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职业能力的表现形式 - 八牛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37:50
什么叫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就是个体在所从事的职业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它体现了个体在集体进步发展过程中起到的正面的推动作用。不同的职业、岗位,它的职业能力的要求重点也各不相同。
职业能力的高低一般通过以下几种表现形式进行评价:
1.             学习能力——在工作中的学习,实际上是理论的掌握和技能实践的过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意思是学习一项本领、一个技能、一种知识,然后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去在实践行动中去验证他,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吗?体现出“知行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所以说学习能力就是知行合一的能力,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             组织能力——对所掌握或可支配的资源进行调度和分配能力(人、财、物、信息)
3.             沟通能力——沟通即信息的交流,是沟通主体将一定的信息传递给特定的对象(沟通客体),并获得预期反馈的整个过程。沟通最大的要素是双向(或多向)和互动。导致沟通障碍的最大原因有两个:
l   沟通者之间的知识和认知水平差异巨大,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层面不同;
l   沟通者所基于的思维底层结构的差异巨大,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理念不同。
而沟通能力的强弱应该从主沟通方对被沟通对象的理解程度和语言表达、文字表达两方面体现加以评价。
4.             专业技术水平——无论所从事的是技术岗位、经营岗位、行政岗位还是领导管理岗位,专业技术水平都将是评价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所在岗位应该掌握的专业技术,不了解或是没达到一定深度,都会限制个人在工作中的发挥,也就是产生了发展瓶颈。
5.             对领导决策的理解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上级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在布置工作时为了不限制部下在工作中的发挥,也为了规避布置工作太具体而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多半采用概念性、原则性、目标性、建议性的任务描述来分配工作。这就需要下级对于上级布置工作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消化能力。
6.             创新能力——分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管技术还是模式都是资源的再利用和资源的重新整合的过程。
7.             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与他人合作的原则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有些人并没有认为到与周围人合作必要性,盲目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认识程度,而忽视了任何一件工作都有与本单位或外单位人员进行合作的内容或步骤这一必然条件。所以出现了问题后便主观的认为是其他相关人员的问题。
8. 适应和融入能力——在适应中求发展,在融入后谋创新。
9.             自我约束能力——很多的人的失败原因是自制力缺乏。只注重大事情上的成功,而不注重小节,最后步了蚁穴溃坝的后尘。自我约束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公众形象。
10.       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应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实际工作中经验的积累和其他知识面的宽度。
11.       忍耐性和持续性——杜绝短期就能出成绩的思想,工作是一个考察人耐力的社会活动它具有不间断性。
12.        系统化思维模式——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问题。直接的体现就是对工作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判断能力
13.       道德水平——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职业道德水平更是保证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
14.       对时间的把握能力——每项工作都会有它的时间性要求,过分强调工作项目其他的特性要求,忽略时间的概念工作也是不成功的。所以对于时间的把握,重点在于弹性和刚性时间要求的区分。
15.       反思能力——日三省吾身。自我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
16.       对不同意见的接受能力——取决于个人心态和个人所营造的氛围。个人心态是周围的人在提出不同意见时你是否能够静心听取,而周围的同事或者领导是否愿意向你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则需要个人营造的氛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真正的做到了兼听便可以使自己的工作在短时间内汲取大量的来自各个方面的营养。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