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中国青少年-----博客中国:魏世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59:26
当我写下这篇《可怜的中国青少年》的标题时,我怀疑我是不是说胡话,不是说我们的青少年都生活在花丛中,过着蜜一样的生活吗?怎么又和可怜联系在一起了。其实我说的可怜是有道理的,现在有小孩子的家长都知道孩子是可怜的,也是无辜的,但又没有一个人为我们的孩子说公道话,想办法让我们孩子们幸福起来,高兴起来,那只能让我们的孩子可能怜下去了。
孩子学业负担太重,只是书包就压的学生抬不起头来,孩子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晚上休息太晚,孩子休息时间太短,不利于孩子身心发育。城市孩子绝大多数住在楼房里,很少活动,同外界很少联系,学校基本没有活动场所。 农村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和关心,对性格的养成有不良影响。 以分数大棒来指挥孩子,使他们只知道死记硬背,分数就是孩子的命。中考,高考让许多孩子进不了校门,夺取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孩子上了大学,费用太高,一个大学生少则用去5-10万,多则用去几十万,上百万,他们学到了什么天知道。大学毕业,面临的就是失业,绝大多数学生学非所用。走上社会,有知识和没知识一个样,甚至有知识的还不如没知识的。孩子来到了城市,房子就足以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是蚊族,蜗居在城市里就象叫化子一样。
他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个人要赡养最少四位老人,他们上无兄弟,下无姐妹,可以说是孤苦伶丁,叫天天不应,唤地地无声。上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年轻人,逐渐面临两种与此前的年轻人迥然的命运。
上个世纪80 年代的恢复高考,造就了大学校园中无数离乡背井的年轻人独立生活的状况。他们离开父母,虽然依赖汇款单,但是,经济却相对独立,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购买行为。盒带、言情或武打小说,因为有了这群年轻人,而逐渐成为流行商品。商人们开始为了年轻人定制商品。在此之前,工厂很少把他们作为消费的主体来对待。当牛仔裤和文化衫成为商品的时候,“青年”也就变成商品文化的新的产物。在这样的时刻,中国的青春文化萌芽了。
紧接着,独生子女时代来临了。年轻人可支配的家庭资金日渐丰厚。动漫卡通、奇幻电影、耽美文学与网络游戏,大众文化的生产者鼓励年轻人用“迷恋”的方式来发生消费行为。五四政治广场被超女的电视广场所替代——同样的年轻,同样的嗓门,喊出了不同的热情和口号。在这里,启蒙中国的激情被消费生活的激情所替代,塑造自我的理想被狂欢体验的梦想所替代,充满乌托邦精神的青年文化,被享乐主义的青春文化所替代。
在这种文化中,人们沉浸在过度美好的想象里面,恒久停留在童年的梦境之中。
而一旦离开校园,童年期的“青年”就会突然长大并迅速老化。在张元的电影《绿茶》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一个女孩子的校园生存和社会生存的截然不同的面貌。这个面貌变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隐喻:要么清纯可爱,要么成熟精明;要么是年轻的女孩子(青年的女性化),要么是老辣的社会人(青年的中年化)。
显然,理想主义的丧失,功利主义的崛起,造就了我们“青年消失”的现象。
相对而言,功利主义是与理想主义相对的一种价值观。前者主要是以个人生活欲望的满足为生活的标准;后者则乃是一种宏大叙事,往往用集体、民族、国家的名义营造个人行为的价值。
功利主义的优势在于,它更多地让人们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尊重个性的发展,趋向于建立这样一种信念:个人欲望的满足,要通过他人欲望满足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功利主义乃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道德意识。但是,其弊端也是明显的:功利主义放弃了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精神,沉淀着庸俗的实用主义和市侩主义的色素,往往缺少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
我们由此告别了“青年”。在消费文化盛行的今天,“青年”只能作为一种文化的幻觉,作为一个消费的符号存在。而年轻人对理想主义热情的放弃,已经让我们看到,只存在青年的消费者,不存在青年的社会行为者了。
总之中国的青少年太可能怜了,我呼喊有良知的人来救救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