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中的恶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1:14:53
前不久,一单位搞活动,大家在太阳下面等上边领导,时间过了一个多小时了,领导没来,有人提议,能不能活动按时开始,单位领导没同意。两个小时过后,上边领导来了,大大咧咧坐上中间位置,好象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这时,外边围观的一个不知哪个单位的老百姓说了一句,多大干部,这么能装。上边那位领导回头看看,脸上有些挂不住。一个警察过去,把那位不和谐者劝走。
中国是礼仪大国,孔老夫子第一个意识到到中国缺少了礼仪不行,所以他终其一生都在为恢复周礼而奋斗。只要你是个能够留心中国历史的人,你就能大致得到结论,以孔老夫子为首的先贤们,提倡礼仪是为了皇帝大人们,是为了让百姓更好进行自我角色认定,就是告诉你老百姓,你没机会当官,你不能喝上等好酒,你没机会穿黄色衣服等,就像日本占领东北时,老百姓吃大米白面是经济犯,要抓起来的。说到底,那些礼仪是为了更好让民众当顺民,让民众心甘情愿成为无自由无权利无尊严的群体。
中国的礼仪十分复杂,从吃饭的顺序到走路的顺序,从讲话的次序到坐车的等级,都有规定。领导不动筷你就吃上了,你就是个无知的傢伙。与领导走路,你不动脑子地走到前边,你不愚蠢那才怪了。古代有一个规矩叫“鸣锣开道”,是说县官出行时,鸣锣七下道;府官员出行,鸣锣九下;提督、巡抚出行时,鸣锣十一下,若是都统以上的官员出行时,则要打十三棒锣,意思就是:“路边百姓小商小贩都要闪开,官员来了”;演变成今天的样式就是警车开道,红绿灯管不了,其它人等赶紧让道。
在日本皇宫外参观时,恰巧遇上天皇夫妇外出,没有持枪的警卫,没有前呼后拥的随从,只有三辆车,这让在场几位中国人大为惊讶。
中国的礼仪是附属于官本位的,所有的礼仪都不是以人为本的,从古至今所谓礼仪都是为了让人民低下头仰视皇帝的威严设立的。民轻君重,是中国礼仪的基点。
古代中国历史,可经常读到皇帝无故赐臣下死的记载,只要皇帝不高兴,他就有权这样做,如果臣下违抗则是大逆不道,这就是君臣之礼。
世界上历史悠久的中国一直没有成为法制国家,这是中国的遗憾,也是世界的遗憾。目前,还有“关系就是生产力”这样流行的观念,但却没有人认为法制是生产力。老百姓所见到的常常是无人监督的官员胡作非为、贪污腐败的行径,每年出逃的贪官所带走的金钱已无法计数。
当然,人群需要规则,这个规则目的不是为制造等级差别,而是为实行民主,落实民权,如果仅仅依靠那些只为强化官本位的古老礼仪,GDP再高,也会让民众反感,迟早会出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