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门”69岁博士生导师梁茂春和25岁女硕士的那点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6:05:51
考试门”69岁博士生导师梁茂春和25岁女硕士的那点事
/   2009-08-28 11:10:11
/  /
网上惊曝中央音乐学院69岁的退休博士生导师收受考生10万元委托确保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好处费,并与考生邹佳宏发生肉体关系。    沈阳音乐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邹佳宏报考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找到退休但仍任教的我国著名音乐评论专家、博士生导师梁老先生,先是送五万上下打点费,再送五万好处费,为了让老先生死心塌地和万无一失地实现自己的博士之梦,邹同学又献上了自己25岁的鲜嫩的肉体供近70岁老先生享用。但公榜后无邹考生之名,于是气急败坏,不惜俱毁自己前程,告发了梁老先生收钱又打炮的事。导演出了“梁茂春事件”,据说,梁知未能办成事,惧怕败露,也向院方主动交待了此事,并已经退给邹10万元,但却无法挽回“快乐30秒”。
梁茂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0年生于,1964年6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长期从事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已发表专题论文及音乐评论文章200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国当代音乐》、《百年音乐之声》、《香港音乐家》等。
我在教育界呆过几年,就说以前本科招生都有收受好处的传闻,负责招生的部门也因此热门。早前情况好的时候,这些人也不过是办具体事情的人,但在“竞争”愈演愈烈之后,招生人到了当地,当地的有点权有点势的人为了子女亲属考学之事绕来绕去靠上来,请吃请玩送点好处。坏起来是先从外部环境开始,也称之为社会氛围。
考研那就别说了,导师就是自己的老师,要么自己老师喜欢你,算是为了学科培养,你被纳入视线;要么你会套瓷,把导师忽悠好,逢个机会送点礼送些钱,也算能得到“偏爱”。什么是偏爱,一样的答案给你不一样的分数。我所在的大学那时不招什么女研究生,还没发生送“肉”的。
我们不仅要纳闷,教书育人咋也这样了?这不算什么,中国出现“学霸”现象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很多大学职称晋升也都是黑着玩的,教书是教不出什么名堂的,边教书边搞学术搞科研才是新出路,于是你发表论文,先是一般刊物,最后得想法上核心刊物。要学术的不会是你一个人,一锅饭那么多人吃,就看谁能“抢”了,“抢”也就成了新学问。搞科研好,名利双收,有经费,即使立项了,给你多少也是“学问”。科研搞完了要评奖,是国家的什么奖,也是“学问”,你能请个“学霸”来为你说句填补“国内空白”或者“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的评语,你的奖就会“跳高”了。回头评个教授副教授就容易多,只是别忘了报答恩师哦!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也算是个受益者吧。申报了职称,交了些钱,于是给你发了论文,安排了专门辅导,考试优秀,论文优秀,上面发了个副高的本子,自己俨然也是高级知识分子了。
虾有虾门,鼠有鼠道。人要存活,人要发展,这些是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外是不是真的讲实力,我不太敢断言,但俺们国家讲关系是真真的。关系是什么?就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某种亲情、友情、利益为基础的联盟。这样一来就容易明白如何操作关系了,你要想着法子向能够给你带来好处的人攀亲或攀友,如果这些攀不上,那就得从利益着手,给决定你某种前途的人编织有利可图的网,简单的说让他明白帮你办事有回报有好处。如果彼此利益捆绑那就更好,即使不捆绑起来,如果能因此良性循环也是必须的。
终归起来,源于人性。人性是什么?我认为人性是人的本性,一种具有好与坏的双面性。社会倡导的人性中好的和善的一面,比如热情、理性、同情、互助等。抑制的是人性中丑与恶的一面,比如贪婪、自私、散漫、暴力等。如果丑恶的人性延伸与推演起来,会更加复杂与种类繁多。
拿考试门事件来看,梁老先生有好与善的一面,比如勤于学问,教书传授,培养人才。但丑恶的一面也有,比如贪财、好色等。男人,无论是平民还是当官的,无论是文盲还是有知识的,都有贪的一面和色的一面。男人本身,几乎谁也逃不脱做升官发财的美梦,能否实现得看本钱、机遇、实力等要件是否形成合力而发生,看是否进入有效的关系网。而这一切里面所需要运作与包含的很多都是丑恶的东西,只是人们又多了件事,尽最大可能把丑恶的包裹的严实些,把好与善的最大可能宣扬的更大些。
考试门事件说明了什么?其实它和很多“门”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就是无论你是什么人,有知识的无知识的,有地位的无地位的,谁的人性里都永远无法真正抖落人性中丑恶的东西,区别在于或多或少,在于抑扬上的不同。比如梁老先生,人家给钱于你,说明一个“贪”。人家觉得不够,看到你眼神里有发绿的光芒,于是送“肉”于你,说明一个“色”。学问那么大,名声那么高,读了那么多书,明白那么多道理,见了钱也眼红,见了美色也动心。快70了按说性欲该不那么强了,定力该有点强了,但见了鲜嫩的肉体,依然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不管是否能硬起来,是否还能喷薄而出,摸摸抱抱也成。说明什么?面对诱惑,尤其面对与人性里隐藏而昂然的丑恶产生共鸣的诱惑,人有的时候是很难把握自己,什么性也没了,就是本性了,丑恶的本性。
再说邹佳宏,或许受人点拨,或许不过是旧事重演。先不管她是不是有真本事,但她知道靠真本事肯定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还需要加点别的砝码,才能万无一失,确保成功。沽名看来对于邹是最大的需求,为了实现这个需求,任何东西只是一种资源。于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送钱,也可以送身体。她的人性同样在于“贪”,无非是彼此“贪”所不同。
中国人性的丑陋,即使身为国人,也大有为之所唾弃者。但立身于这样的世界,谁又真能摆脱和自好于其外呢?人性中丑陋的东西已在法律之下膨胀与发挥到了极致,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否则,明知贪过了会犯罪,还是有那么多高官不惜拿几十年积累的政治资本作赌本,也要去贪。比如梁老先生,终于成就了自己于某领域德高望重和名声赫赫,也不惜以此为赌本吃了还要拿,拿了还要“上”。因意外闪失导致身败名裂。
如果用唯物和发展的观点看,这些阴暗的东西还会在相当的时期里存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到发达,政治社会的逐渐成熟和具有自我完善机能的时候,人们的信仰与道德重新梳理和构建一致的时候,整个社会机器运转进入有效和良好循环的时候,国民水平差异不大和总体富裕的情况,相信人性的真善美才会放射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