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撄宁《复兴道教计划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43:38
吴亚魁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1942年,在国难深重的岁月里,陈撄宁(l880-1969)忧国之将亡和道之不振,抛出了一份《复兴道教计划书》。《复兴道教计划书》寄寓了陈撄宁的道教理想,他理想中的中国道教是真正学理的、现代的、慈悲的、济世的。当然,他所寄望于当时的,不止于道教的振兴,更在于民族和国家的复兴。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远见卓识,只能像他本人一样寂寞地躲在战乱的城市的一隅,无法引起广大道众的共鸣,更无法付诸具体的道教实践。到了1947年上海市道教会发起成立时,尽管囿于时势,《复兴道教计划书》的内容已明显不可能实施,上海市道教会还是于1947年4月出版发行了5000册《复兴道教计划书》。
在《复兴道教计划书》中,陈撄宁称:“予志欲存古而不背于潮流,虽功在崇玄而不妨于客教,凡关于玄门一切事项,当兴者即兴,当革者即革,总以发挥道教真义而又适合于现代心理为原则。”本此原则,陈撄宁提出了九条“复兴道教大纲”,即:一、道教讲经坛;二、道学研究院;三、道教月报社;四、道教图书馆;五、道书流通处;六、道教救济会;七、道功修养院;八、道士农林化;九、科仪模范班。现撮要略述于后:
一、道教讲经坛。
考察世间各种宗教,陈撄宁发现,“凡是正式宗教,无不首重讲经者”、“惟独道教历年以来未闻有讲经之事,人皆争先,我独落后”,纵有出版道教书籍或演讲道教者,也多是普通文墨人士,而非专诚信仰道教之人,“听众亦未必因此有何感化”,因此,陈撄宁指出,“今欲矫正此弊,应当从演讲道经并宣传道教真义入手”。
二、道学研究院。
陈撄宁认为,“如果希望道教将来能与他教有同样的发展,不落后尘,必先从研究道学入手。”道学研究院以研究中国古代道学、预备将来弘扬道教、利益国家社会为宗旨。其性质颇似前清各省所设之书院,与现时普通学校性质不同,也与道功修养院专重个人修养者不同。
三、道教月报社。
陈撄宁指出,抗战以前,佛教、耶教、回教、理教等各种定期不定期出版物,风起云涌,“惟专门道教刊物,独忖缺如”;抗战以后,“道教若再无所举动,无所表示,恐不免又落后矣。”陈撄宁希望能由本教内长于笔墨之人才,“来做道教文章,办道教刊物”,其中,又以总编辑之人最为重要,“必须先得其人,然后月报方可出版,若无其人,只好缓办”。
四、道教图书馆。
在往日升平峙代,搜罗道书,已非容易。况又经过多年兵燹之灾,版本丧失者,不可胜计,将来信道奉道慕道学道之人,要想看古本道书,恐无问津之处,而“道教图书馆从来未曾有过,假使能够成立,真又称得起道门中伟大的事业。”
五、道书流通处。
相形于耶教、佛教二者,“惟独道书在市面流通甚少,得之不易,全国学道之士,感受困难。”以上海如此之大,人口数百万之众,不能不有一处专门流通道书之机关,以为学道的群众谋便利。但此事乃商业性质,与图书馆性质不同。
六、道教救济会。
陈撄宁认为,宗教家原以济世度人为宗旨。道教若对于社会救济事业概不过问,似非宗教家应有之态度。但道教救济会初次创办,范围应有限制,即有钱者出钱,无钱者出力,急难者受惠,凡出钱出力及受惠者,皆以信仰道教之人为限,而不涉及教外。
七、道功修养院。
佛教居士林早已有之,道功修养院至今尚未见有人发起。道功修养院的宗旨,在脱离尘俗、修养身心,不应酬经忏,亦不招待香客,以示与普通道院有别。
八、道士农林化。
“所谓农林化者,即是以农业生产并森林种植,维持道粮,自食其力,不必求人,然后品格清高,方不致被外人所经视。”陈撄宁指出,近来出家人,多半和俗家混居繁华都市之中,除了诵经科忏而外,无事可做。凡俗家所能做的职业,出家人一概无份,反落得一个不事生产之名。
九、科仪慔范班。
陈撄宁认为,诵经礼忏,焚香上表,锤鼓音乐,皆是一种仪式。而最关重要者,还是正心诚蒠,然后方有灵感可言。“科仪慔范班者,其目的在训练一班经忏人才,免除时下种种习气,务必法事认真,精神贯注,衣冠整洁,态度庄严,处处遵照科仪,丝毫不苟,足以为道门之模范,而博得社会之好评。
上述九条“复兴道教大纲”,多有借鉴于基督宗教和其他宗之处,表现了陈撄宁“不背于潮流”、“不妨于各教”、锐意进取、大胆革新的现代道教意识。 陈撄宁的《复兴道教计划书》问世至今已经整整60年了。60年过去,陈撄宁当曰的理想,有的已经成为现实,有的目前正在努力,有的至今仍属空想。但不管怎样,每一个关心、支持、信仰和热爱中国道教的人,都将从陈撄宁的《复兴道教计划书》中得到启迪和教诲,进而更多地关心和思考中国道教的末来发展路向,并为之不懈努力。
吴亚魁,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获哲学硕士学位。现在上海社科院宗教所从事近代中国道教的研究。助理研究员。撰有《陈撄宁的生平和思想》《论〈扬善半月刊〉》《台湾的轩辕教概观》《台湾理教掠影》《福建道教与民间信仰状况一瞥》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