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长春大学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15:31
五千年治乱兴衰都归大手笔 两小时经史子集收入小范围
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
主讲人:长春大学国学研究发展中心 刘吉山
今天讲座的引题是“五千年治乱兴衰都归大手笔,两小时经史子集收入小范围”,题目是“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基本上都是常识性内容。
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个共有的精神家园,是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也是大陆的、港澳台的、海外所有华人的共有文化资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世界上影响也很大。
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华文化,是我们本土的学术文化的总和;狭义来说,主要是学术经典及其体现的文化精神,它以中华文化为背景,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是要复古,如果就是在故纸堆里打转转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把传统文化与今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还要让它不断地向前发展。“五四”运动以后,我们的学科采用了西方的科学分类方式来划分,有哲学、历史、社会学、经济学,等等。这样划分科学性、逻辑性很强,但这种分类方式并不能完全适合国学研究。国学研究有它自己特点:西方文化重分析,中国文化则强调综合。采用西方的科学分类法,破坏了国学的整体性。那么我们自己的国学研究分类方式是什么呢?
中国文化研究以典籍文献为中心,常常研究一本书就成了一门学问。例如“易学”,就研究《易经》这本书,“红学”就是研究《红楼梦》这本书。这都是显学,一个人只要研究一本书就可以成名,可以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中国学术的一个特点。
中国的书最早是六分法,魏晋时期有了四分法,到唐代编写的《隋书·经籍志》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四分法从此固定下来,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了。
四部分类法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有的门类和思想流派,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钥匙,我们掌握了四部分类法这把钥匙就可以打开传统文化的学术宝库,去了解这里面的文化珍宝,了解国学。下面我们就按照经、史、子、集四个部分来讨论。
一、经 部
传统文化一直突出儒家的核心地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就成了此后中国保持了两千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了解经学就很难了解中国历史和思想文化。
我们要让传统思想的精华与现代文明相融,首先就要研究儒家思想。经部就是记录儒家思想经典的文献。
(一)“六艺”与“五经”
先让我们从孔子授徒所用的教材“六艺”说起。
“六艺”是什么呢?就是《诗》《书》《礼》《易》《乐》和《春秋》。
1.“六艺”的内容
关于“六艺”的内容,《旧唐书·经籍志》概括最为简洁允当,用四个字就把每种书的内容说清楚了,很有利于我们了解 “六艺”:
一曰《易》,以纪阴阳变化;
二曰《书》,以纪帝王遗范;
三曰《诗》,以纪兴衰诵叹;
四曰《礼》,以纪文物体制;
五曰《乐》,以纪声容律度;
六曰《春秋》,以纪行事褒贬……
《庄子·天下》对“六艺”的概括与《旧唐书·经籍志》的意思基本相同,但更早,也更为凝练,只是不如《旧唐书·经籍志》那样容易理解: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2.“六艺”的治国和管理作用
《史记·滑稽列传》中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话: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孔子的话“微言大义”,就像我们看《论语》,内容非常简洁,但字里行间都蕴含着很丰厚的涵义。“六艺于治一也”:六艺对于管理、对于治国来说,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只是侧重点不同。
“礼以节人”——《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生活方式的,或者说:《礼》从规范人的生活方式这个角度来谈怎么治理;
“乐以发和”——《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或者说:《乐》是从促进和谐团体这个角度来解决治理的;
“书以道事”——《尚书》是用来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它通过记录古代的事件和典章制度来教人们怎样治理;
“诗以达意”——《诗经》是用来抒情达意的,它通过表达感情来谈怎么治国;
“易以神化”——《周易》是用窥探天地万物的神奇变化来谈怎么进行管理的;
“春秋以义”——《春秋》是通过让人们通晓微言大义、衡量是非曲直来推动社会治理的。
3.“六艺”的教化作用
我们再看一段文字,这是《礼记·经解》里引用孔子的一段话: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这个“国”跟现在的国家不太一样,最初的意思是人口聚居的地方,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城市,进入一个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国君也好,长官也好,通过什么方式和手段教化民众,看当地的百姓的精神面貌就能知道。
“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百姓是温柔和顺,淳朴忠厚,那么这个地方主要是采用《诗经》教化民众的;
“疏通知远,《书》教也”——如果这里的人是开明通达、博古通今,那么这是用《尚书》教化的;
“广博易良,《乐》教也”——这里的人心情舒畅,轻松和美,管理者主要是用《乐》来进行教化的;
“洁静精微,《易》教也”——这里的人清静精明、细致入微,那就是用《易经》教化的;
“恭俭庄敬,《礼》教也”——这里的人谦恭辞让,庄重严肃,这是用《礼经》进行教化的;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个地方的人擅长辞令,议论是非,这是用《春秋》进行教化的。
孔子这话当然是在2000多年前说的,对今天的作用也不小。他给我们一些提示:如果企业家想让团队和员工温柔敦厚,你就让他读诗,读韵文,像《三字经》《弟子规》,你的人就会变得温柔敦厚;你想让他们谦恭辞让、庄重严肃,那你就用礼来教化,给他们讲礼节,比如看看金正昆先生的教学视频;你要让他善于辞令、议论是非,那就让他读读历史……
4.“六艺”的缺点
经书当然不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这是我们辩证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孔子也是一样,他在《礼记·经解》中就指出了这些教材的不足。
“故《诗》之失,愚”——《诗》的不足是使人愚钝。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诗能教人温柔和善,但是它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商。如一个人只学《诗》不学别的,就会造成这个人智商低。让员工背《弟子规》《三字经》的,一般都是宾馆、餐饮等行业的服务人员,使他们为人厚道,温和柔顺,对工作是有利的。至于那些推广产品的、开拓市场的业务人员,企业老板都不让他们背《弟子规》《三字经》,而是看《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提高智商。
诗可以刺激人的想象力,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但诗的想象手法,好多时候就是“装傻”。李白的诗是中国最好的诗,你看“年少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小的时候月亮和盘子分不清;长大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天上的月光和地下的霜还是分不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上的银河和眼前的瀑布分不清;“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不知轻重取舍,挥金如土;还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从四川到江苏扬州沿着长江水道走,即使今天坐轮船,一天也到不了,那时候是人划的小木船,怎么可能一天就到呢,李白把他的小木船当成动车组了吧?
诗体现了一种美,一种想象力,可以用诗教化民众,追求善和美,培养出来的人特点就是温柔敦厚。但好诗常常禁不住理性分析,你让他懂权谋、多智慧,用诗就不合适。
“《书》之失,诬”——《尚书》的毛病是夸大其词。这个不仅是我们中国,国际上都一样,政治人物说的话都有夸张,不然没有感召力。
“《乐》之失,奢。”先秦的贵族要搞一次燕飨活动,其乐融融,温馨诗意,充满欢乐的氛围,但平民享受不到。这需要乐队、歌手和舞蹈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钱是办不到的。今天搞场演出也是一样。即使我们聚会,几百块钱吃顿饭,要是出去唱唱歌,一动用音响可能就得上千。
“《易》之失,贼”——《易经》的毛病是伤害正道,一个人如果总研究《易经》,他很可能会不务正业,总算计事能不能成啊?一算这个“凶”,算了,不做了;“吉”,那我不用努力,等着就行了。
“《礼》之失,烦”——礼的毛病就是纷繁琐碎,不同地方、不同的场合礼节不同。
“《春秋》之失,乱”——熟悉历史了,掌握的权谋手段多了,就容易造成社会混乱。
孔子讲了六经的优点,又说了它们的不足,特别是用一个字就概括了每种书的毛病,并且非常准确,这就叫“微言大义”。
然后他又总结说:温柔敦厚又不愚,就把《诗》学好了;疏通知远又不诬,就把《尚书》学好了……依此类推。不管是学习中国的、外国的文化知识都是这样,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综合上述讨论“六艺”的资料,可列成下表;
“六艺”的内容与作用
六艺





春秋

阴阳




名分

阴阳
变化
帝王
遗范
兴衰
诵叹
文物
体制
声容
律度
行事
褒贬

神化
道事
达意
节人
发和


洁静
精微
疏通
知远
温柔
敦厚
恭俭
庄敬
广博
易良
属辞
比事







5.“五经”探讨的五类问题
千百年来,人们认为孔子删诗书、定礼乐、做易传、编春秋,但到汉朝时,六艺中“乐”这部分就亡佚了,后人只能看到五经,就是《易》《书》《诗》《礼》和《春秋》,五经都是经过圣人手的,是我们最重要的经典。
当代新儒家的代表、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社长杜维明先生指出:
儒家对人的复杂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儒家五经,从抽象和象征的意义上说,分别探讨的是人的情感性问题(《诗》)、社会性问题(《礼》)、政治性问题(《书》)、历史记忆问题(《春秋》)、形而上问题(《易》)。
长春大学国学研究发展中心的金海峰教授接受了杜维明先生的思想,在讲学过程中多次强调:
阅读五经,能够从五个角度理解人生,即:
《周易》——哲学角度;
《尚书》——政治角度;
《诗经》——艺术角度;
《礼记》——社会角度;
《春秋》——历史角度。
我完全认同上述两位学者的观点。我们也由此知道,传统文化在哲学、政治、艺术、社会、历史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也能看出,五经中缺少科学领域、经济领域、法律领域的充分探讨,所以我们传统文化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要借助西方文化、现代文明来补充。
(二)从“五经”到“十三经”
1.“九经”
《易》《书》《诗》《礼》《春秋》这五经中,因为《易》《书》《诗》出现年代更为久远,所以叫“三古经”。
“礼”有三种:《周礼》《仪礼》《礼记》。
西汉时期首先列为官学的是《周礼》。《周礼》又叫《周官》,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周礼》是中国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记录。全书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和“冬官司空”,它对应的就是后代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这6篇中的《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以《考工记》。
《仪礼》又叫“士礼”,商、周贵族阶层有君王,有诸侯,有大夫,有士,他们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其仪节日益繁缛复杂,没有专门儒生经常排练演习,就不能经办这些典礼。儒生要为天子、诸侯、士大夫举行各种不同的礼,经不断排练补充,整齐厘订,成为种类繁多的仪节汇编,曾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记载。但传到汉代,只剩了《仪礼》这个“士”阶层使用的礼仪规范,包括冠、婚、丧祭、朝聘、乡射等五项典礼仪节17篇,原来君王、诸侯、大夫的礼仪规范都是失传了。
《礼记》最后成书比较晚,大约是在汉代定型。《礼记》既记录了一些礼仪规范,也揭示了礼所反映的一些思想,所以学术性比较强。我们大家熟悉的《大学》《中庸》都是出自《礼记》。
下面说“《春秋》三传”。孔子编订《春秋》,经文言简义深,过了几十年、几百年,如无注释,则无法解读。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
例如隐公元年的“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给大家讲述了“郑伯克段于鄢”这段历史故事。
《公羊传》则解释:克是什么意思?是杀的意思。杀为什么说成是克?是强调郑庄公的恶。为什么强调郑庄公的恶?母亲是想要立段,自己却把段杀了,不如不给他地盘算了。段是什么人?是郑庄公的弟弟。为什么不称弟弟?是因为他与国为敌……
《谷梁传》也解释:克是什么意思?是能够的意思。能够做什么呢?能够杀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杀呢?因为要表示出追随共叔段的人很多。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的呢?因为假如国君杀了嫡亲的长子,或者同母所生的弟弟,便用国君的爵号称呼他,现在文中既然已经称呼郑伯,那么也就知道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了。共叔段既然是国君的弟弟,却不称他为弟弟;共叔段应当是公子,也不称他为公子,这是对他的贬斥,因为共叔段已经丧失了一个公子和弟弟所应有的道德。所以《春秋》鄙视共叔段的程度超过了对郑伯的批评……
可见,《左传》多用事实解释《春秋》经文,记事详实;《公羊传》着重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谷梁传》侧重传《春秋》之“义理”。或者说,《左传》是讲历史事实的,《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释字义的。
自汉至今,学者全凭“三传”研读《春秋》。
“三古经”“三礼”和“《春秋》三传”就成了“九经”。
2.“十三经”
东汉在原有的“五经”之上,加《论语》和《孝经》。《论语》是孔子身边的那些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所辑录,是研究孔子的第一手材料。汉代以孝治国,所以把《孝经》也放到经部里面。
《尔雅》相当于一部辞典,它的编写体例是把意思相同的词语放在一起,最后给出较为雅正的解释,和我们今天的辞典不太一样。如:
如、适、之、嫁、徂、逝,往也。
赉、贡、锡、畀、予、贶,赐也。
《孟子》在汉代仅被视为子书,到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刻石经包括了《孟子》,到南宋时《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与上述经书合为“十三经”。
《十三经》文字量并不大,60多万字,还不如120回的《红楼梦》多,但在传统文化中地位非常重要,是传统文化的根本,传统文化的精髓。
《十三经》并不等于经学的全部,阐释、研究《十三经》的书加起来有成千上万种,文字量就要以亿计了。经书解读有个特点: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所以两千多年前董仲舒在他的《春秋繁露》里就有“《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的论断。“达”就是通,每个人对经的理解都可以不一样,儒家经典蕴含的文化资源具有无限挖掘和探索的可能,所以古人解经、今人解经文字量非常大。解释完了吗?没有。解经的书每年还在不断地涌现,对经义的阐释无法穷尽。
《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一个人研究国学,如果他没有读,甚至不知道《十三经注疏》,那他依然是个门外汉。民国时期世界书局缩印阮刻本,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多家出版机构又影印的世界书局的本子,成为最通行的《十三经》版本。近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都出版了排印本,但影响都很有限。
任何理论、任何学说都不能解决世间所有的问题,儒家也不能解决全社会所有的问题。经书主要就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提高个人的修养,指导读者做一个好人;第二是在前者基础上,建立一个和谐的、人人心情舒畅的社会。《十三经》关键就是这两条:一是个人的积极进取,刚健有为;二是社会整体的和谐。这些书体现的包容性、普遍性,使它们成为中国社会最实用的百科全书。
(三)“四书”
南宋大学者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挑出来,做了章句,然后给《论语》《孟子》做了集注,这样形成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穷毕生之力,死不辍笔的心血凝聚。明、清两朝《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官定的必读注本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是读书人必学的教科书,也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精神食粮。在今天,《四书》依然是中国人拓展灵魂境界,历久弥新、千古不磨的光辉经典。
(四)小学
经部除了主体“十三经”之外,还附了一部分——就是“小学”。小学最初定名是指儿童开蒙读书的学校。因为儿童刚开始学习文化都是认识文字,所以“小学”就用来称呼语言文字之学。
一个汉字有三方面:字形、字音和字义。研究字形是文字学,研究字音是音韵学,研究字义的学问叫训诂学,文字、音韵、训诂是传统小学的三个主要分支,这方面的书都列在经部,比如汉代杨雄著的《方言》,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都列在小学里,小学是经部的一个部分。
经部就是这些内容。学到这儿我们可以讨论一下,《道德经》是否属于经部?《三字经》是否属于经部?还有陆羽的《茶经》是否属于经部?
这些都不是。经部就是以《十三经》为核心,加上小学。《道德经》《三字经》《茶经》都属于子部。
二、史 部
下面我们讨论史部。
(一)史部分类
史部的书有多种体裁,我们现在按照《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方式列出15种。
第一种是纪传体,像《史记》《汉书》这样以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进程,叫“纪传体”,《项羽本纪》就围绕楚霸王项羽叙述,《淮阴侯列传》就围绕淮阴侯韩信叙述——就这样以人物为纲来写。
第二种是编年体,按时间顺序为线索,先讲2008年大事,然后讲2009年大事,这是编年体。经部的《春秋》就是这样编定的,史部书则以《资治通鉴》为代表。
纪传体与编年体各有不足。纪传体给张三李四立了传,可是他们共同参与的某件事,就要分散记述在每个人的传里;编年写2008年奥运会、2009年国庆阅兵这种当年完成的事可以,而三峡建设、西部大开发这些战线较长的大事呢?再比如英法百年战争,延续了一百多年,编年体就得把它切成一百多片,这不合适!在竖切、横切的纪传体与编年体之外,还要有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裁,就是“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始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后有明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等。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在古代史籍中,前面三种体裁是较为重要的。
别史,私人撰写的、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关系当朝执政的史书。比如说《尚书》是孔子编订的,孔子编订时候给剔除的、不重要的内容(《史记》中这样记载,不一定符合史实),一部分保存在《逸周书》里,《逸周书》就是别史。
杂史,不受体例限制,博录所闻,虽杂荒疏浅,却可弥补官修史书的疏漏与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类别。整理纵横家到各国游说的资料编成的《战国策》就是杂史。
诏命奏议,这是文件汇编,像《唐大诏令集》。
传记,正史之外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形成的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著作,像《唐才子传》。
史钞,一些历史书卷帙浩繁,读不过来,那么就有改编或删削众史的节选本史书,便于大家学习。
载记,记载不属于正统王朝的割据政权的事迹。这种题材主要是记载少数民族、中央政权控制比较薄弱地方的历史,像《吴越春秋》,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还是比较边远,未归王化政权,所以《吴越春秋》就是载记。
时令,有关时令的书籍,上自国家典制,下至民间风俗,像《岁时广记》。
地理,我们传统的分类,地理书是放在史部的,比如《水经注》《大唐西域记》和《徐霞客游记》都是在史部。
职官,就是政治制度,像《唐六典》。
政书,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三通”——《通志》《通典》和《文献通考》,影响较大。
目录,“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像《四库全书总目》,本来是编订《四库全书》的一个副产品,但是在学界非常重要,成为阅读古代文献的“地图”,学术的导航定位系统。有了目录,对图书有总体的把握,才知道读每种书是什么地位,有多大价值。
史评,以评论史籍为宗旨的著述,一般认为始于刘知几《史通》,后来还有《文史通义》等。史评范围有:评史事、评史书、评史法、评史家、评编纂等。
按照《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史书一共是这样15种。
(二)“二十四史”
国学典籍文献浩如烟海,李学勤先生到吉大讲学时说,古代传世的文献——包括英文、法文、德文、俄文、阿拉伯文等在内的所有世界其他民族语言的——加在一起不如我们汉语的传世文献多。我们人生不过就是百、八十年,即使你活十辈子,这些图书文献也读不完。
我们要研究国学,有基础、有功底,得拣重要的书读。记得十几年前我看到一种提法,说要想打下国学基础,至少《十三经注疏》要通读一遍,“二十四史”读一半。刚才介绍了十三经,我们现在介绍一下“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正史,所谓“正史”,要有官方的认定。清朝确定正史二十四部,所以叫“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最早的四种,《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称作“前四史”,写得质量比较高,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史记》记了3000年,一半还多。
《汉书》记载西汉皇朝从创建到衰亡这230年的一部史书。
《史记》《汉书》著作权分别归司马迁、班固,实际上都是集体完成的。今天我们看的《史记》,司马迁之后的人(例如褚少孙)写进去的内容也很多。班固去世的时候《汉书》也还没有编完(班固完成了《汉书》的主要部分,后因事入狱,死在狱中,《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命班昭补作,马续协助作了《天文志》。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史书。全书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195年的史实。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西晋的司马彪。
《三国志》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基本属于纪传体的史书。记述年代较《后汉书》晚,但成书比《后汉书》要早。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
学习国学如果“二十四史”读不完,那么“前四史”是必须要看的,后面的没有时间看,读读《资治通鉴》也是可以的。
前四史之后,按所记历史的顺序该说《晋书》,但《晋书》的编写是在初唐,比南北朝时编的《宋书》《南齐书》和《魏书》要晚,甚至比初唐编的《梁书》《陈书》《北齐书》和《周书》还要晚。
《晋书》130卷,记载了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是遵照皇帝的命令,集体完成的。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李世民下诏撰修《晋书》,两年后成书。《晋书》中司马懿、司马炎、陆机、王羲之四篇论赞是唐太宗亲自撰写的。作者署名列在第一位是宰相房玄龄,实际担任着主编之职的是令狐德棻和敬播,全书的体例均由他们二人裁定。
《晋书》以后的正史书大多数都是由皇帝命令编写的,第一作者往往是当时的宰相。按照我们今天的眼光,皇帝命令编写,就相当于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课题,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则由内阁首相担任。首相今天调研,明天出访,政治事务繁忙,处理不完,不可能投入那么大的精力编写史书,但他代表政府作后盾,要政策给批文,要资助给经费,这样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资料都有保证,这些条件是私人修史无法比拟的。
《晋书》有30篇载记,记录了五胡十六国的历史,东晋偏安于南方,约略同时的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和汉族这六个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没有《晋书》,五胡十六国这段历史我们就无从知道,这是仅存的完整史料。
《晋书》在取材方面,史料的甄别取舍不够科学,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与历史进程没有多大关联的奇闻轶事,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这是《晋书》编订的一个主要不足。
南北朝时候的南朝,宋、齐、梁、陈,一个接一个,线索比较清楚,正史分别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北方比较乱,五胡十六国之后,是鲜卑族的拓跋魏统治了黄河流域,实现了北方的基本统一,这是北魏。北魏时间比较长,但后来分成了东魏、西魏,他们的权臣又分别取得政权叫北齐、北周,相应的正史就是《魏书》《北齐书》《周书》。北魏、西魏、东魏的历史记载在《魏书》中。《魏书》作者叫魏收,魏收也是奉敕写史,他曾扬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他编完这个史书进献给皇上,项目要结项,请专家组评审,结果评审未通过,贵族对这部书不满,斥为“秽史”,众口喧嚷,很多人到编辑部去讨说法。魏收去世以前改了三回,大家还不满意。所以《魏书》在唐代以前始终没能公开发行。
《隋书》是唐代魏徵、长孙无忌领衔编订的,修史水平较高。
在隋、唐全国统一的局面形成后,人们很需要打破朝代断限,综合叙述南北各朝历史新著。李延寿的《南史》《北史》应运而生。这两种书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上述记述南北朝和隋代的“八书”,因此“二史”“八书”得以并行。
五代后晋时官修《旧唐书》,刘昫负责,集体编纂完成,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史籍,因作者去唐不远,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修成这样一部200卷的大书。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
《新唐书》修成后,曾公亮上表颇为得意地说:“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大大胜过《旧唐书》。的确,《新唐书》从文采和编纂上比《旧唐书》强,《旧唐书》编订比较仓促,有些转抄自唐实录、国史的痕迹都没能抹掉,存在许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样。宋祁等在新修时,把这些不伦不类的话都删削了,使《新唐书》在体例和笔法、风格上显得比《旧唐书》完整严谨得多。
《旧唐书》里,保存了唐朝的第一手史料, 大段地引录唐朝君臣的诏令、手札、奏章,《新唐书》是不能替代的,后来这两本书就并存了。研究唐史的人,《旧唐书》《新唐书》都要读。
“二十四史”里的《旧五代史》是比较特殊的书目,今天我们看到的《旧五代史》不是原来的《旧五代史》。《旧五代史》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撰修班子规格高、阵容强,该书叙述条理清晰,较好地展现了这段历史的面貌。这么好的书却在历史传承过中丢失了。
今天我们看到的《旧五代史》实为辑本。是《四库全书》编撰过程中,馆臣邵晋涵等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用数十种典籍作为考异附注,大体按原书篇目编排而成。重新编完的《旧五代史》还是150卷,但已被清朝史官篡改,肯定不是《旧五代史》的原貌。
《新五代史》是欧阳修私家所撰的。
《宋史》《辽史》《金史》这三本书是元朝时候编的,署元朝宰相脱脱名,总体质量不高。《宋史》文字量非常大,大概占“二十四史”整套书的1/5,但编写非常快,大概一年多的时间就编出来了,如此仓促,又出于众人之手,检校难周,因此,它在文字修饰、史料剪裁、史事考订、全书体例等方面,不免舛谬抵牾,如一人两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数见,有目无文等问题迭出,使它在“二十四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相对来说,三史中《金史》编得稍微好一点。
1368年,朱元璋即位,他十分重视修史工作,当年即元朝灭亡之年便下诏编修《元史》。经两次纂修,历时仅331天。关于编写质量,历来褒贬都很多。
最后一部是《明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大约用了90年时间,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的一致好评。
修《明史》者,可谓人才济济,但出力最多的是清初著名史家万斯同。万斯同作为明朝的遗民,很有民族气节,绝不做清朝的官。康熙年间,想通过武装起义推翻清政权已经不可能了,而他还想为前朝大明做点事,怎么办呢?那就参与写史书吧,因为修史是事关忠奸评判和子孙后世的大业!
当时,凡入史局者授七品俸禄。万斯同接受邀请,但坚持不署衔,不受俸,以布衣入史局,先后寓居担任纂修《明史》总裁的徐元文、张玉书、陈廷敬和王鸿绪家中,写成明史原稿500卷。万斯同是明朝的遗民,所以他在感情色彩上往往不合清朝统治者的心思。于是他去世后,王鸿绪删改成了300卷《明史稿》,后来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编订,形成了332卷的《明史》。
我们现在能讲先秦生动的历史,是因为《史记》写得好;现在讲南北朝那段的不多,这么多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拍南北朝的非常少,因为那段资料不太好。今天我们讲历史,说到明朝的时候也非常精彩。影响较大的图书《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百家讲坛的《明亡清兴三十年》《风雨张居正》,能讲得这么好,关键是《明史》基础好。蒋介石囚禁张学良的时候让他读《明史》,毛泽东也非常喜欢《明史》,这确实是一本好书。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42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明史》记叙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系统、完整地记录清以前各个朝代的历史,堪称为清代以前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
我在网上找了一段话,对“二十四史”的描述是:
朝代更替的血腥记录,保存完整的帝王家谱,宫廷政争的详尽实录,军事争斗的悲壮画卷,经济发展的原始资料,典章制度的系统整编,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经籍文献的完整目录,艺文创作的生动总汇,科技发明的可靠记载,民族关系的翔实档案,中外交往的珍贵信史。
“二十四史”有不同的版本。现在声誉比较高的是张元济先生编订的“百衲本”。通行的是中华书局调集全国百余文史专家投入巨资进行整理的289册排印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
注意《清史稿》没取得官方认可的正史地位。民国初年北洋政府组织编写,编写出来后,专家组就没给他通过,因为是清朝的遗老、遗少们编的,政治观点有问题,就被作为禁书没有正式出版。新中国成立之后整理出版了,但它也没有取得正史的地位。所以正史还是“二十四史”,至于“二十五史”“二十六史”的说法都是非正式的,民间的。
三、子 部
孔子经手的“六经”之外,其他人的著书立说的都叫“子书”。《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总序》说:
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徵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余皆杂家也。
虽真伪相杂,醇疵互见,然凡能自名一家者,必有一节之足以自立,即其不合于圣人者,存之亦可为鉴戒……在博收而慎取之尔。
子书有真的,有假的,有好的,有不好的。但是凡是能留下来的,即使它和儒家传统思想有一些不相符,也必然有它的一定优点,书留下来就有它的价值,即使是反面教材也可以批判地看。
“经部”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史部”主要是讲历史的,“集部”主要是文学作品,除了这些之外统统放在子部,所以子部很杂很乱。
(一)先秦两汉的“诸子百家”
先秦所谓的“诸子百家”,按照《汉书·艺文志》的分类,一共列了十家。
儒家除了孔子、孟子先属子部,后入经部之外,还有晏子、荀子等,记录他们思想的书都得以留传至今。
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大家比较熟悉。
阴阳家邹子,就是邹衍,书已失传。
法家,《商君书》《韩非子》。名家,《公孙龙子》。墨家,《墨子》。这几家都有书留下。
纵横家,苏秦、张仪,《汉书·艺文志》里苏秦、张仪都有著作,现在有学者怀疑《鬼谷子》就是苏秦著作,并不可信,张仪的书肯定是没有了。
杂家,代表就是吕不韦组织编订的《吕氏春秋》,还有汉代的《淮南子》。
农家,在《汉书·艺文志》里面记载一些农家书,有的托名神农氏写的,但没有存下来的。
这九家就是历史上最早的“九流”。此外还有小说家,稗官野史而已。四大名著属于子部小说类,四大名著不在集部,在子部。
《艺文志》里说,在研究了经学之后,如果能够看九家的言论,“舍短取长,可以通万方之略也”。
汉朝典籍不是按照经史子集分类,而是分成六类:
六艺略,大致就是我们现在的经部。
辞赋略,基本就是后来集部的内容。
诸子略,就是上述十家。
除此之外,还有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它们和诸子略是并列的。后代把兵书、术数、方技典籍全都归到了子部。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先秦诸子对此后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易中天有一种提法:
中国从汉朝以后的统治,基本都是明尊儒家,暗施法家,因此儒家是公开的“执政党”,法家是暗地里的“执政党”,道家是参政议政的“在野党”,而墨家是“地下党”。
(二)《四库全书总目》的“子部”分类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总序》提到:诸子之书“或佚不传,或传而后莫为继,或古无其目而今增,古各为类而今合”。子书有的很快亡佚了;有的先传承一段后来没有传人,这种主张传承不下去了;也有的古代没有,后来增加了(比如说佛家,原来没有,是进口的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新的思想和学术);有的古代分,后来合在一起了……子部是最为繁杂的。
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来看,封建社会末期的学术分类,“子部”分了十四类,即:
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释家、道家。
儒、释、道就是“三教”,所以“三教九流”都在子部。
原来我这个课件里头还要介绍一下类书和丛书,其实它们都属于子部,类书有点像百科全书,按照自己的体例把资料编在一起;丛书原来的书拿来归在一起,不是一本书,是一套书。《永乐大典》是类书的代表,《四书全书》是丛书的代表。时间所限,以后有机会再讨论。
(三)几种主要的“子部”丛书
目前各种版本的图书层出不穷,下列几种子部丛书影响较大:
1.“新编诸子集成”
子书的首选,应当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系列。这套书都是学有专长的国学大家的呕心之作,其考证、辨析、注释均代表了当今的最高成就。
2.《诸子集成》
原国学整理社辑,现在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辑录先秦到南北朝诸子的代表作品28种。该书在版本上的价值较高,所选图书都是精刻精校本,美中不足的是很多书没有注释,对于初学者来说,有点儿难度。
3.《二十二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二十二子》也是影印旧刻本,版本好,注释不足。书中收录了其他子书没有收录的《黄帝内经》《竹书纪年》《春秋繁露》等。
4.《百子全书》
最大特色是收录的书多:100种。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扫叶山房的本子,这部书不如上述几种书的质量好,为了凑全一百种书,它收录了许多伪书,而且所据的底本选择不精。此书在学界的影响很小,但书目比其他几种多好多,也是值得一看的。
这些年来出版的子书越来越杂,今天出了一个《菜根谭》,明天出了一个《容斋随笔》,于是好多人专读不常见的、甚至后人伪造的子书,以此来炫博夸富;对于《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主要著作反而不闻不问,这是极端的舍本逐末的作法。
我们读子书还是应该以先秦诸子为主,当然汉代的一些子书也不错,这些书在学术史上极有价值,是智慧的渊薮,学问的宝藏。
其余子书可以浏览,但在使用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因为我国的伪书,特别是子书中的伪书实在是太多了,有很多糟粕的东西,所以读子书要慎重。
四、集 部
最后一类是集部,集部的书我们一般地认为就是文学书,当然它也不仅仅是文学。古人单篇的作品,包括一些应用文汇到一起一般都放在集部;或者说除了整本的著书立说以外,比较散的零碎篇什搜集在一起,一般都归在集部。
集部的分类,一般是楚辞、别集、总集、还有诗文评、再就是词曲。
在《隋书·经籍志》里,“集部”第一类是楚辞,楚辞以屈原为代表,因为《诗经》列入经部,集部就以楚辞为首,后来历朝在整理集部目录的时候都把楚辞单分出来,其实它相当于一个诗歌总集,但作为一个最早的总集影响比较大,为体现它的尊贵地位,在集部里始终是单列出一类。
别集,就是个人的著作。比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柳河东集》《韩昌黎集》等,都是个人的著作,《四库全书》里说“天地英华所聚,卓然不可磨灭者,一代不过数十人。其馀可传可不传者,则系乎有幸有不幸。”别集真正质量高的一朝个代不过几十个人,这部分最有价值的别集数量是很有限的。此外有的传下来,有的没传下来,这就有幸运和不幸运的,有必然也有偶然。
总集,就是若干人的诗歌或文章合在一起,“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残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昭明太子文选》是较早的总集,我们经常听到的还有《乐府诗集》《全唐诗》《古文观止》和《古文辞类纂》等等,这些都是总集。
还有一类诗文评,现在我们说是文学理论著作、文学批评著作。诗文评影响最大的是《文心雕龙》。较早的还有《诗品》。后来很多诗话,《六一诗话》《沧浪诗话》等,这些都是诗文评著作。
最后一类是词曲,古代一般认为词曲是诗歌的附庸,是个小道,在文章和技艺之间。
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即古典文学到新文化运动结束,这是古代文学史的内容。 传统文学收官之作、同时又是新的文艺理论开宗之作的,就是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所以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意义上的集部)从跳水自杀的屈原开始,到跳水自杀的王国维结束。
五、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
国学的图书就是这样按照经史子集分类。今天,顺应时代发展特点的国学传播,对于改进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的道德、人文素质还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日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许多人积极努力重新确立国学的地位,大力推广国学教育。
国学确实应当采取科学辩证的态度去传承、去普及、推广。像“百家讲坛”雅俗共赏,深受大家欢迎。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开设了国学专业,大约一个月前清华大学也复建了国学研究院,北大的国学院就更早了,北大、北师大都有国学研究机构,我们吉林省的吉大、师大、长大也都有相应的国学研究机构。
一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也开设了国学的课程,在国学教育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当然还有走出国门的孔子学院,在推广汉语的基础上也带去了中华文化。
还有一些佛家、道家的高僧大德从事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这当然好。也要注意做好,不要传播一些邪教迷信,古代的传统文化真是好的坏的搅在一起,传播过程中要慎重。
当然,学习国学仅靠听课肯定是不够,还要自己看书,今天介绍四库分类,也建议大家在听课之余还要多看书,运用国学思维指导现实生活,就像原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先生说的: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我们有这么好的公共的学术环境,有图书馆,大家在听课之余到馆里借一点书看,会受益无穷的。
看书最好有人指导,如果不选权威著作,像瞎子摸象,劳而无功,终究是乱读。如果看一些图书目录的资料,学会了怎么看,就可以照方抓药,事半功倍,左右逢源。
我们自己要装备国学图书,买书要注意这些原则:
1.经史子集,体系完备。
2.难易搭配,学有纵深。
既有简单的入门著作,也应该有《十三经注疏》这样的重要典籍。买《十三经注疏》不会看也不行,始终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也不行,要搭配。
3.名著善本,务求精良。
要看好的版本。每年书市,有些《诗经》《尚书》这样的历史典籍,三五块钱就能买到,这样的书一般不是什么好书,无法卒读。你浪费了钱,看了还浪费时间。一定要找权威出版机构,比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这样的可以信赖的、正规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出版社发行的图书。
4.特色偏好,以人为本。
每个人偏好各异,传统文化中我喜欢琴棋书画,他喜欢兵法……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形成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独特的藏书体系。
5.保值增值,可读可藏。
书留着要有价值。现在有大盒装的礼品书,一折二折卖给你,买回去了只能放着,过几年当垃圾处理掉,白花这个冤枉钱。你若是送礼,看重它标价高实洋低,那另当别论;如果是自己看,还是不买为好。一定要买能保值、增值的书,这本书50元买来,再过10年以后又再版了,定价提到100元了,你的书就增值了——要买就买这样的书。
朋友们,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从政治上说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主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了解传统文化,也会提高修养,与人和谐,受益无穷。
我的心愿——当然也是许多人的心愿,就是和大家一道,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站在时代的新高度,先是学习、然后传播普及国学知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最后号召大家都来学习国学经典,通过诵读经典,传承中华文化。阅读传统经典,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弘扬民族精神,在弘扬中让我们的国学、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发展、创新!
我要跟大家交流的就是这些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