养五脏,尚能益气补脾,适用于精血津液不足,形体羸瘦,皮肤枯燥,须发早白者服用。阳虚及脾胃虚弱者应当忌服。
[附方丙]吕祖铁拐杖
清·陈杰所著的《回生集》录有“吕祖铁拐杖”,方为“天门冬,去心一斤;熟地;炒一斤;白茯苓,去皮乳拌一斤。右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三丸,黄酒送下。此药能消除百病,能令颜如童子,远行不饥,须发不白,身体不倦。”
[按语]
此方即“神仙服天门冬法”更加白茯苓而成,功能滋肾强精,养心安神,适用于中老年人心肾两虚、腰膝痠痛、须发早白、健忘失眠者服用。阳虚内寒者忌服。
中山还童酒
明·龚廷贤《万病回春》正方
马蔺子一升埋土三日取出,马蔺根洗切片一升,黄米二斗水煮成糜,陈麯二块为末,酒酵子二碗,并前马蔺子共和一处,做酒待熟,另用马蔺子根一升,用水煮十沸,入酒内三日,每日搅匀,去渣随量饮醉,其酒饮尽须发尽黑,其酒之色如漆之黑。
歌曰:中山还童酒,人间处处有,善缘得遇者,便是蓬莱叟。
[按语]
本方在《东医宝鉴》、《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书中均有收录。马蔺子又名蠡实、荔实、马楝子、马薤、马帚、铁扫帚、剧草、旱蒲、豕首、三坚等,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马蔺的种子。马蔺的根入药叫马蔺根,其中、花也均可药用。马蔺子味甘性平,《神农本草经》称其“主皮肤寒热,胃中热气,风寒湿痹,坚筋骨,令人嗜食,久服轻身。”《名医别录》谓之“止心烦满利大小便,长肌肤”。《唐本草》说它“疗金疮血内流,痈肿有效。”目前临床上也主要是作为清热解毒药使用。马蔺根的性味、功效与马蔺子相同。据研究,马蔺子有避孕作用,有人给小鼠口服马蔺子醇浸膏,发现具有抗生育、抗着床等作用。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门;脾为后天之本,水谷生化之源;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所出。所以古人在研究抗衰防老时对肾脏功能的盛衰尤为重视,其次也非常重视心、脾二脏的功能。古代的绝大多数延年益寿药方也多是从补肾入手的,也有不少是以补肾为主,兼顾心、脾诸脏的。总之,“扶正固本”是抗衰防老、延年益寿的重要法则,而且已为多年的医疗实践和现代的科学研究所证实。如已为现今动物实验证实有延年益寿作用的何首乌、补骨脂、黄精、肉苁蓉、菟丝子、地黄、玉竹、党参、人参、黄芪、硫黄、漏芦、枸杞子、女贞子、麦门冬、灵芝、刺五加皮、冬虫夏草、紫河车、茯苓、淫羊藿、黄花、泽泻、杜仲等,其中大多数是补肾类药物,有一部分则属于补脾益气药,而属于中医“祛邪”类的药物则极少。但某些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类药物也是有延年益寿作用的,如前面提到的漏芦、泽泻,以及本方中的马蔺子、马蔺根。另外象蒲公英、石苇、地榆等清热利湿药,古人也常作为延年益寿药使用,对其机理则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从中医理论来说,部分清热利湿药具有益寿作用,很可能是因其具有调整人体阴阳失调的功能。因为阴阳平衡乃人生命之本,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本方用马蔺子与根虽属清热解毒,实在于取其祛邪扶正而达到平调阴阳的目的。
本方药功能清热解毒,适宜中老年人阳热素盛,口干口苦,喜凉怕热,身上烦热,面色潮红,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者服用。对于气虚阳衰,身体虚弱者均应列为禁忌。
大菟丝子丸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方
菟丝子(洗净酒浸)、鹿茸(酥炙去毛剉)、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石龙芮(去土)、泽泻各一两,巴戟(去心)、防风(去苗钗)、肉苁蓉(酒浸切焙)、杜仲(去粗皮剉炒)、茴香(炒)、沉香、白茯苓(去皮)、牛膝(酒浸一宿)、石斛(去根)、续断、山茱萸(去核)、补骨脂(炒)、熟干地黄(酒蒸)、荜澄茄各三分,桑螵蛸(酒浸)、五味子、覆盆子(去枝萼)、芎藭各半两。
右药为末,以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服。如脚无力,木瓜汤下,晚食前再服。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少腹拘急,四肢痠痛,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怯气短,夜梦惊恐,精神困倦,喜怒无常,悲忧不乐,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心腹胀满,脚膝痿缓,小便滑数,房室不举,股内湿痒,水道涩痛,小便血出,时有遗沥,并宜服之,久服填骨髓,续绝伤,补五脏,去万病,明视听,益颜色,轻身延年,聪明耳目。
[按语]
方中的主要药物是菟丝子、鹿茸、肉桂、附子、石龙芮。菟丝子味辛甘性平,《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纲目》列为蔓草类之首。《龙草汇言》谓“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本经逢原》称“菟丝子,祛风明目,肝肾气分药也。其性味气温质粘,与杜仲之壮筋骨暖腰膝无异。其功专于益精髓,坚筋骨,止遗泄”。菟丝子也具有延年益寿之功,如《名医别录》即称其“久服明目轻身延年”。《抱朴子》也记载说:“取实一斗,酒一斗,曝干再浸,又曝,令酒尽乃止,捣筛,每酒服二钱,日二服。此药治腰膝,去风,兼能明目,久服令人光泽,老变为少。”近来研究结果也表明,菟丝子确能显著延长家蚕寿命。
附子功能回阳补火,散寒除湿;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鹿茸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
石龙芮又名地椹、天豆、石能、鲁果能、水堇、苦堇、堇葵、胡椒菜、彭根,为毛茛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石龙芮的全草。石龙芮生于潮湿地区及水边,甚至生于水中,我国南北各地皆有分布,其果实亦入药,称为石龙芮子。石龙芮味苦辛性平,有毒,《本草纲目》称其“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满,久服轻身明目不老。”《名医别录》谓其“平肾胃气,补阴气不足,失精茎冷,令人皮肤光泽,有子。”《本草纲目》诊断“石龙芮乃平补之药,古方多用之,其功与枸杞子、覆盆子相埒。”《本草汇言》则认为“石龙芮,补阴精,祛风燥之药也。凡相火炽盛,阴燥精虚者,以此充入诸滋补药,服食甚良。故《本草》主风寒湿热成痹,有润养筋脉之功;主补肾益精明目,有充嗣延龄之妙。”此方中用之,一方面取其滋肾益精,润筋明目之力;另一方面则用以兼制肉桂、附子诸药之燥。
方中更用肉苁蓉、巴戟天、破故纸、沉香、小茴香以温肾助阳;熟地黄、五味子、覆盆子、山茱萸、桑螵蛸滋肾强精;牛膝、杜仲、续断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荜澄茄温暖脾肾,健胃消食;白茯苓健脾利湿,安神益智;泽泻渗湿利尿;石斛养阴生津;防风祛风胜湿。
芎藭又名川芎、山鞠穷、香果、胡藭等,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味辛性温,入肝胆二经。《神农本草经》称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亦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本草正》谓“川芎,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故能散风寒,治头痛,破瘀蓄,通血脉,解结气,逐寒痛,排脓消肿,逐血通经。”《本草汇言》则认为“芎藭,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凡散寒湿,去风气,明目疾,解头风,除胁痛,养胎前,益产后;又癥瘕结聚,血闭不行,痛痒疮疡,痈疽寒热,脚弱痿痹,肿痛却步,并能治之。味辛性温,气善走窜,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同,调一切气。”据研究,川芎能扩张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水浸剂能降低动物的血压。川芎还有防治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它能保护雏鸡避免因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营养性脑病。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药使用。
本方药功能温肾壮阳,滋肾填精,祛风胜湿,强壮筋骨,适宜于中老年人阴阳两虚者服用;也可用于治疗阴阳两亏所引起的目暗耳鸣,心怯气短、夜梦惊恐、精神困倦、阳痿不举、脚膝痿缓、四肢痠病等症。此方药虽既补阳也补阴,但重在温阳,所以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太乙护命丹
明·朱橚《普济方》正方
甘菊花、麦门冬(去心焙)、枸杞子(焙)、白术、人参、白茯苓、远志、菖蒲(石上者)、桂(去皮)各六两。
右捣罗为粗末,取春采生地黄五十斤绞取汁,同药末于银器内,遂旋入地黄汁,微妙,候入尽汁焙干,再捣为末,炼蜜和丸,更入酥少许,同捣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食前,清酒下二十丸,渐加至五十丸,复渐减至二十丸,周而复始。治五脏虚损,兼实脏腑,变白反黑,满骨髓,令风邪不能侵,久服除百病,益精血,延年却老。
[按语]
本方用生地黄和枸杞子配伍以滋肾强精,补肝养血。生地黄,《本草经疏》谓之“乃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据近来研究,地黄有防止老化和增进神经反射机能的作用。
枸杞子,《本草经疏》谓之“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据研究,枸杞子有降血脂作用,并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还有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近来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枸杞子尚能延长家蚕的寿命,具有一定的延年益寿功效。
方中用白茯苓、石菖蒲、麦门冬、远志以益智安神。据近代药理研究,白茯苓不仅有利尿、降血糖、抗溃疡、抗肿瘤等作用,而且对神经系统确有强壮作用,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麦门冬也确能延长家蚕的寿命;石菖蒲具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还有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此外,尚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远志含有植物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腺体分泌而有祛痰作用。
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从现代药理的研究角度来看,菊花是一种神经强壮药和清凉解热药。菊花不仅有抗菌消炎作用,而且还有降血压作用,是一种适宜于老年人常服的保健药物。老年人长期服用菊花,可使人肢体轻松,耳目聪明,能提神醒脑,夏天服之可起到清凉爽神的作用。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益智。据现代药理研究,人参是一种很好的全身性强壮剂,对人体的生理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其病理则能使之趋向于正常化。近来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确能使细胞的传代次数增加,具有延年益寿功效。
桂心辛甘大热,纯阳之性,能外散风寒之邪,内补肾命之火,且能温中焦暖脾胃,肉桂偏入血分,能温营血,善化寒凝。
白术,《本草汇言》谓之“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据现代药理研究,白术不仅有利尿作用,而且有降糖、抗凝作用,实验还证明白术能促进小鼠体重增加,使肌张力增强,有一定的强壮作用。
本方药具有滋肾强精,补脾益气,养心安神,滋补强壮,延年益寿,降脂,降糖,抗肿瘤,助消化等多种功能,适宜于中老年人须发早白、精力衰减、记忆力减退者服用。此方药性平和,一般人均可服用,但阳虚内寒者服用时要谨慎。
大造丸
明·吴球《活人心统》正方
紫河一具,即胎衣,男用男胎,女用女胎,须头生者佳。以米泔水洗净,新瓦上焙干为末。盖儿孕胞中,脐系于胞,受胞之气养。胞系于腰,受母之荫。丹溪云:父精母血相合生成,真元气所钟也。夫名为紫河车者,以天地之先,阴阳为祖,胚胎将兆,九九数足,此则载而乘之,故超然非他草木之类可比。古方治虚劳甚者用之,良以此也。一人患虚弱,阳物仅具形迹,面色萎黄,因以河车配诸药为丸,服之不二料,体貌顿异,连生四子;一妇人年六十时衰病,以此入加白药服之即强健,自此每自制服,寿至九十有余,且以其药惠诸亲属,即济甚众;一人大病后不能作呼声,服此即气壮呼声出矣;一人足不能任地者半年,服此丸即能远行矣。用于女人尤好不可言,盖河车本所自出,各从其类耶。若月水不调,兼小产难产及多生女少生男夫妇,服之可以生男,历历可考。又有别法,只用河车一味制丸,治失心风等病无不验,病危将绝气者一服可更活一二日。大抵此药补益之功极重,故百发百中,久服耳聪目明,须发乌黑,延年益寿,有夺造化之功,故名大造。配合诸药亦有至理,注于各药之下。人或曰,此物难得,若贫难者多与钱物买之即可得,何难之有。若赂收生婆偷窍为用,则又非君子之用心也,虽补勿为。此药焙干重一两五钱者佳。
败龟板年久者良,童便浸三日,酥炙黄脆,二两,除腰背痠疼,骨中寒热。此药大有补阴之功,又能治心。
黄柏去粗皮,用盐酒浸,炒茶褐色一两五钱。泻下焦隐伏之火,补肾经不足之水。盖邪火只能动物,不能生物,此药与前味补阴补肾之至药,同为河车之佐,冲和而无弊也。
杜仲酥炙去丝,一两五钱。此药主肾亏粗损,腰疼余沥,又壮筋骨益气。
牛膝去苗,酒浸晒干,一两二钱。壮阳益精,主腰脊疼,手足拘挛。此下部之药,引药下行,与前四味是少阴肾经之药。古方加陈皮名补肾丸,配河车又名补天丸。
生地黄怀庆肥大沉水者二两半,入砂仁末六钱、白茯苓二两,用稀绢同包,入银罐内,好酒蒸干,添煮七次,去茯苓、砂仁,只用地黄。盖地黄得砂仁、茯苓及黄柏则入少阴肾经,此四味为天一生水丸,秘而不传。如无银罐,瓦罐亦可。凉心内血热,除五心烦热。
人参去芦一两,止渴生津,和中益气,安神止惊悸。天门冬去心,一两三钱;麦门冬去心,一两三钱;夏加五味子七钱。前四味手太阴肺经药也。二门冬保肺气不令火邪上升,降肺气下行于肾,然其性有降无升,得人参则而能升。故云:主多生子,以此也。古方加生地黄名固本丸。只麦门冬、五味子、人参三味名生脉散。此方配合之意,大抵以金水二脏为生化之源,用补肺肾二药及人参补气,地黄补血,合河车以成大造也。凡用药须用新鲜真正者,制药又须如法,不可苟,不然无效。一方去麦门冬。
妇人加当归二两,去龟板。男女患怯症者去人参。男子遗精白浊、女人赤白带下,加煅过牡蛎粉一两五钱。
右诸药各为细末,惟地黄另用木臼乘湿捣烂,再添酒米糊与诸药和匀,共捣千余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盐汤进一服,临卧再进一服。寒月以好酒进亦妙。此乃滋补中第一方也。
[按语]
明代《红炉点雪》、《景岳全书》,明代《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亦皆载有此方。其药味、药量、制法、用法及功能主治基本相同。《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亦俱有记载,但方名改为“河车大造丸”。《辞典》中的药味同本方,仅数味药物剂量略有差异。《药典》则更减去人参,使之成为专于滋补阴精的方剂。
考其源流,此方可能脱胎于《丹溪心法》中的“补天丸”。“补天丸”一方,药物组成为紫河车、黄柏、龟板、牛膝、陈皮、干姜,也有“夏加五味子”一语。而《体仁汇编》中的“补天大造丸”一方,较大造丸多陈皮、干姜、枸杞子、小茴香、当归身数味,很可能是本方或“补天丸”的发展。
本方的主药是紫河车。紫河车又名胎衣、胞衣、混沌皮、混沌衣、混元丹,为人的胎盘。它入药始自唐·陈藏器之《本草拾遗》,其河车之名喻河中之舟船,陆地之车,取其皆能载物之义。中医认为紫河车不仅能大补元气,而且能益精养血。据研究,紫河车含有多种抗体,可用于被动免疫;还含有干扰素,有抑制多种病毒侵害人体细胞的作用。因此,它可用于预防和控制病毒性感染。人体胎盘中还含有促性腺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催产素样物质、多种甾体激素,以及多种有应用价值的酶。以此来看,紫河车确实具有滋补强壮作用。据《中医免疫》记载:苏联有人用长期注射胎盘血清的方法进行长寿试验,他们曾对45-89岁年龄组的25人经11年的试验、观察,发现受试者的衰老现象停止了,其中部分人比试验前还显得年轻,他们预言这批受试者有可能会活到200岁以上。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是众所周知的滋补强壮药物;生地黄、黄柏、龟板、天门冬、麦门冬功能滋补阴精;杜仲、牛膝补肝肾,壮筋骨。诸药组合在一起,则具有益气养阴之功,但重在滋精益血。凡气虚精亏血少者皆可服用,“久服耳聪目明,须发乌黑,延年益寿,有夺造化之功。”因此方多滋腻之品,又偏于滋阴,所以脾胃虚弱及阳虚内寒之人不宜服用。
[附方]资生大造丸
清·年希尧的《集验良方》一书有“资生大造丸”,方为“人参一两,山药二两,补骨脂二两,五味子一两,川牛膝二两,覆盆子一两,楮实子一两,龟板一两(酥炙),鹿角膠二两,生地一两,枸杞子一两,肉苁蓉二两,菟丝子一两,紫河车一只,白茯苓四两,川杜仲二两,山茱萸二两。右共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早四钱,开水或盐汤下。忌生姜、胡椒、生萝卜、油面炒料等物。其药能添精补髓,益气生血,固元阳,健脾胃,壮筋骨,安五脏,驱风湿,令人耳目聪明,不受外邪,健步乌须。”
[按语]
前方大造丸重在滋养精血,补益元气。本方药则不仅能滋精养血,而且可以温阳益气,是阴阳、气血俱补的延年益寿药,适宜于中老年人阴阳气血俱虚、形体羸弱,须发早白、耳聋目昏、腰膝痠痛者服用。
大培丹
清·年希尧《集验良方》正方
何首乌四斤,白莲子一斤,白术一斤,当归二斤,龙眼肉二斤,黄芪二斤,石斛十两,牛乳五碗,人乳五碗,覆盆子四两,枸杞子四两,补骨脂六两,五加皮六两,巴戟肉十两,肉苁蓉五两,菟丝子三两,杜仲二两,山药半斤,地黄一斤,人参一斤,阿胶一斤,肉桂二两,紫河车六两,脐带十条,胎发五两,柏子仁二两,鹿茸四两,白莲花一朵,虎胫骨四两,白茯苓五两。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钱,滚汤送下。久服延年益寿,返老还童。
[按语]
方中用黄芪、人参、白术、白茯苓以补气;当归、地黄以补血;鹿茸、肉苁蓉、补骨脂、巴戟天、菟丝子、杜仲、肉桂以温肾助阳;何首乌、枸杞子、山药、石斛、覆盆子以滋肾强精。
阿胶又名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系用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因其原产于山东省东阿县而得名。《水经注》对此有记载:“东阿县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本草》所谓阿胶也。”东阿县即现今之阳谷县,其井称“古阿井”。此井之水含有丰富钙、钾、镁、钠等矿物质,色绿质重,每担古阿井水比普通井水约重三市斤左右。《神农本草百种录》中即有“阿井之水较其旁诸水重十之一二不等”的记载。《本草纲目》也有阿井之水“清而且重”的描述。阿胶之所以被誉为道地药材,与其利用阿井之水熬制是有着重要关系的。因东阿县用阿井之水熬制的阿胶品质优良,为历代帝王常用的滋补之品,故又名“贡阿胶”、“贡胶”。除山东外,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沈阳等地亦产阿胶。阿胶不论产于何地,总以色乌黑、光亮、透明、无腥臭气、经夏不软者为佳。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诸经,《本草纲目》称其“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滋阴补血、润肺止血药使用。据研究,阿胶主要是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合成的,含氮16.53-16.54%,基本上是蛋白质。药理实验结果表明,阿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成,并能改善动物体内的钙平衡,使血钙升高。此外,阿胶还有防治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作用。
龙眼肉功能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益智;莲子养心益脾,固肾涩精。人乳,味甘咸性平,入心、肺、胃三经,《本草再新》称它能“补心益智,润肺养阴,除烦止渴,清热利水,止虚劳咳嗽,治眼目昏红。”《韩氏医通》也说它“大能益心气,补脑,治消渴症、风火症。”《随息居饮食谱》则说它“补血,充液,填精,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机关,壮胃养脾,聪耳明目。”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益气养血、生津润燥药使用。牛乳与人乳功能相近。柏子仁养心安神,滋精润燥;五加皮祛风胜湿,强筋壮骨;虎骨强筋壮骨,搜风止痛。
莲花又名菡萏、荷花、水花,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味苦甘性温,入心、肝二经。《日华子本草》称其能“镇心,益色,驻颜。”《日用本草》说它“涩精气”,《本草再新》则说它能“清心凉血,解热毒,治惊痫,消湿去风,治疮疥。”目前临床上主要是作为活血止血、去湿消风药使用。
紫河车大补元气,益精养血。脐带又名坎气、命蒂,味甘咸性温,《本草通玄》称其“充养血气”。《本草汇言》谓之“补肾命,解胎毒,化痘毒。”《饮片新参》说它“治虚劳,纳肾气,定喘咳,敛汗。”据研究,脐带含有脐带激素,对雌性幼小鼠有促进发情的作用,可使子宫、卵巢肥大,子宫粘膜肥大增殖;对去势小鼠也有此作用。这说明脐带有性激素样作用。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补肾纳气使用。胎发即胎儿的头发,不仅有消瘀止血之功,而且有一定补肾作用。
本方功能滋阴助阳,益气养血。方中所选多为著名的滋补强壮药,其中何首乌、黄芪、枸杞子、补骨脂、五加皮、肉苁蓉、菟丝子、地黄、人参、白茯苓、紫河车等,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确有延年益寿作用。本方药适宜于中老年人阴阳、气血亏虚,形体消瘦,精力衰减,肌肤枯燥,头晕耳聋,须发早白,牙齿松落者服用。内有痰热或阴虚火旺者忌服。
千金延寿丹
明·虞抟《医学正传》正方
五味子、菟丝子(煮烂,另研)、川牛膝、杜仲(姜汁抖炒丝断)、川当归(酒浸)、山药、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熟地黄各一两,肉苁蓉二两,人参、白茯苓、大茴香、泽泻、地骨皮、鹿茸、菖蒲(九节者)、花椒(炒去汗)、巴戟(去心)、远志(去心)、覆盆子、枸杞子、柏子仁各五钱。
右共磨为细末,勿犯铁器,蒸捣,炼密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汤酒或姜盐汤下。如大便溏小便不利加车前子二两。如精滑或梦遗加赤石脂、山茱萸各五钱。忌萝卜菜。治诸虚百损、怯弱欲成痨瘵及大病后虚损不复。凡人中年后常服,可以却疾延年。
[按语]
此方出自明·虞抟《医学正传》。为“五子衍宗丸”与“人参固本丸”更加川牛膝、杜仲、肉苁蓉、巴戟天、鹿茸、大茴香、花椒、山茱萸、山药、地骨皮、川当归、白茯苓、远志、石菖蒲、柏子仁、泽泻诸药而成。
五子衍宗丸,方见《丹溪心法》,由五味子、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五种药物组成,功能添精、补髓、补肾,主治男子禀赋不足、肾气虚弱或房劳过度、精血衰少、阳痿不举、精薄无子。
人参固本丸最早见于《瑞竹堂经验方》,由人参、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五味药物组成,功能益气养阴、填精益髓,适宜于精气衰少、心肾两亏、形体消瘦、须发早白、男女精亏不孕以及肺劳虚热、咳嗽失血、自汗盗汗者服用。两方相合,不仅加强了五子衍宗丸的滋肾强精作用,而且尚有益气之功。
本方更增加茱萸、泽泻、山药、地骨皮、当归以加强其滋精益髓作用,用鹿茸、肉苁蓉、巴戟天、大茴香、花椒、杜仲、牛膝以温肾壮阳,从而使其成为阴阳双补之剂。方中更添当归、茯苓、远志、柏子仁以养心安神,使本方药成为既能滋肾强精,又能温肾助阳,尚能安神益智的方剂。
因为肾主藏精,为元阴元阳之府,乃人之先天之本、生命之门;心主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充神明,天地交泰,水火既济,则生生不息,故有延年益寿之功。因本方功能滋阴补阳,养心润肺,故又可用于治疗各种虚损之证。服此药应“忌萝卜菜”,因据古代医学文献记载:莱菔“久食涩营卫”,“多食渗入血,则其白人髭发”。
[附方]斑龙固本丸
《寿世保元》载有“斑龙固本丸”,与千金延寿丹相近,但少木香、虎胫骨、附子、大茴香四味,并改鹿茸为鹿角胶,二方功能也基本相同。
千金封脐膏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正方
天门冬、生地黄、熟地黄、木鳖子、大附子、杏仁、蛇床子、远志、牛膝、肉苁蓉、官桂、菟丝子、肉豆蔻、虎骨、鹿茸、麦门冬、紫梢花各二钱。
右为末入油一斤四两,文武火熬黑色,去渣,澄清;入黄丹半斤、水飞过松香四两,熬,用槐柳条搅,滴水不散为度;再下硫黄、雄黄、朱砂、赤石脂、龙骨各三钱为末入内,除此不用见火,将药微冷定,再下腽肭脐一副。
阿芙蓉、蟾酥各三钱,麝香一钱不见火,阳起石、沉香、木香各三钱俱不见火,右为细末入内,待药冷下黄蜡六钱,放磁器内盛之,封口,放水中浸三日去火毒,取出摊缎子上或红绢上亦可。贴之六十日方无力再换。一方加乳香、没药、母丁香。
歌曰:灵龟衰弱最难全,好把玄书仔细看,助老精神还少貌,常时贴上返童颜,金龟出入超凡圣,接补残躯越少年,虽然不同天仙位,却向人间作地仙。
[按语]
原书称此方为内阁秘传。方中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熟地黄滋肾强精;鹿茸、蛇床子、肉苁蓉、菟丝子、紫梢花、硫黄、腽肭脐、阳起石、沉香温肾助阳;附子、官桂回阳补火,散寒除湿;远志、朱砂、龙骨镇惊安神;杏仁润肺止咳,行滞消食;赤石脂固涩精气;木香行气和胃;松香祛风燥湿;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虎骨为猫科动物虎的骨骼,入药多和颅骨或胫骨,尤以虎胫骨为佳,用时除需要辨其真伪外,应选择个大、质重、坚实、黄白色、无残肉者。用毒药杀死之虎,其骨发黑,不宜使用。虎骨味辛性温,入肝肾经,功能追风定痛,健骨定惊。据现代药理研究,虎骨对各种实验性“关节炎”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虎骨尚有良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未发现有毒副作用。
黄丹即铅丹,又名丹粉、朱粉、铅华等,为用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铅。商品铅含铅量差别很大,其波动在5-34%之间。黄丹味辛咸性寒,有毒,功能拔毒生肌,坠痰镇惊。
雄黄又名黄金石、石黄、天阳石、黄石,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并含有其它重金属盐、味辛苦性温,有毒,功能祛风燥湿,辟秽解毒。
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成熟种子,味苦微甘性温,有毒,功能解毒散结。
蟾酥又名蟾蜍眉脂、蟾蜍眉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而成,味甘辛性温,有毒,功能解毒消肿。据现代药理研究,蟾酥有多种功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中枢、横纹肌均有兴奋作用。此外,尚有镇咳平喘、镇痛抗炎、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
阿芙蓉即鸦片,又名阿片、底野迦,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味甘性温,有毒,功能固涩精气,敛肺止咳,涩肠止痛。阿芙蓉含二十多种生物碱,但临床常用的只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和那可汀四种,具有良好的镇痛、镇咳作用,尚有涩肠止泻、催眠等作用,内服容易成瘾。
肉豆蔻,别名豆蔻、肉果、迦枸勒,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子,味辛性温,功能温中燥湿,消食固肠。
麝香功能开窍辟秽,通络散瘀,其性辛香走窜,能助诸药进入体内,发挥其作用。本方功能滋阴助阳,益智安神,理气和中,辟秽解毒。
古人认为脐内通于命门丹田,是人之生命根蒂,此药膏贴于脐部,其药力可以通过脐而直达于命门丹田,以滋育肾阴,培护肾阳,巩固人的生命根蒂、先天之本。近来有人在用肉桂、丁香等温阳药贴脐治疗慢性气管炎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药贴脐可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特别是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各种免疫检查指标。经他们观察,用温肾助阳药贴脐,还对感冒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同时能够增进患者的食欲。这说明药物贴脐有一定的延年益寿作用。此膏一般人均可使用,无明显禁忌。
大还丹
清·鲍相璈《验方新编》正方
淫羊藿(剪去边毛羊油炒)十两,地黄(酒泡九蒸九晒)十二两,金樱子(去心毛酒浸)、破故纸(酒浸)、仙茅(酒浸)各八两,当归(酒浸)、石斛(酒浸)各六两,菟丝子(酒浸)五两,麦门冬(去心炒)、白菊花各四两二钱,杜仲(盐水炒)、肉苁蓉(酒洗去筋膜焙干)、山萸肉(酒浸)、枸杞子(酒浸)、锁阳(酒浸)、真山药(炒)、白蒺藜(砂锅炒)、沙苑蒺藜(炒)各四两,续断(炒)、青盐各三两一钱,巴戟肉(酒洗)、白茯苓、牡丹皮(炒)、小茴香(酒浸)、楮实子(酒浸)、覆盆子(酒浸)、淮牛膝(酒浸)、远志肉(用甘草水炒)、泽泻(炒)、石菖蒲(炒)各三两,天门冬(酒浸)二两一钱,北五味子(炒)二两,胡芦巴(酒浸)二两,核桃肉一斤,猪腰子十二个,羊腰子十二个。
各药磨成细末,将腰子切开塞满,麻线缚定,放蒸笼内蒸熟晒干,连腰子捣成细末,用白蜜六七斤炼熟和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早晚用二三钱,淡盐汤送下。腰子内药末以塞满为度,不必尽入其中也。此丹水火兼补,服之壮元阳,暖丹田,益精神,饮食加,筋力强健,百病不生,功效难以尽述。
[按语]
方中熟地黄、杜仲、肉苁蓉、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巴戟天、白茯苓、小茴香、楮实子、怀牛膝、远志、石菖蒲、五味子,此十四味药合在一起,即《杨氏家藏方》中的著名延年益寿方药“还少丹”。“还少丹”以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楮实子、五味子滋肾强精;以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温肾助阳;以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以山药、茯苓、石菖蒲益脾和中;以白茯苓、石菖蒲、远志、五味子养心安神。因此,“还少丹”可“大补本气虚损及治脾胃怯弱、心松恍惚、精神昏愦、气血凝滞、饮食无味、肌瘦体倦、目暗耳聋。”《杨氏家藏方》并云:服“五日有力,十日眼明,半月筋骨盛,二十日精神奕,一月夜思饮。”据《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还少丹”大补心肾脾胃四经虚损。治精血不足,精髓不固,饮食不进,发热盗汗,牙龈浮肿,神衰力弱,腰痠体倦,久服轻身还童。妇人服之,泽宫颜,暖子宫,去一切病。
“还少丹”更加一味续断,即《华佗方》之“打老儿丸”。二方功效相近,均为兼顾心肾脾三脏的阴阳双补之剂。
方中破故纸、核桃肉、杜仲三味组合成方,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青娥丸”,也是著名的延年益寿方药。这里用其以助打老儿丸温肾助阳之功。
方中更用金樱子、覆盆子、天门冬滋肾强精;石斛、麦冬养阴生津;当归补血;淫羊藿、仙茅、菟丝子、锁阳、沙苑蒺藜、胡芦巴温肾助阳;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牡丹皮清热凉血,和血消瘀;白蒺藜平肝明目,散风行血;泽泻渗湿利水。青盐,方中用之以引诸药归肾,而加强其补肾功效。羊腰子即羊肾,又名羊肾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肾脏,味甘性温,《名医别录》称其“补肾气,益精髓”。《日华子本草》谓之“补虚耳聋、阴弱、壮阳益胃,止小便,治虚损盗汗。”《本草纲目》则说:“《千金》、《外台》、深师诸方,治肾虚劳损、消渴、脚气,有肾沥汤方甚多,皆用羊肾煮汤煎药,盖用为引向,各从其类是也。”目前临床上常用之以补肾气,益精髓,同时也常作为肾经引经药。猪腰子即猪肾,为猪科动物猪的肾脏,据《本草纲目》记载:“猪肾性寒,不能补命门精气,方药所用,借其引导而已。”这里也主要是作肾经的引经药使用。
本方药的主要功能为益阴助阳,兼益智安神、强壮筋骨,适宜于中老年人阴阳两亏、腰膝痠痛、精神萎顿、须发早白、牙齿松动者服用,阴虚火旺者应忌服。
万年延寿丹
明·朱橚《普济方》正方
川乌一两,苍术竹刀刮去皮用二两,好花椒二两炒出汗,小茴香二两微炒,白茯苓二两,南木香一两。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温酒盐汤下,空心服,以干物压之。
[按语]
此方出自明·朱橚等人编著的《普济方》。川乌系乌头的一个品种。乌头又名乌喙、金鸦、毒公、奚毒、耿子等,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块根。乌头有野生的与栽培的两种,野生者名之草乌或草乌头,栽培者称为川乌或川乌头。乌头味辛性热,有毒,目前临床上多作为温经散寒、祛风止痛药使用。但甄权所著《药性论》说它尚有“益阳事,强志”之功。乌头与附子同出一本,所以《本经疏证》认为“乌头之用,大率亦与附子略同,其有异者,亦无不可条疏而仲比之也。”古人认为附子具纯阳之性,功专助阳,大补命门真火,逐除风寒湿邪,上能补助心阳,下可补肾命,内温脾土,外固卫阳,所谓“开辟群阴,迎阳归舍”,“果有真寒,无所不治”即为此意。乌头虽重在祛风散寒,但也有补火助阳之功。在乌头之中,川乌头与附子功能更相近,所以其功能应介于草乌与附子之间,即其祛风散寒之力不及草乌,但胜于附子,其助阳补火之功虽不如附子,但强于草乌。老年人常因肾命火衰,招致风寒之邪客阻经脉而发为风痹、半身不遂诸症,故方中用川乌以为主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乌头与附子均有促进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可使皮质素分泌增加,并具有强心作用。西医认为内分泌功能减退是引起衰老的重要机理之一。以此来看,乌头还确有一定的抗衰防老作用。乌头含有乌头碱,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麻痹作用,外用对粘膜及皮肤感觉神经先兴奋后麻痹,这很可能就是乌头祛风胜湿的药理学基础。
苍术健脾燥湿,解郁辟秽;茯苓健脾利湿,养心益智。苍术与茯苓配伍同用,即“苍术膏”,能“除风湿,健脾胃,变白,驻颜,补虚损”。古代服食家亦称二者同用,能“乌髭发,驻颜色,壮筋骨,明耳目,除风气,润肌肤,久服令人轻捷。”
花椒产于四川者谓之“川椒”、“巴椒”、“蜀椒”,产于旧时秦地者称为“秦椒”,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温中散寒,止痛杀虫药使用。但古人认为它还有温肾助阳、延寿乌发等功能。如《神农本草经》说:蜀椒“久服头不白,轻身增年”;《名医别录》说:蜀椒“久服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明目,调关节,耐寒暑”;《药性论》说蜀椒:“通神去老,益血,利五脏,生毛发。”《日华子本草》则说:蜀椒“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本草纲目》认为它具有“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尤虫,止泄泻。”花椒与茯苓相伍成方,《邵真人经验方》名之为“仙人椒苓丸”,功能“补益心肾,明目驻颜,顺气祛风,延年。”方中小茴香功能温脾暖肾,理气和中。茴香与花椒相伍,其温脾暖肾之功益彰。木香行气去滞,温中和胃。
本方药功能温肾助阳,暖脾和中,兼益心智,适宜于中老年人脾肾阳虚、形寒喜暖、腰膝冷痛、小便频数或夜尿频多、须发早白、精神倦怠、纳少便溏者服用。凡阴虚火旺或阳素盛者均当忌服。
八仙添寿丹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正方
何首乌六两用竹刀切片,用瓦甑蒸,蒸时用黑豆五升,一层豆一层药,蒸一时取出晒干,如此九次,豆烂换好者曝干听用;川牛膝六两;山茱萸肉、柏子仁、知母、黄柏、当归各四两;败龟板四两,酥炙。
右同为极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酒送下三十丸,七日后添十丸,至七十丸止。忌烧酒、萝卜辛辣之物。此药能乌须发,壮筋骨,调荣卫,久服延年。
[按语]
方中何首乌、牛膝二味,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何首乌丸”,“专壮筋骨,长精髓,补血气,久服黑须发,坚阳道,令人有子,轻身延年。”二药相配功在强肾滋精。此方即是在“何首乌丸”基础上加味而成。方中加山茱萸以滋补肝肾,涩精固脱;柏子仁养心安神,滋肾润燥;知母、黄柏相伍,功能滋阴降火。正如《本草正》说:“知母佐黄柏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盖谓黄柏能制膀胱、命门阴中之火,知母能清肺金、制肾水化源之火。去火可以保阴,是即所谓滋阴也。故洁古、东垣皆以为滋阴降火之要药。”当归补血养血。败龟板即龟版,又名龟甲、神屋、龟壳、败龟甲、败将、龟下甲、下甲、龟版甲、龟腹甲、元武版等,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腹甲,近来也开始采用背甲。乌龟是最长寿的动物,能活百年以上,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乌龟长寿的原因是由于其细胞的分裂代数要比其它动物细胞分裂代数多得多,人一般只有50代左右,而乌龟可达110代。有人还发现龟体内没有致癌因素,所以是不会产生癌变的。乌龟有极强的生命力,几个月甚至几年不吃不喝也不至于死亡。乌龟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冬为多。将龟杀死,剔除筋肉,取其腹甲,洗净,晒干或晾干,称为“血版”;如煮死后所取的腹甲,称为“汤版”。龟版味咸甘性平,入肝肾二经,《本草通玄》称为“大有补水制火之功,故能强筋骨,益心智,止咳嗽,截久疟,去瘀血,止新血。”并云:“大凡滋阴降火之药,多是寒凉损胃,惟龟甲益大肠,止泄泻,使人进食。”《名医别录》亦云:龟甲“良久服资智,使人能食。”《神农本草经》还说:龟版“久服轻身不饥。”目前临床上也主要是作为滋补强壮药使用。
本方药功能滋肾填精,降火益智,适宜于平素阴虚火旺,须发早白,健忘失眠,腰膝痠痛者服用;阳虚内寒、脾胃虚弱及痰湿内盛者忌服。
九仙薯蓣煎
明·方贤《奇效良方》正方
薯蓣、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一升,生牛乳三升。
右烂研杏仁入牛乳绞取汁,以杏仁尽为度。后取薯蓣相合,都入新磁瓶盛之,密封口,安于釜中,以汤煮一后时乃成。每日空心以温酒调一匙服之。治腰脚疼痛、腹内一切冷病,服之令人肥白,颜色悦泽,身体轻健,骨髓坚牢,行及奔马,久服可通仙矣。
[按语]
薯蓣即现之山药,又名藷芧、署预,署豫、玉延、修脆、儿草,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薯蓣的块茎。薯蓣之名由来已久,《山海经》中即称薯蓣,后因唐代宗名“豫”,而与“蓣”音同,为避其讳,改名为薯药。到了宋朝,又因宋英宗名“曙”,而与薯音同,为了避讳,又改名为山药。山药在我国各地多有栽培,但其主要产地则是河南。其中又以河南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古怀庆府所属地县产者质量最佳,故又称做“怀山药”。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三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伤中,补虚羸,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日华子本草》谓其能“强筋骨,主泄精健忘。”李时珍说它“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本草正》认为“山药,能健脾补虚,滋肾固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山药养料丰富,内含淀粉酶、胆碱、粘液质、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及碘、钙、磷等。山药中所含淀粉酶,有人称其为“消化素”,因为它能分解成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所以有滋补效果。目前临床上主要将其作为健脾补肺、固肾益精药物使用。
杏仁润肺止咳,行滞消食。牛乳为黄牛或水牛的乳汁,亦可用奶牛乳汁。古人认为“牛乳乃牛之血液所化,其味甘,其气微寒无毒。甘寒能养血脉,滋润五脏,故主补虚羸,止渴”,是补益气血、生津润燥之佳品。牛乳所含养料丰富,它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含磷蛋白质——酪蛋白,含量平均可达2.9%,也含有白蛋白及球蛋白,这三种蛋白质都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所含脂肪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脂,也含有少量低级脂肪酸,此外尚含有卵磷脂、胆甾醇等;所含的糖主要是乳糖;牛乳亦含有矿物质,主要是钙、磷、铁、镁、钾、钠等以及维生素A、B1、B2、C、D、E,以及胡萝卜素、叶酸、乳清酸、乳酶、生物素等。
本方主要功能是补脾益气,固肾填精,养肺生津,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强壮剂,适宜于精气两亏、津液不足、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者服用,亦可用于久病体弱、反胃噎膈之人,但老年肥胖症及痰湿偏盛之人不适宜服用。
八味丸
清·陆成本《经验良方》正方
川巴戟一两半,酒浸去心,用荔枝肉同炒赤色,去荔枝肉不要;高良姜一两,锉碎,用麦门冬一两半,去心同炒赤色为度,去麦门冬;川楝子二两,去核,用降真香一两,锉碎同炒,油出为度,去降真香;吴茱萸一两半,去梗,用青盐一两同炒后皆用;胡芦巴一两,用全蝎十四个,同炒后去全蝎不用;山药一两半,用熟地黄同炒焦色,去地黄不用;茯苓一两,用川椒一两同炒赤色,去椒不用;香附子一两半,去毛,同牡丹皮同炒焦赤色,去牡丹皮不用。
右一处研为细末,盐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食前盐汤下,温酒亦得。此方温平,补肝肾,清上实下,分清浊二气,补暖丹田……热不流于膈,冷不侵于脾胃,令人耳目聪明。治积年冷病,除累岁沉病,兼治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其效如神。老人常服,延寿延年。
[按语]
本方中巴戟即巴戟天,又名三蔓草、不凋草,为茜草科缠绕或攀缘藤本植物巴戟天的根,味辛甘性温,入肝肾二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大风邪气,阳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本草经疏》称“巴戟天性能补助元阳,而兼散邪”。《本草汇言》则说:“巴戟天,为肾经血分之药。盖补助元阳则胃气滋长,诸虚自退”。《本草求真》认为巴戟天“为补肾要济,能补五劳七伤,强阴益精,以其体润故耳。然气味辛温,又能祛风除湿,故凡腰膝疼痛,风气脚气水肿等症,服之更为有益。”目前临床上也主要作为温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胜湿药使用,常用以治疗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痠痛等症。荔枝甘温滋润,以其炒巴戟天,可去巴戟辛燥走窜之性,而使其专于温肾助阳。
高良姜,又名蛮姜、膏凉姜、良姜等,据《本草纲目》记载:“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吴改为郡,其山高而稍凉,因以为名,则高良当作高凉也。”高良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的根茎。高良姜分布于广东的海南及雷州半岛、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广东、云南多有栽培。它味辛性温,入脾胃二经。《珍珠囊》称其“温通脾胃”。《本草汇言》亦说:“高良姜,祛寒湿,温脾胃之药也。”“此药辛热纯阳,除一切沉寒瘤冷,功与桂、附同等。”目前主要作为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药使用。同麦门冬炒,可减其辛热走窜之性,以防伤耗中和之气。
川楝子,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清热燥湿、疏肝理气药使用,但据《医林篡要》记载,它还能“泻心火,坚肾水,清肺金,清肝火。”《本草纲目》亦说:“楝实,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包相火下行”。这里主要用之以清心火,引心火以下行,从而交通心肾。降真香,又名降香、降真、紫藤香,为豆科乔木降香檀的根部心材,其味辛性温,入肝脾二经,功能行血破滞,理气止痛。降真香与川楝同炒,意在加强川楝子疏肝理气之功,兼制其苦寒之性。
吴茱萸,简称吴萸,为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其味辛苦性温,入肝胃二经,功能温肝暖胃,散寒燥湿,降逆止痛。正如《本草便读》所说:“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者,以脾喜香燥,胃喜降下也。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均可治之。”用青盐炒,以引入肾经。
胡芦巴温补肝肾,逐寒祛湿。全蝎祛风通络,解痉止挛,用其炒胡芦巴,可加强胡芦巴之祛风通络功效。山药功能滋肾涩精、补脾益肺。用地黄炒,可加强其滋肾强精作用。茯苓功能养心益智,健脾利湿。用川椒炒后,则能入肾经而温肾助阳。香附子功能理气解郁,经牡丹皮炒后,则能兼清肝火。
本方重在温补肝肾,暖胃和中,兼能清心凉膈,是温下清上的方剂,适宜于肝肾阳虚、脾胃虚寒,上有虚热、少腹冷痛,男子阳痿或遗精白浊,女子赤白带下、面部烘热、心烦疼痛者服用,也可试用于治疗男女更年期综合征。阴虚火旺或阳热素盛者应当禁用。
九转长生神鼎玉液膏
明·高濂《遵生八笺》正方
白术,气性柔顺而补,每用二斤,秋冬采之去粗皮;赤术,即苍术也,性刚雄而发,每用十六两。二药同用土炒。
二药用木石臼捣碎入缸中,用千里水浸一日夜,山泉亦好,次入砂锅煎汁,一次收起再煎一次,绢滤去渣,将汁用桑柴火缓缓炼之熬成膏,磁罐盛贮封好,入土里埋一二日出火气。日服三钱,白汤调下或含化俱可。久服轻身延年,悦泽颜色。忌食桃、李、雀、蛤、海味等。更有加法曰九转。
二转加人参二两,煎浓十二次熬膏入前膏内。名曰长生神芝膏。
三转加黄精一斤,煎汁熬膏入前膏。名曰三台益算膏。
四转加茯苓、远志各八两,熬膏加入前膏。名曰四仙术志膏。
五转加当归八两,酒洗熬膏,和前膏内。名曰五老朝元膏。
六转加鹿茸、麋茸各三两,研为末,熬膏和前膏内。名曰六龙御天膏。
七转加琥珀,红色如血者佳,饭上蒸二炊,为细末一两(50克),和前膏内。名曰七元归真膏。
八转加酸枣仁,去核净肉八两,熬膏和前膏内。名曰八神卫护膏。
九转加柏子仁,净仁四两,研如泥入前膏内。名曰九龙扶寿膏。
[按语]
方中赤术即今之苍术。苍术、白术,《神农本草经》并未区分,统称为术;至南朝陶宏景,则有赤术、白术之分;自宋以后,始有苍术之名。苍术、白术功能相近,均为健脾燥湿之品,但白术气不香窜,守而不走,而又有补益脾胃之功;苍术气味芳烈雄厚,走而不守,故尚有解郁辟秽之用。
在临床上白术多作为健脾益胃、燥湿和中药使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说:“白术,性温而燥,气不香窜,味苦微甘辛,善健脾胃,消痰水,止泄泻,治脾虚作胀,脾湿作渴,脾虚四肢运动无力”。《本草汇言》又说:“白术,乃扶植脾胃、散虚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苍术则多作为健脾燥湿、解郁辟秽药使用。如《本草正义》上说:“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驱除秽浊恶气,阴霾之域,久旷之屋,宜焚此物而后居人,亦此意也。凡湿困脾阳,倦怠嗜卧,肢体痠软,胸膈满闷,甚至填胀而苔浊厚腻者,非苍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温,亦非此化。……而脾家郁湿,或为填胀,或为肿满,或为泻泄疟痢,或下流而足重跗肿,或积肥滞而二便不利,及湿热郁蒸发为疮疡流注,或寒湿互结发为阴疽痠痛,但有苔浊不渴见,苍术一味,最为必需之品。
苍术、白术又都是古人常用的服食之品,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有不少服术而长生不老的记载。特别是苍术,尤为常用,以苍术为主药的延寿药方不胜枚举。据《本草纲目》记载,服食苍术具有“乌髭发,驻颜色,壮筋骨明耳目,除风气,润肌肤,久服令人轻捷。”二转加人参,以大补元气,生津益智;三转加黄精,以补中益气,添精生津,补益心、肺、脾、肾诸脏;四转加茯苓、远志,以养心安神;五转加当归,以补血养血;六转加鹿茸、麋茸,以温肾壮阳,滋精益血,强筋壮骨;七转加琥珀,以镇惊安神,活血消瘀;八转加酸枣仁,以养肝宁心,敛气安神;九转加柏子仁,以滋肾润燥,养心安神。
本方九转之后,不仅能补脾益气,而且可滋肾壮阳、养心安神、补肝益血。此外,尚可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方中所选药物也多为益寿良药。其中不少药物亦被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确有延年益寿和滋补强壮作用。本方药适宜于中老年人精亏阳衰、气血不足者服用,阴虚火旺者应当忌服。服用者应忌桃、李、雀、蛤、海味等。在临床使用时,可根据人之体质情况,酌情选用其中不同加法。
七宝美髯丹
1926年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正方
何首乌赤白雌雄各一斤(一作赤白重斤余者各一枚),牛膝八两(去苗,以何首乌先用米泔水浸一日夜,竹刀刮去粗皮,切作大片,黑豆铺甑中一层,铺首乌一层,再铺豆一层,铺牛膝一层,又豆一层,重重相间,面上铺豆覆之,以豆熟为度,去豆晒干,次日如前用生豆再蒸,如法蒸七次或九次,晒七次或九次,去豆不用),破故纸八两(清水洗净,黑芝麻同炒,无声为度,去芝麻。一作四两),白茯苓八两(去皮,人乳汁拌,浸透,晒干,蒸过),菟丝子(淘净,酒浸一宿,洗去砂土,晒干,蒸三次,晒三次)取净末八两,当归身(酒洗净,切晒,勿见火)取净末八两,枸杞子八两(去蒂枯者,捣碎,酒浸,晒干)。一方有赤茯苓八两(去皮,黑牛乳汁拌,浸透晒干蒸过)。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龙眼大,制药勿犯铁器。每服一丸(一作三钱)至二三丸,空腹时细嚼,温酒或熟汤、盐汤、米汤送下。忌食莱菔、猪血、糟、醋。补肾元,乌须发,延年益寿,治血气不足,羸峋周痹,肾虚无子,消渴,淋沥,遗精,崩带,痈疮,痔肿等证。
[按语]
本方原仅题为明代“邵应节方”,未具体说明所本医籍。《本草纲目》亦载有“七宝美髯丹”一方,但较本方多一味赤茯苓,余药剂量、制法基本相同,并云录自《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一书。查对原书,并无“七宝美髯丹”之名,所载方中有“七珍至宝丸”,药物与《本草纲目》“七宝美髯丹”相同,但药物剂量则不完全相同。《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是尚载有“助老乌须健阳丹”,除剂量略有出入外,药物与《本草纲目》的“七宝美髯丹”、《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的“七珍至宝丸”完全相同。目前市面销售的“七宝美髯丹”多系依据《中国医学大辞典》之方配制。
此方的主药是何首乌。何首乌有赤白雌雄之分,色黄或黄白者为雄,黄赤者为雌。据《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足厥阴、少阴药也,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
赤首乌、白首乌为两种不同的植物。赤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其成份主要是蒽醌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淀粉、粗脂肪、卵磷质等。经体外试验,何首乌能与胆固醇相结合,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有一定降血糖作用,何首乌中的蒽醌类化合物还能促进肠管的运动。何首乌对神经系统和心脏都有兴奋和强壮作用,有人还观察到,赤首乌能延长二倍体细胞的生长周期,扫描电镜下可见到细胞处于旺盛发育生长中,而对照组细胞则衰老退变。这表明赤首乌确有延缓衰老作用。还有人通过实验证明,赤首乌能使家蚕的寿命延长。白首乌为萝藦科植物大根牛皮消的块根,含白薇素,有强心甙样作用。有人应用“皮片显微投影法”研究白首乌总磷脂对家兔儿仔毛生长的影响,证明白首乌有使毛发变黑的临床功效,并可明显地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对药物引起的细胞免疫减退有防治作用,认为对防衰防老有意义。
方中枸杞子补益肝肾,滋精养血明目;白茯苓健脾利湿,安神益智;当归身补血养血;菟丝子能补肾益精,兼可明目;破故纸温补脾肾,固精缩尿;牛膝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本方药重在滋养肾精,兼可益脾、补肝、养心,适宜于中老年人精血衰少、腰膝无力、遗精阳痿、未老先衰、须发早白者服用,是一种助老长寿的保健药。据《本草纲目》记载:明“嘉靖初,邵应节真人以七宝美髯丹方上进,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这也证实了本方药的功效。本方药虽说不寒不燥,一般人多可服用,但属脾肾阳虚者则应当慎用。
附方甲:青云独步丹
明·龚廷贤的《寿世保元》一书载有“青云独步丹”,方为“赤白何首乌共一斤,黑豆三升,米煮汁浸何首乌一昼夜去汁,再将黑豆拌首乌,木甑内蒸浸五次;当归身酒浸三两;赤茯苓半斤用牛乳浸过煮干;补骨脂盐酒炒四两;甘枸杞酒浸三两;菟丝子半斤酒浸蒸,捣饼焙干;怀牛膝甘草水泡四两;怀生地黄酒浸,入砂仁三钱同蒸,干为末;真没药一两五钱去砂土。
右忌铁器晒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午间姜汤下,临卧盐汤下,忌三白。乌须黑发,延年益寿。”
[按语]
此方比七宝美髯丹多生地黄、没药两味药,其功能与前者基本相同。
附方乙:葆真丸
清·陶东亭的《惠直堂经验方》一书录有“葆真丸”,方为“何首乌二十两 (愈大愈妙,赤白各半,米泔浸一宿,磁片去皮,竹刀切碎,以牛膝十两,黑豆三升同蒸,九蒸、九晒、九露,豆凡九易,首乌、牛膝俱用),熟地黄六两 (择怀庆大者酒洗,拌砂仁、白茯苓末各五钱,蒸至透熟为度),人参(去芦)三两,山药四两,菟丝淘净八两(酒浸蒸一炷香),天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生地(酒洗)、归身(酒洗)、枸杞子(去蒂)各六两,柏子仁八两(汤泡七次去油净)、茯苓(人乳拌蒸)、茯神各六两,柏子仁八两(汤泡七次去油净)、茯苓(人乳拌蒸)、茯神各六两,补骨脂(核桃肉研碎拌炒)、杜仲(盐水炒)各四两。共为细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日清汤下三五钱。如年四十以上,阳气弱而精不固者,加山萸肉、锁阳、苁蓉各四两;如健忘者,加九节菖蒲、远志肉各三两;如思虑过度不睡者,加枣仁三两(炒黑)”。
[按语]
此方系“七宝美髯丹”与“人参固本丸”合方,更加山药、柏子仁、茯神、杜仲而成。本方不仅能滋肾强精,而且能养心安神。从其药物组成来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延年益寿方药,适用于心肾两虚、须发早白、腰膝痠痛、遗精阳痿、健忘失眠、精力衰退者服用。因其重在滋精养血,所以阳虚者不宜服用。
附方丙:彭祖接命丹
清·鲍相璈所著的《验方新编》尚录有“彭祖接命丹”,方为“何首乌、白茯神、赤茯苓、菟丝子(去灰净)、牛膝、当归、破故纸、覆盆子。以上每味十两,不犯铁器,用石臼杵为细末,炼蜜调黄酒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空心黄酒送下,早午晚进三服,七日后每服三钱,忌服芸苔(即油菜,广西称之为菜花,菜子油即油菜子油)、萝卜。此丹最能添精补髓,固精不泄,善助元阳,滋润皮肤,壮筋骨,理腰膝。治下元虚冷、五劳七伤、半身不遂或下部虚冷、膀胱气痛、腰膝痠麻、阳事不举。男子服之行走康健,气力倍添,奔走如飞;女子服之能除赤白带下、血崩,兼通二十四道血脉。功效无穷,难以尽述。”
[按语]
此方与“七宝美髯丹”相比,少枸杞子,多覆盆子、赤茯苓,并易白茯苓为白茯神、赤白首乌为何首乌。此外,还减少了何首乌的剂量。“七宝美髯丹”与“彭祖接命丹”虽然药物组成相近,但二方的功效则有明显的差异。“七宝美髯丹”重在滋养精血,“彭祖接命丹”则为阴阳双补之剂。本方药适用于阴阳两虚,下元虚冷、腰膝痠痛、阳痿不举、遗精滑泄、须发早白、精力衰减,以及女子崩中、带下等症。阴虚火旺者忌服,并应忌芸苔、萝卜。
人参固本丸
元·萨谦斋《瑞竹堂经验方》正方
熟地黄、生地黄、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一两,人参半两。
右五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盐汤送下。十日明目,二十日不渴,自此可致长生也。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