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取消中医?——访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 - 中华医学 - 国学复兴文化论坛 国学、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21:31
谁在取消中医?——访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
相关搜索:张其成,中医,教授,大学
当前,关于中医存废的话题已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深层次来说更是一个哲学问题、文化问题。张其成教授深研哲学多年,又有中医作为家学,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为此,笔者就有关问题对张其成教授进行了专访。
问:张教授,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医发展去向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人在网上发起让中医退出医疗体系的网上签名活动,引起大家的关注。对于取消中医这个问题,您作为中医药文化方面的专家,对此有何评价?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张其成教授:关于中医存废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话题。近一百多年来,面对着列强的坚船利炮,国门轰然打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在逐步丧失,乃至达到对传统进行不遗余力地批判并欲全盘西化的地步。现在谁在取消中医?我看有这么四种人用四种形式在取消中医,那就是:有人以科学的名义取消中医;有人以文化的名义取消中医;有人用政治权力取消中医;中医自身在取消中医。前三种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后一种。
问:那么,就请您分别详细谈谈。有人说:“科学只有一种,真理只有一个”,而您说科学是多元的,网上有人评论说您好像底气不足,您如何看待?
张其成教授:不错,真理只有一个,但是描述真理的方式方法却是多样性的,西方的科学只是其中一种描述法。这种科学一直到17世纪牛顿力学之后才产生。而这种科学本身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也是不断发展的。无论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还是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无数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囿于人类自身理性的有限性和客观世界的无限性,科学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也只能是一个不断突破旧知、创造新知,拓展人类认识的无止境过程。也就是说,任何时候任何已有的科学结论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和不可改变的,否则,科学将走向教条、谬误和僵化,最终桎梏真正的科学发展。因此科学只是真理的描述法,而不是衡量真理的标准。
中医当然不是这种现代科学,但不是现代科学不等于没有“科学性”。我把它称为传统科学、模型论科学,我认为科学同样是多元科学的,目的就是说明中医同样具有科学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并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不是现代科学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有实效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把判断真理的标准搞错了,这无疑是本末倒置。胡适曾说过,西医能说清楚他得的是什么病,虽然治不好,但是西医是科学的;中医能治好他的病,就是说不清楚得的什么病,所以中医不科学。仔细想想,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和思维无疑是很荒谬的。
要判断中医有没有“科学性”决不能依据是不是近代科学的标准,而只能是依据实践的标准。中医的实践 —— 临床疗效说明中医是“科学性”的,是有光明前途的。人体生命现象是极其复杂的,人体是复杂的系统,人不是一台简单的机器,现代医学、现代科学绝对不可能解决生命的所有问题。中医重视部分间的相互关系、注重敏感点和关键点的整体思维方式符合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理,这恰恰是中医的优势。中医看重的是事物的功能和关系,即意象;而西医看重的是事物的形体和结构,即物象。因此在处理问题时,中医会使用意象整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整体;而西医则会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其优势在于精确。中西医的优势体现在生命的不同方面、不同层面。中医治病讲“和”,这是中医最大的价值取向,而这种价值取向在几千年的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它整体考虑了人体本身、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的人文社会属性,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科学思维,怎么能说它落后了呢?否认中医的科学性是唯科学主义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一种表现。
问:在取消中医的理由中,确实也有人以文化进步的名义来取消中医,对此,您如何看待?
张其成教授:从文化类型上看,文化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我们首先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文化并不总是越来越进步的,后来的文化并不一定能超过原来的。德国现代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这样说过:“以公元前500年为轴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上。” 那个时代是文化的原创时代,直到今天,还没有出现第二个这样的轴心期,这样的文化高峰期。比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伦理现代有没有整体超过它的?所以文化进化论是有问题的,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的总比旧的好”。
中医是在农耕文化这样的文化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医学。我们知道,农耕文化特点是接近生活、人性化、天人合一,人是天地之一物;而工商文化的特点是重效率、重物、重工具,人也被看成是工具。医学的本质是人文医学,以提高生命质量为关键,不是冷冰冰的纯技术。当然,现代科学技术能解决一部分疾病问题,但不可能全部解决,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并不仅仅是生理的实体,还受人文、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医学在征服疾病和增进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医学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对人文文化的排斥,医学人文精神失落了。医学高科技表现出对人的异化:医学中病与人的分离、技术实体和病人客体的分离;脱离人性全面要求而形成的医患关系的简单化、医学非人格化等等。
中医学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医乃仁术”便是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仁者爱人,人道主义的爱心和济世精神是仁的内核。在医学领域,“仁”是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即“术”来具体体现的。在中医看来,真正的大医应当是“仁”与“术”的结合,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问:我读过中国医学史方面的书籍,知道1929年余云岫等人想效仿日本的做法,企图动用国家行政力量来取消中医,结果没有得逞。用政治权力取消中医,可能还有许多事例,我想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您是否可以详细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张其成教授:用政治权利取消中医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只要有疗效,老百姓就欢迎,你怎么能取消得掉?近代特别是民国以来,企图动用国家行政力量取消中医、打击中医的事例不少,1929年的废止中医案只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事例。此外,民国刚建立时期,北洋政府举行教育会议,参照日本学制,制定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有关医药学教育的部分都没有中医药方面的规定,这就是“民国元年教育系统漏列中医”事件。1925年,北洋教育当局采纳废止中医派的主张,以“不合教育原理,未便照办”为由未将中医纳入教育系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着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规定不许中医进医院;要进医院,必须学习西医知识包括解剖学等等。同时设立了中医进修学校,让中医学习西医,学习解剖学。这些做法受到老毛和党中央的批评,并撤销卫生部两位副部长王斌和贺诚的职务。
今天,又有人利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征集民众对新医改的建议这个机会,在网上发起有关签名活动,企图利用国家政治权力来取消中医,这与历史上那些废止中医活动如出一辙,并无多少新意。国家卫生部已经正式批评并否定了这次网上的炒作。
问:您最后的一点,说是中医自己取消中医,我觉得这有点费解,您能否具体解释一下?
张其成教授:说中医自己在取消中医,这是从中医现状而言的,几十年来中医在发展过程中丧失了自我主体地位,具体情况从中医的教学、科研、临床三方面都可以看出来。现在这种状况下很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了,从是否把握中医精髓这个角度来看,中医确实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现代中医院校中医课时被压缩,中医教材的西化,培养模式的西化,看来是有增无减。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西医课程大量增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越来越被边缘化。在中医院校,用动物来做试验或用分子生物学等来培养造模,才是正统,而用符合中医文化特征的方法研究中医倒成了异类,传统中医反而被挤在人不欲见的偏僻角落。我绝不是说不能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而是说不能偏废了中医本身的方法,不能偏废了人文科学的方法。
中医本身自有一套理论构造与历史传承,然而时至今日,中医在为自己的生存寻找依据时,却“忘掉”了自己的话语,而是费力地去求借另一种话语系统,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不少人为能够带上一点科学的皮毛而沾沾自喜。中医科研往往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方法来验证中医的“科学性”,有些结果成了两张皮,表面上科学化了,但实质上中医的内核却消融了。在临床上应用数百年甚至两千余年且疗效显著的药方,却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现代科技来证明它的科学性,没有科学性即使临床有疗效也是不科学的。今天中医的部分科研,一些有效中药、方剂只有经过小白鼠的点头,才能证明其存在的价值,这与《韩非子》的寓言 “郑人买履”很相似。像这样,中医怎么谈得上发展呢,这不是自己在取消自己吗?
问:张教授,目前中医发展确实存在很大的困境,那么您认为当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张其成教授:当前最重要的事是中医在发展过程中要重新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地位。我认为,要想中医不被取消,最重要的必须采用这样的措施,即中医医生不许用西医西药,西医不许用中医中药!就像韩国、中国台湾那样,这样中医医生不得不用中医方法,迫使他们提高自己的理论与技能,也只有这样中医的临床水平才会越来越高。这虽然看起来有点极端,可能还要经过很大的阵痛,但是经过一个时期后,中医恢复甚至超过昔日的水平,将是极有可能的。
而现在培养出来的中医基本上是粗浅的中医和粗浅的西医相加,是非驴非马,那是什么?是骡子。骡子是没有生殖力的,是短命的。中医的发展靠这种结合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有人肯定会说,这种纯中医怎么能分配得出去?让我们看一看韩国的情况,在韩国韩医医师地位很高,也很有钱。要学韩医,分数要求是非常高的,比如庆熙大学韩医学院不比汉城大学分数低。这不仅说明韩医在韩国有出路,而且说明他们的对待韩医的政策是可行的,是可供我们借鉴的。
问:您说中医医生不能用西医西药,西医不能用中医中药,那么对中西医结合的医生该怎样对待呢?
张其成教授:这一支力量应该保留,他们对医学的发展确实是有贡献的。我们应该恢复建国初期的中学西、西学中,也就是说必须严格要求中医学生,如果想学西医,必须是在学会了地道纯正的中医之后在去学地道纯正的西医,同样西医学习中医也是这样,这样中西医结合的学生可能就要学十年了。这样的中西医结合才是有前途的。这是一支特殊的力量,所以要专设一种“中西医结合”医师职称,只有考核合格,获得资格者,才允许既用中医又用西医来行医治病。也只有这样的中西医结合才有可能产生医学的突破。
(张其成,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是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哲学基础》主编、《医古文》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