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侯先生的“九字”真经/尤志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04:39
陈健侯先生的“九字”真经/尤志心
1983年,江苏省开展稀有拳种普查工作,于镇江市发掘出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又称孙氏太极拳三十六手)。此拳与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孙氏太极拳有明显不同。1985年,中国武术协会和河北孙禄堂家乡也曾分别派人到江苏镇江调查,并为其再传弟子录了像。对于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是否为孙禄堂氏对陈健侯氏的秘传,武术界有争论且未形成共识。但这并不影响一般读者,对“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这一现实中确实存在的技艺进行研讨与修习。编辑以为,对于普通的武术修习者而言,某门功夫或某种拳理,学了以后是否对完善自身有用处是第一位的,至于此功、此理的历史沿革、来龙去脉,倒是可以放在第二位、第三位去考虑,甚至不考虑也不大吃紧。当然,这样说并无贬低那些争论者工作价值的意思。只不过求功者自去求功,争论者自去争论,各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大概谁也不至于妨碍谁吧?本文较长,分两期刊出。
  
陈健侯70岁
先岳父陈健侯是孙禄堂先生的亲炙弟子①,他自得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真传后,就隐居起来,一生实行“六不主义”:不叛师,不辱师门,不急于求成,不好勇斗狠,不伤人,不轻易传人。所以他授徒极少,每收一徒都要进行严格的全面考察,并要用《易经》来推算,看能不能收。一旦授徒,就要举行郑重的拜师仪式,并对他进行严格的“九字”真经的教育。
先岳父陈健侯先生常对他的弟子训戒说:“学武练功要做到:戒定慧。戒为慈孝敬;定为坚贞恒;慧为平直圆。”戒、定、慧共称三学。三学是佛教用语。指学佛者修持的戒、定、慧。⑴戒学:即防止身、口、意三不净业。业,佛教名词,意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一般分为三业:身业(行动)、语业(也称口业,言语)、意业(思想活动)。三不净业指违反了佛家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滛,不妄语、不饮酒。⑵定学:即禅定,修持者思虑集中,观悟佛理,灭除情欲烦恼。⑶慧学:即智慧,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内容。
由于佛教内容比较深奥,没有佛学根基的人,不易懂,所以一般对学生只讲九个字。这九个字是:慈、孝、敬;坚、贞、恒;平、直、圆。
据他的关门弟子周生洪讲,先师讲这九个字,每一个字,都要讲一天。九个字,共讲九天。②
本人在1964年正式拜岳父为师,曾亲聆他的教导。虽然由于客观环境限制再加上本人筋骨不太好,没有学成,但这“九字”真经,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把它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慈  孝  敬
慈、孝、敬是儒学与佛学的重要内涵与范畴,是中华传统美德。
慈的基本义是上爱下,父母爱子女。《诗·大雅·皇矣》“克顺克比”。毛传:“慈和徧服曰顺。”孔颖达疏引服虔曰:“上爱下曰慈”。《说文解字》:“慈,爱也。”长辈对晚辈的和蔼、亲切、崇高的爱。
由“慈”的基本义,可引申出多种含义。从慈的构造来说,从心兹声。是从心里发出的的一种真心的爱,要有平等感,要爱人爱物。对学拳的人来说,首先要有一颗慈心,即慈悲之心。为人慈仁笃厚。对人要讲慈爱:仁慈爱人。拳学成后,决不能仗着自己的武功好勇斗狠,随意伤人。与人比武要仁慈谦让;对于别人的不礼貌行为,要慈忍:慈爱忍辱。要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脱离生死苦海。要有慈悲心肠:给人快乐,将人从苦海中拯救出来,悲天悯人,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从爱人进一步引申出爱物,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珍惜万物,爱护生态环境。慈悲为本,道功为根,而“酒、色、财、气”是修练人之大忌。
“诚于中而形于外”,在练拳的时候,内心的慈爱仁慈之心,要从表情上流露出来,一副仁慈和蔼的脸容,给人和蔼可亲之感。练太极拳要讲究松柔,内紧外松,给人一种慈祥、柔美之感。
孝的基本含义是孝顺,善事父母。《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谓六顺也。”孝也是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儒家把孝作为德的根本,以孝统众善。遵守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
首先要有一颗孝心,即对父母师长有孝敬的心意和诚心。要有孝敬父母的德行。《周礼·地官·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孝的核心是一个“顺”字,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的人之心的美好德行。现指尽心奉养父母师长,顺从父母师长的意志。“天地亲君师”,五者是并列的,对授拳的老师,要表示孝心和敬意,在授拳时,老师愿意教才教,不能要老师教,一切要顺从老师。用你的所有,用你的心灵去照顾师长。
其次,要有所表现。孝不是空洞的,要有具体的行动。对父母与师长,要有所孝敬,有所表示。
最后,要做到孝睦:孝顺长辈,敦睦亲属。也就是说,师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友爱,决不能互相忌妒。
敬的基本义是尊敬、尊重、恭敬。《易·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孔颖达疏:“内谓心也,用此恭敬而远之以直内。”弟子对师父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尊敬师长,不能有不利于老师的言行,忠于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永不叛师。对师长要尊敬而信任,平时要恭敬奉事,敬慎处事。
其次要敬身:敬重自身。《礼记·哀公问》:“公曰‘敢问何谓敬身?’”《孔子家语·大婚》:“是君子无不敬,敬也者,敬身为大。”,古代往往重文轻武,练武人要自重,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不能做违背人类良知与道德的事。待人要恭敬谦让。再次要敬物。敬物后才能惜物,不浪废资源,一草一木,一粥一饭,都要爱惜。
最后要敬养。师长一旦年老体弱,弟子就有奉养、赡养的义务。
李玉琳是孙禄堂的爱徒之一。他文化不高但为人忠厚,慈孝敬的楷模。年少时从郝恩光习形意拳,并得师爷李存义亲授,形意夫功甚深。郝恩光去世后,李玉琳,变卖家产,将郝的遗体由东北运回河北任邱故里安葬。在安葬礼上,孙禄堂先生说:“郝恩光收你这个徒弟没有收错。孝敬师父,没有辜负师父对你的培育。这样的弟子,我倒愿意收下来。”当时孙禄堂已享有盛名,师兄弟叫李玉琳,赶快拜师,但李想为师父的安葬已变卖了家产,哪里还有拜师礼金,事后师兄弟们,凑足了礼金,才正式拜孙禄堂为师。孙师平时很少亲授,但对李却亲授较多。以后李随孙老南下江南,任上海俭德武术会会长,并在南方开创了基业。李玉琳对孙氏形意、八卦、太极、武当剑、杨式太极等均有较深的研究,晚年尤嗜太极拳,终成为一代武学名师。
从这一个事例说明,过去授徒特别注重弟子的品行,特别是对慈孝敬的孝察。
陈健侯本人对慈孝敬身体力行,对父母百般考顺,在镇江是一个有名的孝子。对孙禄堂老师也孝顺有加,他悉心为孙师治病,还把老师接到家中来居住,谛听老师的教导,对老师的教导,牢记在心,并笃行之。两人订下的六条师徒协约:①永不叛师;②不得私传(师傅批准后才能传人),法不入六耳;③不准要师傅教(意思是只有师傅想教时,才能教;徒弟不能主动提出要师傅教);④每式所教最多不得超过六遍(六次不会,从此就不教);⑤与师打斗,不要怕伤痛;⑥学到真传,不得随意伤人。他一辈子没有违背这六条协约。两人情同父子,孙师离镇回京后,两人还有书信往来。他择徒甚严,收张祚玉为徒,是为因张的武德高尚。张祚玉对老师一贯尊敬。每次进门,都要在楼下大声说:“老师,我是祚玉,求见老师。”陈在楼上回答说:“可以!”他才上楼拜见。老师说话,他都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谛听。解放前有一次国军队伍欲占住陈府,陈心烦夜不能寐。当时张在省建设厅任庶务,即后勤,于是在陈府大门贴上”江苏省建设厅宿舍”字样,队伍看了就没有来占住,这样便保全了陈府。陈、张师徒情深。陈在1969年,文革中仙逝,张冒着风险前往吊唁,送殡。师徒两人情同父子。跟他学健身的弟子胡羡愚、王绛,关门弟子周生洪等均已皈依佛门,一贯行善积德。北方有一位摔跤名家来拜师,因对其品行不甚了了,所以没有收。
总之,慈孝敬是儒家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提倡“仁者爱人”,慈孝敬是爱人的具体表现。每个弟子都要认真地多学一点儒学,读些《论语》《孟子》,知道它的大概意思。
武德作为英雄主义、意志主义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热切的爱国主义。武德者无不轻生死而重名誉。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特别是实战性很强的真传,具有很强的技击功能,如果传授不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太极拳的传授历来有“八不传”的行规,“八不传”的第一条就是对“不忠不孝之人”不传。
慈孝敬不仅是学武应有的基本道德,而且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在当今社会,应该大力弘扬慈孝敬文化,发挥这种文化的独特作用,以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
坚  贞  恒
坚贞恒是对学武的意志与毅力的要求。
坚,坚的第一义是坚决不改变,坚不可摧,坚忍不拔,始终如一。坚的第二义是坚强不屈,有坚劲。坚的第三义是坚贞不渝,节操坚定不变。坚毅,坚定有毅力。坚,就是要有坚心,坚心是朝夕如斯,年年如斯,不及不离,无一日不在此处。也就是孔子所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里仁)。它不同于热心,热心是发奋忘食,锐气一过,仍自辍息,一曝十寒,等于不练。要防止对老师信仰不坚。
贞:操守坚定不移,忠贞不二。贞是《周易》中的常用语,其义为正,含有“贞正坚固”之旨。《师》卦《彖传》云:“贞,正也。”用“学拳”譬喻,“贞”字犹言守正,心志坚固,拳必学成。故《易·乾》卦《文言传》云“贞者,事之干也”,“贞固足以干事”,意思是说:坚持正固的节操就可以办好事务(学拳)。“元亨利贞。”
贞还有这样一些意思。第一,从心志方面说,具有:贞心,即坚贞不移的心地。贞志,即坚贞的心志。贞至,即坚贞高尚的道德修养。贞介,即方正不阿,正直不阿。贞性,即坚贞不移的禀性;贞烈清白的志节。贞良,意即忠良,忠正诚信。贞恬:志行高洁,淡薄名利。第二,从行为来说,具有贞苦,即坚贞刻苦,学拳练拳要有刻苦精神。贞行,即行为贞洁;贞洁的操行。贞劲,即坚贞刚劲。贞厉,即守持正道,惕厉戒惧,不失常节。贞独,即洁身自好。正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贞厉,即守正,以防危厉。贞疾,守正防疾,可保持长久不灭亡。
《升》卦六五爻的《小象传》:“贞吉升阶大得志也。”意思是说,守持正固可获吉祥于是沿着阶级步步上升。在学拳练拳过程中,只要坚持“贞”,就能使武艺步步上升。