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是形容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28:59
“农民”不是形容词郑连根
今日读到一篇《禹作敏与陈永贵》的文章,作者简略地叙述了禹
作敏和陈永贵两人的历史,肯定了两人的成绩,指出各自的失败,进
而总结两人失败的原因,认为两人有许多相同之处:“两人都没有太
大的政治野心和能力;两人的晚年都很孤独。最重要的相似点是两人
都是农民,心理根基脆弱,主动或被动地丧失了自己。”为了论证这
一点,文章在给禹作敏单独作结论时说:“小国之君,很农民。”在
这里,农民显然是狭隘、落后的代名词。
我不赞成作者关于禹作敏等人失败原因的分析,更不赞同作者把
“农民”用作贬义形容词的说法。  人生际遇,有成有败。如果要探究成败的原因,有时可能也确实
与职业有一点关系。但我相信,无论如何,职业都不是导致一个人成
败的决定因素,任何职业都有成功者,也都有失败者。有许多农民,
晚年健康快乐,并不像禹作敏等人那样“孤独”;也有不少腐败分子,
并非出身农民,但照样“心理根基脆弱,主动或被动地失去了自己”。
按作者的逻辑,我们随便找几个腐败分子来比较一下,都可以得出类
似的结论:“他们都是官员……主动或被动地丧失了自己”;某某人
“很官员”。能这样说吗?显然不能。  在很长时间里,血统论曾经毒害过我们。那种“老子英雄儿好汉”、
“老子反动儿浑蛋”的论调,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评价人使用人的标
准,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血统论早已没了
市场,却不料至今还有人坚持和血统论(成分论)出自一个思维模式
的“出身论”。我看,这缘于对农民的误解,甚至内心深处还在歧视
农民。  中国有九亿多农民,他们和工人、知识分子、党政干部以及企业
家一样,都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农民也和其他
职业者一样,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人生和社会价值。在这个意义上,
禹作敏等不能代表中国农民,他们缺点的一面更不能代表中国农民。
当说某某人“很农民”时,我想这“农民”二字起码应包含农民
的本质特征。但农民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群体,个别人的特征与
这一群体的特征可能有某种联系,却不能代表这一群体的本质特征。
我怀疑,当禹作敏坐着“奔驰600”在大邱庄颐指气使的时候,他们的
农民身份是否已被异化?有几个农民能坐上高级轿车住上高级别墅?
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机会分享禹作敏等的辉煌,有什么理由替他们承担
失败的罪责?  再往深层想,在禹作敏等辉煌的时候,同样有人强调他们的农民
身份,说他是农民企业家;现在又有人说他们“很农民”。在这套看
似客观,实则人为突出他们农民身份的背后,隐含着对农民的异样眼
光。  农民需要的是各界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需要社会给予他们和其
他职业的劳动者一样的尊重。我相信,如果整个社会给农民以有力的
支持和足够的发展空间,如果各方面给农民以足够的尊重,勤劳的中
国农民一定不会辜负人们尊重的目光。  “农民”是名词,不是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